CN220916970U - 靠垫 - Google Patents

靠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6970U
CN220916970U CN202322818343.6U CN202322818343U CN220916970U CN 220916970 U CN220916970 U CN 220916970U CN 202322818343 U CN202322818343 U CN 202322818343U CN 220916970 U CN220916970 U CN 220916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rest
cushion
headrest
plan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183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183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6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6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6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上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靠垫,其包括垫子主体、扶手枕和头枕。垫子主体的一侧设有贴靠面,另一侧设有连接部,扶手枕包括扶手梁、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扶手梁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中,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分别连接于扶手梁的两端,垫子主体能够放置于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之间,扶手梁的内侧设有凹凸部,外侧设有平面部,平面部朝下放置于平面时,凹凸部能够放置人体的腿部,平面部朝上放置时,平面部能够作为桌面使用,头枕设置于垫子主体上。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的靠垫能够满足人体坐靠放手放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增加了附属功能,便于人们日常使用。

Description

靠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靠垫。
背景技术
靠垫是卧室内不可缺少的织物制品,它使用舒适并具有其它物品不可替代的装饰作用。人们往往用靠垫来调节人体与座位或人体与床位的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来减轻身体疲劳,由于靠垫使用方便、灵活,便于用于各种场合环境,如卧室的床上、沙发上等,因而靠垫被广泛采用。
目前的床头靠垫外形简单,只具有靠背和头枕,无法满足人体不同姿势以及放手、放腿的需求,功能较为单一,并且内部材质多为PP棉填充而成,无法对人体的头部、背部和腿部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支撑性较差,还存在久坐后背闷热不透气以及不贴合人体生理曲线的弊端,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垫,能够满足人体坐靠放手放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增加了附属功能,便于人们日常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靠垫,其包括:
垫子主体,所述垫子主体的一侧设有贴靠面,另一侧设有连接部;
扶手枕,包括扶手梁、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所述扶手梁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中,所述第一扶手和所述第二扶手分别连接于所述扶手梁的两端,所述垫子主体能够放置于所述第一扶手和所述第二扶手之间,所述扶手梁的内侧设有凹凸部,外侧设有平面部,所述平面部朝下放置于平面时,所述凹凸部能够放置人体的腿部,所述平面部朝上放置时,所述平面部能够作为桌面使用;
头枕,设置于所述垫子主体上。
可选地,所述头枕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垫子主体上。
可选地,所述靠垫还包括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设置于所述头枕上,所述第二魔术贴设置于所述垫子主体上,所述第一魔术贴和所述第二魔术贴能够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头枕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凸面和头窝凹面。
可选地,所述凹凸部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用于贴合人体的腿部曲线。
可选地,当所述垫子主体的另一侧抵接于平面时,所述扶手梁卡接于所述连接部中,人体能够躺靠或俯卧于所述贴靠面上。
可选地,所述扶手梁卡接于所述连接部中时,所述平面部平齐于所述垫子主体另一侧的外表面。
可选地,沿竖直方向,所述贴靠面自上至下依次设有背靠面和腰靠面,所述背靠面采用柔软材质,所述腰靠面采用坚硬材质。
可选地,所述背靠面的表面平直,所述腰靠面的表面向外凸设,所述背靠面和所述腰靠面用于贴合人体的背部曲线。
可选地,所述扶手枕呈U型,所述第一扶手和所述第二扶手均朝向所述扶手梁的同一侧延伸至平齐等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靠垫,其包括垫子主体、扶手枕和头枕。垫子主体的一侧设有贴靠面,人们可以将背部等其他身体部位倚靠于贴靠面上,另一侧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连接垫子主体和扶手枕。扶手枕包括扶手梁、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扶手梁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中,使得垫子主体和扶手枕既可以相互组合,也可以相互独立,以满足人们的多种使用需求。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分别连接于扶手梁的两端,垫子主体能够放置于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之间,使得人们可以将手放在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上。扶手梁的内侧设有凹凸部,外侧设有平面部,平面部朝下放置于平面时,凹凸部能够放置人体的腿部,为腿部放松,平面部朝上放置时,平面部能够作为桌面使用,进一步增加附属功能。头枕设置于垫子主体上,便于人们将头部倚靠在头枕上。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的靠垫能够满足人体坐靠放手放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增加了附属功能,便于人们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垫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垫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垫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垫在使用时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垫在使用时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垫在使用时的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垫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四。
图中:
1、垫子主体;11、贴靠面;111、背靠面;112、腰靠面;12、连接部;
2、扶手枕;21、扶手梁;211、凹凸部;212、平面部;22、第一扶手;23、第二扶手;
3、头枕;31、支撑凸面;32、头窝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靠垫,其包括垫子主体1、扶手枕2和头枕3。垫子主体1的一侧设有贴靠面11,另一侧设有连接部12,扶手枕2包括扶手梁21、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扶手梁21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12中,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分别连接于扶手梁21的两端,垫子主体1能够放置于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之间,扶手梁21的内侧设有凹凸部211,外侧设有平面部212,平面部212朝下放置于平面时,凹凸部211能够放置人体的腿部,平面部212朝上放置时,平面部212能够作为桌面使用,头枕3设置于垫子主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垫子主体1的一侧设有贴靠面11,人们可以将背部等其他身体部位倚靠于贴靠面11上,另一侧设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用于连接垫子主体1和扶手枕2。扶手枕2包括扶手梁21、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扶手梁21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部12中,使得垫子主体1和扶手枕2既可以相互组合,也可以相互独立,增加附属功能的同时,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使用需求。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分别连接于扶手梁21的两端,垫子主体1能够放置于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之间,使得人们可以将手放在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上。扶手梁21的内侧设有凹凸部211,外侧设有平面部212,平面部212朝下放置于平面时,凹凸部211能够放置人体的腿部,为腿部放松,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平面部212朝上放置时,平面部212能够作为桌面使用,进一步增加附属功能。头枕3设置于垫子主体1上,便于人们将头部倚靠在头枕3上。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的靠垫能够满足人体坐靠放手放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增加了附属功能,便于人们日常使用。
具体地,如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了本靠垫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即为人体。如图4所示,当平面部212朝下放置于平面时,凹凸部211能够放置人体的腿部,进而为腿部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达到为腿部放松的目的。如图5所示,当平面部212朝上放置时,平面部212能够作为桌面使用,进一步增加靠垫的附属功能。如图6和图7所示,使用者可将垫子主体1和扶手枕2一同放置于地面等平面上,进而躺在垫子主体1上休息,或者将头枕3放置于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之间的垫子主体1上,进而趴在垫子主体1上。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头枕3可拆卸连接于垫子主体1上,便于使用者将头枕3放置于需要支撑的位置,便于调节,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头枕3可设置于垫子主体1的上端,进而对使用者头部进行支撑;如图2和图6所示,头枕3也可以设置于垫子主体1的贴靠面11上,或者直接放置于使用者腰下,以对使用者相应的身体部位进行良好的支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靠垫还包括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第一魔术贴设置于头枕3上,第二魔术贴设置于垫子主体1上,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能够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垫子主体1和头枕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分别在垫子主体1和头枕3上设置磁贴,进而实现上述功能,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具体地,如图4所示,头枕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凸面31和头窝凹面32,使得头枕3能够正反两面使用,支撑凸面31向外凸设,可以起到支撑头部的作用,头窝凹面32向内凹陷,可以起到贴合头部和支撑颈部的作用,人们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使用方式。
具体地,如图4所示,凹凸部211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用于贴合人体的腿部曲线,从而进一步贴合人体的生理曲线,增加舒适感,减轻腿部肌肉压力。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当垫子主体1的另一侧抵接于平面时,扶手梁21卡接于连接部12中,能够增加垫子主体1与地面等平面的接触面积,使得靠垫使用起来更加平稳,人体能够躺靠或俯卧于贴靠面11上,以满足人们的多种使用需求。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扶手梁21卡接于连接部12中时,平面部212平齐于垫子主体1另一侧的外表面,即扶手梁21的厚度等于连接部12的深度,使得垫子主体1另一侧在连接扶手梁21后能够直接平放于地面等平面上,保证靠垫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平面部212为长方体开口,以便于扶手梁21伸入并卡接于垫子主体1,同时也能便于扶手梁21与垫子主体1拆卸。在其他实施例中,平面部212可以为凹槽,其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作用即可。
具体地,如图2所示,沿竖直方向,贴靠面11自上至下依次设有背靠面111和腰靠面112,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构造,通过背靠面111采用柔软材质,以及腰靠面112采用坚硬材质,软硬结合,使得靠垫既能为人们的腰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缓解腰椎疲劳,又能为背部提供柔软的舒适度,减轻背部压力。其中,柔软材质可采用橡胶、海绵等材料,坚硬材质则可以采用实木、塑料等材料。
更具体地,背靠面111的表面平直,腰靠面112的表面向外凸设,背靠面111和腰靠面112用于贴合人体的背部曲线,通过上述设置,以进一步提升使用舒适度。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扶手枕2呈U型,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均朝向扶手梁21的同一侧延伸至平齐等长,以保证扶手枕2的平面部212作为桌面使用时,能够通过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的等长设计,保证桌面使用的平稳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靠垫采用分体组合式设计,通过多种组合模式来满足人体不同姿势的需求,与现有的床头靠垫相比,本靠垫打破了传统床头靠垫功能造型单一的不足,首先,垫子主体1采用软硬相结合的材质,更具有局部针对性,既能为人们的腰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缓解腰椎疲劳,又能为背部提供柔软的舒适度,减轻背部压力;扶手枕2可以多功能使用,与垫子主体1组合可以用于放手,单独可以作为腿枕,也可作为功能桌使用;头枕3能够根据需求上下调节,以更好的贴合人体曲线,缓解腰背部的压力,头枕3还可以正反两面使用,一面可以支撑头部或颈部,另一面可以贴合头部曲线,减轻颈椎疲劳;而且,本靠垫不仅可以在卧室床上使用,也可以在客厅、沙发和飘窗等多种场景使用,让人们随时坐靠。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靠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垫子主体(1),所述垫子主体(1)的一侧设有贴靠面(11),另一侧设有连接部(12);
扶手枕(2),包括扶手梁(21)、第一扶手(22)和第二扶手(23),所述扶手梁(21)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2)中,所述第一扶手(22)和所述第二扶手(23)分别连接于所述扶手梁(21)的两端,所述垫子主体(1)能够放置于所述第一扶手(22)和所述第二扶手(23)之间,所述扶手梁(21)的内侧设有凹凸部(211),外侧设有平面部(212),所述平面部(212)朝下放置于平面时,所述凹凸部(211)能够放置人体的腿部,所述平面部(212)朝上放置时,所述平面部(212)能够作为桌面使用;
头枕(3),设置于所述垫子主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垫子主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还包括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设置于所述头枕(3)上,所述第二魔术贴设置于所述垫子主体(1)上,所述第一魔术贴和所述第二魔术贴能够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凸面(31)和头窝凹面(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部(211)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用于贴合人体的腿部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垫子主体(1)的另一侧抵接于平面时,所述扶手梁(21)卡接于所述连接部(12)中,人体能够躺靠或俯卧于所述贴靠面(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梁(21)卡接于所述连接部(12)中时,所述平面部(212)平齐于所述垫子主体(1)另一侧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所述贴靠面(11)自上至下依次设有背靠面(111)和腰靠面(112),所述背靠面(111)采用柔软材质,所述腰靠面(112)采用坚硬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面(111)的表面平直,所述腰靠面(112)的表面向外凸设,所述背靠面(111)和所述腰靠面(112)用于贴合人体的背部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枕(2)呈U型,所述第一扶手(22)和所述第二扶手(23)均朝向所述扶手梁(21)的同一侧延伸至平齐等长。
CN202322818343.6U 2023-10-20 2023-10-20 靠垫 Active CN220916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18343.6U CN220916970U (zh) 2023-10-20 2023-10-20 靠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18343.6U CN220916970U (zh) 2023-10-20 2023-10-20 靠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6970U true CN220916970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18343.6U Active CN220916970U (zh) 2023-10-20 2023-10-20 靠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6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0894B2 (en) Convertible seat/bed having noncoplanar bed base sections
AU2018291973A1 (en) Headrest cushion assembly for neck pain
CN220916970U (zh) 靠垫
CN210842325U (zh) 一种健康促眠椅子
US20210307520A1 (en) Adaptable Mattress for Prone and Side Positions
CN205030857U (zh) 按摩沙发中的座板
KR200407189Y1 (ko) 팔걸이 접이식 소파 겸용 침대 매트리스
CN209965763U (zh) 座椅
JP3214686U (ja) モジュール式ソファ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ソファベッド
CN202698460U (zh) 带可伸缩腿垫的沙发
CN213605419U (zh) 一种组合式靠枕
CN207870629U (zh) 一种座椅
CN2479817Y (zh) 双折式沙发床
CN204292610U (zh) 助眠椅
CN218500324U (zh) 靠垫
CN214760406U (zh) 一种可变形床头靠垫
US20100102606A1 (en) Chair Structure
CN215604420U (zh) 一种功能沙发
CN217243395U (zh) 一种多功能靠垫
CN216984226U (zh) 一种可卧式办公椅
CN213851985U (zh) 多用途硅胶垫
CN219742282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三层床垫
CN210446348U (zh) 异形床垫
CN219460701U (zh) 便于办公人员休息的办公座椅
CN202567173U (zh) 一种自动调节休闲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