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0983U -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0983U
CN217240983U CN202220285822.9U CN202220285822U CN217240983U CN 217240983 U CN217240983 U CN 217240983U CN 202220285822 U CN202220285822 U CN 202220285822U CN 217240983 U CN217240983 U CN 217240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r
column
forest
stan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58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雪华
孙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2858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0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0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0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包括固定基座预埋件、钢承重立柱、悬臂灯罩和外围固定组件,钢承重立柱包括至少两根模块化立柱,两根模块化立柱自上而下连接,最下一根模块化立柱的下端与固定基座预埋件的上端连接,悬臂灯罩有多个,且固定在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上,外围固定组件包括倾斜布置的钢丝,钢丝两端分别连接在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的顶端处和悬臂灯罩上且靠近悬臂灯罩的另一端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不但可以进入施工机械难以进入的野外森林,还能很完好的保持地表土壤植被原有状态以及能模拟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实现在森林研究气候变化对陆地植被的影响。

Description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生态系统目前正在经历着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过快的增温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产生广泛及长远的影响,因此需要依赖野外增温实验来探究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为模型预测提供数据基础,进而指导人类通过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及能源的合理利用等有效措施缓解增温加剧的现状,达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球科学家采用的野外增温实验种类繁多,需要借助一定的措施来达到温度对照。为了准确模拟全球变暖,同时考虑到可行性、易用性、运行成本和数据采集等因素,国内外科学家目前采用的主要增温方式从温度控制的角度可分为被动增温和主动增温两大类:被动增温包括温室、开顶箱、红外线反射器等;主动增温包括加热电缆、红外线辐射器等。此外,土柱移地培养和土壤移地重填用以辅助增温试验。目前关于气候变暖对地球植被影响的控制增温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草原、苔原或低矮灌木生态系统,因为在这些生态系统中搭建野外模拟增温系统相对简单。
而森林野外模拟增温系统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点,因为森林的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复杂,林木茂盛、树木高大,施工机械难以进入,还不允许破坏当地植被,这使得构建森林野外模拟增温系统非常困难,即使建造也造价高昂。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树冠部分比较庞大,很难采用温室、开顶箱以及反射帘等,通常的全球变暖增温研究围绕森林土壤和凋落物展开,采用电缆加热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的方式。而在实际情况中,森林的高大冠层在光合作用中起主要作用,对温度的响应可能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考虑到树冠层、根和土壤功能之间在净碳交换方面存在强烈反馈的潜力,理想的实验设计应该包括操纵整个生态系统,使植物在增温实验中的响应更贴近于未来增温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实用新型设计一套系统提供增温/保温功能,确保树木的地上地下的综合响应,实现较为理想的森林野外模拟增温效果。
针对以上目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方案。如一种用于监测气候变化对生态影响的森林模拟增温系统,该增温系统是开顶箱的升级版,增温效果明显,但是增温主要集中在白天,夜间无增温效果甚至会导致降温,这与全球气温升高特征并不一致,不能有效模拟未来可能的增温趋势。同时,这种方案不仅仅提升了温度,还直接影响了样点上方空气的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致使水分、空气成分、风速与外界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因此研究结果不能准确反映生态系统对增温的响应。
红外辐射加热方案也被应用于森林野外增温实验模拟全球变暖,其原理是直接模拟太阳红外辐射,布置及运行对地表干扰小,能很完好的保持地表土壤植被原有状态,且四周无遮挡,不影响空气流通,不改变微环境,是较为理想的森林野外模拟增温的方案,目前较为常见的如图7所示。但这种方案所需的样地要求较高,同样不太适合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区森林。因此森林野外模拟增温的装置仍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不但能够有效解决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复杂、林木茂盛高大而导致施工机械难以进入森林的难题,还能很完好的保持地表土壤植被原有状态以及能模拟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实现在森林研究气候变化对陆地植被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包括:
固定基座预埋件;
钢承重立柱,所述钢承重立柱包括至少两根模块化立柱,至少两根所述模块化立柱均为空心管,两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自上而下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其中,最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上设有预留孔;
悬臂灯罩,所述悬臂灯罩有多个,多个所述悬臂灯罩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上,且靠近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顶端;
外围固定组件,所述外围固定组件包括钢丝,所述钢丝的上端连接在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顶端处,所述钢丝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悬臂灯罩上且靠近所述悬臂灯罩的另一端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第一、由于固定基座预埋件、钢承重立柱、悬臂灯罩及外围固定组件分别模块化,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可以通过人工携带方便地进入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复杂、林木茂盛、树木高大、施工机械难以进入的森林,在实验样地可以方便地组装成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并可以通过在悬臂灯罩内安装红外线辐射器对研究目标进行持续增温。第二、通过将多个模块化立柱组装成钢承重立柱,可以确保悬臂灯罩及红外线辐射器能够根据地表植被状况被悬挂于实验样地植被上方1-3m处或者更高,同时配套的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实验增温需求设置恒定增温温度来保持长期增温。第三、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在实验样地的布置及运行对地表干扰小,能很完好的保持地表土壤植被原有状态,且四周无遮挡,不影响空气流通,不改变微环境,非常适合4m以下乔灌木的野外模拟增温,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森林野外模拟增温方案存在问题。第四、结构和原理简单,设计合理,造价较低,易于实现。第五、能够用于模拟未来气候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地球植被的响应,研究气候变暖所引起的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变化,以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对明确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包括钢筋和立管,所述钢筋有多根,多根所述钢筋交叉设置,所述立管的下端端部固定在多根所述钢筋的交叉部位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还包括加劲件,所述加劲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劲件围绕立管布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立管和所述钢筋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模块化立柱上端和下端均焊接有第一法兰,上下两两相邻的所述模块化立柱中的上一个所述模块化立柱的下端的所述第一法兰与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上端的所述第一法兰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的上端焊接有第二法兰,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的上端的所述第二法兰与最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下端的所述第一法兰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立柱从第一模块化立柱和第二模块化立柱中进行选择,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模块化立柱的长度,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采用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位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与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之间的所述模块化立柱采用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或/和所述第二模块化立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的长度为0.8~1.2米,所述第二模块化立柱的长度为1.7~2.1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的长度为1米,所述第二模块化立柱的长度为2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臂灯罩包括灯罩、防火网、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防火网设置在所述灯罩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灯罩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灯罩上且靠近所述灯罩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钢丝的下端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罩采用隔热绝缘材料制成制作而成,所述灯罩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围固定组件还包括多根钢丝绳和多个扦插件,所述多根钢丝绳上围绕所述钢承重立柱倾斜布置,多根所述钢丝绳的上端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多个所述扦插件一一对应地与多根所述钢丝绳连接,多个所述扦插件用于插设于地表土壤中。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悬臂灯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端视图。
图7为现有常见的森林野外模拟红外辐射加热方案的图片。
附图标记: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1000
固定基座预埋件1钢筋101立管102加劲件103第二法兰104
钢承重立柱2根模块化立柱201预留孔202第一法兰203
悬臂灯罩3灯罩301防火网302
第一固定件303第一底板3031第一顶板3032连接板3033第一加劲板3034
第二固定件304第二底板3041竖板3042第二加劲板3043
外围固定组件4钢丝401钢丝绳402扦插件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100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1000,包括固定基座预埋件1、钢承重立柱2、悬臂灯罩3和外围固定组件4。其中,钢承重立柱 2包括至少两根模块化立柱201,至少两根模块化立柱201均为空心管,两根模块化立柱201自上而下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其中,最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下端与固定基座预埋件1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上设有预留孔202;悬臂灯罩3有多个,多个悬臂灯罩3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上,且靠近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顶端;外围固定组件4包括钢丝 401,钢丝401的上端连接在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顶端处,钢丝401的下端连接在悬臂灯罩3上且靠近悬臂灯罩3的另一端处。
具体而言,固定基座预埋件1是支撑钢承重立柱2的部件。固定基座预埋件1在与钢承重立柱2组装之前,需要预先在实验样地挖出大小合适的土坑,例如,当固定基座预埋件1的整体高度大约为50cm时,可以挖出大约为60cm*60cm*50cm的土坑,将固定基座预埋件1放入土坑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固定,同时使得固定基座预埋件1的上端外露于地表,以方便后续与钢承重立柱2进行连接固定。也就是说,固定基座预埋件1需要在实验样地现场与钢承重立柱2进行组装,这样,固定基座预埋件1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可以通过人工携带方便进入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复杂、林木茂盛、树木高大、施工机械难以进入的森林。固定基座预埋件1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以保证固定基座预埋件1能够长久使用,满足实验持久需求。
钢承重立柱2包括至少两根模块化立柱201,至少两根模块化立柱201均为空心管,两根模块化立柱201自上而下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其中,最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下端与固定基座预埋件1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上设有预留孔202。可以理解的是,钢承重立柱2主要采用模块化立柱201组装而成,一方面,模块化立柱201为空心管,且单个模块化立柱201的长度相对于整个钢承重立柱2的长度大大地减小,这样可以大大地减轻单个模块化立柱201的重量,模块化立柱201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可以通过人工携带方便地进入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复杂、林木茂盛、树木高大、施工机械难以进入的森林,在实验样地进行施工组装;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验样地树冠的高度来决定钢承重立柱2的高度,进而选择相应数量的模块化立柱201进行组装,使用灵活方便;再一方面,模块化立柱201可以进行可拆卸地组装,当实验样地进行更换时,可以进行重复利用。此外,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 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上设有预留孔202,模块化立柱201上的预留孔 202布置位置可以是距离模块化立柱201自身顶端20cm处,预留孔202的孔径大约为 30mm,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用于安装悬臂灯罩 3,进而该预留孔202用于走线,以便布置在钢承重立柱2的导线经过预留孔202与悬臂灯罩3内的红外线辐射器进行连接;而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可以用于衔接悬臂灯罩3,有利于保证悬臂灯罩3的稳固性。模块化立柱201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以保证钢承重立柱2能够长久使用,满足实验持久的需求。
多个悬臂灯罩3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上,且靠近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顶端。可以理解的是,悬臂灯罩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图1中示意出四个悬臂灯罩3呈辐射状设置在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上。悬臂灯罩3的一端与模块化立柱201可拆卸地固定,这样,悬臂灯罩3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可以通过人工携带方便地进入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复杂、林木茂盛、树木高大、施工机械难以进入的森林,在实验样地进行施工组装,同时,悬臂灯罩301也可以重复利用。需要说明的是,悬臂灯罩3内可以用于安装红外线辐射器,对研究目标进行持续增温,但不限于此。
外围固定组件4包括钢丝401,钢丝401的上端连接在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顶端处,钢丝401的下端连接在悬臂灯罩3上且靠近悬臂灯罩3的另一端处,这样,有利保证悬臂灯罩3安装的稳固性,同时,钢丝401为独立部件,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可以通过人工携带方便地进入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复杂、林木茂盛、树木高大、施工机械难以进入的森林,在实验样地进行施工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1000,具有如下的优点:第一、由于固定基座预埋件1、钢承重立柱2、悬臂灯罩3及外围固定组件4分别模块化,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可以通过人工携带方便进入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复杂、林木茂盛、树木高大、施工机械难以进入的森林,在实验样地可以方便地组装成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1000,并可以通过在悬臂灯罩3内安装红外线辐射器对研究目标进行持续增温。第二、通过将多个模块化立柱201组装成钢承重立柱2,可以确保悬臂灯罩3及红外线辐射器能够根据地表植被状况被悬挂于实验样地植被上方1-3m处或者更高,同时配套的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实验增温需求设置恒定增温温度来保持长期增温。第三、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1000在实验样地的布置及运行对地表干扰小,能很完好的保持地表土壤植被原有状态,且四周无遮挡,不影响空气流通,不改变微环境,非常适合 4m以下乔灌木的野外模拟增温,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森林野外模拟增温方案存在问题。第四、结构和原理简单,设计合理,造价较低,易于实现。第五、能够用于模拟未来气候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地球植被的响应,研究气候变暖所引起的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变化,以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对明确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基座预埋件1包括钢筋101和立管102,钢筋 101有多根,多根钢筋101交叉设置,立管102的下端端部固定在多根钢筋101的交叉部位处。例如,图1中示意出两根钢筋101交叉布置并与立管102的下端进固定,例如通过焊接固定。这样,通过立管102可以支撑钢承重立柱2,通过钢筋101可以增强立管102在混凝土件中的锚固强度。需要说明的是,钢筋101和立管102可以在运输到实验样地后再进行焊接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基座预埋件1还包括加劲件103,加劲件103有多个,多个加劲件103围绕立管102布置且分别连接在立管102和钢筋101上,这样,可以增加固定记住预埋件的整体强度。可选的,加加件103可以为钢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一模块化立柱201上端和下端均焊接有第一法兰203,上下两两相邻的模块化立柱201中的上一个模块化立柱201的下端的第一法兰203 与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上端的第一法兰203连接固定;固定基座预埋件1的上端焊接有第二法兰104,固定基座预埋件1的上端的第二法兰104与最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 的下端的第一法兰203连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模块化立柱201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第一法兰203,在固定基座预埋件1的上端焊接第二法兰104,具体的,在立管 102的上端焊接第二法兰104,这样可以使得模块化立柱201之间以及模块化立柱201 与预埋固定件之间进行可拆卸地组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法兰203和第二法兰104的焊接可以在实验样地进行焊接固定,也可以预先焊接好后再运输到实验样地直接进行组装。
由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上端设有第一法兰203,钢丝401的上端可以连接在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上端的第一法兰203上,例如通过螺丝将钢丝401的上端固定在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上端的第一法兰203上,组装方便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化立柱201从第一模块化立柱201和第二模块化立柱201中进行选择,其中,第一模块化立柱201的长度小于第二模块化立柱201的长度,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采用第一模块化立柱201,位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与固定基座预埋件1之间的模块化立柱201采用第一模块化立柱201或/和第二模块化立柱201。也就是说,模块化立柱201有两种,分别为长度较短的第一模块化立柱201和长度较长的第二模块化立柱201,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需要说明的是,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尽量采用长度较短的第一模块化立柱201,这样,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1000较为稳定且节省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化立柱201的长度为0.8~1.2米,例如,第一模块化立柱201的长度可以为0.8米、0.9m、1m、1.1m或1.2m;第二模块化立柱201的长度为 1.7~2.1米,例如,第二模块化立柱201的长度可以为1.7m、1.8m、1.9m、2.0m、2.1m。优选的,第一模块化立柱201的长度为1米,第二模块化立柱201的长度为2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悬臂灯罩3包括灯罩301、防火网302、第一固定件303和第二固定件304,防火网302设置在灯罩301的底部,第一固定件303 固定在灯罩301的一端,第一固定件303固定在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上,第二固定件304固定在灯罩301上且靠近灯罩301的另一端,第二固定件304与钢丝401的下端连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防火网302设置在灯罩301 的底部,以防止树木杂枝和枯枝落叶靠近光源引起燃烧。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303,可以方便地将灯罩301与位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下方最近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上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件304,可以方便将灯罩301与钢丝固定绳的下端连接固定。
具体的,第一固定件303包括第一底板3031、第一顶板3032和连接板3033和第一加劲板3034;第一底板3031的一端与连接板3033的下端固定且位于连接板3033的一侧,第一底板3031通过铆接固定在灯罩301一端的顶面上;第一顶板3032的一端与连接板3033的上端固定且位于连接板3033的另一侧,第一顶板3032设于第一穿孔,以供螺栓穿过将第一顶板3032固定在位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下方最近的下一根模块化立柱201的上端第一法兰203的下表面上;第一加劲板3034分别与第一底板3031、第一顶板3032和连接板3033连接固定,能提高第一固定件303的强度。
第二固定件304包括第二底板3041、竖板3042和第二加劲板3043;竖板3042固定在第二底板3041的上表面上,第二底板3041铆接固定在灯罩301的顶面上,竖板3042 上设有第二穿孔,以便于钢丝401的下端连接,例如通过固定螺丝连接;第二加劲板3043 分别与第二垫板和竖板3042连接固定,能提高第二固定件304的强度。
防火网302采用50目不锈钢丝网,经久耐用,不易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罩301采用隔热绝缘材料制成制作而成,能够防止散热和野外防火。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围固定组件4还包括多根钢丝绳402和多个扦插件403,多根钢丝绳402上围绕钢承重立柱2倾斜布置,多根钢丝绳402的上端与最上一根模块化立柱201连接固定,多个扦插件403一一对应地与多根钢丝绳402连接,多个扦插件403用于插设于地表土壤中,这里多根钢丝绳402起牵引固定作用,与扦插件固定后,将扦插件埋入实验样地,增加整个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1000与地面连接的稳固性,不易倾倒。可选的,插钎件403为三角铁,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基座预埋件;
钢承重立柱,所述钢承重立柱包括至少两根模块化立柱,至少两根所述模块化立柱均为空心管,两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自上而下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其中,最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上设有预留孔;
悬臂灯罩,所述悬臂灯罩有多个,多个所述悬臂灯罩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上,且靠近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顶端;
外围固定组件,所述外围固定组件包括钢丝,所述钢丝的上端连接在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顶端处,所述钢丝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悬臂灯罩上且靠近所述悬臂灯罩的另一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包括钢筋和立管,所述钢筋有多根,多根所述钢筋交叉设置,所述立管的下端端部固定在多根所述钢筋的交叉部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还包括加劲件,所述加劲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劲件围绕立管布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立管和所述钢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模块化立柱上端和下端均焊接有第一法兰,上下两两相邻的所述模块化立柱中的上一个所述模块化立柱的下端的所述第一法兰与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上端的所述第一法兰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的上端焊接有第二法兰,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的上端的所述第二法兰与最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的下端的所述第一法兰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立柱从第一模块化立柱和第二模块化立柱中进行选择,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模块化立柱的长度,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采用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位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与所述固定基座预埋件之间的所述模块化立柱采用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或/和所述第二模块化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的长度为0.8~1.2米,所述第二模块化立柱的长度为1.7~2.1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化立柱的长度为1米,所述第二模块化立柱的长度为2米。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灯罩包括灯罩、防火网、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防火网设置在所述灯罩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灯罩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的下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灯罩上且靠近所述灯罩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钢丝的下端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采用隔热绝缘材料制成制作而成,所述灯罩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固定组件还包括多根钢丝绳和多个扦插件,所述多根钢丝绳上围绕所述钢承重立柱倾斜布置,多根所述钢丝绳的上端与最上一根所述模块化立柱连接固定,多个所述扦插件一一对应地与多根所述钢丝绳连接,多个所述扦插件用于插设于地表土壤中。
CN202220285822.9U 2022-02-11 2022-02-11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Active CN217240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5822.9U CN217240983U (zh) 2022-02-11 2022-02-11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5822.9U CN217240983U (zh) 2022-02-11 2022-02-11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0983U true CN217240983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4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5822.9U Active CN217240983U (zh) 2022-02-11 2022-02-11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0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ethi et al. Thermal modeling aspects of solar greenhouse microclimate control: A review on heating technologies
JP3177129U (ja) モジュール化可能なソーラエネルギ施設の温室棚
JP4875919B2 (ja) 壁面緑化システム及び壁面緑化方法
KR101238955B1 (ko) 나무 형태의 태양전지 모듈
CN108271580A (zh) 集热蓄热温室
CN105941012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连栋槽式日光温室及能源管控方法
CN201830697U (zh) 一种墙面隔离分段垂直拉丝绿化装置
CN207260328U (zh) 新型活动式房屋
CN217240983U (zh)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CN106106195B (zh) 一种装配式可移动标准化饲养羊舍
EP3945778A1 (en) Panel-modular layered wall system for shaping spatial structures
CN114544872B (zh) 用于森林野外模拟增温装置
CN102138503B (zh) 无土草皮墙面绿化装置及方法
CN213072844U (zh) 一种野外红外自动拍摄装置
US11585111B2 (en) Solar carport
CN107926374A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实验棚
KR101374222B1 (ko) 가족 단위로 제공되는 가계(家系) 위패 보관소
CN216134957U (zh) 一种耦合光伏发电系统的简易保温房植物工厂
CN202095331U (zh) 等腰三角顶光伏大棚
CN208047486U (zh) 集热蓄热温室
CN202095329U (zh) 等腰顶连栋光伏大棚
CN104115698A (zh) 一种装配式的轻质屋顶绿化系统
CN210987774U (zh) 一种用于枯叶蛱蝶冬季繁殖的温室结构
CN203378374U (zh) 一种大棚
CN206658656U (zh) 一种智能温室大棚的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