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9913U - 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39913U CN217239913U CN202220744192.7U CN202220744192U CN217239913U CN 217239913 U CN217239913 U CN 217239913U CN 202220744192 U CN202220744192 U CN 202220744192U CN 217239913 U CN217239913 U CN 2172399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cb
- supporting plate
- shell
- needle array
- circuit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CEOCDNVZRAIOQZ-UHFFFAOYSA-N pentachloro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l)=C(Cl)C(Cl)=C1Cl CEOCDNVZRAIOQ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FPWNLURCHDRMHC-UHFFFAOYSA-N 4-chlorobiphenyl Chemical compound C1=CC(Cl)=CC=C1C1=CC=CC=C1 FPWNLURCHDRMH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JAYCNKDKIKZTAF-UHFFFAOYSA-N 1-chloro-2-(2-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C=C1C1=CC=CC=C1Cl JAYCNKDKIKZTA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084627 Neurospora crassa (strain ATCC 24698 / 74-OR23-1A / CBS 708.71 / DSM 1257 / FGSC 987) pcb-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电路板、弹针阵列、支撑板、控制杆,外壳包括相互连接配合的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若干螺丝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共同的一端开设用于穿插柔性电极的连接插孔,共同的另一端开设用于排线穿设的接线孔,且排线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包括独立的上PCB板、下PCB板;上PCB板与下PCB板均连接一个弹针阵列。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壳体、下壳体、上PCB板、下PCB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弹针阵列、控制杆、导向杆与磁铁,形成一个以磁力连接夹持柔性电极的弹性连接器,柔性电极插入与拔出无阻碍,实现柔性电极与电路板之间无损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柔性电子、柔性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传感器因其超薄、柔韧等特性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目前高密度超薄柔性传感器阵列,因电极间距小、电极材料薄,实现其产业化批量应用的关键难点之一是在超薄柔性基底上印刷的柔性电极与硅基电路板(PCB)之间稳定、可靠的电性连接,以保证采集信号与处理器之间的稳定、可靠传输。虽然目前连接的方法主要有铆压、FFC/FPC式连接、导电胶粘接等,但铆压破坏了柔性电极的完整性,效率低,且存在铆钉与柔性电极接触不良的风险;FFC/FPC式连接由于柔性电极与尖锐的刚性的FFC/FPC线座之间是点接触连接,存在不可用力拉扯、柔性电极易被FFC/FPC上尖锐线座刮伤,多次插拔后电极上导电材料容易被刮掉,造成线路断路或接触不良;导电胶粘接存在牢固性差、不可拆卸、不能重复利用等问题。因此,这些连接方法难以满足产业化批量应用所需的信号稳定可靠的传输、印刷的柔性电极与硅基电路板(PCB)之间连接可拆卸、重复利用。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拆卸简单、连接稳定、牢固可靠、能实现柔性电极与电路板(PCB)之间无损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通过上壳体、下壳体、上PCB板、下PCB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弹针阵列、控制杆、导向杆与磁铁,形成一个以磁力连接夹持柔性电极的弹性连接器,柔性电极插入与拔出无阻碍,实现柔性电极与电路板之间无损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包括外壳、电路板、弹针阵列、支撑板、控制杆,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连接配合的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若干螺丝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共同的一端开设用于穿插柔性电极的连接插孔,共同的另一端开设用于排线穿设的接线孔,且排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独立的上PCB板、下PCB板;所述上PCB板与所述下PCB板均连接一个所述弹针阵列,且所述上PCB板上的弹针阵列指向向下、所述下PCB板上的弹针阵列指向向上;所述上PCB板上的弹针阵列与所述下PCB板上的弹针阵列上下相向排布;所述支撑板包括独立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上PCB板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上侧;所述下PCB板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下侧,且同时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内部;所述控制杆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控制杆穿过所述上壳体且与所述上壳体滑动配合;所述下支撑板上固定有若干用于所述上支撑板竖向垂直导向的导向杆;所述上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下支撑板的下端均镶嵌有若干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控制杆通过两个沉头螺栓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下表面开设两个与所述沉头螺栓配合的沉头孔;所述上支撑板下表面中部开设与所述弹针阵列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上支撑板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周侧镶嵌固定四个所述磁铁;所述上支撑板的四个角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第二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板中部开设与所述弹针阵列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下支撑板上表面固定的四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一个拐角;所述下支撑板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周侧镶嵌固定四个所述磁铁,且所述下支撑板上表面的四个磁铁与所述上支撑板下表面的四个磁铁一一对应;所述下支撑板位于所述连接插孔一端设置圆弧面过度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中部位于两侧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控制杆配合的第一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PCB板与所述下PCB板均还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上PCB板与所述下PCB板之间信号通过排线连接汇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包括U形把手;所述U形把手的两端同一侧分别固定一个垂直设置的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穿过所述上壳体后通过沉头螺栓与所述上支撑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上壳体、下壳体组装好,拉起控制杆使两组相对排布的弹针阵列之间的间隙最大,把柔性电极平整从连接插孔插入间隙,下推控制杆使上PCB板的弹针阵列下移,随着上弹针阵列和下弹针阵列间距的缩小,二者通过上下四对磁铁的磁吸牢牢结合在一起,实现与柔性电极正反面对应的接触点间充分、牢固、稳定的电性连通;当再次上拉控制杆时,上弹针阵列和下弹针阵列分离,实现柔性电极与弹性连接器的分离、拆卸、更换。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壳体、下壳体、上PCB板、下PCB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弹针阵列、控制杆、导向杆与磁铁,形成一个以磁力连接夹持柔性电极的弹性连接器,柔性电极插入与拔出无阻碍,实现柔性电极与电路板之间无损连接。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吸合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杆向外拉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控制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壳体,2-下壳体,3-上PCB板,4-下PCB板,5-上支撑板,6-下支撑板,7-弹针阵列,8-控制杆,9-导向杆,10-磁铁,11-连接插孔,12-接线孔,51-沉头孔,52-第一通孔,53-第二导向孔,61-第二通孔,62-圆弧面过度板,81-U形把手,82-内螺纹筒,101-第一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包括外壳、电路板、弹针阵列7、支撑板、控制杆8,外壳包括相互连接配合的上壳体1、下壳体2;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若干螺丝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上壳体1中部位于两侧分别开设一个与控制杆8配合的第一导向孔101;上壳体1与下壳体2共同的一端开设用于穿插柔性电极的连接插孔11,共同的另一端开设用于排线穿设的接线孔12,且排线与电路板连接,上PCB板3与下PCB板4均还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上PCB板3与下PCB板4之间信号通过排线连接汇出。
电路板包括独立的上PCB板3、下PCB板4;上PCB板3与下PCB板4均连接一个弹针阵列7,且上PCB板3上的弹针阵列7指向向下、下PCB板4上的弹针阵列7指向向上;上PCB板3上的弹针阵列7与下PCB板4上的弹针阵列7上下相向排布;支撑板包括独立的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6;上PCB板3固定在上支撑板5上侧;下PCB板4设置在下支撑板6下侧,且同时固定在下壳体2内部;控制杆8安装在上支撑板5的上端面,控制杆8穿过上壳体1且与上壳体1滑动配合;下支撑板6上固定有若干用于上支撑板5竖向垂直导向的导向杆9;上支撑板5的上端与下支撑板6的下端均镶嵌有若干磁铁10。
其中如图6所示,上支撑板5与控制杆8通过两个沉头螺栓连接;上支撑板5下表面开设两个与沉头螺栓配合的沉头孔51;上支撑板5下表面中部开设与弹针阵列7配合的第一通孔52;上支撑板5下表面位于第一通孔52周侧镶嵌固定四个磁铁10;上支撑板5的四个角分别开设一个与导向杆9配合的第二导向孔53。
其中如图7所示,下支撑板6中部开设与弹针阵列7配合的第二通孔61;下支撑板6上表面固定的四个导向杆9分别位于一个拐角;下支撑板6上表面位于第二通孔61周侧镶嵌固定四个磁铁10,且下支撑板6上表面的四个磁铁10与上支撑板5下表面的四个磁铁10一一对应;下支撑板6位于连接插孔11一端设置圆弧面过度板62。
其中如图8所示,控制杆8包括U形把手81;U形把手81的两端同一侧分别固定一个垂直设置的内螺纹筒82;内螺纹筒82穿过上壳体1后通过沉头螺栓与上支撑板5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上壳体1、下壳体2组装好,拉起控制杆8使两组相对排布的弹针阵列7之间的间隙最大,把柔性电极平整从连接插孔11插入间隙,下推控制杆8使上PCB板3的弹针阵列7下移,随着上弹针阵列和下弹针阵列间距的缩小,二者通过上下四对磁铁10的磁吸牢牢结合在一起,实现与柔性电极正反面对应的接触点间充分、牢固、稳定的电性连通;当再次上拉控制杆8时,上弹针阵列和下弹针阵列分离,实现柔性电极与弹性连接器的分离、拆卸、更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包括外壳、电路板、弹针阵列(7)、支撑板、控制杆(8),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连接配合的上壳体(1)、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通过若干螺丝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共同的一端开设用于穿插柔性电极的连接插孔(11),共同的另一端开设用于排线穿设的接线孔(12),且排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所述电路板包括独立的上PCB板(3)、下PCB板(4);所述上PCB板(3)与所述下PCB板(4)均连接一个所述弹针阵列(7),且所述上PCB板(3)上的弹针阵列(7)指向向下、所述下PCB板(4)上的弹针阵列(7)指向向上;所述上PCB板(3)上的弹针阵列(7)与所述下PCB板(4)上的弹针阵列(7)上下相向排布;
所述支撑板包括独立的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6);所述上PCB板(3)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5)上侧;所述下PCB板(4)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6)下侧,且同时固定在所述下壳体(2)内部;
所述控制杆(8)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板(5)的上端面,所述控制杆(8)穿过所述上壳体(1)且与所述上壳体(1)滑动配合;
所述下支撑板(6)上固定有若干用于所述上支撑板(5)竖向垂直导向的导向杆(9);
所述上支撑板(5)的上端与所述下支撑板(6)的下端均镶嵌有若干磁铁(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5)与所述控制杆(8)通过两个沉头螺栓连接;所述上支撑板(5)下表面开设两个与所述沉头螺栓配合的沉头孔(51);所述上支撑板(5)下表面中部开设与所述弹针阵列(7)配合的第一通孔(52);所述上支撑板(5)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通孔(52)周侧镶嵌固定四个所述磁铁(10);所述上支撑板(5)的四个角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导向杆(9)配合的第二导向孔(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6)中部开设与所述弹针阵列(7)配合的第二通孔(61);所述下支撑板(6)上表面固定的四个所述导向杆(9)分别位于一个拐角;所述下支撑板(6)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通孔(61)周侧镶嵌固定四个所述磁铁(10),且所述下支撑板(6)上表面的四个磁铁(10)与所述上支撑板(5)下表面的四个磁铁(10)一一对应;所述下支撑板(6)位于所述连接插孔(11)一端设置圆弧面过度板(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中部位于两侧分别开设一个与所述控制杆(8)配合的第一导向孔(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PCB板(3)与所述下PCB板(4)均还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上PCB板(3)与所述下PCB板(4)之间信号通过排线连接汇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8)包括U形把手(81);所述U形把手(81)的两端同一侧分别固定一个垂直设置的内螺纹筒(82);所述内螺纹筒(82)穿过所述上壳体(1)后通过沉头螺栓与所述上支撑板(5)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4192.7U CN217239913U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4192.7U CN217239913U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39913U true CN217239913U (zh) | 2022-08-19 |
Family
ID=82842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44192.7U Active CN217239913U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39913U (zh) |
-
2022
- 2022-04-01 CN CN202220744192.7U patent/CN2172399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86157U (zh) | 一种pcb板连接器测试用转换装置 | |
CN217239913U (zh) | 一种垂直提拉式弹性连接器 | |
CN201266708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14798073U (zh) | Type-c连接器 | |
CN202308644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8548525U (zh) | 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 | |
CN210779277U (zh) | 一种跳线组件 | |
CN210142747U (zh) | 一种多孔槽插接的pcb电路板连接器 | |
CN217239791U (zh) | 一种弹性连接器 | |
CN113517579A (zh) | 一种插接式mxm连接器 | |
CN20220591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8655951U (zh) | 一种高速传输电连接器插座 | |
CN213071467U (zh) | 一种铆合式直角连接器 | |
CN220421981U (zh) | 一种tws耳机充电结构及tws耳机 | |
CN218242308U (zh) | 一种双孔端子 | |
CN218732165U (zh) | 工业自动化磁性连接器 | |
CN20149881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3071451U (zh) | 一种铆合式沉板型直角连接器 | |
CN201674039U (zh) | 一种fpc连接器 | |
CN21672032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3071515U (zh) | 一体式d型直角连接器 | |
CN210326337U (zh) | 一种多芯浮动式微矩形电连接器 | |
CN219393776U (zh) | 一种电池座连接器 | |
CN203250904U (zh) | 一种针座连接器 | |
CN220364687U (zh) | 一种压电贾卡及用于该压电贾卡的压电贾卡驱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Wang Yukang Inventor after: Chen Teng Inventor after: Zhou Zhen Inventor before: Request for anonymity Inventor before: Wang Yuk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Teng Inventor before: Zhou Zhe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