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7394U - 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7394U
CN217237394U CN202221073278.8U CN202221073278U CN217237394U CN 217237394 U CN217237394 U CN 217237394U CN 202221073278 U CN202221073278 U CN 202221073278U CN 217237394 U CN217237394 U CN 217237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communicated
annular
vacuumizing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32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健强
龚智超
范龙宇
王菁
朱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2210732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7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7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7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包括检测盒、收集组件、抽真空组件以及称重器,所述检测盒具有一密闭空腔;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导管、收集袋以及采集端,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密闭空腔中、并与所述收集袋相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采集端相连通,所述采集端用以收集软包电池的鼓包内气体;所述抽真空组件具有第一抽真空端和第二抽真空端,所述第一抽真空端与所述密闭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抽真空端与所述导管相连通;所述称重器内置于所述密闭空腔中,所述收集袋置于所述称重器的称重端上;解决现有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仅能获取气体的体积、而无法直接获取气体的质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被广泛使用。其中,软包锂离子电池与金属外壳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体积小,分量轻,比能量高,规划灵活等优点。其中,软包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好,磷酸铁锂和锰酸锂软包装电池在结构上选用铝塑软包装,有别于液态电芯的金属硬壳包装,一旦发生安全隐患,电池内部压力会大大增加,软包电池最多只会鼓涨破裂。
软包锂离子电池胀气鼓包与电池质量、使用充放电倍率、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分为几大类:一是电芯本身成膜不稳定,在后续的循环过程中,负极表面的SEI膜可能脱落或者变疏松,并进行SEI膜重构,伴随气体产生;二是电芯内部水含量超标导致;三是电池内短路导致异常产气;四是高温存储过程产气;五是过充过放产气。其中,成膜的致密和稳定是电芯性能得以保障的前提,水含量超标和电池内短路是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软包锂离子电池胀气鼓包现象十分常见,需要对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进行抽取、储存与定性定量地分析,并且进一步对产生气体的机理进行研究。
例如,可以采用申请号为CN202021399400.1的实用新型专利所提出的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中,通过将电池和刺穿件放置在收容腔内真空密封,并通过在集气腔内预先充满惰性液体,能够在电池壳体被刺破后将其产生的气体释放至收容腔内,而在驱动部的驱动下,该气体可由收容腔流入集气腔内,并使得集气腔内的惰性液体经由排液管排入至容器内。
然而现有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仅能获取气体的体积、而无法直接获取气体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仅能获取气体的体积、而无法直接获取气体的质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检测盒、收集组件、抽真空组件以及称重器,所述检测盒具有一密闭空腔;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导管、收集袋以及采集端,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密闭空腔中、并与所述收集袋相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采集端相连通,所述采集端用以收集软包电池的鼓包内气体;所述抽真空组件具有第一抽真空端和第二抽真空端,所述第一抽真空端与所述密闭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抽真空端与所述导管相连通;所述称重器内置于所述密闭空腔中,所述收集袋置于所述称重器的称重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铰接,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之间可形成所述密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为三通管,所述导管的第一端口延伸至所述密闭空腔中、并与所述收集袋相连通,所述导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采集端相连通,所述导管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抽真空端相连通,所述导管的第三端口上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袋与所述导管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环形基座、环形形变部和环形对接部,所述环形基座的通孔与所述导管相连通,所述环形形变部可沿其长度方向发生形变,所述环形对接部远离所述环形形变部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对接面。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基座上靠近所述环形形变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刺针,多个所述刺针沿所述环形基座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刺针的长度小于所述环形形变部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形变部为沿所述环形基座朝所述环形对接部渐扩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真空泵、第一真空管以及第二真空管,所述真空泵具有所述第一抽真空端和第二抽真空端,所述第一抽真空端经由所述第一真空管与所述密闭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抽真空端经由所述第二真空管与所述导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器为电子秤,所述检测盒的外壁上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子秤电连接,用以显示所述电子秤上的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收集组件包括导管、收集袋以及采集端,导管的一端延伸至密闭空腔中、并与收集袋相连通,导管的另一端与采集端相连通,采集端用以收集软包电池的鼓包内气体,实施时,先将软包电池的软包处对着采集端,采集端、导管以及收集袋中形成一密闭的腔体,通过与导管相连通的第二抽真空端,将收集袋内抽真空,在负压下,软包电池自动吸附在采集端上,当软包电池上的鼓包破碎后,气体经由导管自动流入至收集袋中,同时,通过与密闭空腔相连通的第一抽真空端将检测盒内抽真空,称重器可计量出收集袋的重量,在收集袋收集好软包电池的鼓包内的气体后,称重器可计量收集袋及其内气体的总重量,即可计算出气体的净重量,在真空的环境下测量重力,可有效的避免气体的浮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测量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本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本实施例中整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本实施例中采集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检测盒100、收集组件200、抽真空组件300以及称重器400,检测盒100具有一密闭空腔;收集组件200包括导管210、收集袋220以及采集端230,导管210的一端延伸至密闭空腔中、并与收集袋220相连通,导管210的另一端与采集端230相连通,采集端230用以收集软包电池的鼓包内气体;抽真空组件300具有第一抽真空端和第二抽真空端,第一抽真空端与密闭空腔相连通,第二抽真空端与导管210相连通;称重器400内置于密闭空腔中,收集袋220置于称重器400的称重端上。
其中,通过设置收集组件200包括导管210、收集袋220以及采集端230,导管210的一端延伸至密闭空腔中、并与收集袋220相连通,导管210的另一端与采集端230相连通,采集端230用以收集软包电池的鼓包内气体,实施时,先将软包电池的软包处对着采集端230,采集端230、导管210以及收集袋220中形成一密闭的腔体,通过与导管210相连通的第二抽真空端,将收集袋220内抽真空,在负压下,软包电池自动吸附在采集端230上,当软包电池上的鼓包破碎后,气体经由导管210自动流入至收集袋220中,同时,通过与密闭空腔相连通的第一抽真空端将检测盒100内抽真空,称重器400可计量出收集袋220的重量,在收集袋220收集好软包电池的鼓包内的气体后,称重器400可计量收集袋220及其内气体的总重量,即可计算出气体的净重量,在真空的环境下测量重力,可有效的避免气体的浮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测量更加精准。
本实施方案中的检测盒100可为收集袋220的重量的测量工作提供一密闭的环境。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检测盒100包括盒体110和盒盖120,盒体110与盒盖120铰接,盒体110与盒盖120之间可形成密闭空腔。通过铰接于盒体110上的盒盖120,便于开合密闭空腔,从而便于的收集袋220放置和取出。
当然,在其它优选的实施例中,检测盒100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代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方案中的收集组件200是用以收集软包电池的鼓包内的气体的结构,并将收集的气体内置于密闭空腔中,便于称重器400的称量工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导管210为三通管,导管210的第一端口延伸至密闭空腔中、并与收集袋220相连通,导管210的第二端口与采集端230相连通,导管210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抽真空端相连通,导管210的第三端口上安装有阀门321。其中,软包电池的鼓包内的气体可经由导管210的第二端口、第一端口流至收集袋220中,第二抽真空端可经由导管210的第三端口将导管210以及收集袋220内抽真空,使其内形成一股负压,便于将气体吸入至收集袋220中,并通过设置的阀门321可控制第三端口的开启和关闭。
为便于安装以及回收收集袋2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收集袋220与导管210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收集袋2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与导管210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且能够密封连接的结构,在此不再做过多的阐述和说明。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采集端230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环形基座231、环形形变部232和环形对接部233,环形基座231的通孔与导管210相连通,环形形变部232可沿其长度方向发生形变,环形对接部233远离环形形变部232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对接面。
其中,环形基座231内的通孔可经由导管210与收集袋220相连通,环形对接部233的环形对接面可与软包电池抵接,并使软包电池的鼓包处内置于环形对接面中,当导管210内抽真空后,贴附于环形对接面上的软包电池可自动吸附,环形形变部232使吸附的软包电池可沿靠近环形基座231的方向移动,直至软包电池上的鼓包与环形基座231之间发生挤压,鼓包破裂后,其内的气体在负压的作用下可自动吸附至收集袋220中。
为了便于环形基座231将软包电池上的鼓包挤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环形基座231上靠近环形形变部2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刺针234,多个刺针234沿环形基座231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
为了便于操作,使软包电池能够在完全吸附至环形对接面上后,其上的鼓包再破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刺针234的长度小于环形形变部232的长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环形形变部232为沿环形基座231朝环形对接部233渐扩的锥形结构。
本实施方案中的抽真空组件300用以将检测盒100以及收集待抽真空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抽真空组件300包括真空泵310、第一真空管320以及第二真空管330,真空泵310具有第一抽真空端和第二抽真空端,第一抽真空端经由第一真空管320与密闭空腔相连通,第二抽真空端经由第二真空管330与导管210相连通。
本实施方案中的称重器400为对放置其上的收集袋220进行称重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称重器400为电子秤,检测盒100的外壁上安装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与电子秤电连接,用以显示电子秤上的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收集组件200包括导管210、收集袋220以及采集端230,导管210的一端延伸至密闭空腔中、并与收集袋220相连通,导管210的另一端与采集端230相连通,采集端230用以收集软包电池的鼓包内气体,实施时,先将软包电池的软包处对着采集端230,采集端230、导管210以及收集袋220中形成一密闭的腔体,通过与导管210相连通的第二抽真空端,将收集袋220内抽真空,在负压下,软包电池自动吸附在采集端230上,当软包电池上的鼓包破碎后,气体经由导管210自动流入至收集袋220中,同时,通过与密闭空腔相连通的第一抽真空端将检测盒100内抽真空,称重器400可计量出收集袋220的重量,在收集袋220收集好软包电池的鼓包内的气体后,称重器400可计量收集袋220及其内气体的总重量,即可计算出气体的净重量,在真空的环境下测量重力,可有效的避免气体的浮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测量更加精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盒、收集组件、抽真空组件以及称重器;
所述检测盒具有一密闭空腔;
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导管、收集袋以及采集端,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密闭空腔中、并与所述收集袋相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采集端相连通,所述采集端用以收集软包电池的鼓包内气体;
所述抽真空组件具有第一抽真空端和第二抽真空端,所述第一抽真空端与所述密闭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抽真空端与所述导管相连通;
所述称重器内置于所述密闭空腔中,所述收集袋置于所述称重器的称重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铰接,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之间可形成所述密闭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三通管,所述导管的第一端口延伸至所述密闭空腔中、并与所述收集袋相连通,所述导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采集端相连通,所述导管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抽真空端相连通,所述导管的第三端口上安装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与所述导管之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环形基座、环形形变部和环形对接部,所述环形基座的通孔与所述导管相连通,所述环形形变部可沿其长度方向发生形变,所述环形对接部远离所述环形形变部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对接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基座上靠近所述环形形变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刺针,多个所述刺针沿所述环形基座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的长度小于所述环形形变部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形变部为沿所述环形基座朝所述环形对接部渐扩的锥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真空泵、第一真空管以及第二真空管,所述真空泵具有所述第一抽真空端和第二抽真空端,所述第一抽真空端经由所述第一真空管与所述密闭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抽真空端经由所述第二真空管与所述导管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器为电子秤,所述检测盒的外壁上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子秤电连接,用以显示所述电子秤上的读数。
CN202221073278.8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 Active CN217237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278.8U CN21723739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278.8U CN21723739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7394U true CN217237394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0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3278.8U Active CN21723739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7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0174B (zh) 用于检测电池内部气体的设备及方法
CN210426902U (zh) 氦检装置
CN105987855B (zh) 电池电芯的水分测量方法
CN109186846B (zh) 多用途电池产气原位检测分析装置
CN217237394U (zh) 一种软包电池气体收集装置
CN201266657Y (zh) 内置压力感应器的蓄电池
CN209979116U (zh) 一种锂电池气体全收集和内部压力测试的装置
CN104655371A (zh) 高压氢镍蓄电池氢工质漏率测试系统
CN209784002U (zh) 一种电池滥用试验产气收集装置
KR100537603B1 (ko) 이차전지의 리크 검사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CN11236224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电解液泄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708404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压测试装置
CN207457455U (zh) 一种金属空气电池用测试箱
CN213068544U (zh) 一种软包电池破口产气气体收集测量装置
CN212904099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取样器
CN210774566U (zh) 一种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9432223U (zh) 一种测量缓慢产气气体体积的装置
CN211206741U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三电极测试系统
CN110174293A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内部产气分析的方法和装置
CN211741515U (zh) 一种检测阀控式铅酸电池极板硫酸盐化程度的装置
CN113064079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组过充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CN210322483U (zh) 一种用于采集电池内全部气体和检测内部压力的装置
CN206378242U (zh) 失效电池气体压力测量装置
CN214894739U (zh) 一种实验室检测锂离子电池隔膜吸液率的装置
CN220853502U (zh) 一种电池隔板最大孔径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