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5763U - 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5763U
CN217235763U CN202220984198.1U CN202220984198U CN217235763U CN 217235763 U CN217235763 U CN 217235763U CN 202220984198 U CN202220984198 U CN 202220984198U CN 217235763 U CN217235763 U CN 217235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eat dissipation
bimetal
sleeves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841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Quanzhong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Quanzhong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Quanzhong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Quanzhong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841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5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5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5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包括括底座和散热套,所述底座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套,两个所述散热套靠近底座中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套,两个所述转动套远离散热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网,两个所述散热套远离转动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进风网,两个所述散热套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两个所述散热套的内壁中心处通过多个散热板固定连接有双金属内衬管,所述双金属内衬管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散热套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座。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气动马达,配合外环套、离心叶片和内环套,可利用内部散热器的高压气压驱动离心叶片形成离心式风扇,无需设置电风扇,提高了散热效率,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热水(或蒸汽)采暖系统中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件。热水在散热器内降温(或蒸汽在散热器内凝结)向室内供热,达到采暖的目的。散热器的金属耗量和造价在采暖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散热器的正确选用涉及系统的经济指标和运行效果。散热器的应用十分广泛。
现有的散热器一般只是利用上升气流进行自然散热,灵活性差,不能达到快速散热的效率,热效率低,承压低,而具有电风扇的散热器需要额外添加电力系统,且电机不适应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具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包括底座和散热套,所述底座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套,两个所述散热套靠近底座中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套,两个所述转动套远离散热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网,两个所述散热套远离转动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进风网,两个所述散热套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两个所述散热套的内壁中心处通过多个散热板固定连接有双金属内衬管,所述双金属内衬管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散热套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座;
两个所述转动套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环,两个所述转动环的内缘均固定连接有外环套,两个所述外环套远离散热套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离心叶片,多个所述离心叶片的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内环套,所述底座的内部下方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阀组,所述底座的内部下方远离控制阀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底座远离驱动齿轮的一端中部设置有通风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管道连接座远离双金属内衬管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外环套中与驱动齿轮相对应的一侧的外环套的外侧设置有外齿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驱动齿轮和外齿圈的配合与外环套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动马达的进气端通过控制阀组与双金属内衬管固定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双金属内衬管为钢制外壳的铜制镀铬内衬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进风网的中心处均与相对应的管道连接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气动马达,配合外环套、离心叶片和内环套,可利用内部散热器的高压气压驱动离心叶片形成离心式风扇,无需设置电风扇,提高了散热效率,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金属内衬管,可利用不同金属层的综合性能,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抗压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的左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的右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散热套;3、转动套;4、出风网;5、进风网;6、管道连接座;7、转动环;8、外环套;9、离心叶片;10、内环套;11、双金属内衬管;12、散热板;13、控制阀组;14、气动马达;15、驱动齿轮;16、通风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包括底座1和散热套2,底座1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套2,两个散热套2靠近底座1中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套3,两个转动套3远离散热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网4,两个散热套2远离转动套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进风网5,两个散热套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12,两个散热套2的内壁中心处通过多个散热板12固定连接有双金属内衬管11,双金属内衬管11为钢制外壳的铜制镀铬内衬管,可利用不同金属层的综合性能,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抗压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双金属内衬管1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散热套2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座6,两个管道连接座6远离双金属内衬管11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座,两个进风网5的中心处均与相对应的管道连接座6固定连接;
两个转动套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环7,两个转动环7的内缘均固定连接有外环套8,两个外环套8远离散热套2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离心叶片9,多个离心叶片9的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内环套10,底座1的内部下方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阀组13,底座1的内部下方远离控制阀组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动马达14,气动马达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5,两个外环套8中与驱动齿轮15相对应的一侧的外环套8的外侧设置有外齿圈,气动马达14的输出端通过驱动齿轮15和外齿圈的配合与外环套8传动连接,气动马达14的进气端通过控制阀组13与双金属内衬管11固定连通,底座1远离驱动齿轮15的一端中部设置有通风网16,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气动马达14,配合外环套8、离心叶片9和内环套10,可利用内部散热器的高压气压驱动离心叶片9形成离心式风扇,无需设置电风扇,提高了散热效率,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环套8、离心叶片9和内环套10可组合成离心式风筒,配合气动马达14,可利用内部散热器的高压气压动力驱动离心叶片9形成离心式风扇,无需设置电风扇,提高了散热效率,且通过设置双金属内衬管,可利用不同金属层的综合性能,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抗压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包括底座(1)和散热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套(2),两个所述散热套(2)靠近底座(1)中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套(3),两个所述转动套(3)远离散热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网(4),两个所述散热套(2)远离转动套(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进风网(5),两个所述散热套(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12),两个所述散热套(2)的内壁中心处通过多个散热板(12)固定连接有双金属内衬管(11),所述双金属内衬管(1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散热套(2)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座(6);
两个所述转动套(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环(7),两个所述转动环(7)的内缘均固定连接有外环套(8),两个所述外环套(8)远离散热套(2)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离心叶片(9),多个所述离心叶片(9)的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内环套(10),所述底座(1)的内部下方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阀组(13),所述底座(1)的内部下方远离控制阀组(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动马达(14),所述气动马达(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5),所述底座(1)远离驱动齿轮(15)的一端中部设置有通风网(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管道连接座(6)远离双金属内衬管(11)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环套(8)中与驱动齿轮(15)相对应的一侧的外环套(8)的外侧设置有外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马达(14)的输出端通过驱动齿轮(15)和外齿圈的配合与外环套(8)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马达(14)的进气端通过控制阀组(13)与双金属内衬管(11)固定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内衬管(11)为钢制外壳的铜制镀铬内衬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风网(5)的中心处均与相对应的管道连接座(6)固定连接。
CN202220984198.1U 2022-04-26 2022-04-26 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Active CN217235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4198.1U CN217235763U (zh) 2022-04-26 2022-04-26 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4198.1U CN217235763U (zh) 2022-04-26 2022-04-26 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5763U true CN217235763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1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84198.1U Active CN217235763U (zh) 2022-04-26 2022-04-26 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5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3421A (zh) 半导体空调用风叶组件、风机组件以及半导体空调
CN217235763U (zh) 双金属内衬高压散热器
CN110701941B (zh) 换热器翅片、换热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588544U (zh) 一种防冻型井口加热器
CN212205752U (zh) 一种不锈钢列管换热器
CN101469715A (zh) 一种压缩机机壳换热器
CN208253922U (zh) 一种智能家电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
CN207439217U (zh) 高速s模块多回程换热器
CN202329285U (zh) 一种无主片铝质管带式热交换器
CN205858513U (zh)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的散热冷却系统
CN210951570U (zh) 一种家庭用水辅助换热空调机组
CN216346572U (zh) 一种一体式热水暖风机
CN202926725U (zh) 直接换热式风扇及使用该风扇的空调系统
CN21139094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CN213932138U (zh) 一种透平真空泵排气中热能回收用的热交换装置
CN218821811U (zh) 一种集中供热热力管网隔压换热装置
CN212362225U (zh) 半导体空调用风叶组件、风机组件以及半导体空调
CN217788459U (zh) 一种换热机构及燃料系统
CN218936571U (zh) 一种单向通风口
CN214371817U (zh) 一种蒸发式热交换器
CN215295928U (zh) 内嵌式电磁旋转套筒换热器
CN210832545U (zh) 一种水环式双热泵余热回收与高效制冷装置
CN215597746U (zh) 一种空调冷却装置及空调
CN220828918U (zh) 高性能的蓄冷蓄热装置
CN219064219U (zh) 一种采用螺旋折流板的高效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