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3635U -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3635U
CN217233635U CN202221019082.0U CN202221019082U CN217233635U CN 217233635 U CN217233635 U CN 217233635U CN 202221019082 U CN202221019082 U CN 202221019082U CN 217233635 U CN217233635 U CN 217233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tructure
water outlet
cooling
heat exchan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90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冶
曹芝忠
顾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ok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ok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ok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ok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90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3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3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3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结构和第二冷却结构,其中:第一冷却结构连接于发动机换热结构;第一冷却结构通过循环冷却结构连接于第二冷却结构;第二冷却结构通过循环冷却结构对第一冷却结构进行冷却;第二冷却结构通过改变自身的换热效率进而调整第一冷却结构的换热效率,实现对发动机换热结构进行恒温冷却。通过在第一冷却结构基础上增设第二冷却结构,可以增加整体冷却效率,使发动机水温控制速度提高。通过比例阀控制第二冷却结构对冷却水的换热效率,进而控制发动机水温保持恒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发动机测试的测试平台没有具有恒温冷却的冷却系统,直接由大循环系统控制水温,因此冷却温度控制精度较低,容易使中冷器产生冷凝水造成发动机损坏。破坏发动机试验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可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效率以及恒温冷却,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结构和第二冷却结构,其中:第一冷却结构连接于发动机换热结构;第一冷却结构通过循环冷却结构连接于第二冷却结构;第二冷却结构通过循环冷却结构对第一冷却结构进行冷却;第二冷却结构通过改变自身的换热效率进而调整第一冷却结构的换热效率,实现对发动机换热结构进行恒温冷却。
通过在第一冷却结构基础上增设第二冷却结构,可以增加整体冷却效率,使发动机水温控制速度提高。
进一步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进水通道、换热机构和出水通道;进水通道的进水端连接于第一冷却结构的出水端,进水通道的出水端连接于换热机构的进水端和出水通道的进水端,换热机构的出水端连接于出水通道的进水端,出水通道的出水端连接于第一冷却结构的进水端;进水通道的出水端设有比例阀;比例阀用于将进水通道的冷却水比例分流至换热机构和出水通道。
通过比例阀控制第二冷却结构对冷却水的换热效率,进而控制发动机水温保持恒温。
进一步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接于出水通道的进水端,第二出水口连接于换热机构的进水端;比例阀设于第二出水口;比例阀关闭时,第二出水口闭合;比例阀打开时,比例阀分流的冷却水从第二出水口进入换热机构。
进一步地,出水通道的进水端设有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第一通管连接于第一出水口,第二通管连接于换热机构的出水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包括:1、第一冷却结构;2、第二冷却结构;3、发动机换热结构;21、进水通道;22、换热机构;23、出水通道;24、比例阀;231、第一通管;232、第二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如附图1所示: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结构1和第二冷却结构2,其中:第一冷却结构1连接于发动机换热结构3;第一冷却结构1通过循环冷却结构连接于第二冷却结构2;第二冷却结构2通过循环冷却结构对第一冷却结构1进行冷却;第二冷却结构2通过改变自身的换热效率进而调整第一冷却结构1的换热效率,实现对发动机换热结构3进行恒温冷却。
第一冷却结构1直接对发动机换热结构3进行散热,通过第二冷却结构2对第一冷却结构1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对发动机换热结构3的散热效果,需对发动机换热结构3进行恒温散热时,可通过PID系统根据发动机换热结构3的温度随时调整第二冷却结构2对第一冷却结构1的散热效率,进而达到恒温效果。
第二冷却结构2包括进水通道21、换热机构22和出水通道23;进水通道21的进水端连接于第一冷却结构1的出水端,进水通道21的出水端连接于换热机构22的进水端和出水通道23的进水端,换热机构22的出水端连接于出水通道23的进水端,出水通道23的出水端连接于第一冷却结构1的进水端;进水通道21的出水端设有比例阀24;比例阀24用于将进水通道21的冷却水比例分流至换热机构22和出水通道23。
冷却水从进水通道21进入第二冷却结构2,当无需控温时,比例阀24关闭,冷却水直接通过出水通道23循环至第一冷却结构1。当需要对第一冷却结构1进行恒温冷却时,比例阀24开启,使一部分冷却水进入换热机构22进行散热,使温度更低的冷却水通过出水通道23循环至第一冷却结构1,达到改变第一冷却结构1冷却温度的效果,通过调节比例阀24的分流比例,可以更加精确控制恒温温度。
进水通道21的出水端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接于出水通道23的进水端,第二出水口连接于换热机构22的进水端;比例阀24设于第二出水口;比例阀24关闭时,第二出水口闭合;比例阀24打开时,比例阀24分流的冷却水从第二出水口进入换热机构22。
出水通道23的进水端设有第一通管231和第二通管232,第一通管231连接于第一出水口,第二通管232连接于换热机构22的出水端。
比例阀24的开启和分流比例由电子模块控制,电子模块可自动控制或是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时:电子模块将定位信号转换成相切输出信号,在执行器的铁芯中产生电磁场。这使得电枢根据(电磁场、弹簧反向力、水压)相互作用力改变自己的位置。随着信号的改变,电枢迅速改变位置,阀塞做相应的动作,使得负荷变化迅速准确地得以修正阀门位置被连续测量(感应式)。内部的定位控制器迅速根据系统的波动而作反向动作,并输出位置信号反馈。阀杆行程与控制信号成比例关系。如果定位信号被切断或断电,阀门将通过弹簧自动关闭,电磁执行器可由控制器输出的DC0/210V或DC420mA信号驱动,控制器则可选择西门子控制器或其他供货商提供的控制器为达到最佳控制性能,优先采用四线连接。
手动控制时:处于MANUAL设置时,按下手动旋钮并顺时针旋转手动旋钮,能够手动开启阀门(端口A>AB)全程的80-100%该操作将切断来自控制器的自动信号,绿色LED灯闪烁。按下手动旋钮并按道时针方向旋转到OFF位置,则阀门不受自控信号控制,阀门关闭,绿色LED灯闪烁。为了能够自动控制阀门,手动旋钮必须设置在AUTO位置,手动旋钮弹簧弹起,绿色LED灯常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实用新型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4)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结构和第二冷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连接于发动机换热结构;
所述第一冷却结构通过循环冷却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结构;
所述第二冷却结构通过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对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进行冷却;
所述第二冷却结构通过改变自身的换热效率进而调整所述第一冷却结构的换热效率,实现对所述发动机换热结构进行恒温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进水通道、换热机构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进水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的出水端,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连接于所述换热机构的进水端和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端,所述换热机构的出水端连接于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端,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的进水端;
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设有比例阀;
所述比例阀用于将所述进水通道的冷却水比例分流至所述换热机构和所述出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端,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于所述换热机构的进水端;
所述比例阀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
所述比例阀关闭时,所述第二出水口闭合;
所述比例阀打开时,所述比例阀分流的冷却水从所述第二出水口进入所述换热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端设有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通管连接于所述换热机构的出水端。
CN202221019082.0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 Active CN217233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9082.0U CN21723363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9082.0U CN21723363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3635U true CN217233635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9082.0U Active CN21723363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3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3967B (zh) 基于双冷却回路分体散热器的工程车辆温控系统及方法
CN101219403B (zh) 液冷降温式恒温槽系统及智能控温方法
CN113937325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控制方法
CN110440505A (zh) 一种双循环载冷剂协同控制的风洞温控系统
CN105041446A (zh) 一种基于搭载液力缓速器车型的双阀芯电子节温器
CN109654887A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WO2024036860A1 (zh) 一种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867285A (zh) 缓速器冷却系统
CN109572404A (zh) 一种行走电机散热系统
CN104807114B (zh) 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
CN217233635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恒温冷却系统
CN109458311B (zh) 一种水冷系统及其水温控制方法、三通阀及其控制方法
CN210799114U (zh) 船用柴油机双循环冷却系统
CN204729163U (zh) 一种基于搭载液力缓速器车型的双阀芯电子节温器
CN106912185B (zh) 内循环并联式双级液气双通道自然冷却数据中心散热系统
CN208859959U (zh) 多路板换供冷控制装置
CN203822444U (zh) 缓速器冷却系统
CN106852086B (zh) 双级串联式液气双通道自然冷却数据中心散热系统
CN212296830U (zh) 一种液压泵低温检测系统
CN209655821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9197509U (zh) 一种避免冷却塔盘管冻裂的余热再利用系统
CN106852088B (zh) 单级串联式液气双通道自然冷却数据中心散热系统
CN110783066A (zh) 地源冷泵式温度控制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20355607U (zh) 一种温控系统和空调
CN220338600U (zh) 一种温控系统和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