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2896U - 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2896U
CN217232896U CN202122556989.2U CN202122556989U CN217232896U CN 217232896 U CN217232896 U CN 217232896U CN 202122556989 U CN202122556989 U CN 202122556989U CN 217232896 U CN217232896 U CN 217232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ign
multilayer
style house
balcony
sty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569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威
胡瑞冰
刘地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lleng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lleng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lleng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lleng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569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2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2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2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G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部设置有竖向支撑杆且竖向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动杆且第二滑动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缓冲柱,所述第二缓冲柱的上部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通过第二缓冲柱与第二滑动杆之间伸缩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三组多层洋房本体组成,且三组多层洋房本体之间呈包围状设置,使其中部留有足够的绿化空间,在多层洋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入户门厅且顶部设置有天台出口,天台出口与入户门厅相连通,同时多层洋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露台,可作为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在三组多层洋房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围栏且围栏的内部设置有大门,在三组多层洋房本体的中部空地中设置有人行道且人行道呈十字型分布。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洋房结构布局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
背景技术
花园洋房广义花园洋房的容积率比狭义的要高些,但也同属低密度住宅,户型和普通住宅户型相仿,有100多平米的平层,也有近200平米的复式,基本位于郊区,是住宅郊区化的产物,所以售价并不高。即使这样,广义花园洋房所定位的客群仍然是中产阶级,而且有一定文化品位。广义花园洋房介于别墅和普通公寓之间,它具有部分别墅(独栋和联排Townhouse)的优点,又不可能完全脱离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其在地理区位上也位于别墅区和主城区之间。从北京房地产市场广义及狭义花园洋房的整体情况看,这一结论是成立的。
目前,现有的洋房多与高层建筑一起建造共用整个小区绿化,无法突显洋房的优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洋房多与高层建筑一起建造共用整个小区绿化,无法突显洋房的优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包括:围栏,所述围栏的内部设置有多层洋房本体,所述多层洋房本体设置有三组并呈半包围状分布,三组所述多层洋房本体中部形成空地,所述多层洋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入户门厅且顶部设置有天台出口,所述天台出口与入户门厅相连通,所述多层洋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露台且天台出口位于露台的中部,所述围栏的出口处设置有大门,所述多层洋房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落地窗且位于入户门厅的一侧设置有窗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三组所述多层洋房本体中部形成的空地中设置有人行道且人行道呈十字型分布,所述人行道分贝与入户门厅和大门之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人行道的四周设置有第一绿化带和第二绿化带,所述第二绿化带延伸至三组所述多层洋房本体的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人行道的中部设置有水池且水池与下水道之间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层洋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两组防护架且防护的位于多层洋房本体背部的一侧呈倾斜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三组多层洋房本体组成,且三组多层洋房本体之间呈包围状设置,使其中部留有足够的绿化空间,在多层洋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入户门厅且顶部设置有天台出口,天台出口与入户门厅相连通,同时多层洋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露台,可作为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在三组多层洋房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围栏且围栏的内部设置有大门,在三组多层洋房本体的中部空地中设置有人行道且人行道呈十字型分布,人行道与入户门厅之间相连接,在十字型人行道的四周设置有第一绿化带和第二绿化带,此种设置增加了绿化面积,突出了多层洋房本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多层洋房本体;2、入户门厅;3、天台出口;4、楼台;5、防护架;6、落地窗;7、人行道;8、水池;9、第一绿化带;10、第二绿化带;11、窗户;12、围栏;13、大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包括:围栏12,所述围栏12的内部设置有多层洋房本体1,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设置有三组并呈半包围状分布,三组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中部形成空地,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入户门厅2且顶部设置有天台出口3,所述天台出口3与入户门厅2相连通,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露台4且天台出口3位于露台4的中部,所述围栏12的出口处设置有大门13,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落地窗6且位于入户门厅2的一侧设置有窗户11,由三组多层洋房本体1组成,且三组多层洋房本体1之间呈包围状设置,使其中部留有足够的绿化空间,在多层洋房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入户门厅2且顶部设置有天台出口3,天台出口3与入户门厅2相连通,同时多层洋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露台4,可作为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在三组多层洋房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围栏12且围栏12的内部设置有大门13,在三组多层洋房本体1的中部空地中设置有人行道7且人行道7呈十字型分布,人行道7与入户门厅2之间相连接,在十字型人行道7的四周设置有第一绿化带9和第二绿化带10,此种设置增加了绿化面积,突出了多层洋房本体1的优点。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3所示:三组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中部形成的空地中设置有人行道7且人行道7呈十字型分布,所述人行道7分贝与入户门厅2和大门13之间相连接,此种设置方便业主直通入户门厅2。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1所示:所述人行道7的四周设置有第一绿化带9和第二绿化带10,所述第二绿化带10延伸至三组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连接处,此种设置绿化面积大,突显了洋房优点。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1所示:所述人行道7的中部设置有水池8且水池8与下水道之间相连通,水池8的设置增加了趣味性和美观性。
进一步改进的,如图1所示: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组防护架5且防护的位于多层洋房本体1背部的一侧呈倾斜状设置,此种设置在露台4顶部形成挡雨区,同时倾斜状设置板材方便排水。
本实用新型由三组多层洋房本体1组成,且三组多层洋房本体1之间呈包围状设置,使其中部留有足够的绿化空间,在多层洋房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入户门厅2且顶部设置有天台出口3,天台出口3与入户门厅2相连通,同时多层洋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露台4,可作为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在三组多层洋房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围栏12且围栏12的内部设置有大门13,在三组多层洋房本体1的中部空地中设置有人行道7且人行道7呈十字型分布,人行道7与入户门厅2之间相连接,在十字型人行道7的四周设置有第一绿化带9和第二绿化带10,此种设置增加了绿化面积,突出了多层洋房本体1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栏(12),所述围栏(12)的内部设置有多层洋房本体(1),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设置有三组并呈半包围状分布,三组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中部形成空地,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入户门厅(2)且顶部设置有天台出口(3),所述天台出口(3)与入户门厅(2)相连通,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露台(4)且天台出口(3)位于露台(4)的中部,所述围栏(12)的出口处设置有大门(13),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落地窗(6)且位于入户门厅(2)的一侧设置有窗户(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中部形成的空地中设置有人行道(7)且人行道(7)呈十字型分布,所述人行道(7)分别与入户门厅(2)和大门(13)之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7)的四周设置有第一绿化带(9)和第二绿化带(10),所述第二绿化带(10)延伸至三组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7)的中部设置有水池(8)且水池(8)与下水道之间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洋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组防护架(5)且防护的位于多层洋房本体(1)背部的一侧呈倾斜状设置。
CN202122556989.2U 2021-10-24 2021-10-24 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 Active CN217232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6989.2U CN217232896U (zh) 2021-10-24 2021-10-24 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6989.2U CN217232896U (zh) 2021-10-24 2021-10-24 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2896U true CN217232896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8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56989.2U Active CN217232896U (zh) 2021-10-24 2021-10-24 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2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13821A1 (en) Multi-Floor Building
CN217232896U (zh) 一种多层组合式洋房
CN202831675U (zh) 叠加式别墅户型住宅
CN200940349Y (zh) 多层建筑物
Safarik The other side of tall buildings: The urban habitat
CN110778152B (zh) 一种提供多层次邻里交往体系的高层住宅
CN201125543Y (zh) 一种奇偶层交错组合的多、高层住宅
CN100590279C (zh) 一种围合式叠加花园住宅
CN201809996U (zh) 新式联体别墅
CN201152031Y (zh) 一种规划建筑单位
WO2007124697A1 (fr) Immeuble à étages multiples ou de grande hauteur avec un espace concave continu
Cleary 21st Century Architecture Designer Houses
CN2547818Y (zh) 户户带花园或露台的住宅
CN109235928A (zh) 一种中式新型空中别墅
CN211851040U (zh) 一种前庭后园独立车位的多高层空中庭园建筑
CN101967890A (zh) 新式联体别墅
CN214220724U (zh) 一种具有中央式交通核心筒的建筑
CN215717545U (zh) 一种生态住宅
CN210105388U (zh) 三层双拼中式叠院
CN202391153U (zh) 单层泳池别墅
CN2718146Y (zh) 一种具有外院外客厅的低层住宅
CN201053212Y (zh) 空中庭院建筑
CN2883565Y (zh) 院墅住宅
CN2883564Y (zh) 院墅住宅
CN2883563Y (zh) 院墅住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