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1936U - 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31936U CN217231936U CN202220014477.5U CN202220014477U CN217231936U CN 217231936 U CN217231936 U CN 217231936U CN 202220014477 U CN202220014477 U CN 202220014477U CN 217231936 U CN217231936 U CN 2172319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struction joint
- water
- waterproof
- water retaining
- waterproof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涉及防水技术领域。防水结构包括挡水台,所述挡水台位于隧道主体的所述施工缝两侧,所述挡水台沿隧道主体朝向背离所述施工缝的方向延伸。所述相邻两个挡水台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的顶部与所述挡水台的最高顶点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相邻两个挡水台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覆盖所述密封胶。施工缝两侧挡水台的设计可有效避免施工缝两侧的水向施工缝汇集。相邻两挡水台之间填充密封胶,防水层覆盖在相邻两挡水台和密封胶的外表面,使施工缝上方的挡水台和密封胶完全被覆盖,避免施工缝位置形成走水通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明挖隧道环形施工缝的防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另一种是在结构外侧直接设置防水层。明挖隧道进行土壤回填后,隧道整体处于土壤内部,当水位线高于明挖隧道拱顶最高点时,施工缝两侧的水极易在施工缝处汇集,并从施工缝处渗出,发生渗漏水的问题。当温度较低时,施工缝处渗出的水易结冰形成冰柱,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挡水台,所述挡水台分别位于所述施工缝两侧,所述挡水台沿隧道主体朝向背离所述施工缝的方向延伸;
相邻两个所述挡水台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的顶部与所述挡水台的最高顶点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相邻两个挡水台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水层。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挡水台的首端分别与所述施工缝两侧的所述隧道主体对齐布置;
所述挡水台首端的中垂线与其同侧所述隧道主体横切面的中垂线重合;
所述挡水台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形成角,所述角的顶点为所述隧道主体横切面的弧心,且所述角为30°。
优选的,所述挡水台沿背离所述施工缝方向逐渐变薄。
优选的,所述挡水台的宽度为450mm-550mm,所述挡水台厚度的最大值为30mm-70mm。
优选的,所述隧道主体嵌有止水带,其沿所述施工缝轴向布置,所述止水带的一侧边位于所述施工缝的一侧,所述止水带的另一侧边位于所述施工缝的另一侧;
所述止水带将所述施工缝分为上方施工缝和下方施工缝。
优选的,所述上方施工缝填充所述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包括依次叠加布置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第三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与隧道衬砌的外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所述隧道衬砌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采用单向弹性无纺布覆盖于所述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所述第二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均匀覆盖于所述相邻两个挡水台的外表面,且所述防水层从所述挡水台的尾部继续沿所述隧道主体径向延伸,延伸的长度为450mm-550mm;
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不小于2.5mm。
优选的,覆盖有防水层的所述隧道衬砌外表面设置有第四防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施工缝两侧各浇筑一个沿施工缝轴向布置的挡水台,挡水台沿隧道主体向背离施工缝的方向径向延伸,明挖隧道回填以后,隧道整体处于土壤内部,当水位线高于明挖隧道拱顶最高点的时,施工缝两侧挡水台的设计可有效避免施工缝两侧的水向施工缝汇集。相邻两挡水台之间填充密封胶,使相邻两挡水台最高的顶点与密封胶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便于防水层的覆盖。防水层覆盖在相邻两挡水台和密封胶的外表面,且沿着隧道主体的外表面径向延伸,使施工缝上方的挡水台和密封胶完全被覆盖,避免施工缝位置形成走水通道。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明挖隧道环形施工缝防水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明挖隧道环形施工缝防水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图1隐藏防水层和第四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隐藏密封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挡水台;11、第一端点;12、第二端点;2、密封胶;3、防水层;31、第一防水层;32、第二防水层;33、第三防水层;4、止水带;5、第四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参照图1、图3、图4和图6,示出了所述防水结构包括挡水台1,所述挡水台1分别位于所述施工缝两侧,所述挡水台1沿隧道主体朝向背离所述施工缝的方向延伸;
相邻两个所述挡水台1之间填充有密封胶2,所述密封胶2的顶部与所述挡水台1的最高顶点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相邻两个挡水台1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水层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施工缝为明挖隧道的环形施工缝,施工缝两侧各浇筑一个沿施工缝轴向布置的挡水台1,挡水台1沿隧道主体向背离施工缝的方向径向延伸。明挖隧道回填后,隧道整体处于土壤内部,当水位线高于明挖隧道拱顶最高点的时,施工缝两侧挡水台1的设计可有效避免施工缝两侧的水向施工缝汇集。相邻两挡水台1之间填充密封胶2,使相邻两挡水台1最高的顶点与密封胶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便于防水层3的覆盖。防水层3覆盖在相邻两挡水台1和密封胶2的外表面,且沿着隧道主体的外表面径向延伸,使施工缝上方的挡水台1和密封胶2完全被覆盖,避免施工缝位置形成走水通道。密封胶2采用聚硫密封胶或MS密封胶,密封胶2的种类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示例,不应理解对密封胶2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示出了相邻两个所述挡水台1的首端分别与所述施工缝两侧的所述隧道主体对齐布置;所述挡水台1首端的中垂线与位于同侧所述隧道主体横切面的中垂线重合;所述挡水台1包括第一端点11和第二端点12,所述第一端点11和第二端点12之间形成角C,所述角C的顶点为所述隧道主体横切面的弧心,且所述角C为3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挡水台1的首端分别与所述施工缝两侧的所述隧道主体对齐布置,即相邻两挡水台1间距的长度与施工缝的宽度相等。挡水台1与其同侧的隧道主体,其中挡水台1首端的中垂线与隧道主体横切面的中垂线重合。挡水台1的第一端点11和第二端点12之间形成角C,所述角C的顶点为所述隧道主体横切面的弧心,且所述角C为30°。当隧道拱顶位置的施工缝漏水时,在低温情况下,水聚集在隧道拱顶的内壁形成冰柱,造成安全隐患。在隧道主体拱顶浇筑挡水台1,挡水台1浇筑的范围是沿隧道主体横切面的中垂线向其左右两侧延伸,分别延伸15°的弧度,使角C为30°,避免水从在隧道主体顶部的施工缝位置聚集,当水沿隧道主体横切面中垂线左右两侧15°的弧度范围外渗出时,沿隧道的内壁形成冰层,不会形成冰柱,以确保行车安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角C的大小仅为一种示例,不应理解对角C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水台1沿背离所述施工缝方向逐渐变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和图4,示出了挡水台1沿背离施工缝的方向延伸时,挡水台1的厚度逐渐变薄,即越靠近施工缝挡水台1的厚度越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水台1的宽度为450mm-550mm,所述挡水台1厚度的最大值为30mm-7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挡水台1的宽度范围在450mm-550mm,挡水台1的宽度可设置为500mm。挡水台1沿隧道主体径向延伸时,挡水台1的厚度逐渐变薄,挡水台1厚度最大值范围为30mm-70mm,挡水台1厚度的最大值可设置为50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挡水台1的宽度和厚度仅为一种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挡水台1的宽度和厚度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和图6,示出了隧道主体嵌有止水带4,其沿所述施工缝轴向布置,止水带4的一侧边位于施工缝的一侧,止水带4的另一侧边位于施工缝的另一侧。所述止水带4将施工缝分为上方施工缝和下方施工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止水带4沿施工缝设置,止水带4的一侧边位于施工缝的一侧,止水带4的另一侧边位于施工缝的另一侧,止水带4嵌于隧道主体中间位置,将施工缝分为上方施工缝和下方施工缝,其中上方施工缝的宽度大于下方施工缝的宽度。上方施工缝填充密封胶2,与相邻两挡水台1之间填充的密封胶2连接。在隧道主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止水带4,可避免水从施工缝内汇聚流出,上方施工缝填充密封胶2,密封胶2的填入,可避免施工缝形成走水通道,进一步避免水从施工缝汇聚流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示出了所述防水层3包括依次叠加布置的第一防水层31、第二防水层32和第三防水层33,所述第一防水层31与隧道衬砌的外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覆盖相邻两挡水台1外表面的防水层3包括依次叠加布置的第一防水层31、第二防水层32和第三防水层33,第一防水层31与隧道衬砌的外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水层3层数的设置仅为一种示例,不应理解为对防水层3层数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层31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所述隧道衬砌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32采用单向弹性无纺布覆盖于所述第一防水层31,所述第三防水层33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所述第二防水层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31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相邻两挡水台1和密封胶2的外表面,第二防水层32采用单向弹性无纺布覆盖于第一防水层31,第三防水层33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第二防水层32,将相邻两挡水台1和密封胶2覆盖,避免密封胶2和挡水台1之间裂开后形成走水通道。最后在铺设防水层3的隧道衬砌外表面整体喷涂第四防水层5,第四防水层5为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第四防水层5的喷涂避免防水层3因回填土沉降在挡水台1的外表面和防水层3之间形成走水通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31、第二防水层32、第三防水层33和第四防水层5材质仅为一种示例,不应理解为对第一防水层31、第二防水层32、第三防水层33和第四防水层5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3均匀覆盖于所述相邻两个挡水台1的外表面,且防水层3从挡水台1的尾部继续沿隧道主体径向延伸的长度为450mm-550mm。所述防水层3的厚度不小于2.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水层3覆盖于相邻两个挡水台1的外表面,并且防水层3由挡水台1的尾部继续沿隧道主体径向延伸,延伸范围在450mm-550mm,例如延伸500mm或510mm等。防水层3的厚度不小于2.5mm,例如3mm或4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水层3由挡水台1的尾部继续沿隧道主体径向延伸的长度和防水层3的厚度仅为一种示例,不应理解为对防水层3的限制。
工作原理:施工缝为明挖隧道的环形施工缝,施工缝两侧各浇筑一个沿施工缝轴向布置的挡水台1,挡水台1沿隧道主体向背离施工缝的方向径向延伸,明挖隧道回填后,隧道整体处于土壤内部,当水位线高于明挖隧道拱顶最高点的时,施工缝两侧挡水台1的设计可有效避免施工缝两侧的水向施工缝汇集。相邻两挡水台1之间填充密封胶2,使相邻两挡水台1最高的顶点与密封胶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便于防水层3的覆盖。防水层3覆盖在相邻两挡水台1和密封胶2的外表面,且沿着隧道主体的外表面径向延伸,使施工缝上方的挡水台1和密封胶2完全被覆盖,避免施工缝位置形成走水通道。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应用都是可行的,故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任意组合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本说明书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挡水台(1),所述挡水台(1)位于隧道主体的所述施工缝两侧,所述挡水台(1)沿隧道主体朝向背离所述施工缝的方向延伸;
相邻两个挡水台(1)之间填充有密封胶(2),所述密封胶(2)的顶部与所述挡水台(1)的最高顶点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相邻两个挡水台(1)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水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挡水台(1)的首端分别与所述施工缝两侧的所述隧道主体对齐布置;
所述挡水台(1)首端的中垂线与其同侧所述隧道主体横切面的中垂线重合;
所述挡水台(1)包括第一端点(11)和第二端点(12),所述第一端点(11)和第二端点(12)之间形成角,所述角的顶点为所述隧道主体横切面的弧心,且所述角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台(1)沿背离所述施工缝方向逐渐变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台(1)的宽度为450mm-550mm,所述挡水台(1)厚度的最大值为30mm-7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体嵌有止水带(4),其沿所述施工缝轴向布置,所述止水带(4)的一侧边位于所述施工缝的一侧,所述止水带(4)的另一侧边位于所述施工缝的另一侧;
所述止水带(4)将所述施工缝分为上方施工缝和下方施工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施工缝填充所述密封胶(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包括依次叠加布置的第一防水层(31)、第二防水层(32)和第三防水层(33),所述第一防水层(31)与隧道衬砌的外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31)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所述隧道衬砌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32)采用单向弹性无纺布覆盖于所述第一防水层(31),所述第三防水层(33)采用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所述第二防水层(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均匀覆盖于所述相邻两个挡水台(1)的外表面,且所述防水层(3)从所述挡水台(1)的尾部继续沿所述隧道主体径向延伸,延伸的长度为450mm-550mm;
所述防水层(3)的厚度不小于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覆盖有所述防水层(3)的所述隧道衬砌外表面设置有第四防水层(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14477.5U CN217231936U (zh) | 2022-01-04 | 2022-01-04 | 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14477.5U CN217231936U (zh) | 2022-01-04 | 2022-01-04 | 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31936U true CN217231936U (zh) | 2022-08-19 |
Family
ID=82829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014477.5U Active CN217231936U (zh) | 2022-01-04 | 2022-01-04 | 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31936U (zh) |
-
2022
- 2022-01-04 CN CN202220014477.5U patent/CN2172319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131424U (zh) | 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 | |
CN106194255A (zh) | 隧道防排水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 |
CN206916753U (zh) | 一种地下连续墙及其接缝处的止水结构 | |
CN109667606A (zh) | 一种隧道多重防水施工方法 | |
CN105888697B (zh) | 一种跨断层隧道变形协调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231936U (zh) | 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 |
CN108532646A (zh) | 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 |
CN111608727A (zh) | 一种寒区山岭隧道复合式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404919B (zh) | 坝基廊道与岸坡基岩连接结构 | |
CN214143829U (zh) | 一种具有粘贴时效性的可排水外贴止水带 | |
CN207144967U (zh) | 一种隧道边墙变形缝防水结构 | |
CN106381936A (zh) | 一种墙体过水孔防水构造、处理方法及应用领域 | |
CN208907231U (zh) |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渗水区防水结构 | |
CN207673370U (zh) | 一种既有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系统 | |
CN115539127A (zh) | 一种海域隧道全包防水阈值泄压防排水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3574102U (zh) | 衬砌背后防、排水结构 | |
CN206655715U (zh) | 一种隧道高效排水装置 | |
CN212563251U (zh) | 一种暗挖隧道三重阻隔式分区防水结构 | |
CN212405025U (zh) | 一种简化施工分区的堆石坝 | |
CN211898552U (zh) | 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 | |
CN211621471U (zh) | 适用于斜墙土工膜围堰岸坡趾板施工缝的止水型式 | |
CN204677213U (zh) | 一种分水区防水层结构 | |
CN209353296U (zh) | 一种适用于寒区弧底梯形衬砌渠道防冻胀破坏的双层复合垫层 | |
CN217001898U (zh) | 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 | |
CN107882350A (zh) | 屋面补漏工艺及对应的屋面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