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7899U - 一种螺旋桨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7899U
CN217227899U CN202221028076.1U CN202221028076U CN217227899U CN 217227899 U CN217227899 U CN 217227899U CN 202221028076 U CN202221028076 U CN 202221028076U CN 217227899 U CN217227899 U CN 217227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oar
sides
presss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80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奇才
吴敏
淦吉昌
潘佳祥
黄家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S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S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S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S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80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7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7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7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桨构造,包括桨叶和桨夹;还包括若干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配合面的定位块;所述桨夹两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桨叶的容纳孔,所述桨夹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容纳孔相连通,所述定位块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桨夹与容纳孔配合的一端设有定位转轴,所述定位转轴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的配合面配合从而实现定位转轴的径向定位的限位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外场直接操作螺距的定位与紧固工作,不用专用的大型定位工装;只需要开一副模具制作一副样品然后通过调节螺距就能快速在不同的螺距和工况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桨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体碳纤维螺旋桨开发流程是每设计一款桨叶都要把相应的设计方案开出模具然后加工出样品。在开发早期阶段这个过程需要消耗相当多的时间和加工费用各种对比方案的样品制作和测试。
现有的手动调节螺距的桨叶方案,都需要特定的桨叶定位工装来进行桨叶定位然后再拧紧螺丝压紧,定位工装由于整体尺寸很大且与碳纤维桨叶表面接触定位,会形成很大的定位误差。定位相应螺距的操作只能在工厂或室内有条件的操作台进行,不能在外场进行螺距定位操作更不能对已经装在飞机上的螺旋桨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桨构造,可以在外场直接操作螺距的定位与紧固工作,不用专用的大型定位工装;只需要开一副模具制作一副样品然后通过调节螺距就能快速在不同的螺距和工况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旋桨构造,包括桨叶和桨夹;还包括若干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配合面的定位块;
所述桨夹两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桨叶的容纳孔,所述桨夹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容纳孔相连通,所述定位块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
所述桨夹与容纳孔配合的一端设有定位转轴,所述定位转轴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的配合面配合从而实现定位转轴的径向定位的限位面。
优选的,所述桨夹包括桨夹上板和桨夹下板,所述桨夹上板和桨夹下板上均设有螺栓孔一,所述螺栓孔一内设有用于连接桨夹上板和桨夹下板的螺栓一。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桨夹上板的上端面,所述定位块和桨夹下板上设有螺栓孔二,所述螺栓孔二内设有用于连接定位块和桨夹下板的螺栓孔二。
优选的,所述定位转轴为圆柱状,所述限位面设置在所述定位转轴的外圆周面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转轴的圆周面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容纳孔内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环形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外场直接操作螺距的定位与紧固工作,不用专用的大型定位工装。
2、依托于CNC机加工和阳极氧化后的工件表面进行定位,重复性定位精度高,更换定位块的操作便捷迅速,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较低。
3、可以短时间快速实现不同螺距的定位和紧固,这样不用开多款桨叶方案的模具然后制作样品,只需要开一副模具制作一副样品然后通过调节螺距就能快速在不同的螺距和工况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模费用和开模时间,也能大大降低做不同方案时的样品产生的误差而误导最终的优选方案结果和设计目标,而且基础方案越多,本方法越节省时间和成本。
4、对于装在飞机上的螺旋桨而言,无人机由于需要可靠性高,结构简便易维护,低成本的要求,本技术方案很适合用于无人机在不同飞行条件的螺距调节,例如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起飞前快速更换更大螺距的定位块,就能很快得到一款更适合高原工况的螺旋桨并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配合面为15度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配合面为5度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配合面为0度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注:1、螺栓一,2、螺栓二,3、螺栓孔二,4、定位块,5、配合面,6、限位面, 7、桨叶,8、桨夹上板,9、桨夹下板,10、定位转轴,11、环形凹槽,12、半圆槽,13、螺栓孔一,14、定位孔,15、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一种螺旋桨构造,包括桨叶7和桨夹;还包括若干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配合面5的定位块4;
所述桨夹两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桨叶7的容纳孔,所述桨夹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块 4的定位孔14,所述定位孔14与所述容纳孔相连通,所述定位块4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定位孔 14内;
所述桨夹与容纳孔配合的一端设有定位转轴10,所述定位转轴10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4 的配合面5配合从而实现定位转轴的径向定位(限制定位转轴转动)的限位面6。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桨夹包括桨夹上板8和桨夹下板9,所述桨夹上板8和桨夹下板9上均设有螺栓孔一13,所述螺栓孔一13内设有用于连接桨夹上板8和桨夹下板9 的螺栓一1。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4设置在所述桨夹上板8的上端面,所述定位块 4和桨夹下板9上设有螺栓孔二3,所述螺栓孔二3内设有用于连接定位块4和桨夹下板9的螺栓孔二3。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转轴10为圆柱状,所述限位面6设置在所述定位转轴10的外圆周面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转轴10的圆周面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容纳孔包括设置在桨夹上板下端面和桨夹下板上端面的半圆槽12,所述半圆槽12内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环形凹槽11。
带来的改进效果如下。
1.帮助开发人员在初步的原型机测试中更快的验证飞行器和桨叶的性能,桨叶的迎角- 弦长设计允许在更宽广的工作范围内有更佳的表现。桨叶螺距可调,本方案的特别构造允许在测试现场手动调节桨叶螺距,快速测试出不同螺距下的桨叶性能,进而测试出不同桨叶性能下驱动电机(或发动机)的匹配性,以及飞行器在不同螺距下的飞行特性。螺距调节构造允许桨叶不用从驱动电机(或发动机)上拆下,也不需要特定大尺寸定位工装,只需要一个很小的定位块(预先根据不同角度做好相应的定位块,成本极低)选用指定螺距角度的规格装上去就行。这样以前可能需要开发5-10款方案并制作样品,现在只需要1-2款方案和相应的额样品就可以实现最终方案的定型,不论是模具加工成本,样品制作的成品以及实验测试的时间成本,都显著减小,其中,模具加工成不减少50至90%,样品加工时间减少80%以上,实验测试时间减少30%-50%。
2.现有技术已经有可以使用连续变距机构(比如液压或者舵机驱动)实现飞行测试中的螺距调节,但是那样需要一整套变距桨毂,这要求驱动螺旋桨的发动机或者电机必须是空心轴,且发动机舱或者电机舱内部须有足够容纳驱动机构和管路的空间。这对于某些较小尺寸的飞行器而言很困难实现,对于大型飞行器而言又成本非常高昂。而本方案的手动调节构造可以快速实现变距且定位准确,不需要额外的定位工装设计。
3.螺旋桨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温湿度环境下,会有较大的性能差异,通过可调螺距功能,可以更容易适应不同环境。尤其高海拔情况下,不需要另外准备针对高海拔工况下的大螺距设计桨叶,只需要更换定位块调节更大螺距后即可满足新工况要求。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螺旋桨构造,包括桨叶(7)和桨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配合面(5)的定位块(4);
所述桨夹两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桨叶(7)的容纳孔,所述桨夹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块(4)的定位孔(14),所述定位孔(14)与所述容纳孔相连通,所述定位块(4)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定位孔(14)内;
所述桨夹与容纳孔配合的一端设有定位转轴(10),所述定位转轴(10)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4)的配合面(5)配合从而实现定位转轴的径向定位的限位面(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夹包括桨夹上板(8)和桨夹下板(9),所述桨夹上板(8)和桨夹下板(9)上均设有螺栓孔一(13),所述螺栓孔一(13)内设有用于连接桨夹上板(8)和桨夹下板(9)的螺栓一(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4)设置在所述桨夹上板(8)的上端面,所述定位块(4)和桨夹下板(9)上设有螺栓孔二(3),所述螺栓孔二(3)内设有用于连接定位块(4)和桨夹下板(9)的螺栓孔二(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转轴(10)为圆柱状,所述限位面(6)设置在所述定位转轴(10)的外圆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转轴(10)的圆周面上设有定位凸起(15),所述容纳孔包括设置在桨夹上板下端面和桨夹下板上端面的半圆槽(12),所述半圆槽(12)内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5)配合的环形凹槽(11)。
CN202221028076.1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螺旋桨构造 Active CN217227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8076.1U CN21722789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螺旋桨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8076.1U CN21722789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螺旋桨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7899U true CN217227899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8076.1U Active CN21722789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螺旋桨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7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5198A (zh) * 2022-04-28 2022-07-12 南昌三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构造及快速开发定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5198A (zh) * 2022-04-28 2022-07-12 南昌三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构造及快速开发定型方法
CN114735198B (zh) * 2022-04-28 2024-04-26 南昌三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构造及快速开发定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27899U (zh) 一种螺旋桨构造
CN109531195B (zh) 一种针对风扇叶片组合的模拟装配和车加工的装置
CN112082747B (zh) 一种汽车零件检测用固定装置
CN107310715B (zh) 一种可变螺距的螺旋桨及飞行机器人
CN114735198B (zh) 一种螺旋桨构造及快速开发定型方法
CN112985743B (zh) 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WO1996031390A1 (en) Variable pitch propeller
CN111140641A (zh) 飞控操纵轴与角度传感器耦合的消隙齿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762481U (zh) 加工中心用自动找正装置
CN113927087A (zh) 雨刮臂头部边料切除装置
CN212496615U (zh) 汽车异形零件双重定位夹紧工装
CN114476024B (zh) 一种螺旋桨桨距角调整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7419885B (zh) 一种剪刀式尾桨风洞试验台
CN220263108U (zh) 一种快拆桨夹结构
CN216012732U (zh) 一种标定工装
CN217819325U (zh) 一种电缸加载试验台
CN115057000B (zh) 高超声速飞行器空气舵系统零位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N215922534U (zh)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互嵌螺纹式双保险快速拆装结构
CN210648506U (zh) 一种轴流风机叶轮车削装置
CN219668513U (zh) 折叠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
CN209919041U (zh) 一种缩口整形八爪快速准确定位装置
CN115452308B (zh) 一种用于风洞中测定舵面操纵效率的偏转角可调结构
CN220637004U (zh) 一种天线波导板加工装置
CN218905133U (zh) 一种复合材料舱体打孔定位支架
CN108638396B (zh) 一种轴流风叶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Manufacturing Center, Building D, No. 888,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000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S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 # 1, Nanchang Jiahai Industrial Park, No. 2799 Tianxiang Avenu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000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San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