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7245U - 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7245U
CN217217245U CN202123386909.XU CN202123386909U CN217217245U CN 217217245 U CN217217245 U CN 217217245U CN 202123386909 U CN202123386909 U CN 202123386909U CN 217217245 U CN217217245 U CN 217217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ng
area
heat dissipation
fins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69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永靖
林连凯
古惟仁
刘俊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Xinhuayi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Xinhuay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Xinhuayi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Xinhuay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69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7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7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7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有吸热构件及鳍片组。吸热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鳍片组结合于吸热构件的顶面,鳍片组设有若干个散热片,且间隔排列设置,并于相邻散热片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该鳍片组形成有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及第三散热区;第一散热区的散热片沿第二散热区所在侧冲压撕破形成有第一引流通道;第三散热区的散热片沿第二散热区所在侧冲压撕破形成有第二引流通道。该散热装置可以用于使鳍片组外的冷空气通过第一引流通道及第二引流通道被吸入进气流通道内,用以中和气流通道内已经升温的气流,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散热模组其散热是利用流经鳍片组的冷空气将各鳍片表面上的热带走。在此过程中,流经鳍片组气流通道的冷空气会逐渐加热,导致其散热模组下游段的气流温度往往高于散热模组上游段的气流温度,会使散热模组下游段的散热效果较差,从而使散热模组的整体性能达不到预期的散热效果。为了减少散热模组上游段与下游段之间气流的温度差异,实现均温的效果,在气流通道之间设计一引流通道于冷空气由此引流通道进入散热模组中,从而中和已升温的气流,实现更好的散热效能。
专利TWM403880U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该专利通过在所有的散热片上均设置有第二导气窗,该第二导气窗虽然具有“可将散热装置外围的冷空气吸入该鳍片组中”的技术效果,但是其鳍片组上的第二导气窗均是单边朝向设置,且方向相同,其散热装置实现的上述技术效果较差,达不到预期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吸热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
鳍片组,结合于所述吸热构件的顶面,所述鳍片组由若干个散热片间隔排列组成,并于相邻散热片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鳍片组形成有第一散热区及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各所述散热片冲压撕破形成第一引流板并形成第一槽口,所述第一引流板及对应的第一槽口共同组成第一引流通道;
所述第二散热区上与第一散热区相邻的散热片在靠近于第一引流通道处形成为封闭板体;
散热风扇,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对位设置于气流通道,各所述第一引流板由对应散热片沿着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延伸并向着第二散热区所在侧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区的散热片上且位于各所述散热片的相同位置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引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各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鳍片组还形成有第三散热区,且第二散热区位于第一散热区及第三散热区之间,所述第三散热区的各所述散热片冲压撕破形成第二引流板并形成第二槽口,所述第二引流板及对应的第二槽口共同组成第二引流通道,所述第二散热区上与第三散热区相邻的散热片在靠近于第二引流通道处形成为封闭板体,各所述第二引流板由对应散热片沿着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延伸并向着第二散热区所在侧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三散热区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于第二散热区的中间位置呈镜像对称。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区的散热片上且位于各所述散热片的相同位置处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散热片的一面贯穿至另一面,各所述凹槽相连通以形成一个容纳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各散热片上位于同一位置的各所述第一引流板形成第一引流板单元,所述第一引流板单元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延伸线,所述容纳槽的位置不在该延伸线上。
优选地,所述鳍片组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引流板单元及两个容纳槽,且该两个第一引流板单元与两个容纳槽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呈间隔交替设置。
优选地,所述鳍片组由各所述散热片之间通过堆叠扣合的方式固定成型,且各所述散热片的底面结合于所述吸热构件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鳍片组还包括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各所述散热片设置于基板的上表面,且与基板一体成型,所述基板的下表面结合于所述吸热构件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装置通过在第一散热区的散热片朝向第二散热区所在侧冲压撕破形成有第一引流板及第一引流通道,使其在气流通道内于第一引流板处形成负压区,用于使鳍片组外的冷空气通过该第一引流通道被吸入进气流通道内,以中和气流通道内已经升温的气流,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在第二散热区上与第一散热区相邻的散热片在靠近于该第一引流通道处形成为封闭板体的结构设计,可增强该第一散热区的各第一引流板位置处的负压效果,用以使该散热装置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视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虚线圈A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虚线圈B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虚线圈C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虚线圈E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虚线圈F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虚线圈H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与图5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装置100,散热装置100包括吸热构件1及鳍片组2,吸热构件1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11与底面12,鳍片组2结合在吸热构件1的顶面11上,而吸热构件1的底面12接触发热源,使发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吸热构件1传递至鳍片组2上再散发掉。在本实施例中,吸热构件1的四周设有轴孔,便于使用塑胶锁扣等方式将散热装置100固定在有发热源的元器件上,使元器件上的发热源正对于散热装置100的中心区域。其中,该吸热构件1与元器件的固定方式还包括卡扣结合、套索结合等,本申请并不以此限制。
吸热构件1可采用为具有相变传热的均热板,也可采用铜板及铝板或其他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制成的板体,本文并不以此为限制。当吸热构件1为具有相变传热的均热板时,其吸热构件1的内部具有一能填充工作流体的相变空腔,相变空腔内的工作流体通过液气之间的相变而使热源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至鳍片组2上。
鳍片组2是由若干个散热片21通过间隔排列组成,其相邻散热片21之间形成有容纳空气流通的气流通道S。在该散热装置100中,鳍片组2可分为第一散热区3及第二散热区4,该第一散热区3的各散热片21上沿第二散热区4所在侧冲压撕破形成有第一引流板31并形成第一槽口32,即第一引流板31由对应散热片21沿着气流通道S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延伸并向着第二散热区4所在侧倾斜设置,使该第一引流板31容置于气流通道S内。该第一槽口32与第一引流板31之间共同组成第一引流通道33,在第二散热区4的各散热片21上则没有斜向冲压撕破形成该第一引流板31。
具体的,该散热装置100还设有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对位设置于该鳍片组2的气流通道S内,使该第一引流通道33的延伸方向并沿该气流通道S内的气流流动方向设置,使风扇转动时所产生的气流在气流通道S内于第一引流板31处形成负压区,可将位于该散热装置100周围的冷空气通过第一引流通道33被吸入进气流通道S内,用以中和气流通道S内已经升温的气流,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第一引流板31的结构设置,还可以在气流通道S内形成绕流,以增加气流扰动,使散热片21能与更多的气流接触,以便于带走更多的热。
在第一实施例中,请参图4所示,该鳍片组2还包括基板22,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221与下表面222,各该散热片21设置于基板22的上表面221,且与基板22一体成型,该基板22的下表面222结合于吸热构件1的顶面11。其中,吸热构件1与鳍片组2的结合方式可为焊接或胶粘。
具体的,该第一引流板31的顶端311与该散热片21的顶端211齐平,且该第一散热区3内的各散热片21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即第一散热区3形成的第一引流通道33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并且在该第一散热区3的散热片21上且位于各散热片21的相同位置处均设置有前述第一引流通道3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引流板3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曲面等。
在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引流板31的冲制数量按所需散热装置的散热需求加以设置,本实施例中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该散热装置100中,请参阅图5所示,在该第二散热区4上且与第一散热区3相邻的散热片21′(该散热片的标号定义为21′,以便于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理解)靠近于该第一引流通道33的位置处形成为封闭板体,使其在该散热片21′与第一散热区3的散热片21所组成的气流通道S′中,位于该第一引流板31处的气流通道S′的距离D最短,即在大气压强相同的气流通道S′内,通过该区域的气流速度v最大,根据伯努利原理,速度越大,压强越小,故在该气流通道S′内的该第一引流板31处形成的负压效果最大(压力差最大),即该区域可以实现的技术效果更强,并且该区域的负压效果也会影响该第一散热区3内的各气体流道S于该第一引流板31处的负压效果,使其余各区域的负压效果得以增强,使该散热装置100可以吸入更多的冷空气用以增强散热效果。
在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散热装置100中的鳍片组2还可以不设置基板22,即该鳍片组2可由若干个散热片21之间通过堆叠扣合的方式固定成型,且各散热片21组成的底面结合于吸热构件1的顶面11,减少制造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该散热装置100还可以在该第一散热区3的散热片21的中间区域冲压撕破形成该第一引流板31,即该第一引流板31的顶端311与散热片21的顶端211之间存在有一定距离。
请参阅图6至图8示,为本申请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散热装置200,在第二实施例中,该散热装置200也具有吸热构件1及鳍片组2,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该散热装置200中,该鳍片组2还形成有第三散热区5,并且第二散热区4位于第一散热区3及第三散热区5之间,在第三散热区5的各散热片21上沿该第二散热区4所在侧冲压撕破形成有第二引流板51并形成第二槽口52,使第二引流板51容置于气流通道S内,并且该第二引流板51与第二槽口52之间组成有第二引流通道53。
具体的,该第二散热区4上且与第三散热区5相邻的散热片21″(该散热片的标号定义为21″,以便于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理解)靠近该第二引流通道53的位置处形成为封闭板体,使该散热片21″与第三散热区5的散热片21所组成的气流通道S″中,位于该第二引流板51处的气流通道S″的距离D最短,其中,在该气流通道S″中于该第二引流板51的位置处形成的效果与前述气流通道S′中于该第一引流板31的位置处形成的效果一样,其工作原理一致,故本文不再叙述。
具体的,该散热装置还设有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对位设置于该鳍片组2的气流通道内,且该第一引流通道33及第二引流通道53的延伸方向均沿气流通道S内的气流流动方向设置,使风扇转动时所产生的气流在气流通道S内且位于第一引流板31及第二引流板51处形成负压区,可将位于散热装置200周围的冷空气通过第一引流通道33及第二引流通道53吸入气流通道S,用以中和气流通道S内已经升温的气流,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第一引流板31及第二引流板51的结构设置,还可以在气流通道S内形成绕流,使气流增加与散热片21接触的时间,以便于带走更多的热。再者,在该第二散热区4上且与第一散热区3相邻的散热片21′与第一散热区3的散热片21所组成的气流通道S′,并且在该气流通道S′中于该第一引流板31处的结构设计,以及该第二散热区4与第一散热区3相邻的散热片21″与第三散热区5的散热片21所组成的气流通道S″,并且在该气流通道S″中于该第二引流板51处的结构设计也能增强各个负压区的效果,即可以使该散热装置200吸入更多的冷空气用以增强散热效果。
具体的,该第一散热区3与第三散热区5沿气流通道S的延伸方向J(即该气流通道S的延伸方向J与第一引流通道33及第二引流通道53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于第二散热区4的中间位置Q呈镜像对称,即第一引流通道33与第二引流通道53沿气流通道S的延伸方向于第二散热区4的中间位置Q呈镜像对称。
如图6所示,在该散热装置200中,设定该散热装置200的模型的长为76.5毫米,宽为55.5毫米,散热片的高为20毫米,气流通道S的间距G为2毫米。当冲制的第一引流板31为矩形时,且第一引流板31的顶端311及底端312的宽度W为6毫米,侧端313的长度L为14毫米,冲制数量为2个,并且冲制第一引流板31后形成的第一引流板31的侧端313与该相邻散热片21之间的距离D为气流通道S的间距G的一半时,测量的结果与相同尺寸且无设置引流通道的散热装置的模型以及相同尺寸且单方向设置引流通道的散热装置的模型的模拟散热效果如表一:
Figure BDA0003444969250000071
Figure BDA0003444969250000081
参考发热源与模组接触面的中心温度Tc,当发热源与模组接触面的中心温度Tc越接近环境温度Ta,即表示散热装置的散热效能越高,相较于无设置引流通道的散热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比单方向设置引流通道的散热装置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示,在散热装置300中,当第一引流板31的顶端311不与该散热片21的顶端211齐平时,该第一引流板31的顶端311可置于该散热片21的内部区域,即该第一引流板31的顶端311与散热片21的顶端211存在一定距离。该第一引流板31的结构设计可具有增强该气流流道S内负压的效果,使被吸入进气流通道S的冷空气增多,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与图11所示,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取消了基板22。在散热装置400中,该鳍片组2由各散热片21之间通过堆叠扣合的方式固定成型,且各散热片21的底端212组成的底面结合于吸热构件1的顶面11,减少制造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在第四实施例中,吸热构件1也可采用为热管,以便于散热装置200可合理的分布于元器件的内部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示,相较于第三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一样也取消了基板22。在散热装置500中,该鳍片组2由各散热片21之间通过堆叠扣合的方式固定成型,且各散热片21的底端212组成的底面结合于吸热构件1的顶面11,减少制造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所示,相较于第二项实施例至第五项实施例,第六实施例所示的散热装置600中,在该第二散热区4的各散热片21上且位于各散热片21的相同位置处均设置有凹槽41,该凹槽41该散热片21的一面贯穿至另一面,且各散热片21上位于相同位置的该凹槽41之间相连通以形成有一个容纳槽411,该容纳槽411设置于气流通道S内,用以增强其气流流道S内的气流扰动程度,增强绕流效果,增加散热装置600的散热效率。
具体的,在第一散热区3的散热片21上,位于各散热片21上同一位置的所有第一引流板31之间组成一个第一引流板单元314,该第一引流板单元314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S的延伸方向J上具有一延伸线K,该延伸线K位于该第一引流板单元314的中间位置处,其中,该容纳槽411并没有设置在该延伸线K上,即该容纳槽411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S的延伸方向J上的中心线M并不在该延伸线K上。
在第六实施例中,该鳍片组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引流板单元314及两个容纳槽411,该两个第一引流板314组及两个容纳槽411由该鳍片组2沿气流通道S的延伸方向J呈间隔交替设置,即该散热装置600沿气流通道S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可以先设置一个第一引流板单元314,然后设置一个容纳槽411,然后再设置另一个第一引流板单元314,最后再设置另一个容纳槽411,该散热装置600的鳍片组2的结构设计,除了增强绕流效果外,同时还可以使该容纳槽411内容纳一个第一引流板单元314所引流的气流,增加该第二散热区4内的气流流量,增强其散热效果。
在该散热装置600中,还可以先设置容纳槽411,然后再设置第一引流板单元314,以便于使第二散热区4的气流通道S内的气流先扰动,然后再通过第一引流通道33及第二引流通道53吸入该第一散热区3及第三散热区5内的气流通道S中的气流以进入该已产生扰动的气流通道S中,增大该第二散热区4的气流扰动的流量,增加散热效果。
在第六实施例中,该第一引流板单元314及该容纳槽411的设置数量按所需散热装置600的散热需求加以设置,本实施例中并不以此为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与图15所示,相较于前六项实施例,第七实施例所示的散热装置700中,,在该鳍片组2中的各散热片21上均设置有折弯部23,具体是在该散热片21上的顶端211延伸设置有该折弯部23,该折弯部23具有起始端231与末尾端232,该折弯部23的末尾端232抵触于该相邻散热片21上的折弯部23的起始端231,用以增加热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通过将鳍片组上的散热片分为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及第三散热区,且第二散热区位于第一及第三散热区之间,并且通过在第一散热区及第三散热区上均朝向第二散热区所在侧冲压撕破形成第一引流板及第二引流板,使散热装置在气流通道内于该位置处形成负压区,以使该鳍片组外的冷空气可通过第一引流通道及第二引流通道被吸入进气流通道内,用以中和气流通道内已经升温的气流,从而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在第二散热区上且与第一散热区及第三散热区相邻的散热片靠近于该第一引流通道及第二引流通道处均设置成封闭板体的结构设计,也可增强该气流通道内且位于各该第一引流板及第二引流板处的负压效果,用以使该散热装置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热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
鳍片组,结合于所述吸热构件的顶面,所述鳍片组由若干个散热片间隔排列组成,并于相邻散热片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鳍片组形成有第一散热区及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各所述散热片冲压撕破形成第一引流板并形成第一槽口,所述第一引流板及对应的第一槽口共同组成第一引流通道;
所述第二散热区上与第一散热区相邻的散热片在靠近于第一引流通道处形成为封闭板体;
散热风扇,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对位设置于气流通道,各所述第一引流板由对应散热片沿着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延伸并向着第二散热区所在侧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区的散热片上且位于各所述散热片的相同位置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引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各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组还形成有第三散热区,且第二散热区位于第一散热区及第三散热区之间,所述第三散热区的各所述散热片冲压撕破形成第二引流板并形成第二槽口,所述第二引流板及对应的第二槽口共同组成第二引流通道,所述第二散热区上与第三散热区相邻的散热片在靠近于第二引流通道处形成为封闭板体,各所述第二引流板由对应散热片沿着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延伸并向着第二散热区所在侧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三散热区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于第二散热区的中间位置呈镜像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区的散热片上且位于各所述散热片的相同位置处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散热片的一面贯穿至另一面,各所述凹槽相连通以形成一个容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各散热片上位于同一位置的各所述第一引流板形成第一引流板单元,所述第一引流板单元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延伸线,所述容纳槽的位置不在该延伸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组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引流板单元及两个容纳槽,且该两个第一引流板单元与两个容纳槽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呈间隔交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组由各所述散热片之间通过堆叠扣合的方式固定成型,且各所述散热片的底面结合于所述吸热构件的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组还包括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各所述散热片设置于基板的上表面,且与基板一体成型,所述基板的下表面结合于所述吸热构件的顶面。
CN202123386909.XU 2021-12-30 2021-12-30 散热装置 Active CN217217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6909.XU CN217217245U (zh) 2021-12-30 2021-12-30 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6909.XU CN217217245U (zh) 2021-12-30 2021-12-30 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7245U true CN217217245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7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6909.XU Active CN217217245U (zh) 2021-12-30 2021-12-30 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7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3985C (zh) 散热装置
US20060254752A1 (en) Radiator and heatsink apparatus having the radiator
US20120006514A1 (en) Grid heat sink
JP4303679B2 (ja) 熱交換装置
TWM614782U (zh) 散熱器結構
CN217217245U (zh) 散热装置
TWI334529B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KR20170113980A (ko) 열전달 촉진용 딤플구조가 적용된 방열핀
CN211040898U (zh) Uvled灯用散热器
TW201634894A (zh) 散熱器與散熱裝置
JP3250155B2 (ja) 改良された熱交換器を備えたヒートシンク組立体
CN110726322A (zh) 用于换热器的散热翅片、散热组件和制冷设备
CN111366018B (zh) 半导体制冷用散热组件及半导体制冷设备
US10921062B2 (en) Cooling fan and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US7654308B2 (en) Heat exchanger
CN112739156A (zh) 散热模块、散热器及功率设备
CN202889856U (zh) 散热装置
JP3149349U (ja) 放熱フィンユニット構造及びその放熱モジュール
CN219248454U (zh) 液冷散热装置
CN219037724U (zh) 散热器
CN218920809U (zh) 一种外带翅片的均热板
CN220454357U (zh) 一种集成热管散热器
CN214225852U (zh) 一种具有导风通道的散热器
CN109026350B (zh) 一种带有展向涡生成器的车用管片式风冷中冷器
CN202103993U (zh) 散热鳍片组件及其散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