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0572U - 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0572U
CN217210572U CN202220400750.8U CN202220400750U CN217210572U CN 217210572 U CN217210572 U CN 217210572U CN 202220400750 U CN202220400750 U CN 202220400750U CN 217210572 U CN217210572 U CN 217210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oft
safety protection
main body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07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闻仁武
仇家军
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uanshengdian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uanshengdian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uanshengdian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uanshengdian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07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0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0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0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表面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固定圈,多个固定圈内均固定套接有软管,所述主体的内侧一周共同设置有尼龙层。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金属网格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层的使用,来增加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防刀刺效果,再通过高强聚乙烯层来使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具有防弹和防冲击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在保障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安全性的同时,使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内部空气流通,防止在柔软安全防护背心佩戴过程中过于闷热,有效的增加了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背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背景技术
柔软安全防护背心主要用于防弹、防刀砍和防刀刺的功能,并且在佩戴时较为柔软舒适,因此在公安、保安等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柔软安全防护背心虽然柔软性够用,但是防刀刺效果较差,同时柔软安全防护背心不具备通风功能,在佩戴过程中较为闷热,从而降低了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舒适度和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表面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固定圈,多个固定圈内均固定套接有软管,所述主体的内侧一周共同设置有尼龙层,所述尼龙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金属网格层,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的一侧设置有高强聚乙烯层,所述高强聚乙烯层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层,所述空气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网格层,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的一侧设置有棉柔层,所述软管的一端设置在空气层内。
优选地,为了对软管处进行防护,防止子弹或刀从软管处对人体造成伤害,所述软管的一端对应设置有金属挡板,所述金属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金属网格层上,所述金属挡板的一侧固定有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的一端均固定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软管的一端两侧。
优选地,为了增加主体的便捷性,使主体在穿戴时更加的方便,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有四个绑绳,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四个连接件,四个绑绳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四个连接件上。
优选地,为了对软管进行支撑,使软管和金属挡板在受到撞击时快速的复位,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金属挡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
优选地,为了增加主体的舒适度,使主体在穿戴过程中更加的舒适,所述主体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五个橡胶防护块,五个橡胶防护块共同位于主体的下部,五个橡胶防护块内均设置有空气棉,五个空气棉内均设置有磁块,五个磁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五个橡胶防护块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软管、空气层和金属挡板等部件的使用,通过软管可以将空气输送到空气层内,使空气层内的空气保持流通,从而可以对柔软安全防护背心进行降温,防止佩戴者在佩戴柔软安全防护背心过程中过于闷热,同时可以通过金属挡板对软管处进行防护,防止子弹和刀等硬物通过软管对佩戴者的身体造成损伤,继而可以在保障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安全性的同时,增加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通风效果,使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在佩戴过程中更加的舒适,有效的增加了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2、通过第一金属网格层、高强聚乙烯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层的使用,第一金属网格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层均采用金属网格制成,使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在保持柔软性的同时,增加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强度,使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具有防刀砍和防刀刺的效果,同时高强聚乙烯层采用高强聚乙烯制成,高强聚乙烯具有耐冲击性能,可以通过高强聚乙烯层来实现防弹的目的,从而可以使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在保持柔软性的同时,增加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防弹、防刀砍和防刀刺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柔软安全防护背心防刀刺效果,继而可以提高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金属网格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层的使用,来增加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防刀刺效果,再通过高强聚乙烯层来使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具有防弹和防冲击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在保障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安全性的同时,使柔软安全防护背心内部空气流通,防止在柔软安全防护背心佩戴过程中过于闷热,有效的增加了柔软安全防护背心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的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的B处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的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尼龙层、3第一金属网格层、4高强聚乙烯层、5空气层、6第二金属网格层、7棉柔层、8橡胶防护块、9空气棉、10磁块、11固定圈、12软管、13金属挡板、14伸缩杆、15弹簧、16固定块、17绑绳、1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6,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四个绑绳17,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四个连接件18,四个绑绳17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四个连接件18上,主体1是一种柔软性的对人体进行保护的装置,主体1佩戴在人体上,会起到防弹、防刀砍和防刀刺的作用,通过绑绳17和连接件18的使用,可以使主体1在穿戴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同时可以使主体1穿戴和脱下时更加的便捷,主体1的两侧表面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固定圈11,多个固定圈11内均固定套接有软管12,通过固定圈11可以对软管12进行固定,使多个软管12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表面一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体1的内侧一周共同设置有尼龙层2,尼龙层2是主体1表面的材质,尼龙层2采用尼龙制成,尼龙具有高效的耐磨性,使主体1的表面耐磨效果得到提供,防止主体1被磨破,尼龙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金属网格层3,第一金属网格层3采用金属网格制成,金属网格具有在保证柔软性的同时,增加主体1的防刀砍和防刀刺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主体1的安全性,第一金属网格层3的一侧设置有高强聚乙烯层4,高强聚乙烯层4采用高强聚乙烯制成,高强聚乙烯具有非常好的耐冲击性,可以使主体1具有防弹的效果,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主体1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强聚乙烯层4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层5,空气层5用于将外界的空气进入到空气层5内,通过空气层5内的空气保持流通,可以使主体1具有散热效果,避免在穿戴主体1过程中过于闷热,有效的增加了主体1穿戴时的舒适性,空气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网格层6,第二金属网格层6和第一金属网格层3同理,均采用金属网格制成,可以有效的提高主体1的防刀砍和防刀刺的效果,从而可以增加主体1的安全性,使主体1具有防弹、防刀砍和防刀刺的目的,第二金属网格层6的一侧设置有棉柔层7,棉柔层7采用软质棉花制成,可以提高主体1的柔软性,使主体1在穿戴过程中更加的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中,软管12的一端设置在空气层5内,通过软管12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快速的传递到空气层5内,使空气层5内保持空气流通,软管12的一端对应设置有金属挡板13,金属挡板13固定连接在第二金属网格层6上,通过金属挡板13可以对软管12处进行阻挡,避免子弹等物体通过软管12处对佩戴主体1者造成伤害,金属挡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两个伸缩杆14,两个伸缩杆14的一端均固定有固定块16,两个固定块16分别固定连接在软管12的一端两侧,伸缩杆14是一种可以伸缩的部件,可一个通过伸缩杆14和固定块16的使用,使软管12始终保持与金属挡板13对应的状态,有效的提高了主体1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14上套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金属挡板13上,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16上,弹簧15具有弹性,可以通过弹簧15的弹性来带动软管12与金属挡板13之间产生距离,避免金属挡板13堵塞软管12的一端,使软管12可以更加稳定的将空气输送到空气层5内。
实施例2
参照图1-6,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四个绑绳17,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四个连接件18,四个绑绳17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四个连接件18上,主体1是一种柔软性的对人体进行保护的装置,主体1佩戴在人体上,会起到防弹、防刀砍和防刀刺的作用,通过绑绳17和连接件18的使用,可以使主体1在穿戴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同时可以使主体1穿戴和脱下时更加的便捷,主体1的两侧表面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固定圈11,多个固定圈11内均固定套接有软管12,通过固定圈11可以对软管12进行固定,使多个软管12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表面一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体1的内侧一周共同设置有尼龙层2,尼龙层2是主体1表面的材质,尼龙层2采用尼龙制成,尼龙具有高效的耐磨性,使主体1的表面耐磨效果得到提供,防止主体1被磨破,尼龙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金属网格层3,第一金属网格层3采用金属网格制成,金属网格具有在保证柔软性的同时,增加主体1的防刀砍和防刀刺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主体1的安全性,第一金属网格层3的一侧设置有高强聚乙烯层4,高强聚乙烯层4采用高强聚乙烯制成,高强聚乙烯具有非常好的耐冲击性,可以使主体1具有防弹的效果,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主体1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强聚乙烯层4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层5,空气层5用于将外界的空气进入到空气层5内,通过空气层5内的空气保持流通,可以使主体1具有散热效果,避免在穿戴主体1过程中过于闷热,有效的增加了主体1穿戴时的舒适性,空气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网格层6,第二金属网格层6和第一金属网格层3同理,均采用金属网格制成,可以有效的提高主体1的防刀砍和防刀刺的效果,从而可以增加主体1的安全性,使主体1具有防弹、防刀砍和防刀刺的目的,第二金属网格层6的一侧设置有棉柔层7,棉柔层7采用软质棉花制成,可以提高主体1的柔软性,使主体1在穿戴过程中更加的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中,软管12的一端设置在空气层5内,通过软管12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快速的传递到空气层5内,使空气层5内保持空气流通,软管12的一端对应设置有金属挡板13,金属挡板13固定连接在第二金属网格层6上,通过金属挡板13可以对软管12处进行阻挡,避免子弹等物体通过软管12处对佩戴主体1者造成伤害,金属挡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两个伸缩杆14,两个伸缩杆14的一端均固定有固定块16,两个固定块16分别固定连接在软管12的一端两侧,伸缩杆14是一种可以伸缩的部件,可一个通过伸缩杆14和固定块16的使用,使软管12始终保持与金属挡板13对应的状态,有效的提高了主体1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14上套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金属挡板13上,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16上,弹簧15具有弹性,可以通过弹簧15的弹性来带动软管12与金属挡板13之间产生距离,避免金属挡板13堵塞软管12的一端,使软管12可以更加稳定的将空气输送到空气层5内。在本实用新型中,主体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五个橡胶防护块8,五个橡胶防护块8共同位于主体1的下部,五个橡胶防护块8位于人体的腰间部位,可以对佩戴主体1的佩戴者的腰间进行防护,五个橡胶防护块8内均设置有空气棉9,五个空气棉9内均设置有磁块10,五个磁块10分别固定连接在五个橡胶防护块8内,空气棉9可以增加五个橡胶防护块8的柔软性,通过磁块10可以对佩戴者的腰间进行磁疗,从而可以提高主体1佩戴时的舒适性。
相比于实施例1而言,本实施例可以对佩戴主体1的佩戴者腰间进行保护,并且在保护的同时进行磁疗,可以有效的提高主体1穿戴时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主体1穿戴在人体上,将四个绑绳17分别绑在四个连接件18上,通过软管12将空气输送到空气层5内,空气层5内的空气流通可以使主体1具有散热效果,防止人体在佩戴主体1时过于闷热,通过第一金属网格层3和第二金属网格层6来增加主体1的强度,使主体1具有防刀砍和防刀刺的效果,通过高强聚乙烯层4增加主体1的防冲击效果,使主体1具有防弹的效果,通过棉柔层7使人体在佩戴主体1时更加的舒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两侧表面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固定圈(11),多个固定圈(11)内均固定套接有软管(12),所述主体(1)的内侧一周共同设置有尼龙层(2),所述尼龙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金属网格层(3),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3)的一侧设置有高强聚乙烯层(4),所述高强聚乙烯层(4)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层(5),所述空气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网格层(6),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6)的一侧设置有棉柔层(7),所述软管(12)的一端设置在空气层(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2)的一端对应设置有金属挡板(13),所述金属挡板(13)固定连接在第二金属网格层(6)上,所述金属挡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两个伸缩杆(14),两个伸缩杆(14)的一端均固定有固定块(16),两个固定块(16)分别固定连接在软管(12)的一端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四个绑绳(17),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四个连接件(18),四个绑绳(17)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四个连接件(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4)上套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金属挡板(13)上,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五个橡胶防护块(8),五个橡胶防护块(8)共同位于主体(1)的下部,五个橡胶防护块(8)内均设置有空气棉(9),五个空气棉(9)内均设置有磁块(10),五个磁块(10)分别固定连接在五个橡胶防护块(8)内。
CN202220400750.8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Active CN217210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0750.8U CN217210572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0750.8U CN217210572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0572U true CN217210572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0750.8U Active CN217210572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0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78561A (en) Armored jacket for motorcycle riders
WO2001037688A1 (en) Protective body vest
RU126112U1 (ru) Одежда спасателя, действующего в условиях рентгеновск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EP3352600B1 (en) Improved saw protection
CN217210572U (zh) 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
WO2017215003A1 (zh) 防护材料结构
US10143863B2 (en) Coverall garment having first spaced-apart belt loops
KR20210002858A (ko) 어깨 및 허리보호용 조끼형 보호대
CN203550792U (zh) 扫雷防护套服
CN209171457U (zh) 防割骑行服
CN107397279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职业工作装
CN211476880U (zh) 一种高强度防弹面罩
JP3211993U (ja) 作業用防護ベスト
CN212843184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军用防弹衣
CN217636992U (zh) 一种防割防水战术背心
CN218008356U (zh) 一种抗切割的高强度布料
CN212306858U (zh) 一种护甲
CN105192935A (zh) 空调防蜂服
CN210108141U (zh) 一种高性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防刺背心
CN211513186U (zh) 一种升降手脚架用人员防护装置
CN206514728U (zh) 一种轻型软质扫雷防护装具
KR100856434B1 (ko) 어깨 및 허리 보호용 조끼형 보호대
CN219556368U (zh) 防冲撞背心
CN210773683U (zh) 新型防暴服
CN212567130U (zh) 一种大范围保护的防弹防刺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