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9248U - 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9248U
CN217199248U CN202221014430.5U CN202221014430U CN217199248U CN 217199248 U CN217199248 U CN 217199248U CN 202221014430 U CN202221014430 U CN 202221014430U CN 217199248 U CN217199248 U CN 217199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einforcing
pallet
arc
bearing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44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General Shuai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General Shuai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General Shuai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General Shuai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44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9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9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9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包括栈板本体,本体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的两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从槽底向槽口逐渐增大;凹槽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部;相邻凹槽之间为加强部,加强部的中间向下凹陷设置有加强槽,加强槽的槽底与两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部;凹槽的槽壁与加强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弧形部;加强槽的槽壁与加强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弧形部。通过设置凹槽以加强栈板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加强槽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避免冲压凹槽时栈板受拉伸变得太薄而导致结构强度变低,从而具有更好得承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
背景技术
目前,栈板是物流业的必需品,其能够用以乘载大量的物品,且方便推高机或是拖板车直接抬起搬运至目的地;传统的栈板通常需要冲压产生弯折结构,从而加强栈板得结构强度和承受重量大小,但由于冲压过深时会导致栈板受拉伸而变薄,削弱了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具有更好的承重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包括栈板本体,本体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的两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从槽底向槽口逐渐增大;凹槽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部;相邻凹槽之间为加强部,加强部的中间向下凹陷设置有加强槽,加强槽的槽底与两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部;凹槽的槽壁与加强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弧形部;加强槽的槽壁与加强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弧形部。通过设置凹槽以加强栈板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加强槽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避免冲压凹槽时栈板受拉伸变得太薄而导致结构强度变低,从而具有更好得承重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加强槽的深度小于1/3凹槽的深度。缩短弯折部位间的距离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同时避免冲压过深金属面板变薄。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加强槽的槽底宽度大于加强部宽度的1/2。限定加强宽度的最小占有比例,避免效果变差。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加强槽两侧壁之间的间距从槽底向槽口逐渐增大。以此在承重受压时能将部分力向两侧传递,更好的进行承重。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内侧滑动连接有侧支撑杆;弯折部与凹槽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五弧形部。作为连接框架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弯折部的底侧与本体远离凹槽的一侧齐平;本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多根底支撑杆。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结构强度,增加了称重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本体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轨;支撑轨的横截面呈匚形;本体的另外两侧固设在所支撑轨内部。连接测支撑杆,一同作为整体的框架,让本体具有限制结构,并更好的均摊压力。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加强槽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凸起部。设置凸起部增加加强槽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支撑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包括栈板本体,本体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的两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从槽底向槽口逐渐增大;凹槽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部;相邻凹槽之间为加强部,加强部的中间向下凹陷设置有加强槽,加强槽的槽底与两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部;凹槽的槽壁与加强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弧形部;加强槽的槽壁与加强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弧形部。通过设置凹槽以加强栈板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加强槽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避免冲压凹槽时栈板受拉伸变得太薄而导致结构强度变低,从而具有更好得承重效果。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凹槽;3、第一弧形部;4、加强部;5、加强槽;6、第二弧形部;7、第三弧形部;8、第四弧形部;9、弯折部;10、侧支撑杆;11、第五弧形部;12、底支撑杆;13、支撑轨;14、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包括栈板本体1,本体1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2,凹槽2的两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从槽底向槽口逐渐增大;凹槽2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部3;相邻凹槽2之间为加强部4,加强部4的中间向下凹陷设置有加强槽5,加强槽5的槽底与两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部6;凹槽2的槽壁与加强部4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弧形部7;加强槽5的槽壁与加强部4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弧形部8。其中,通过设置凹槽2让本体1具有多个弯折结构,以达到加强支撑的效果。与此同时,设置加强槽5进一步加强弯折的部位,以进一步加强结构的强度,并且,由于加工冲压出凹槽2时会导致金属面板受拉伸导致厚度变薄,所以通过先冲压出深度较浅的加强槽5,先提前加强结构强度,再冲压凹槽2时,部分的拉扯力会通过拉扯加强槽5的侧壁,让其弯曲以替代被拉伸变薄的结果,从而加强了本体1的结构强度。其中,通过设置第一弧形部3、第二弧形部6、第三弧形部7和第四弧形部8,让弯折的部位具有弧度,避免弯折的部位过于脆,也能避免崩角而影响结构的完整度和强度。
优选的,加强槽5的深度小于1/3凹槽2的深度。控制加强槽5的深度,避免同样产生冲压过深导致金属面板拉伸变的过于薄,并且弯曲的部分越靠近时结构会越难再产生改变,整体能支撑的强度就会变大。
优选的,加强槽5的槽底宽度大于加强部4宽度的1/2。需要让加强槽5占有加强部4一定的比例,避免加强槽5的宽度太窄而导致加强效果微乎其微。
优选的,加强槽5两侧壁之间的间距从槽底向槽口逐渐增大。这样让槽壁倾斜能有效将本体1支撑时所承受的压力向两侧分摊,从而进一步加强称重效果。
优选的,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弯折部9,弯折部9内侧滑动连接有侧支撑杆10;弯折部9与凹槽2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五弧形部11。设置侧支撑杆10以起到增加本体1受力的支撑部位,并作为连接作用。
进一步的,弯折部9的底侧与本体1远离凹槽2的一侧齐平;本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多根底支撑杆12。从本体1底部横向设置底支撑杆12进一步加强整体的支撑称重强度。
进一步的,本体1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轨13;支撑轨13的横截面呈匚形;本体1的另外两侧固设在所支撑轨13内部。其中,连接后,本体1的上下两侧与支撑轨13内的上下两内侧壁相抵接,而且通过侧支撑杆10的端部与支撑轨13的槽底焊接,能起到更好的连接作用,并且,其中弯折部得外侧壁会与支撑轨13左右两内侧壁相抵。整体强度更高。
实施例二
如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加强槽5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凸起部14。其中,凸起部14呈向远离槽底与槽壁的方向凸起,以此加强了加强槽5槽底与槽壁之间的连接关系,让加强槽不易出现弯折,结构强度更好,称重效果更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栈板本体(1),所述本体(1)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2),所述凹槽(2)的两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从槽底向槽口逐渐增大;所述凹槽(2)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部(3);相邻凹槽(2)之间为加强部(4),所述加强部(4)的中间向下凹陷设置有加强槽(5),所述加强槽(5)的槽底与两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部(6);所述凹槽(2)的槽壁与所述加强部(4)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弧形部(7);所述加强槽(5)的槽壁与所述加强部(4)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弧形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槽(5)的深度小于1/3所述凹槽(2)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槽(5)的槽底宽度大于所述加强部(4)宽度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槽(5)两侧壁之间的间距从槽底向槽口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弯折部(9),所述弯折部(9)内侧滑动连接有侧支撑杆(10);所述弯折部(9)与凹槽(2)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五弧形部(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9)的底侧与所述本体(1)远离所述凹槽(2)的一侧齐平;所述本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多根底支撑杆(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轨(13);所述支撑轨(13)的横截面呈匚形;所述本体(1)的另外两侧固设在所支撑轨(13)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槽(5)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凸起部(14)。
CN202221014430.5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 Active CN217199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4430.5U CN217199248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4430.5U CN217199248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9248U true CN217199248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5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4430.5U Active CN217199248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9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57725B (fi) Lastpall av plast
CN217199248U (zh) 一种承重效果好的新型栈板
CN215101805U (zh) 一种叉车门架用热轧j型钢
CN201183669Y (zh) 结构改进的合抱梁
CN211468568U (zh) 一种乘用车下车体结构
CN105398651A (zh) 一种钣金制成的叉车托盘
CN208376896U (zh) 车厢底板、车厢及运输车辆
CN217348734U (zh) 一种高承载托盘
CN214994737U (zh) 一种高承载力抗弯折的筋板
CN214296914U (zh) 一种活动式增强围板和围板箱
CN213204969U (zh) 一种冷弯成型龙骨
CN213385908U (zh) 一种提高吨桶托盘稳定性的支撑中角
CN221820859U (zh) 集装箱底架
CN205113930U (zh) 一种钣金制成的叉车托盘
CN216239466U (zh) 一种建筑的阴角加强结构
CN214580400U (zh) 一种三角稳定结构的冷弯型钢
CN217806537U (zh) 一种集装箱底部支撑结构及集装箱
CN219017394U (zh) 一种高强度箱顶式油箱
CN217307618U (zh) 太阳能电池框架型材
CN210291384U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
CN219691075U (zh) 一种层面建筑模板用竖向边框型材
CN219351630U (zh) 一种光伏边框一体冷压型材
CN217756366U (zh) 一种非金属材料轿壁加强筋
CN221379604U (zh) 箱体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CN218233791U (zh) 一种z型钢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