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567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5670U
CN217185670U CN202123008687.8U CN202123008687U CN217185670U CN 217185670 U CN217185670 U CN 217185670U CN 202123008687 U CN202123008687 U CN 202123008687U CN 217185670 U CN217185670 U CN 217185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centric
air inlet
cover
eccentric shaft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86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鹏
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86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5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5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5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盖体、煲体和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电动气体交换装置包括电驱动单元、传动装置、气流发生装置和进出气阀装置。传动装置可做往复运动,传动装置包括偏心轮和偏心连接件,偏心轮上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连接件连接至偏心轴。气流发生装置与偏心连接件连接,气流发生装置具有柔性腔,在传动装置的往复运动作用下,柔性腔在被挤压状态和被复原间状态之间切换。偏心连接件与偏心轴的连接位置位于柔性腔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上述方案可为烹饪空间提供气体交换,从而可防止烹饪空间内的汤汁上冲溢出,并且还可防止柔性腔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知的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为了提高烹饪速率,通常加热功率都很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食材被持续大火力加热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从而产生溢锅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盖体;
煲体,所述盖体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
电动气体交换装置,所述电动气体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或所述煲体中,其包括:
电驱动单元;
传动装置,与所述电驱动单元连接从而被后者驱动做往复运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偏心轮和偏心连接件,所述偏心轮上设置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连接件连接至所述偏心轴;
气流发生装置,与所述偏心连接件连接,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具有柔性腔,在所述传动装置的往复运动作用下,所述柔性腔在被挤压状态和被复原间状态之间切换,
进出气阀装置,所述进出气阀装置与所述柔性腔连接,所述进出气阀装置具有阀进气口和阀出气口,所述阀进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阀出气口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偏心连接件与所述偏心轴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柔性腔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上。
在烹饪过程中,当烹饪空间中的食物处于沸腾阶段时,电动气体交换装置能够通过阀进气口吸入气体,并且将气体通过阀出气口输送至烹饪空间中。通常所输送的气体与烹饪空间中的泡沫存在冷热温差,因此所输送的气体在进入烹饪空间接触烹饪空间堆积的泡沫后,能够使泡沫内的蒸汽液化和收缩而破碎,以防止溢锅。即使在大火力快速烹饪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溢锅。并且,本方案中,气流发生装置可以通过具有一定容积的柔性腔的压缩和拉伸实现气流的压力和速度变化,并可结合电驱动单元、进出气阀装置等实现气流的自动控制,从而为烹饪空间提供气体交换功能。该方案气流量大、工作噪音小、成本低。
此外,通过使得偏心连接件与偏心轴的连接位置位于柔性腔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上,可以使得偏心轴对柔性腔的施力点位于柔性腔的中轴线上,该方案可以避免柔性腔在压缩过程中出现偏移,并且也可以防止偏心连接件沿偏心轴滑动而与偏心轮碰撞产生噪音。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柔性腔两端的封闭端和导气端,所述进出气阀装置连接至所述导气端,所述封闭端具有贯通孔,所述偏心连接件连接在所述贯通孔中。该方案便于装配,操作方便。
可选地,所述偏心连接件包括轴套结构,所述轴套结构在所述贯通孔内部连接至所述封闭端,所述偏心轴连接至所述轴套结构。该方案便于装配,操作方便并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轴套结构包括外套部和内套部,所述内套部连接在所述外套部内部且从所述外套部的内周沿径向向内延伸,所述外套部的外周尺寸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周尺寸配合,所述内套部设置有第一通过口,所述偏心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过口。该方案便于装配,操作方便并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内套部在所述偏心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外套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且所述内套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位于所述柔性腔的中轴线上。该方案可以避免柔性腔在压缩过程中出现偏移,并且也可以防止偏心连接件沿偏心轴滑动而与偏心轮碰撞产生噪音。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过口的直径φ3大于所述偏心轴的直径φ1,其中,0.01mm≤φ3-φ1≤0.1mm。该方案可以保证偏心轴与第一通过口之间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并且不会出现由于两者配合太松而出现碰撞的噪音以及配合太紧而出现摩擦噪音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偏心连接件包括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二通过口,所述偏心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通过口,所述第二连杆延伸穿过所述贯通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封闭端之外。该方案可以使得偏心轴对柔性腔的施力点位于柔性腔的中轴线正上方,从而可以减小柔性腔在压缩过程中出现偏离中轴线而产生碰撞噪音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过口的直径φ4大于所述偏心轴的直径φ1,其中,0.01mm≤φ4-φ1≤0.1mm。该方案可以保证偏心轴与第二通过口之间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并且不会出现由于两者配合太松而出现碰撞的噪音以及配合太紧而出现摩擦噪音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柔性腔的侧壁为至少包括一个波峰构造的波纹状结构。该方案通过将柔性腔的侧壁构造为波纹状结构,使得该柔性腔可以更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并且不易折损,疲劳寿命可靠。
可选地,所述波纹状结构包括n个波峰构造,其中2≤n≤8。该方案可以在实现大气流量的情况下,使得柔性腔的结构更为紧凑。
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烹饪空间与所述烹饪器具外部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通过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蒸汽出口与所述烹饪器具外部连通;
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盖进气口,所述盖进气口与所述阀进气口连通,所述蒸汽出口在所述盖体上的位置位于所述盖进气口的外周侧。
该方案中,由于蒸汽出口围绕盖进气口设置,因此,经由蒸汽出口排出的蒸汽会在盖进气口周围以及上方形成在周向上连续或者封闭的蒸汽幕,以对吸入盖进气口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了油烟、灰尘等杂物吸入盖进气口中,从而避免了气体管路中留下油污或污垢甚至堵塞,也避免了影响食物的味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一部分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省略了面盖,以清楚地示出盖体内部的结构;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盖体沿A-B-C方向所截的截面示意图,其中省略了盖体的部分结构;
图4为图2中所示的盖体沿M-N-C方向所截的截面示意图,其中省略了盖体的部分结构;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的传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图5中所示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的传动装置的分解剖面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所示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的传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图8中所示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的传动装置的分解剖面图;
图11为图5中所示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的进出气阀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电动气体交换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电加热器具。此外,烹饪器具除了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其他功能。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110。煲体110可以呈大体圆角长方体形状、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煲体110中设置有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的内锅111。内锅111可以自由地放入煲体110的内锅收纳部中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11进行清洗。内锅111用于存放待烹饪的食物,诸如米、汤等。内锅111的顶部具有顶部开口。使用者可以通过顶部开口将待烹饪的食物存放在内锅111中,或者通过顶部开口将烹饪好的食物从内锅111中取出。
煲体110中还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111的内锅加热装置(未示出)。内锅加热装置可以在内锅111的底部和/或侧部对内锅111进行加热。内锅加热装置可以为电加热管,也可以为诸如电磁线圈的感应加热装置。
如图1所示,煲体110上设置有盖体120。盖体120的形状与煲体110的形状基本上对应。例如,盖体120可以呈圆角长方体形状。盖体120包括内盖123,内盖123可以为可拆内盖,以便于将内盖12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盖体12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10上,用于盖合煲体110的整个顶部或者至少煲体110的内锅111。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20可以通过例如铰接的方式在最大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置在煲体110的上方。盖体120与煲体110的铰接位置通常位于烹饪器具100的后端,以便于使用者在烹饪器具100的前端进行操作。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称的“前”和“后”是以使用者使用烹饪器具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的。具体地,将烹饪器具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
如图1所示,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盖体120与煲体110(具体地,与煲体110的内锅111)之间形成烹饪空间140。烹饪空间140包括食物存放空间141和腔体空间142。具体地,食物存放空间141是指实际存放食物的空间。腔体空间142位于食物存放空间141上方。也就是说,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腔体空间142是位于食物上表面与盖体120之间的空间。食物存放空间141与腔体空间142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二者的体积大小会根据食材体积的具体变化而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文在描述盖体120中的各个部件及其位置关系中使用的方向性术语以及位置关系术语,诸如“上方”、“下方”、“上侧”、“下侧”、“向上”、“向下”、“之上”、“之下”、“高”、“低”、“水平距离”等是相对于盖体120处于盖合位置时而言的。
如图1所示,盖体120上设置有盖进气口121。盖进气口121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与下文将要详细描述的设置在煲体110或盖体120中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如图2所示,更具体地,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的进气端)连通,以通过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将外界气体(例如冷空气)输送至烹饪空间140(更具体地,腔体空间142)。
下文将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气体交换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用于将烹饪器具100外界的气体(例如外界冷空气)吸入腔体空间142中。
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可以设置在烹饪器具100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设置在盖体120中,以便于通过进气管路与设置在盖体120中的盖进气口121连通。进一步优选地,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大致水平地横卧在盖体120中,以减小盖体120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5所示,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包括电驱动单元151、传动装置160、气流发生装置170和与气流发生装置170连接的进出气阀装置180。电驱动单元151可以构造为马达。传动装置160与电驱动单元151连接,使得电驱动单元151可以驱动传动装置160进行往复运动。气流发生装置170具有柔性腔171,柔性腔171与传动装置160连接,从而可在传动装置160的往复运动作用下发生形状变化。具体地,柔性腔171可在被挤压状态和被复原间状态之间切换,当柔性腔171进行两种状态的切换时,柔性腔171的腔体体积可发生变化,从而可在柔性腔171内产生压力变化。进出气阀装置180与柔性腔171连接,进出气阀装置180具有能够与柔性腔171的腔体连通的阀进气口181和阀出气口182,阀进气口181和阀出气口182均为单向通过口。阀进气口181与外界大气连通,以使得外界大气可经由阀进气口181进入柔性腔171。阀出气口182与烹饪空间连通,以使得柔性腔171中的气体能够经由阀出气口182进入烹饪空间。
阀进气口181通过进气管路(未示出)与盖进气口121连通,以使外界大气进入。进气管路的第一端与盖进气口121连通,进气管路的第二端连接至阀进气口181。阀出气口182通过出气管路(出气路线可以参照图4)与盖出气口122连通,盖出气口122可以设置在内盖上,以使外界大气进入烹饪空间中。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可以由诸如硅胶的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5-图7所示,传动装置160包括偏心轮161和与偏心轮161连接的偏心连接件。偏心轮161上设置有偏心轴161a,其中偏心轮161与偏心轴161a的连接状态可为一体设计,也可以为分件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偏心连接件构造为轴套结构130,偏心轮161与电驱动单元151的输出轴连接,轴套结构130与偏心轮161上的偏心轴161a连接。下文将对轴套结构130进行详细描述。
电驱动单元151能够驱动偏心轮161旋转,偏心轮161可经由偏心轴161a带动轴套结构130旋转,轴套结构130与柔性腔171连接。气流发生装置170包括分别位于柔性腔171两端的封闭端172和导气端173,轴套结构130连接至封闭端172,进出气阀装置180连接至导气端173。
如图5所示,柔性腔171的封闭端172具有一贯通孔174,该贯通孔174沿与柔性腔171的变形方向垂直的方向贯通,轴套结构130连接在该贯通孔174中。轴套结构130优选可以由例如硅胶、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
继续参考图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轴套结构130与偏心轴161a的连接位置位于柔性腔171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也就是说,轴套结构130与偏心轴161a的连接位置位于柔性腔171的正上方。此处中提及的“正上方”是相对于图5中所示的方位而言的。该方案通过将轴套结构130与偏心轴161a的连接位置位于柔性腔171的正上方,可以使得偏心轴对柔性腔171的施力点位于柔性腔171的正上方,该方案可以避免柔性腔171在压缩过程中出现偏移,并且也可以防止轴套结构130沿偏心轴161a滑动而与偏心轮碰撞产生噪音。
如图5-图8所示,优选地,轴套结构130包括外套部131和连接在外套部131中的内套部133,内套部133从外套部131的内周沿径向向内延伸。外套部131的外周尺寸与所述贯通孔174的内周尺寸配合,使得外套部131可以套在贯通孔174内。优选地,外套部131的外周尺寸可以大于贯通孔174的内周尺寸,使得外套部131可以过盈配合在贯通孔174内部。内套部133设置有第一通过口133a,偏心轴161a延伸穿过第一通过口133a。
优选地,内套部133在偏心轴161a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外套部131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内套部133位于外套部131在该轴向方向上的中部,并且位于柔性腔171的正上方,使得轴套结构130沿轴线方向的截面大致构造成“工”字形,图5中可以清楚地示出。该方案可以使得偏心轴161a对柔性腔171的施力点位于柔性腔171的正上方,从而可以减小柔性腔171在压缩过程中出现偏移。
继续参考图5,为了防止由于偏心轴161a与第一通过口133a配合太松而出现碰撞的噪音或者偏心轴161a与第一通过口133a配合太紧而出现摩擦噪音的问题,优选地,第一通过口133a的直径φ3大于偏心轴161a的直径φ1,其中,0.01mm≤φ3-φ1≤0.1mm。该方案可以保证偏心轴161a与第一通过口133a之间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
优选地,如图5-图7所示,外套部131在偏心轴161a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限位凸缘132,限位凸缘132从外套部131沿径向向外延伸。在轴套结构130的装配状态下,限位凸缘132可在封闭端172的外侧抵靠封闭端172设置,从而可将轴套结构130限制在贯通孔174中。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8-图10所示,偏心连接件包括连杆结构134。连杆结构134包括第一连杆135、第二连杆136和连接杆137。第一连杆135上设置有第二通过口135a,偏心轴161a延伸穿过第二通过口135a,第二连杆136位于第一连杆135的下方,且延伸穿过贯通孔174。第一连杆135位于封闭端172之外且位于其上方,且与第二连杆136大致垂直地布置。第一连杆135位于柔性腔171的正上方。连接杆137连接第一连杆135和第二连杆136,且连接杆137具有弯折的结构。该方案通过使与偏心轴161a连接的第一连杆135位于柔性腔171的正上方,可以使得偏心轴161a对柔性腔171的施力点位于柔性腔171的正上方,从而可以减小柔性腔171在压缩过程中偏离中轴线。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中提及的“上方”、“下方”等均是相对于图8中所示的方位而言的。
优选地,第二通过口135a的直径φ4大于偏心轴161a的直径φ1,其中,0.01mm≤φ4-φ1≤0.1mm。该方案可以保证偏心轴161a与第二通过口135a之间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并且不会出现由于两者配合太松而出现碰撞的噪音以及配合太紧而出现摩擦噪音的问题。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柔性腔171的侧壁构造为波纹状结构,当轴套结构130旋转时,该波纹状的柔性腔171可以被带动而进行往复地压缩以及拉伸。该波纹状结构至少包括一个波峰构造,进一步优选的,该波纹状结构包括多个波峰构造,其中波峰构造的数量n满足:2≤n≤8。示例性的,波纹状结构可以包括3个、4个或6个波峰构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该方案通过将柔性腔171的侧壁构造为波纹状结构,使得该柔性腔171可以更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并且不易折损,疲劳寿命可靠。
进出气阀装置180可以实现气体的单向通过。具体地,如图11所示,进出气阀装置180包括第一阀体178、第二阀体179和设置在第一阀体178和第二阀体179之间的单向阀膜183。第一阀体178更靠近柔性腔171设置,第一阀体178上设置有进气通道184和出气通道185,进气通道184和出气通道185分别与阀进气口181和阀出气口182对应,阀进气口181和阀出气口182分别设置在第二阀体179上。
单向阀膜183上设置有分别与阀进气口181和阀出气口182对应的进气膜片186和出气膜片187,进气膜片186和出气膜片187均为柔性,两个柔性膜片通过连接筋连接在单向阀膜183上,且柔性膜片与单向阀膜183之间具有通过口。优选地,如图11所示,单向阀膜183上设置进气膜片186和出气膜片187的部分比单向阀膜183的其他部分的厚度更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案通过在单向阀膜183上设置凹部来实现。具体地,进气膜片186处的凹部的开口朝向第一阀体178,出气膜片187处的凹部的开口朝向第二阀体179。该方案使得进气膜片186和出气膜片187在进气和出气时更容易变形,从而更利于气体的通过。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为了实现气体的单向通过,第一阀体178与阀出气口18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挡圈188,第一挡圈188朝向出气膜片187凸出并抵靠在出气膜片187上。第二阀体179与阀进气口18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挡圈189,第二挡圈189朝向进气膜片186凸出并抵靠在进气膜片186上。
当外界气流从阀进气口181通过进入柔性腔171中时,气流会将进气膜片186压弯从而可以通过进气通道184进入柔性腔171。此时,阀出气口182也有气流进入,但由于出气膜片187会被第一挡圈188挡住而无法弯折,因此无法通过气流;同理,当柔性腔171内部的气流要通过阀出气口182进入到烹饪空间时,出气膜片187会被气流压弯而通过阀出气口182流出,同时柔性腔171中的气流也会通过进气通道184,但由于进气膜片186会被第二挡圈189挡住而无法弯折,因此无法通过气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单个通道单向通过的目的。
在烹饪过程中,当内锅中所烹饪的食物的温度临界沸腾或者沸腾一段时间快溢出之前,或者当内锅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食物内的诸如淀粉等的粘性物质会析出到水中,蒸汽被包裹住,形成大量的泡沫,这些泡沫会大量堆积在食物存放空间141上方的腔体空间142中。此时可控制电驱动单元151驱动传动装置160往复运动,从而对柔性腔171进行压缩和拉伸的动作。当柔性腔171被压缩时,腔体体积减小,腔体内部空气压力大于腔体外部压力,迫使空气通过出气通道和阀出气口流出。当柔性腔171被拉伸时,腔体体积增大,腔体内部空气压力较小,外界较大压力的空气通过阀进气口181和进气通道184进入到柔性腔171内部。柔性腔171的压缩和拉伸的完成相当于一个周期动作的完成,如此周期动作连续循环,则阀出气口182有连续气流输出到腔体空间142中。通常,所输送的气体与腔体空间142中的泡沫存在冷热温差,因此所输送的气体在进入腔体空间142接触腔体空间142中堆积的泡沫后,能够使泡沫内的蒸汽液化和收缩而破碎,以防止溢锅。即使在大火力快速烹饪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溢锅。
如图1、图3和图12所述,盖体120上还设置有蒸汽阀组件190,蒸汽阀组件190包括连通所述烹饪空间与所述烹饪器具外部的蒸汽通道191、蒸汽入口192和蒸汽出口193,蒸汽出口193可以设置在盖体120的装饰盖上,用于排出蒸汽。蒸汽入口192与腔体空间142连通。蒸汽入口192可以设置在内盖123上。
如上所述地,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所输送的气体在进入腔体空间142后,能够使腔体空间142中堆积的泡沫内的蒸汽液化和收缩而破碎。所输送的气体在冲击泡沫后,能够与蒸汽一起或以蒸汽的形式经由蒸汽入口192、蒸汽通道191和蒸汽出口193排放至外界,带走一部分热量,因而能够抑制泡沫的生成,并且能够降低压力,以进一步防止溢锅。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蒸汽出口193围绕盖进气口121设置。即蒸汽出口193设置在盖进气口121的周围。在烹饪器具100的工作过程中,当食物存放空间141中的食物处于沸腾阶段时,腔体空间142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汽,这些蒸汽会经由蒸汽入口192、蒸汽通道191以及蒸汽出口193排出。同时,如上所述地,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也开始工作,以从盖进气口121吸入气体,并通过盖出气口152将吸入的气体输送到腔体空间142中。由于蒸汽出口193围绕盖进气口121设置,因此,经由蒸汽出口193排出的蒸汽会在盖进气口121周围以及上方形成在周向上连续或者封闭的蒸汽幕,以对吸入盖进气口121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了油烟、灰尘等杂物吸入盖进气口121中,从而避免了气体管路中留下油污或污垢甚至堵塞,也避免了影响食物的味道。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蒸汽出口193围绕盖进气口121设置。蒸汽出口193包括沿其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例如2个、3个或更多个)子蒸汽出口。多个子蒸汽出口可以等距离地间隔开,也可以不等距离地间隔开。子蒸汽出口可以呈弧形、圆形、矩形等任何合适的形状。多个子蒸汽出口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未示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蒸汽出口193构造为在周向上封闭的环形,其围绕盖进气口121。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称的“环形”是指在周向方向上封闭或者说首尾相连并且中空的任何合适的形状,其外轮廓可以是圆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任何合适的形状。
优选地,盖体120还包括止挡构件(未示出)。止挡构件覆盖进气管路的第一端,即与盖进气口121连通的一端,并且与进气管路的第一端之间形成进气间隙。一方面,止挡构件能够覆盖进气管路的第一端,避免了进气管路的第一端裸露在外面,如此其他杂物(诸如水、蟑螂等)不会进入进气管路中,避免了进气管路堵塞,不会影响在烹饪过程中将外界气体输送至腔体空间。另一方面,止挡构件与进气管路的第一端之间形成进气间隙,使得进气管路能够与盖进气口121连通,外界气体能够通过盖进气口121进入进气管路。止挡构件例如可以构造成位于盖体120的外表面的覆盖进气管路的第一端的装饰盖。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止挡构件包括位于蒸汽阀组件190的外表面的蒸汽阀装饰盖。蒸汽阀装饰盖覆盖进气管路的第一端,即与盖进气口121连通的一端。
由于蒸汽出口193围绕盖进气口121设置,因此,来自蒸汽出口193的蒸汽很容易在盖进气口121周围形成少量冷凝水。优选地,盖体120还可以包括防水构件,以防止液体流入盖进气口1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水构件可以构造为位于盖进气口121与蒸汽出口193之间的凸台。凸台与蒸汽出口193间隔开。优选地,凸台高于蒸汽出口193。这样,凸台阻挡在蒸汽出口193与盖进气口121之间,并且由于凸台比蒸汽出口193高,因此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不会越过凸台而进入盖进气口121中。
根据上述方案的盖体在用于烹饪器具时,由于蒸汽出口193围绕盖进气口设置,因此,经由蒸汽出口193排出的蒸汽会在盖进气口121周围以及上方形成在周向上连续或者封闭的蒸汽幕,以对吸入盖进气口121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了油烟、灰尘等杂物吸入盖进气口121中,从而避免了气体管路中留下油污或污垢甚至堵塞,也避免了影响食物的味道。
优选地,如图13所示,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壳体,壳体套设在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外部。壳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45、第二壳体146和第三壳体147,第一壳体145套设在电驱动单元151的外部,第三壳体147主要套设在进出气阀装置180的外部,第二壳体146将第一壳体145和第三壳体147相连,主要套设在气流发生装置170和传动装置160的外部。第一壳体145、第二壳体146和第三壳体147均可以采用诸如橡胶、硅胶等软性材料制成,从而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146和第三壳体147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起到降噪作用的硬质材料制成,以提高坚固程度。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120);
煲体(110),所述盖体(120)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煲体(110)上,当所述盖体(120)盖合在所述煲体(110)上时,所述盖体(120)和所述煲体(110)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
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所述电动气体交换装置(150)设置在所述盖体(120)或所述煲体(110)中,其包括:
电驱动单元(151);
传动装置(160),与所述电驱动单元(151)连接从而被后者驱动做往复运动,所述传动装置(160)包括偏心轮(161)和偏心连接件,所述偏心轮上设置有偏心轴(161a),所述偏心连接件连接至所述偏心轴;
气流发生装置(170),与所述偏心连接件连接,所述气流发生装置(170)具有柔性腔(171),在所述传动装置(160)的往复运动作用下,所述柔性腔(171)在被挤压状态和被复原间状态之间切换;
进出气阀装置(180),所述进出气阀装置(180)与所述柔性腔(171)连接,所述进出气阀装置(180)具有阀进气口(181)和阀出气口(182),所述阀进气口(181)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阀出气口(182)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偏心连接件与所述偏心轴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柔性腔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170)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柔性腔(171)两端的封闭端(172)和导气端(173),所述进出气阀装置(180)连接至所述导气端(173),所述封闭端具有贯通孔(174),所述偏心连接件连接在所述贯通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连接件包括轴套结构(130),所述轴套结构在所述贯通孔(174)内部连接至所述封闭端(172),所述偏心轴(161a)连接至所述轴套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结构包括外套部(131)和内套部(133),所述内套部连接在所述外套部内部且从所述外套部的内周沿径向向内延伸,所述外套部的外周尺寸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周尺寸配合,所述内套部设置有第一通过口(133a),所述偏心轴(161a)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过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部在所述偏心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外套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且所述内套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位于所述柔性腔的中轴线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过口的直径φ3大于所述偏心轴的直径φ1,其中,0.01mm≤φ3-φ1≤0.1m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连接件包括连杆结构(134),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135)、第二连杆(136)和连接杆(137),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二通过口,所述偏心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通过口,所述第二连杆延伸穿过所述贯通孔(174),所述第一连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封闭端之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过口的直径φ4大于所述偏心轴的直径φ1,其中,0.01mm≤φ4-φ1≤0.1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腔(171)的侧壁为至少包括一个波峰构造的波纹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20)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烹饪空间与所述烹饪器具外部的蒸汽通道(191),所述蒸汽通道(191)通过设置在所述盖体(120)上的蒸汽出口(193)与所述烹饪器具(100)外部连通;
所述盖体(120)上还设置有盖进气口(121),所述盖进气口(121)与所述阀进气口(181)连通,所述蒸汽出口(193)在所述盖体(120)上的位置位于所述盖进气口(121)的外周侧。
CN202123008687.8U 2021-11-30 2021-11-3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185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8687.8U CN217185670U (zh) 2021-11-30 2021-11-3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8687.8U CN217185670U (zh) 2021-11-30 2021-11-3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5670U true CN217185670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2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8687.8U Active CN217185670U (zh) 2021-11-30 2021-11-3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5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75598A1 (en) Drive unit for an electric cleaning apparatus
CN217185670U (zh) 烹饪器具
CN217285449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668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669U (zh) 烹饪器具
CN217285451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671U (zh) 烹饪器具
CN217510303U (zh) 烹饪器具
CN217285450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672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667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728U (zh) 烹饪器具
CN217285452U (zh) 烹饪器具
CN217524576U (zh) 烹饪器具
CN217243731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666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716U (zh) 烹饪器具
CN21221340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7524726U (zh) 煎烤器具
CN116195891A (zh) 烹饪器具
CN211484105U (zh) 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909855U (zh) 烘烤容器以及烘烤装置
CN216602565U (zh) 电烤箱加湿结构
CN217013724U (zh) 料理机
CN112754317B (zh) 一种具有加湿烤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及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