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5372U - 座椅 - Google Patents

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5372U
CN217185372U CN202220255712.8U CN202220255712U CN217185372U CN 217185372 U CN217185372 U CN 217185372U CN 202220255712 U CN202220255712 U CN 202220255712U CN 217185372 U CN217185372 U CN 217185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onnecting body
chair
suppor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57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慧平
叶云青
丁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hao Intelligent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hao Intelligent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hao Intelligent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hao Intelligent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557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5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5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5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能够站立于地面;椅座,所述椅座安装在支撑底座的顶部;至少一组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安装在椅座和支撑底座之间,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连接体,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上套接有弹性部件,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椅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本申请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作为缓冲机构的支撑部分,其安装在座椅和底盘机构之间,弹性部件套接在第一连接体上,用于缓冲人体坐的瞬间对于座椅的作用力,同时也能够降低座椅对于人体的反作用力。本申请的缓冲机构结构简单,便于连接,提升了座椅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休闲、办公和学习用具,座椅的舒适性极大的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目前,座椅主要包括背架、坐架和脚架三个部分,这三部分之间是固定的刚性连接,当人体坐在座椅上时,臀部与座椅接触的瞬间人体会对座椅产生冲击力,而人体会受到座椅产生的反作用力,导致用户的臀部不适,特别对于体重较大的用户,会造成极大的不舒适感,此外,人体对于座椅的瞬间作用力也会影响座椅的支撑性。
因此,现在急需一种提高座椅舒适感而且能够保护座椅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座椅,能够提高座椅舒适感的同时对座椅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包括:
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能够站立于地面;
椅座,所述椅座设置在支撑底座的顶部;
至少一组的缓冲机构,所述椅座与所述支撑底座通过所述缓冲机构连接,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弹性部件。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的支撑结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体,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椅座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支撑底座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中,一者设有凸起,另一者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相互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底部设有沉孔,所述沉孔贯穿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沉孔和所述安装孔进行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凸起在所述凹槽中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凹槽内设有耐磨套。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座支架,所述支撑底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底盘机构、支撑架和椅脚,所述座支架的底部与底盘机构同一侧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顶端连接,所述座支架的顶部与所述椅座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椅座与所述座支架铰接,所述底盘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铰接。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椅座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扶手。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座椅还包括椅背,所述椅背设于所述椅座的一侧,所述椅背与所述椅座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椅背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座椅和底盘机构之间设置弹性部件,用于缓冲人体坐的瞬间对于座椅的作用力,同时也能够降低座椅对于人体的反作用力。本申请的缓冲机构结构简单,便于连接,提升了座椅的使用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座椅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一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一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带有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带有扶手和靠背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带有扶手和靠背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100-座椅;
10-支撑底座;
101-底盘机构;
102-支撑架;
103-椅脚;
20-椅座;
30-缓冲机构;
31-支撑结构;
311-第一连接体;
3111-凸起;
3112-安装孔;
312-第二连接体;
3121-凹槽;
3122-沉孔;
32-压缩弹簧;
33-耐磨套;
34-座支架;
35-螺栓;
40-扶手;
50-椅背;
60-支撑杆。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100,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支撑底座10,支撑底座10能够站立于地面,作为整个座椅的支撑结构,支撑底座1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底盘机构101、支撑架102和椅脚103。
椅座20,椅座20设置在底盘机构101的顶部。
至少一组的缓冲机构30,椅座20与支撑底座10通过缓冲机构连接30,缓冲机构30上设置有弹性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部件安装在座椅100和底盘机构101之间,用于缓冲人体坐的瞬间对于座椅100的作用力,同时也能够降低座椅100对于人体的反作用力。本申请的缓冲机构30结构简单,便于连接,提升了座椅100的使用效果。
支撑底座1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底盘机构101、支撑架102和椅脚103,底盘机构101作为座椅100的支撑结构,椅脚103可以安装有滚轮方便移动,支撑架102用于连接椅脚103和底盘机构101,支撑架102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升降装置从而调节底盘机构101的高度,本申请对于支撑底座1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并不做限制,其可以起到支撑椅座20的作用即可。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缓冲机构30包括至少一个的支撑结构31,弹性部件包括压缩弹簧32,压缩弹簧32套接在支撑结构31上。支撑结构31一方面可以增强座椅20的刚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压缩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的产生过量的形变从而失去缓冲作用。弹性部件可以是金属材质的压缩弹簧32,当人体坐在椅座20上时,人体向椅座20施以向下的作用同时座椅100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此时,由于弹性部件(压缩弹簧)的存在,能够减小座椅100向人体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支撑结构31和压缩弹簧32的配合使用,从而提高人体的舒适性和座椅100的安全性。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椅座20和底盘机构101通过缓冲机构30连接,参照图1和图3所示,每组缓冲机构30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连接体311,每个第一连接体31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体312,压缩弹簧32套接在第一连接体上,缓冲机构30中每个第一连接体311与椅座20相连接,缓冲机构30中每个第二连接体312与底盘机构101相连接。当然,还可以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支撑结构31的形成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可选择性选择缓冲机构30和第一连接体311的数量,从而调节座椅的缓冲效果,具体地,缓冲机构30可以设置一组、两组、三组和四组等,当缓冲机构30设置一组时,其设置在椅座20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当缓冲机构30设置两组及以上时,缓冲机构30对称分布或均匀分布在椅座20的底部。每组缓冲机构30中可以包括一个、两个、三个和四个等的第一连接体311,当缓冲机构30设置一个第一连接体311时,第一连接体311设置在椅座20底部的中间位置,当第一连接体311设置两个及以上时,多个第一连接体对称设置或均匀设置,优选地,如图1所示,设置两组的缓冲机构30,每组缓冲机构30的第一连接体311设置两个,四个缓冲机构30均匀分布在底盘机构101的两侧,有利于提高座椅的稳定性的同时提升座椅的缓冲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体311和第二连接体312的形状可以是柱状、锥状和长方体状等,本申请对于第一连接体311和第二连接体312的形状不做限制。第一连接体311和第二连接体312可以选择不锈钢、铜和铁等具有一定刚性的材质,确保缓冲机构30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体311和第二连接体312中,一者设有凸起3111,另一者设有凹槽3121,凸起3111与凹槽3121相互配合。具体地,第一连接体311的底部设有凸起3111,第二连接体312的顶部设有与凸起3111相对应的凹槽3121(图3所示);或者,第一连接体311的底部设有凹槽3121,第二连接体312的顶部设有与凹槽3121相对应的凸起3111,凸起3111与凹槽3121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一连接体311与第二连接紧密连接,提高了第一连接体311与第二连接体312的连接精度。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3所示,第一连接体311的底部设有安装孔3112,第二连接体312的底部设有沉孔3122,沉孔3122贯穿第二连接体312,第一连接体31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312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沉孔3122和安装孔3112进行连接,通过螺栓35连接第一连接体311和第二连接体312,能够确保缓冲机构30的结构稳固性。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连接体312的顶部设有凹槽3121时,沉孔3122与凹槽3121形成通孔。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4所示,凸起3111在凹槽3121中的长度记为l,凹槽3121的深度记为L,l<L,即凸起3111与凹槽3121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且凸起3111的高度必然小于凹槽3121的深度,上述限定的目的是为缓冲机构30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凹槽3121内设有耐磨套33,使得耐磨套33可以套在凸起3111上,能够减少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摩擦,从而能够延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缓冲机构30还包括座支架34,座支架34的底部与至少一个的第一连接体311的顶端固定连接,座支架34的顶部与椅座20固定连接。具体地,座支架34可以安装在底盘机构101的两侧,还可以安装在底盘机构101的顶部,当仅有一个第一连接体311时,其顶部对应安装一个座支架,当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第一连接体311时,由于第一连接体311之间堆成设置或均匀分布,座支架34与同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体311的顶端连接,座支架34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增加第一连接体311的稳固性,进一步提高缓冲机构3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座支架34安装在椅座20底部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椅座2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座椅100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椅座20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扶手40,扶手40与椅座20可以是螺栓连接,还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还可以直接将椅座20与扶手40通过模压工艺制备为一体化结构,扶手40主要由于扶持和协助用户,能够起到缓解疲劳和安全的作用。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座椅100还包括椅背50,椅背50设于椅座20的一侧,椅背50与椅座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的椅背50能够提高坐姿舒适度,椅背50还可以与底座机构101固定连接,椅背50可设置为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形状,起到支撑腰部的作用,提高用户的舒适度,还可以在椅背50上设置靠垫,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椅座20与第一连接体311或座支架34铰接,底盘机构101与第二连接体312铰接,具体地,铰接的方式可以为铰链连接、合页连接和轴承连接等,即缓冲机构30的两端分别采用铰接的方式能够提高缓冲机构30的灵活性。
下面分多个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于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在不变主权利的范围内,可以适当的进行变更实施。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座椅100包括上下设置的椅座20和支撑底座10,支撑底座10包括自下而上的依次固定连接的椅脚103、支撑架102和底盘机构101,椅座20和底盘机构101之间设置两组缓冲机构30,具体地,一组缓冲机构30包括分别设置在底盘机构101两侧的两个柱状的第一连接体311,四个第一连接体311对称分布在底盘机构101的两侧,每个第一连接体3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体312,其中,第一连接体311具有凸起3111,第二连接体312具有凹槽3121,凹槽3121内设有耐磨套33,第一连接体311与第二连接体312通过凸起3111与凹槽3121相互配合且凸起3111与凹槽312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一连接体311和第二连接体312通过螺栓35连接,每个第一连接体311上外套有一个压缩弹簧32,四个弹簧的设置能够大幅度提高缓冲反作用力的作用。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连接体3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支架34,座支架34与椅座20通过螺栓连接,所有第二连接体312与底盘机构101通过螺栓连接。座支架34一方面提高了缓冲机构3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座支架34安装在椅座20底部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椅座2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座椅100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座椅100,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在底盘机构101和椅座20之间仅设置一组缓冲机构30,一组缓冲结构3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体311。具体地:
底盘机构1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连接体311,座椅100还包括设置在底盘结构101两侧的一组支撑机构,一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60,两个支撑杆60分别设置在底盘机构101的两侧,缓冲机构30设置在支撑机构的前侧(人体坐于椅座上时面部朝前的一侧),此时,底盘机构101的左右侧分别包括一个第一连接体的缓冲机构30和一个支撑杆60,采用一个支架34将左侧的第一连接体311和支撑杆60进行连接,再采用一个支架34将右侧的第一连接体311和支撑杆60进行连接,两个座支架34分别与椅座20进行螺栓连接,两个第二连接体312和两个支撑杆60的底部分别与底盘机构101螺栓连接。
上述方案中,增加支撑机构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使得座椅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平和稳定性,支撑杆60作为支撑件仅起到支撑作用而不涉及任何的缓冲作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座椅100,参照图6所示,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支撑机构设置在缓冲机构30的前侧(人体坐于椅座上时面部朝前的一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座椅100,参照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椅座20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扶手40,用于扶持和协助用户,能够起到缓解疲劳和安全的作用。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座椅100,参照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椅座20的一侧设有椅背50,椅背50与椅座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座椅100和椅背50能够增加用户的舒适性,提高座椅100的质量。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座椅100,参照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椅座20的一侧设有椅背50,椅背50与底座机构101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底座(10),所述支撑底座(10)能够站立于地面;
椅座(20),所述椅座(20)设置在支撑底座(10)的顶部;
至少一组的缓冲机构(30),所述椅座(20)与所述支撑底座(10)通过所述缓冲机构(30)连接,所述缓冲机构(30)上设置有弹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0)包括至少一个的支撑结构(31),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压缩弹簧(32),所述压缩弹簧(32)套接在所述支撑结构(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1)包括第一连接体(311),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体(31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体(312),所述压缩弹簧(32)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11)上,所述第一连接体(311)与所述椅座(20)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312)与所述支撑底座(1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311)和第二连接体(312)中,一者设有凸起(3111),另一者设有凹槽(3121),所述凸起(3111)与所述凹槽(3121)相互配合,所述凸起(3111)在所述凹槽(3121)中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3121)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311)的底部设有安装孔(3112),所述第二连接体(312)的底部设有沉孔(3122),所述沉孔(3122)贯穿第二连接体(312),所述第一连接体(31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312)通过螺栓(35)依次穿过所述沉孔(3122)和所述安装孔(3112)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21)内设有耐磨套(33)。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0)还包括座支架(34),所述支撑底座(1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底盘机构(101)、支撑架(102)和椅脚(103),所述座支架(34)的底部与底盘机构(101)同一侧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311)的顶端连接,所述座支架(34)的顶部与所述椅座(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20)与所述座支架(34)铰接,所述底盘机构(101)与所述第二连接体(31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20)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扶手(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00)还包括椅背(50),所述椅背(50)设于所述椅座(20)的一侧,所述椅背(50)与所述椅座(20)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椅背(50)与所述支撑底座(10)固定连接。
CN202220255712.8U 2022-02-08 2022-02-08 座椅 Active CN217185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5712.8U CN217185372U (zh) 2022-02-08 2022-02-08 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5712.8U CN217185372U (zh) 2022-02-08 2022-02-08 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5372U true CN217185372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5712.8U Active CN217185372U (zh) 2022-02-08 2022-02-08 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5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97414A1 (en) Meditation seat
CN109310208B (zh) 椅子
US20130169016A1 (en) Natural balance active chair
CN217185372U (zh) 座椅
US11116319B1 (en) Seat
CN105661976A (zh) 一体式成人减震椅
CN213429258U (zh) 一种座椅
CN210043568U (zh) 一种带弹性坐垫的皮椅
KR20180093552A (ko) 접이식 의자의 프레임 구조
CN110638241A (zh) 一种舒适型座椅
CN210870677U (zh) 适臀垫
CN210696761U (zh) 一种舒适型座椅
JP6742163B2 (ja) 座体及び椅子
SE544669C2 (en) Ergonomic chair
US11259636B1 (en) Seat
CN214156786U (zh) 一种摩登实木沙发组件
CN219743264U (zh) 一种具有护腰结构的按摩椅
CN218999901U (zh) 一种新型钢制座椅
CN213550726U (zh) 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和座椅
CN212912390U (zh) 一种自然扶椅
CN218889460U (zh) 一种椅子
CN204260319U (zh) 一种沙发椅
CN216020137U (zh) 跪姿坐具支架
KR102497164B1 (ko) 등받이모듈을 포함하는 의자
CN212698245U (zh) 一种舒适性好的办公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