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1416U - 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81416U CN217181416U CN202123175706.6U CN202123175706U CN217181416U CN 217181416 U CN217181416 U CN 217181416U CN 202123175706 U CN202123175706 U CN 202123175706U CN 217181416 U CN217181416 U CN 2171814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udspeaker
- sound outlet
- circuit board
- control circuit
- s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包括主控电路板、蓄电池和喇叭,所述壳体包括面盖和底壳,所述面盖与底壳盖合后形成内部空间,主控电路板、蓄电池和喇叭均设置于内部空间,底壳还设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喇叭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固定卡座还设有至少一个将所述容置腔与外部连通的侧出音孔。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卡座对喇叭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以解决喇叭因智能手表的剧烈晃动或跌落而损坏的问题;该固定卡座的容置腔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侧出音口,喇叭所发出的声音可以经侧出音口传播至智能手表的壳体外,避免传统喇叭的出音口被遮挡而阻碍声音的传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智能手是通过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喇叭进行发声。由于智能手表内部的空间较为有限,喇叭一般只能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安装槽中;智能手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喇叭容易会因智能手表的剧烈晃动或跌落而使得喇叭从安装槽脱落或被挤出安装槽,导致喇叭损坏,无法正常工作。目前的喇叭所发出的声音只能通过壳体背面的出音口向外传播,出音口设置的位置固定且唯一,在佩戴智能手表后,壳体背面的出音口容易被遮挡而阻碍声音的传播,导致喇叭的声音变小。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智能手表内部的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板、蓄电池和喇叭,所述壳体包括面盖和底壳,所述面盖与底壳盖合后形成内部空间,所述主控电路板、蓄电池和喇叭均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所述底壳还设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喇叭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固定卡座还设有至少一个将所述容置腔与外部连通的侧出音孔。
优选地,所述底壳为上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卡座设置于底壳任意一侧的侧面,所述固定卡座包括卡座本体,所述卡座本体内设有所述容置腔,该卡座本体位于容置腔的底面位置设有多个向上凸伸的限位凸筋,所述喇叭容置于容置腔内,喇叭的底面抵接并限位于多个所述限位凸筋之上。
优选地,所述卡座本体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所述侧出音孔,该侧出音孔设置于卡座本体朝向底壳的侧壁并延伸至底壳的外部;所述容置腔的底面与所述限位凸筋之间合围形成有一喇叭出音通道,所述喇叭出音通道与侧出音孔连通;所述喇叭容置于容置腔时,喇叭的出音口与喇叭出音通道正面相对并与所述限位凸筋之间留有出音间隙,喇叭所发出的声音经由喇叭出音通道、侧出音孔传播至底壳外部。
优选地,所述侧出音孔设有防水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底壳底部设有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该充电组件用于连接充电器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底壳底部设有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该充电组件用于连接充电器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基座和嵌设于基座上的金属充电针,所述基座设置于底壳底部并置于固定卡座相邻的位置,该基座开设有供金属充电针容置的卡接通孔,所述金属充电针的形状与卡接通孔的形状相适配,金属充电针卡接于所述卡接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卡接通孔与所述金属充电针之间设有防水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智能手表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并置于面壳与主控电路板之间,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光学心率传感器,所述光学心率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底部并与人体皮肤贴合接触,该光学心率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人体心率信号并将所述人体心率信号发送至主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在在壳体内设置有固定卡座,通过该固定卡座一方面能够将喇叭安装于固定卡座的容置腔内,利用固定卡座对喇叭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以解决喇叭因智能手表的剧烈晃动或跌落而损坏的问题。另一方面,该固定卡座的容置腔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侧出音口,喇叭所发出的声音可以经侧出音口传播至智能手表的壳体外,以避免传统喇叭的出音口被遮挡而阻碍声音的传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卡座、喇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卡座、喇叭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俯视结构图;
图8为图7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刻”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穿戴穿戴设备应运而生,因其便携性及多功能性而备受青睐,尤其是智能手表。目前的智能手表除了具备信息提醒、运动导航和监测心率、血氧、血压等人体生理特征的功能之外,还具有语音通话的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上述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智能手主要是通过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喇叭进行发声。然而,由于智能手表壳体内部的空间有限,喇叭一般只能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安装槽中。智能手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喇叭容易会因智能手表的剧烈晃动或跌落而使得喇叭从安装槽脱落或被挤出安装槽,导致喇叭损坏,无法正常工作。并且,喇叭所发出的声音只能通过壳体背面的出音口向外传播;出音口设置的位置固定且唯一,在佩戴智能手表后,出音口容易被遮挡而阻碍声音的传播,导致喇叭的声音变小、音效不佳。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壳体100、主控电路板1、蓄电池2 和喇叭3,所述壳体100包括面盖10和底壳11,所述面盖10与底壳11 盖合后形成内部空间12,所述主控电路板1、蓄电池2和喇叭3均设置于内部空间12内,所述底壳11还设有固定卡座4,所述固定卡座4内设有容置腔41,所述喇叭3容置于所述容置腔41内,固定卡座4还设有将容置腔41与外部连通的侧出音孔42。
更详尽地,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底壳11为上端敞口的中空结构,面盖10盖合于底壳11的敞口处并与底壳11形成一内部空间12,主控电路板1、蓄电池2和喇叭3均安装于所述内部空间12内;其中,主控电路板1置于底壳11中心位置,蓄电池2设于主控电路板1朝向面壳10的上端面,且主控电路板1与蓄电池2、喇叭3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底壳11内还设置有所述固定卡座4,固定卡座4可以设置于底壳11任意一侧的侧面,即固定卡座也可以设置于底壳11的左侧、右侧、前侧或后侧的内侧面,此处对固定卡座4设置的位置不做限制,其主要设置壳体四周而避开在壳体的背面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卡座4设置于底壳11右侧的内侧面,该固定卡座4包括卡座本体40,所述卡座本体 40内设有供喇叭3容置的容置腔41,容置腔41的形状大小与喇叭3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喇叭3容置并固定于容置腔41内;喇叭3的外周壁可与该容置腔41的内壁面抵接,或者不直接抵接,而是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这样能够便于喇叭3装配于容置腔41内。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通过在壳体100内设置有固定卡座4,将喇叭3固定安装于固定卡座4的容置腔41内,利用固定卡座4对喇叭3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以解决传统喇叭因智能手表的剧烈晃动或跌落而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8所示,卡座本体40开设有与容置腔 41连通的侧出音孔42,该侧出音孔42设置于卡座本体40朝向底壳11 的侧壁并延伸至底壳11的外部。卡座本体40位于容置腔41的底面位置设有多个向上凸伸的限位凸筋43;喇叭3容置于容置腔41时,喇叭3 的底面能够抵接并限位于上述多个限位凸筋43之上。在容置腔41内设置有限位凸筋43,能使喇叭3更加稳固地限位在容置腔41中,进一步保证喇叭3安装在固定卡座4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凸筋 43的可以是沿着容置腔底面四周设置四个,即四个限位凸筋43与容置腔41底面合围形成喇叭出音通道44;还可以是沿着容置腔41两边设置的两个限位凸筋43,或者一个设置于容置腔41侧边、另一个与该侧边连接的两个限位凸筋43,此处对限位凸筋设置的具体数量和结构,不做限定。
如图5、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凸筋43的数量为三个,容置腔41朝向主控电路板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一避让位,该避让位是为了方便主控电路板安装于壳体100所设计的避让位。所述容置腔41的底面与上述限位凸筋43之间合围形成喇叭出音通道44,所述喇叭出音通道44与侧出音孔42连通;当喇叭3容置于容置腔41时,喇叭3的出音口与喇叭3出音通道44正面相对,喇叭3所发出的声音可以经喇叭出音通道44、侧出音口42传播至智能手表的壳体100外部,以避免传统设置于壳体背面的喇叭的出音口被遮挡而阻碍声音的传播;而喇叭出音通道44可以提高喇叭3声音的清晰度,提升喇叭3的音效。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喇叭3的喇叭震膜在发声震动时,与上述限位凸筋43接触而产生异响,喇叭3可以与上述限位凸筋 43之间留有出音间隙。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卡座4与底壳11均由相同材质制成,该固定卡座4与底壳11一体注塑成型,这样能够使固定卡座4与底壳11 之间进一步地牢固、紧密地结合于一体。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智能手表的防水性能,侧出音孔 42设有防水密封件(图未示);本实施例中的防水密封件可以是防水薄膜件,也可以是其他防水的密封件,第一防水密封件通过胶水粘接于侧出音孔42;通过在侧出音孔42设置防水密封件,能够阻挡外部的水经由侧出音孔渗入壳体100内部,保证壳体100内部的主控电路板1、蓄电池2、喇叭3等电子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进而提高智能手表的防水密封性。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底壳11底部设有充电组件5,所述充电组件5与所述蓄电池2电性连接,该充电组件5用于连接充电器并对蓄电池2进行充电。具体地,所述充电组件5包括基座 51和嵌设于基座51上的金属充电针52,基座51设置于底壳11底部并置于固定卡座4相邻的位置,该基座51开设有供金属充电针52容置的卡接通孔53,金属充电针52的形状与卡接通孔53的形状相适配,金属充电针52卡接于卡接通孔53内。并且,卡接通孔53延伸至底壳11底部的外壁面,金属充电针52卡接于所述卡接通孔53时,该金属充电针52 位于底壳11的一部分外露于底壳11的外壁面,这样使得充电组件5能够通过金属充电针52连接充电器并对所述蓄电池2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卡接通孔53与金属充电针52之间设有防水密封胶,通过在卡接通孔53与金属充电针52接触的位置设置防水密封胶,能够阻挡外部的水经由卡接通孔53与金属充电针52之间的间隙渗入壳体100 内部,以保证壳体100内部的等电子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从而提高智能手表的防水性能。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智能手表还包括显示组件6,所述显示组件6设于内部空间12内并置于面壳10与主控电路板1之间,显示组件6与主控电路板1电性连接。具体地,显示组件6用于显示静态或动态的文字、图片等,该显示组件包括显示模块和驱动模块,显示模块可以包括显示屏及其周边电路,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静态或动态的文字、图片等。驱动模块可以包括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周边电路,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显示模块运行,以使显示模块显示内容。显示模块和驱动模块可集成设置,驱动模块位于显示模块的外侧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与驱动模块为一体结构,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了显示模块与驱动模块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如此有利于进一步缩减智能手表的体积。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主控电路板1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图未示),智能手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外部通信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移动终端等。主控电路板1连接有各种功能的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加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紫外线测试器等;主控电路板1能够将传感器所检测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外部通信设备,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外部通信设备查看相关的数据。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手表还包括光学心率传感器(图未示),所述光学心率传感器设置于壳体100底部并与人体皮肤贴合接触,该光学心率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1电性连接、用于人体心率信号并将所述人体心率信号发送至主控电路板1。具体地,光学心率传感器通常焊接于主控电路板1上或通过柔性线路板与主控电路板1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光学心率传感器焊接与主控电路板朝向底壳11 的下端面。该光学心率传感器还包括传感器基板、设于传感器基板上的LED灯珠和设置于底壳11底部的心率镜片;所述心率镜片设于底壳11底部所开设的安装口内并用于供LED灯珠发射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穿过,即光学心率传感器根据反射光线的强度检测人体心率信号并将人体心率信号传送至主控电路板,并由主控电路板处理后通过所述显示组件显示心率数据或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心率数据传输至与其无线通连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外部设备。由于上述部分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在壳体内设置有固定卡座;通过该固定卡座一方面能够将喇叭安装于固定卡座的容置腔内,利用固定卡座对喇叭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以解决喇叭因智能手表的剧烈晃动或跌落而损坏的问题。另一方面,该固定卡座的容置腔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侧出音口,喇叭所发出的声音可以经侧出音口传播至智能手表的壳体外,可以避免传统喇叭的出音口被遮挡而阻碍声音的传播,导致喇叭的声音变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板、蓄电池和喇叭,所述壳体包括面盖和底壳,所述面盖与底壳盖合后形成内部空间,所述主控电路板、蓄电池和喇叭均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还设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喇叭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固定卡座还设有至少一个将所述容置腔与外部连通的侧出音孔;所述底壳为上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卡座设置于底壳任意一侧的侧面;所述固定卡座包括卡座本体,所述卡座本体内设有所述容置腔,且卡座本体位于容置腔的底面位置设有多个向上凸伸的限位凸筋;所述喇叭容置于容置腔内,喇叭的底面抵接并限位于多个所述限位凸筋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本体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所述侧出音孔,该侧出音孔设置于卡座本体朝向底壳的侧壁并延伸至底壳的外部;所述容置腔的底面与所述限位凸筋之间合围形成有一喇叭出音通道,所述喇叭出音通道与侧出音孔连通;所述喇叭容置于容置腔时,喇叭的出音口与喇叭出音通道正面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出音孔设有防水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底部设有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该充电组件用于连接充电器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基座和嵌设于基座上的金属充电针,所述基座设置于底壳底部并置于固定卡座相邻的位置,该基座开设有供金属充电针容置的卡接通孔,所述金属充电针的形状与卡接通孔的形状相适配,金属充电针卡接于所述卡接通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与所述金属充电针之间设有防水密封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并置于面壳与主控电路板之间,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光学心率传感器,该光学心率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75706.6U CN217181416U (zh) | 2021-12-16 | 2021-12-16 | 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75706.6U CN217181416U (zh) | 2021-12-16 | 2021-12-16 | 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81416U true CN217181416U (zh) | 2022-08-12 |
Family
ID=8272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75706.6U Active CN217181416U (zh) | 2021-12-16 | 2021-12-16 | 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81416U (zh) |
-
2021
- 2021-12-16 CN CN202123175706.6U patent/CN2171814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69988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2788166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314831A (zh) | 麦克风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217181416U (zh) | 一种侧出音孔的智能手表 | |
CN114567842B (zh) | 发声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10557484A (zh) | 一种扬声器出音孔和usb接口二合一结构 | |
CN213694143U (zh) | 传感器封装结构、mems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 | |
CN111447307B (zh) | 电子装置、外接接口部件以及电子系统 | |
CN112203185A (zh) | 出音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1464680B (zh) | 电子设备 | |
CN203225864U (zh) | 扬声器模组及其应用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 |
KR20200030237A (ko) | 밀폐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111049958A (zh) | 接口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216697002U (zh) | 内置喇叭音腔的智能手表 | |
CN115225746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6673229U (zh) |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214756796U (zh) |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216696999U (zh) | 智能手表 | |
EP4124004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ound module | |
CN213455825U (zh) | 传感器封装结构、mems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 | |
CN217238625U (zh) | 具有中框内衬支架的智能手表 | |
CN212367514U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209710292U (zh) | 耳机 | |
CN212381399U (zh) | 出音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17283344U (zh) | 内置喇叭音腔的内衬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