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8809U - 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8809U
CN217178809U CN202122011537.6U CN202122011537U CN217178809U CN 217178809 U CN217178809 U CN 217178809U CN 202122011537 U CN202122011537 U CN 202122011537U CN 217178809 U CN217178809 U CN 217178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urification
drying
water blocking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115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金鑫
张莹
鄢瀚
苏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20115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8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8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8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过滤件及干燥件,外壳具有净化腔,其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进风口、净化腔及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供气流流动的净化通道,过滤件配接于净化腔内,并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干燥件配接于净化腔内,干燥件设置于过滤件背向出风口的一侧并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本申请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提升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装置由于其较佳的净化效果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并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传统的空气净化装置一般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过滤件,过滤件设置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并用于过滤气流,从而可实现气流的净化。然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空气净化装置中的过滤件容易受潮并滋生细菌,导致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净化效果减弱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净化效果的空气净化装置。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
外壳,其内具有净化腔,其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净化腔及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供气流流动的净化通道;
过滤件,配接于所述净化腔内,并位于所述气流的流动路径上;以及
干燥件,配接于所述净化腔内,所述干燥件设置于所述过滤件背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气流的流动路径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为多个,所述多个过滤件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气流流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位于距离所述出风口最远端的所述过滤件具有背向所述出风口的迎风侧,所述干燥件设置于所述迎风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件及挡水件,所述加热件及所述挡水件均配接于所述净化腔内,且所述挡水件位于所述干燥件与所述过滤件之间;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净化状态及除湿状态;
处于所述净化状态时,所述加热件关闭,所述挡水件允许所述气流通过;
处于所述除湿状态时,所述加热件打开,所述挡水件阻止加热蒸发的水蒸汽通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包括挡水主体及配接于所述挡水主体的门体,所述挡水主体上开设有导通口,且所述挡水主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净化腔的内壁密合;
处于所述净化状态时,所述门体打开所述导通口,所述导通口允许所述气流通过;
处于所述除湿状态时,所述门体关闭所述导通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干燥件背向所述挡水件的一侧;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净化腔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净化腔位于所述干燥件与所述过滤件之间的空间连通;
处于所述净化状态时,所述排气口关闭;
处于所述除湿状态时,所述排气口打开。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干燥件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件及控制器,所述检测件收容于所述净化腔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件、所述加热件及所述挡水件电连接;
所述检测件被构造为用于检测所述干燥件的饱和度,所述控制器被构造为用于在所述饱和度等于或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件打开,且控制所述挡水件阻止加热蒸发的水蒸汽通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干燥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净化腔的内壁密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配接于所述净化腔内,并位于所述过滤件面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导风件,所述导风件配接于所述净化腔内,并连接于所述过滤件与所述风机之间,所述导风件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动。
上述空气净化装置,由于干燥件是设置于过滤件背向出风口的一侧并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的,则气流在流经过滤件之前能够被干燥件干燥,从而使得流经过滤件的气流中的水蒸汽较少,如此,可防止过滤件受潮并滋生细菌,因而能够提升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
100、空气净化装置;10、外壳;11、进风口;12、出风口;13、净化腔; 14、排气口;20、过滤件;30、干燥件;40、风机;50、导风件;51、导风通道;60、加热件;70、挡水件;80、检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装置100,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外壳10、过滤件20、干燥件30及风机40,外壳10用于提供净化气流的空间,风机40用于为气流的流动提供动力,过滤件20用于过滤气流,干燥件30用于干燥气流。
具体地,外壳10具有净化腔13,外壳10上开设有进风口11及出风口12,进风口11、净化腔13及出风口12依次连通形成供气流流动的净化通道,风机 40、过滤件20及干燥件30均配接于净化腔13内,风机40位于过滤件20面向出风口12的一侧,干燥件30设置于过滤件20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风机40 用于驱动外部的气流由进风口11经净化腔13后从出风口12流出,过滤件20 及干燥件30均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在气流流经干燥件30的过程中,气流中的水蒸汽能够被干燥件30吸收,在气流流经过滤件20的过程中,气流中的粉尘能够被过滤件20过滤,从而使得从出风口12处流出的气流具有较佳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导风件50,导风件50配接于净化腔13内,并连接于过滤件20与风机40之间,导风件50用于引导气流流动。具体地,导风件50具有导风通道51,从过滤件20流出的气流在导风通道51的引导下经风机40排出至出风口12外。通过设置导风通道51,使得从过滤件20流出的气流能够在导风通道51的引导作用下而流出至外部,在此过程中,导风通道 51能够防止气流四处扩散,从而使得气流具有较高的输出效率,进而,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净化效果也随之提升。
在传统的空气净化装置100中,随着空气净化装置100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过滤件20上积累的粉尘逐渐增多。而由于气流中一般携带有水蒸汽,且水蒸汽容易吸附于过滤件20的粉尘上,导致粉尘受潮并滋生细菌。则在气流通过过滤件20时,容易造成气流的二次污染,整个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净化效果减弱。
而在本申请中,由于干燥件30是设置于过滤件20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并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的,也就是说,干燥件30位于过滤件20的上游,则在气流流经过滤件20之前能够被干燥件30干燥,从而使得流经过滤件20的气流中的水蒸汽较少,如此,还可防止过滤件20受潮并滋生细菌,因而能够提升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净化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干燥件30较佳的干燥效果,需定期对干燥件30进行更换,或者,也可定期将干燥件30内的水排出。
具体地,过滤件20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较优地,过滤件20为多个,全部过滤件20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的指示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气流通过净化通道的过程中,全部过滤件20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对气流进行过滤。可选地,每个过滤件20的过滤网孔可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较优地,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每个过滤件20的过滤网孔的孔径依次减小,每个过滤件20能够过滤的粉尘的粒径也是逐渐减小,则在气流的流动的过程中,气流中不同粒径的粉尘均能够被过滤,从而使得气流具有较佳的净化效果。
以过滤件20为三个为例,定义三个过滤件20分别为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及第三过滤件,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及第三过滤件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过滤件为初效过滤件20,仅能够过滤粒径较大的粉尘,第二过滤件可以为活性炭过滤网,能够过滤粒径较小的粉尘,第三过滤件为HEPA过滤网,能够过滤粒径更小的粉尘。因此,气流由进风口11流入,并依次通过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及第三过滤件后从出风口12流出时,由于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及第三过滤件的作用,流出的气流其内所携带的粉尘极少,从而具有较佳的净化效果。
可选地,干燥件30可以位于其中一个过滤件20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或者,至少两个过滤件20的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均设置干燥件30。以过滤件20 为三个,且包括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及第三过滤件为例,干燥件30位于其中一个过滤件20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具体可以为干燥件30位于第一过滤件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或者,也可以干燥件30位于第二过滤件背向出风口12 的一侧,即干燥件30位于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之间,或者,也可以干燥件 30位于第三过滤件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即干燥件30位于第二过滤件与第三过滤件之间。而至少两个过滤件20的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均设置干燥件30,具体可以为在第一过滤件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以及第二过滤件背向出风口12 的一侧(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之间)均设置干燥件30,或者,也可以在第一过滤件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第二过滤件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之间),以及第三过滤件背向出风口12的一侧(第二过滤件与第三过滤件之间)均设置干燥件30。
较优地,在气流流向出风口12的方向上,位于距离出风口12最远端的过滤件20具有背向出风口12的迎风侧,干燥件30设置于迎风侧。以过滤件20 为三个并分别为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及第三过滤件为例,位于距离出风口 12最远端的过滤件20即为第一过滤件,第一过滤件具有迎风侧,干燥件30设置于第一过滤件的迎风侧。因此,在气流未流经每个过滤件20之前,干燥件30 便可对过滤件20进行过滤,从而可防止每个过滤件20受潮而滋生细菌,从而使得空气净化装置100具有较佳的净化效果。
更进一步地,干燥件30的外周面与净化腔13的内壁密合。因此,干燥件30的外周面与净化腔13的内壁之间不存在间隙,保证了气流仅能经干燥件30 后才能流入至过滤件20并进行过滤。因此,气流具有较佳的干燥效果。
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加热件60及挡水件70,加热件60及挡水件70均配接于净化腔13内,且挡水件70位于干燥件30与过滤件20之间;空气净化装置100具有净化状态及除湿状态,处于净化状态时,加热件60关闭,挡水件 70允许气流通过,处于除湿状态时,加热件60打开,挡水件70阻止加热蒸发的水蒸汽通过。
具体地,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净化状态时,风机40、进风口11及出风口 12均打开,加热件60关闭,外部气流可在风机40的驱动下依次经进风口11、干燥件30、挡水件70(或者挡水件70与净化腔13之间的间隙)及过滤件20 后从出风口12流出;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除湿状态时,风机40关闭,加热件60打开,净化腔13内的温度逐渐升高,干燥件30内积存的水能够在加热件 60的作用下蒸发并形成水蒸汽,由于挡水件70的阻挡,全部水蒸汽或者绝大部分水蒸汽从净化腔13中位于挡水件70背向过滤件20的一侧空间内经进风口11 和/或与该空间连通的其他开口排出至外部,而仅存在极少部分水蒸汽或者不存在水蒸汽经挡水件70及过滤件20从出风口12排出。因此,通过设置加热件60 及挡水件70,可定期排出干燥件30内的水,从而可方便干燥件30能够循环使用。此外,在此过程中,还可减弱或者防止水蒸汽与过滤件20接触,因而具有较佳的除湿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干燥件30与外壳10为可拆卸地连接,当干燥件30的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干燥件30拆卸并更换。
可选地,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除湿状态时,挡水件70可将水蒸汽完全阻挡于挡水件70背向过滤件20的一侧,或者,也可以挡水件70与水蒸气之间存在间隙,使得部分水蒸汽能够通过挡水件70与净化腔13内壁之间的间隙流经过滤件20并从出风口12流出。较优地,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除湿状态时,挡水件70的外周面与净化腔13的内壁密合,挡水件70将水蒸汽完全阻挡于挡水件70背向过滤件20的一侧。因此,干燥件30加热形成的水蒸汽可由挡水件 70背向过滤件20的一侧排出至外部,从而可防止水蒸汽与过滤件20接触而导致过滤件20滋生细菌,因此,空气净化装置100具有较佳的过滤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过滤件20能够快速排出,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除湿状态时,进风口11需打开,以使得水蒸汽能够从净化腔13中排出。而为防止极少量的水蒸汽扩散并滞留于挡水件70背向干燥件30的一侧,出风口12也需打开,因此,扩散至挡水件70背向干燥件30的一侧的水蒸汽也可以从出风口12排出。
进一步地,挡水件70包括挡水主体(图未示)及配接于挡水主体的门体(图未示),挡水主体上开设有导通口(图未示),且挡水主体的外周面与净化腔 13的内壁密合,处于净化状态时,门体打开导通口,导通口允许气流通过,处于除湿状态时,门体关闭导通口。具体地,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净化状态时,从进风口11流入的气流依次经干燥件30、导通口、过滤件20及出风口12流出,以便于实现气流的净化;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除湿状态时,门体关闭导通口,因此,干燥件30加热后蒸发的水蒸汽被阻挡于挡水件70背向过滤件20的一侧并可经进风口11和/或其他开口排出至外部。通过设置挡水主体及门体,且通过门体打开或者关闭导通口来实现挡水件70的开关功能的操作方式简单易行,便于提高操作效率。
具体地,挡水件70还可包括驱动体(图未示),驱动体设置于挡水主体上并与门体传动连接,驱动体用于驱动门体相对挡水主体旋转或平移,以实现导通口的打开及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挡水件70为伸缩板,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净化状态时,挡水件70收缩,以使得气流能够通过挡水件 70与净化腔1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除湿状态时,挡水件 70伸长并与净化腔13的内壁抵接,以阻止水蒸汽通过。
可选地,加热件60可设置于干燥件30与挡水件70之间,或者,也可以设置于干燥件30背向挡水件70的一侧,或者,还可以设置于过滤件20背向挡水件70的一侧;可选地,加热件60可以直接与干燥件30接触并对干燥件30进行加热,或者,加热件60也可以通过加热净化腔13内的空气,并通过空气将热量传递至干燥件30并对干燥件30进行加热。
较优地,加热件60与干燥件30间隔设置,因此,一方面,即可防止加热件60与干燥件30接触过紧而导致气流无法流经干燥件30并进行干燥,另一方面,还可防止加热件60温度过高而烧坏干燥件30,导致干燥件30作用失效。因此,空气净化装置100具有较佳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加热件60设置于干燥件30背向挡水件70的一侧,外壳10上开设有与净化腔13连通的排气口14,排气口14与净化腔13位于干燥件30与过滤件20之间的空间连通;处于净化状态时,排气口14关闭,因此,可防止气流在未经过滤前排出;处于除湿状态时,排气口14打开,从而使得水蒸汽能够从排气口14处排出。
具体地,以空气净化装置100放置于水平面上为例,净化腔13内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为竖直向上,加热件60设置于干燥件30背向挡水件70的一侧即表示加热件60设置于干燥件30的底侧。当加热件60位于干燥件30的底侧并对干燥件30进行加热时,受热并形成的水蒸汽是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向上流动的。而由于排气口14与净化腔13位于干燥件30与过滤件20之间的空间连通,也就是说排气口14位于干燥件30的上方,因此,水蒸汽能够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从排气口14及时排出。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加热件60位于干燥件30的底侧,而排气口14位于干燥件30的上方,因此,水蒸汽在排出的过程中几乎不与加热件60接触,从而便于延长加热件6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排气口14的打开与关闭通过排气电磁阀控制,进风口11的打开与关闭通过进风电磁阀控制,出风口12的打开与关闭通过出风电磁阀控制。
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检测件80及控制器(图未示),检测件80收容于净化腔13内,控制器与检测件80、加热件60及挡水件70电连接,检测件 80被构造为用于检测干燥件30的饱和度,控制器被构造为用于在饱和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加热件60打开,且控制挡水件70阻止加热蒸发的水蒸汽通过。具体地,检测件80配接于干燥件30上,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净化状态时,检测件80对干燥件30的饱和度进行检测。当干燥件30的饱和度达到等于或大于预设值时,风机40关闭,门体关闭导通口,控制器控制排气电磁阀及加热件60 打开。
此外,控制器还与风机40、排气电磁阀、进风电磁阀、出风电磁阀及驱动体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风机40、排气电磁阀、进风电磁阀、出风电磁阀及驱动体动作。如此,可实现整个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自动控制。
下面,对整个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当需要进行空气净化时,空气净化装置100切换至净化状态,控制器控制进风电磁阀、出风电磁阀、风机40及检测件80打开,且控制驱动体驱动门体打开导通口,此时,加热件60及排气电磁阀均为关闭,外部气流在风机40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1处流入,并依次经干燥件30、导通口、过滤件20、导风件 50及风机40从出风口12处流出。在此过程中,检测件80检测干燥件30的饱和度,当饱和度等于或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风机40关闭,且控制驱动体驱动门体关闭导通口,控制器还控制排气电磁阀及加热件60打开,因此,干燥件30内的水蒸发并形成水蒸汽后主要从排气口14排出。而后,在加热预设时间段后,或者在干燥件30内的饱和度达到标准阈值(标准阈值小于预设值)以下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60及排气电磁阀关闭,除湿过程结束。接着,控制器再次控制风机40打开,并控制门体打开导通口,空气净化装置100再次切换至净化状态并对气流进行净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100处于除湿状态时,控制器也可以控制进风电磁阀及出风电磁阀关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
外壳(10),其内具有净化腔(13),其上开设有进风口(11)及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所述净化腔(13)及所述出风口(12)依次连通形成供气流流动的净化通道;
过滤件(20),配接于所述净化腔(13)内,并位于所述气流的流动路径上;以及
干燥件(30),配接于所述净化腔(13)内,所述干燥件(30)设置于所述过滤件(20)背向所述出风口(12)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气流的流动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20)为多个,全部所述过滤件(20)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气流流向所述出风口(12)的方向上,位于距离所述出风口(12)最远端的所述过滤件(20)具有背向所述出风口(12)的迎风侧,所述干燥件(30)设置于所述迎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件(60)及挡水件(70),所述加热件(60)及所述挡水件(70)均配接于所述净化腔(13)内,且所述挡水件(70)位于所述干燥件(30)与所述过滤件(2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70)包括挡水主体及配接于所述挡水主体的门体,所述挡水主体上开设有导通口,且所述挡水主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净化腔(13)的内壁密合,所述门体被构造为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导通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60)设置于所述干燥件(30)背向所述挡水件(70)的一侧;
所述外壳(10)上开设有与所述净化腔(13)连通的排气口(14),所述排气口(14)与所述净化腔(13)位于所述干燥件(30)与所述过滤件(20)之间的空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60)与所述干燥件(30)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件(80)及控制器,所述检测件(80)收容于所述净化腔(13)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件(80)、所述加热件(60)及所述挡水件(7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件(30)的外周面与所述净化腔(13)的内壁密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40),所述风机(40)配接于所述净化腔(13)内,并位于所述过滤件(20)面向所述出风口(1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件(50),所述导风件(50)配接于所述净化腔(13)内,并连接于所述过滤件(20)与所述风机(40)之间,所述导风件(50)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动。
CN202122011537.6U 2021-08-25 2021-08-25 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17178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1537.6U CN217178809U (zh) 2021-08-25 2021-08-25 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1537.6U CN217178809U (zh) 2021-08-25 2021-08-25 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8809U true CN217178809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0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11537.6U Active CN217178809U (zh) 2021-08-25 2021-08-25 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8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99090B1 (ko) 공기정화장치
US8034169B2 (en) Air cleaner
KR100934316B1 (ko) 가습 및 공기청정 기능을 가지는 가정용 제습장치
CN108036337B (zh) 室内浓缩燃烧器
KR20210030589A (ko) 주방 공기청정 시스템
CN111854001A (zh) 一种净化加湿器
CN113701324A (zh) 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217178809U (zh) 空气净化装置
KR20190001334A (ko) 선택적으로 가습 기능과 공기 청정 기능을 수행할 수 있는 가습 공기 청정기
CN112283805B (zh) 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3701292A (zh) 空气净化装置
KR102309242B1 (ko) 스탠딩 에어컨
KR101995188B1 (ko) 애완동물 건조장치
JP4770621B2 (ja) 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機
CN214715009U (zh) 一种滤网除味装置
CN21500191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2010269058A (ja) 空気清浄機
CN213630813U (zh) 空气净化设备
KR20110041692A (ko) 공기 청정기
CN210801797U (zh) 一种动物血球蛋白离心干燥装置
CN20968910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式空气制热装置
KR10237182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및 공기조화기
CN210463345U (zh) 一种高效多级净化灭菌型加湿除湿一体机
CN110579085A (zh) 一种动物血球蛋白离心干燥装置
KR200428799Y1 (ko) 공기정화기능을 갖는 냉/온풍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