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8736U - 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8736U
CN217178736U CN202221115457.3U CN202221115457U CN217178736U CN 217178736 U CN217178736 U CN 217178736U CN 202221115457 U CN202221115457 U CN 202221115457U CN 217178736 U CN217178736 U CN 217178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heat exchanger
indoor unit
distan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54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威
黄春
陈东
吉金浩
鲍洋
常卫峰
姚光森
肖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54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8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8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8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包括顶盖板、风轮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至少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在靠近所述顶盖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区域的翅片层高度小于等于所述风轮的高度,在天花机运行时,保证空调内部均匀地分配风量,提高出风温度的均匀性,同时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花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由于本身对环境温度的调节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空调主要用于对温度的调节,可以调控环境温度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空调出风温度的均匀性决定了空调的舒适性。
目前大多数空调的换热器翅片的片距为了便与生产均保持一致,由于电机、风轮等结构的固定位置位于顶盖板,使得天花机空调器内部空气流场呈现出靠近顶盖板一端风量较大,靠近接水盘一端风量较小。鉴于此,天花机出风风量分布的不均匀,会导致换热器换热不均匀,不仅不利于强化换热,而且会出现出风温差,导致用户体验差。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翅式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其中,位于迎风侧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位于背风侧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该现有技术中迎风侧的高度高于风轮的高度,不利于换热器换热,同时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除此之外,迎风侧对应的翅片和背风侧对应的翅片没有一定结构的连接,密封性差,易导致换热器形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室内机的换热器换热不均匀、翅片发生下沉或位移、换热器形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包括顶盖板、风轮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至少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在靠近所述顶盖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区域的翅片层的高度应小于等于所述风轮的高度,保证空调内部均匀地分配风量,提高出风温度的均匀性,降低出风温差带来差的体验感,还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给用户带来给好的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为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相邻翅片之间的距离均为1.1~2.2mm,合适的翅片间距,既能增大导热管的换热面积,又能避免换热效果差的情况发生。
再进一步地,第一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是1.1~1.3mm,第二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是1.4~1.6mm。保证第一区域的相邻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的相邻翅片之间的间距,在天花机正常运行中,保证了天花机的循环风量一致,给用户带来更加舒服的体验。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一端且远离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控制翅片间距,改变纵向通过换热器的风阻,进而实现出风量一致,出风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地,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端所在区域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尺寸比例应满足:
Figure BDA0003637830640000021
其中,Ln为第n层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Ln+1为第n+1层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且1≤m≤1.7。该方程目的是为了强化室内机的换热器结构的强度,防止翅片坍塌、倒片现象。
进一步地,换热器的翅片厚度为0.8~1.1mm。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导热管、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板,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二侧板,通过侧板的两端加强对导热管的固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与所述导热管固定,增加翅片和导热管的牢固性,防止发生下沉或位移现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具有以下优势:
1)设置不同翅片间距区域,使换热器均匀的在空调内部分配风量,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通过限定间距小的所在区域的翅片层的高度,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3)设置密封条不仅具有防止换热器形变还具有一定的密封性。
4)远离顶盖板一端的所在区域的翅片间距尺寸比例应满足相应的方程,以此强化蒸发器的强度,避免翅片组件出现坍塌、倒片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天花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
所述天花机与上述天花机室内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花机的爆炸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花机的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换热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换热器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换热器结构的局部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5的C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5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5的B部分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天花机,1-电机,2-箱体,3-顶盖板,4-风轮,5-换热器,51-导热管,52-翅片,521-第一区域,522-第二区域,53-连接部,54-第一侧板,55-第二侧板,6-接水盘,7-导流圈,8-回风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天花机采用的是离心电机,电机提供驱动力,由顶盖板、接水盘、导流圈、风轮部件组成风道,使得房间内部回风空气在压力的驱动下由空调回风口通过风道,最后穿过换热器换热后,从出风口吹出。空气经过导流圈加速后,形成均匀的流场进入离心风轮进一步增压提速,在纵向流速与圆周速度的共同条件下,靠近顶盖板处风量最大,远离顶盖板方向逐渐减小。此外,由于天花机自身结构特点,换热器高度高于风轮的高度,因此会在靠近接水盘的位置形成涡流,导致靠近接水盘出风量较小,不利于换热器换热。
通过实际测量,依据实际的蒸发器风量-翅片片距测试结果如表1-1,片距较大时,风阻较小,穿过换热器的风量较大;反之亦然:
表1-1不同片距实际风量测试数据
Figure BDA0003637830640000041
依据以上理论分析部分,结合实际测量结果,得出可通过控制换热器纵向方向的片距,改变纵向通过换热器的风阻,从而使得在纵向方向穿过换热器的风量一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此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其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花机100室内机,包括顶盖板3、风轮4、换热器5,所述换热器5包括导热管51、翅片组件52、第一侧板54和第二侧板55,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热管51相连接组成冷媒流路,冷媒流路包括多个支路,每一个支路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板54,每一支路的另一端穿过第二侧板55,即,导热管51由导热管两侧侧板进行固定,导热管51穿过侧板,由侧板提供纵向支撑力,多个导热管51均呈U型,所述导热管51穿设在所述翅片组件52上,翅片组件52围绕风轮4设置,通过模具打孔、穿管、胀管使导热管51与翅片固定。
所述换热器5的翅片组件52至少包括第一区域521和第二区域522,所述第一区域的下端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上端,所述第一区域521设置在靠近所述顶盖板3的一端,所述第二区域522设置在远离所述顶盖板3的一端,所述第一区域521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522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换热器的翅片组件52的翅片间距的设置,实现室内机的换热器换热均匀、出风温度一致性。
在进行不同区域的翅片间距划分时,应主要考虑纵向风量的大小,所述第一区域521的翅片层的高度h1小于等于所述风轮4的高度,其高度的限定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所述第一区域521和第二区域522之间设置连接部53,所述连接部53设置为密封条,优选地,所述密封条为棉条,连接部的设置不仅能防止换热器形变,对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密封性。
具体地,如图5-图8所示,设计出两种翅片间距的室内机的换热器结构,A型翅片所在区域为第一区域521,B型翅片所在区域为第二区域522,第一区域521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区域522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为L2,且L1<L2,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单个翅片翻边高度D1和翅片厚度d1进行实现,即L1=D1+d1,翅片间距过小会导致风阻过大,能量损失较大,降低能效,翅片间距过大会导致换热器5本身强度降低,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发生倒片现象,因此,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均为1.1~2.2mm,合适的翅片间距,既能增大换热面积,又能避免换热效果差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第一区域521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为1.1~1.3mm,再优选地,第一区域521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为1.2mm,第二区域522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为1.4~1.6mm,再优选地,第二区域521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为1.5mm。这样,使得第一区域521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522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在天花机100正常运行中,保证了天花机100在纵向方向穿过换热器的风量一致,给用户带来更加舒服的体验。
优选地,导热管51均为铜管或者微通道扁管,所述换热器的翅片均为铝散热翅片,铜管导热性好,微通道扁管能增加换热面积,都可以有效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的翅片厚度都相等,翅片厚度为0.8~1.1mm,进一步地,翅片厚度为0.95mm。
具体地,由于两种规格的翅片间距处于纵向方向,为防止翅片发生剐蹭、坍塌等现象,需对翅片进行定位。优选地,依据铜管穿管对翅片进行固定,防止发生下沉或位移现象。
当天花机运行时,靠近顶盖板风量大,远离顶盖板风量小,且风量大的风穿过第一区域521时,第一区域521的翅片阻碍大部分风量穿过,风量小的风穿过第二区域522时,第二区域522的翅片阻碍小部分风量穿过,最终使两个区域穿过风量一致,换热器均匀的在空调内部分配风量,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体验感。
除换热器的翅片组件52包括两种翅片间距的室内机的换热器结构外,换热器的翅片组件52还包括第三区域,即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这三种翅片间距的室内机的换热器结构。
具体地,按照靠近顶盖板3一端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较小,远离顶盖板3一端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较大的趋势进行排布,简单的说,分为上、中、下三种翅片结构,其中靠近顶盖板3一端的作为第一区域,远离顶盖板3一端的作为第三区域,第三区域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端,且远离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即,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优选地,第一区域的翅片层的高度应低于等于风轮4的高度,其高度的限定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延长天花机室内机的使用寿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进一步地,为了强化换热器结构的强度,防止翅片坍塌、倒片现象,远离所述顶盖板3的一端所在区域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尺寸比例应满足:
Figure BDA0003637830640000071
其中,Ln为第n层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Ln+1为第n+1层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且1≤m≤1.7。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换热器的翅片组件52构成的多种翅片间距的天花机室内机,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天花机,如图1和图2所示,天花机100还包括,电机1、箱体2、接水盘6、导流圈7、回风网罩8,箱体2内设有电机1,电机1与风轮4相连,换热器5围绕风轮4设置,换热器5和风轮4安装在箱体2内,顶盖板3与箱体2相连且环绕在箱体2外周,接水盘6设置在换热器5的下方且靠近出风口,导流圈7设置在风轮4的下方且靠近进风口,回风网罩8设置在导流圈7的下方且靠近进风口,具体地,电机1提供驱动力,由顶盖板3、接水盘6、导流圈7、风轮4部件组成风道,使得房间内部回风空气在压力的驱动下由空调回风口通过风道,最后穿过换热器5换热后,从出风口吹出,以达到天花机100制冷/制热的目的。
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室内机,因此该天花机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室内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包括顶盖板(3)、风轮(4)和换热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至少包括第一区域(521)和第二区域(522),所述第一区域(521)设置在靠近所述顶盖板(3)的一端,所述第二区域(522)设置在远离所述顶盖板(3)的一端,所述第一区域(521)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522)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区域(521)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风轮(4)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521)和所述第二区域(522)之间设置连接部(53),所述连接部(53)设置为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521)和第二区域(522)所在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均为1.1~2.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521)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为1.1~1.3mm,所述第二区域(522)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为1.4~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522)一端且远离所述第一区域(521),所述第一区域(521)、所述第二区域(522)、所述第三区域的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顶盖板(3)的一端所在区域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尺寸比例应满足:
Figure FDA0003637830630000011
其中,Ln为第n层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Ln+1第n+1层相邻两翅片之间的距离,且1≤m≤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的翅片厚度为0.8~1.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还包括导热管(51)、第一侧板(54)和第二侧板(55),所述导热管(5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侧板(54),所述导热管(5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侧板(5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与所述导热管(51)固定。
10.一种天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花机室内机。
CN202221115457.3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 Active CN217178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5457.3U CN217178736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5457.3U CN217178736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8736U true CN217178736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1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5457.3U Active CN217178736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8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2345B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
EP2557370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6556059A (zh) 一种无风或微风空调室内机
CN102748903B (zh) 换热器及其扁平换热管
CN217178736U (zh) 一种天花机室内机及天花机
CN20297367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02928430U (zh) 翅片、平行流蒸发器及家用空调柜机
CN102748977A (zh) 换热器的扁平换热管及其换热器
AU2020394759B2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CN212618771U (zh) 辐射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736225U (zh) 一种分离式微通道散热器
CN201331996Y (zh) 变压器散热装置
CN111197815A (zh) 风道系统及空调
CN215765373U (zh) 一种热风方向可调的散热器
CN111189213A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491259U (zh) 一种利用平行四边形截面的翅片制作的热交换器
CN215378189U (zh) 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plc配电柜
CN21089189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CN203010886U (zh) 一种空调柜机用平行流蒸发器
CN219798054U (zh) 一种翅片和空调器
CN213931186U (zh) 送风组件、壁挂机和空调系统
CN215336710U (zh) 一种换热器翅片、换热器及风管机
CN219108094U (zh)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室内机机组
CN212987613U (zh) 一种空调蒸发器的导风结构
CN210638171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柜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