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8475U - 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8475U
CN217178475U CN202220623809.XU CN202220623809U CN217178475U CN 217178475 U CN217178475 U CN 217178475U CN 202220623809 U CN202220623809 U CN 202220623809U CN 217178475 U CN217178475 U CN 217178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team generator
heat exchanger
wat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38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feng Commercial Kitc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feng Commercial Kitc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feng Commercial Kitchen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feng Commercial Kitchen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38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8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8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8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其设置为圆筒状桶状结构,所述外壳下端卡合连接有底座,且底座下端两侧均设置有2个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中间贯穿承托板;除垢口,其设置有在所述外壳一侧下端,所述除垢口内部卡合连接有防漏管头。该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通过装置内部燃烧室一侧的热交换器的管状结构,在装置内部的加热反应结束之后,通过热交换器的管道将外壳内部的热水的热量与热交换内部水的热量之间进行交换,便于热交换器对装置内部进行余热回收,提高装置内部的利用效果,同时通过加水箱内部的加热管将水体进行加热之后放入外壳内部便于节省燃料燃烧,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为特种设备广泛应用在制衣厂,干洗店,饭店,馍店,食堂,餐厅,厂矿,豆制品厂等该领域范围,通过蒸汽发生器可以讲蒸汽加工之后,通过蒸汽进行广泛使用,现有的传统型蒸汽发生器整体多为四方形,在内部蒸汽过多压力过大时容易开焊,且现有的蒸发器底部较低在安装以及运输过程当中容易损坏,维修不方便,并且传统的蒸发器难以对蒸发器内部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型蒸汽发生器整体多为四方形,在内部蒸汽过多压力过大时容易开焊,且现有的蒸发器底部较低在安装以及运输过程当中容易损坏,维修不方便,并且传统的蒸发器难以对蒸发器内部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其设置为圆筒状桶状结构,所述外壳下端卡合连接有底座,且底座下端两侧均设置有2个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中间贯穿承托板;
除垢口,其设置有在所述外壳一侧下端,所述除垢口内部卡合连接有防漏管头,所述外壳一侧上端设置有水位检测口,且水位检测口中间设置有隔热防爆玻璃;
加热控制器,其安装在所述外壳一侧外部,所述加热控制器上端设置有加水箱,且加水箱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两端均安装在加热控制器上端,且加热管呈螺旋状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装置整体节能使用,提高装置的回收利用效果便于装置的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一侧被热交换器一端贯穿,所述热交换器一侧的管道贯穿外壳,且热交换器一侧与定位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热交换器一侧设置有燃烧室,且燃烧室一侧贯穿外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装置内部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装置的能源使用率。
优选的,所述承托板上端与底座下端之间等距设置有减震杆,且减震杆内部为伸缩两段式结构,并且承托板侧边被升降杆下端贯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运输时为装置整体提供提高稳定的保护效果,提高装置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除垢口与防漏管头之间为内扣式接口,且防漏管头与水位检测口为同一侧设置,所述外壳另一侧中间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方设置有蒸汽出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扫提高装置的使用时长,提高装置的使用率。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位于外壳内部上端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中间设置有圆形孔洞,并且限位板下端设置为斜坡结构,所述限位板上端与外壳内壁顶面之间设置有导向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装置内部的蒸汽顺着限位板的限位向一侧进行使用。
优选的,所述加水箱与外壳连接一侧在外壳内部设置有圆形孔洞,且外壳圆形孔洞上端滑动连接有挡板,并且加水箱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挡板上端贯穿外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装置整体的快速融合使用,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1.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装置内部燃烧室一侧的热交换器的管状结构,在装置内部的加热反应结束之后,通过热交换器的管道将外壳内部的热水的热量与热交换内部水的热量之间进行交换,便于热交换器对装置内部进行余热回收,提高装置内部的利用效果,同时通过加水箱内部的加热管将水体进行加热之后放入外壳内部便于节省燃料燃烧,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2.装置内部的外壳下端卡合连接的底座在与电动升降杆为外壳下端提供支撑,同时在对装置进行运输过程当中通过电动升降杆中间的承托板与减震杆之间连接使用将为装置整体提供一定的保护效果,避免运输过程当中的抖动对外壳下端损坏;
3.通过装置外壳整体为圆桶状结构,可以将装置内部的压力均匀分布,提高装置的整体的使用时长,并且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可以通过一侧的除垢口将外壳内部的水垢去除,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时长,在不影响装置整体的使用时长的情况下,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底座;3、电动升降杆;4、承托板;5、减震杆;6、除垢口;7、防漏管头;8、水位检测口;9、进水管;10、蒸汽出口;11、限位板;12、导向块;13、加热控制器;14、加水箱;15、加热管;16、挡板;17、定位板;18、热交换器;19、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1、底座2、电动升降杆3、承托板4、减震杆5、除垢口6、防漏管头7、水位检测口8、进水管9、蒸汽出口10、限位板11、导向块12、加热控制器13、加水箱14、加热管15、挡板16、定位板17、热交换器18和燃烧室19;
其中,外壳1,其设置为圆筒状桶状结构,外壳1下端卡合连接有底座2,且底座2下端两侧均设置有2个电动升降杆3,电动升降杆3中间贯穿承托板4,外壳1一侧设置有定位板17,且定位板17一侧被热交换器18一端贯穿,热交换器18一侧的管道贯穿外壳1,且热交换器18一侧与定位板1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热交换器18一侧设置有燃烧室19,且燃烧室19一侧贯穿外壳1,承托板4上端与底座2下端之间等距设置有减震杆5,且减震杆5内部为伸缩两段式结构,并且承托板4侧边被升降杆3下端贯穿;
在使用该装置时,装置内部的热交换器18为市场上售卖的成熟型商品,通过热传导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对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在安装该装置时,将外壳1下端卡合连接在底座2上端,同时底座2下端两侧的2个电动升降杆3为底座2提供支撑效果,同时在运输时,通过承托板4上端与底座2下端之间等距设置的减震杆5为装置内部震动进行减弱,保护外壳1下端便于装置维修同时提高装置可使用性能,在使用时需要将电动升降杆3与使用区域的电力系统之间连接,通过电力驱动电动升降杆3抬起底座2同时减震杆5内部的伸缩两段式结构随之拉伸,外壳1与其他装置之间进行配合使用,在使用通过燃烧室19内部的燃气或者是煤进行燃烧之后所产生热量,燃烧室19将热量送入外壳1内部的水体或者被热交换器18进行热传导交换利用,在安装热交换器18时通过螺栓将热交换器18与定位板17一侧进行限位,便于后期维修;
除垢口6,其设置有在外壳1一侧下端,除垢口6内部卡合连接有防漏管头7,外壳1一侧上端设置有水位检测口8,且水位检测口8中间设置有隔热防爆玻璃,除垢口6与防漏管头7之间为内扣式接口,且防漏管头7与水位检测口8为同一侧设置,外壳1另一侧中间设置有进水管9,且进水管9上方设置有蒸汽出口10,进水管9位于外壳1内部上端设置有限位板11,且限位板11中间设置有圆形孔洞,并且限位板11下端设置为斜坡结构,限位板11上端与外壳1内壁顶面之间设置有导向块12;
在使用该装置时,将外壳1一侧的进水管9与水管连接,向外壳1内部灌水,通过外壳1一侧的水位检测口8进行实时观测,由于水位检测口8中间设置为隔热防爆玻璃,在外壳1内部加热时不会将水位检测口8中间设置为隔热防爆玻璃弄碎,在不使用时,将防漏管头7向一侧旋转使得除垢口6内部的两对扣爪与防漏管头7内滑槽相连接的接口打开,除垢口6与防漏管头7的内扣式接口为消防领域范围内常用的消防栓与消防软管之间连接方式,在燃烧室19向外壳1内部的水汽提供热量之后,使得外壳1内部的水变化呈蒸汽向上漂移,在漂移过程当中通过限位板11下端设置的斜坡结构向着限位板11中间设置的圆形孔洞飘出位于限位板11上端与外壳1内壁顶面之间,通过导向块12向一侧的蒸汽出口10飘出;
加热控制器13,其安装在外壳1一侧外部,加热控制器13上端设置有加水箱14,且加水箱14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5,加热管15两端均安装在加热控制器13上端,且加热管15呈螺旋状设置,加水箱14与外壳1连接一侧在外壳1内部设置有圆形孔洞,且外壳1圆形孔洞上端滑动连接有挡板16,并且加水箱14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挡板16上端贯穿外壳1;
装置内部的加热控制器13,为控制加热管15加热的控制装置,加热控制器13本体与市场上常用的控制装置一致,且加热控制器13使用时需要与使用区域的电力系统之间进行连接使用,在外壳1内部水位降低不够时,将早就在加水箱14内部被加热管15加热的,在外壳1内部从进水管9内部进水同时加水箱14通过一侧设置的进水口进行进水,在燃烧室19加热外壳1内部水体时,加热管15加热加水箱14内部水体,在外壳1内部水体处于高温不足时,加水箱14内部水体与外壳1内部水体温度相近,便于装置减少燃料加热,将加水箱14内部水体向外壳1内部倾倒时,将挡板16顺着外壳1的圆形孔洞向上滑动,使得加水箱14内部水体从外壳1的圆形孔洞流入外壳1内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时,外壳1下端卡合在底座2上端,通过电动升降杆3为底座2提供支撑,在运输时,通过承托板4与底座2之间的减震杆5为装置内部减震,使用电动升降杆3向上抬起底座2,便于外壳1与其他装置之间配合使用,燃烧室19内部通过燃气或者是煤与火之间燃烧之后所产生热量向,从进水管9灌入的外壳1内部的水体与热交换器18两者之间同时进行热传导交换利用,在安装热交换器18时,通过螺栓将热交换器18与定位板17一侧安装定位,在外壳1从进水管9内部进水,同时加水箱14通过一侧进水口进行进水,外壳1内部水体被燃烧室19加热,加水箱14内部水体被加热控制器13控制的加热管15进行加热,在外壳1内部水体又处于高温不足时,加水箱14内部水体温度与外壳1内部水体温度相近,打开挡板16,加水箱14内部水体顺着外壳1的圆形孔洞流入外壳1内部,通过限位板11下端设置的斜坡结构向着限位板11中间圆形孔洞漂浮,通过导向块12向一侧的蒸汽出口10飘出,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其设置为圆筒状桶状结构,所述外壳(1)下端卡合连接有底座(2),且底座(2)下端两侧均设置有2个电动升降杆(3),所述电动升降杆(3)中间贯穿承托板(4);
除垢口(6),其设置在所述外壳(1)一侧下端,所述除垢口(6)内部卡合连接有防漏管头(7),所述外壳(1)一侧上端设置有水位检测口(8),且水位检测口(8)中间设置有隔热防爆玻璃;
加热控制器(13),其安装在所述外壳(1)一侧外部,所述加热控制器(13)上端设置有加水箱(14),且加水箱(14)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5),所述加热管(15)两端均安装在加热控制器(13)上端,且加热管(15)呈螺旋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定位板(17),且定位板(17)一侧被热交换器(18)一端贯穿,所述热交换器(18)一侧的管道贯穿外壳(1),且热交换器(18)一侧与定位板(1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8)一侧设置有燃烧室(19),且燃烧室(19)一侧贯穿外壳(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4)上端与底座(2)下端之间等距设置有减震杆(5),且减震杆(5)内部为伸缩两段式结构,并且承托板(4)侧边被电动升降杆(3)下端贯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口(6)与防漏管头(7)之间为内扣式接口,且防漏管头(7)与水位检测口(8)为同一侧设置,所述外壳(1)另一侧中间设置有进水管(9),且进水管(9)上方设置有蒸汽出口(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9)位于外壳(1)内部上端设置有限位板(11),且限位板(11)中间设置有圆形孔洞,并且限位板(11)下端设置为斜坡结构,所述限位板(11)上端与外壳(1)内壁顶面之间设置有导向块(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箱(14)与外壳(1)连接一侧在外壳(1)内部设置有圆形孔洞,且外壳(1)圆形孔洞上端滑动连接有挡板(16),并且加水箱(14)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挡板(16)上端贯穿外壳(1)。
CN202220623809.XU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Active CN217178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3809.XU CN217178475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3809.XU CN217178475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8475U true CN217178475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4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3809.XU Active CN217178475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8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7961U (zh) 一种利用玻璃窑烟气余热发电装置
CN107101363A (zh) 一种可交替切换的双电加热保温水箱开水器
CN105157228A (zh) 水管式中心回燃冷凝一体炉
CN217178475U (zh) 一种圆桶式侧烧智能蒸汽发生器
CN207778403U (zh) 一种方便清洗除垢的供热锅炉
CN204880675U (zh) 横向冲刷水管式中心回燃锅炉
CN204880723U (zh) 水管式中心回燃真空锅炉
CN209876880U (zh) 一种节能式电热蒸汽锅炉
CN209026786U (zh) 一种卧式锅炉节能装置
CN209588023U (zh) 一种蒸汽锅炉用加水装置
CN208452966U (zh) 一种移动式蒸汽洗车机
CN209732159U (zh) 自动灵芝菇包高效节能杀菌装置
CN208475627U (zh) 电加热真空相变热水机组
CN214223050U (zh) 一种具有烟气热量回收功能的锅炉
CN219441094U (zh) 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厂供热装置
CN204880727U (zh) 水管式中心回燃冷凝一体炉
CN207454127U (zh) 燃气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4648364U (zh) 一种灶台余热回收系统
CN214841730U (zh) 一种容积式商用燃气热水器
CN219014358U (zh) 一种节能锅炉高效加热装置
CN220728333U (zh) 一种太阳能加热的暖气设备
CN213089780U (zh) 一种节能耐用锅炉
CN212109688U (zh) 一种内置预制混凝土贮热体的储能罐
CN213362897U (zh) 一种节能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CN215831877U (zh) 新型金属管状电加热环保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