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6926U - 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 - Google Patents

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6926U
CN217176926U CN202220587037.9U CN202220587037U CN217176926U CN 217176926 U CN217176926 U CN 217176926U CN 202220587037 U CN202220587037 U CN 202220587037U CN 217176926 U CN217176926 U CN 217176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dynamic
rim
sea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870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新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e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e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e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he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870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6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6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6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包括:风扇壳体,风扇壳体内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轴套,轴套外部固定安装有马达定子,轴套内部通过至少两个轴承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上端通过转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有转子外壳,转子外壳内侧设置有与马达定子位置对应的马达转子,用于驱动转轴转动。转子外壳外侧固定设置有叶轮,用于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叶轮具有轮圈,轮圈与风扇壳体动密封连接。该散热风扇的叶轮与壳体之间采用动密封结构,能够在散热风扇高速转动时,避免气体回流,提高壳体内部的压力,提升送风效率。另外,轴承通过轴承固定套进行固定,能够保持多个轴承同心设置,降低振动的产生,提升转轴转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散热风扇的应用十分的广泛。散热风扇的散热性能对于设备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设备运行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散热风扇想要达到快速送风,就需要提高转速。但是高转速时常常会因为进风端与出风端的压差问题,导致气流回流,进风端进风量减小,散热性能大打折扣。而且在高速转动的时候还会出现振动以及噪音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体验,噪音还会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品质。风扇转动带来的振动对于设备来说是有所损害的,长期处于振动的环境会导致零件松动,甚至对会导致零部件的加速磨损。因此要做到高转速、低振动往往需要通过提升设备加工的精度以及安装精度来实现的,这样生产成本就会提高,不利于降低成本。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高压、低振动、动态密封、高效送风且生产和维护成本低的散热风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扇送风效率低,风扇内部无法实现高压,且振动强烈,维护成本高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包括: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内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外部固定安装有马达定子,所述轴套内部通过至少两个轴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通过转轴固定座固定连接有转子外壳,所述转子外壳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马达定子位置对应的马达转子,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子外壳外侧固定设置有叶轮,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叶轮具有轮圈,所述轮圈与所述风扇壳体动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轮还包括轮毂和叶片,所述轮毂固定在所述转子外壳上,所述叶片的叶根固定在所述轮毂上,所述叶片的叶梢固定在所述轮圈上;所述叶片的前缘在轴向方向上高于所述轮圈。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壳体内壁的上部和/或下部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风扇壳体内壁具有动密封间隙,所述轮圈上的第一密封环伸入所述动密封间隙内,与所述延伸部重叠设置,用于提升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轮圈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圈上沿向外延伸出切面为倒U 型的密封部,所述风扇壳体上的第二密封环伸入所述密封部内,用于提升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轮圈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壳体内壁的下部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风扇壳体内壁具有动密封间隙,所述轮圈下沿的第一密封环伸入所述动密封间隙内,用于提升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轮圈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圈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增压叶片,用于提升所述风扇壳体内部的压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圈下沿设置有气流阻挡翼,所述气流阻挡翼固定在所述轮圈内壁上,位于所述叶片后缘的叶梢处,用于降低气体回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壳体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和/ 或侧壁具有泄压孔,用于风扇泄压,保证气流顺畅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弹簧,用于实现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轴套上下浮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两端的内壁直径大于中部位置的内壁直径,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下部,且位于所述轴承与所述轴套内壁中部位置之间。
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转轴固定座与所述转轴上部的所述轴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圈与所述风扇壳体之间的动密封连接处设置有自润滑密封环,用于加强动密封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壳体上部具有进风孔,且位于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轮圈动密封结构之上,用于增加进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壳体上侧的进风口和下侧的出风口为漏斗形,用于增大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以及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包括:提供上述的风扇,至少两个所述风扇水平阵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风扇的所述风扇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具有以下益处:该散热风扇的叶轮与壳体之间采用动密封结构,能够在散热风扇高速转动时,有效的避免气体回流,提高壳体内部的压力,大大提升送风效率。另外,该散热风扇的转轴轴承通过轴承固定套进行固定,直筒型的轴承固定套能够保持多个轴承同心设置,降低振动的产生,提升转轴转动的稳定性。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一的立体剖切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四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五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六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七的立体剖切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七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八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九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一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的叶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的叶轮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的叶轮实施例二的装配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的叶轮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二的结构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三的结构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四的结构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五的第一剖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五的第二剖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六的结构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七的结构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八的结构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十九的结构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二十的结构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二十一的结构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二十二的结构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实施例二十三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扇壳体、2-马达定子、3-轴承、4-转轴、5-转轴固定座、6- 转子外壳、7-马达转子、8-叶轮、9-轮圈、10-轮毂、11-叶片、12-轴套、13-第一密封环、14-第二密封环、15-增压叶片、16-气流阻挡翼、 17-泄压孔、18-弹簧、19-自润滑密封环、20-进风孔、21-上壳体、22-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包括:风扇壳体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扇壳体1可以是如图2 所示的四边形,也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圆形。且风扇壳体1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组合而成。如图2所示,上壳体与下壳体扣接在一起,方便安装拆卸。另外,风扇壳体1上侧的进风口和下侧的出风口为漏斗形,用于增大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以及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提高送风效率。
在风扇壳体1内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轴套12,如图1所示,轴套 12的下部固定设置在风扇壳体1内部中心处。轴套12外部固定安装有马达定子2,轴套12内部通过至少两个轴承3设置有转轴4。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转轴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转轴4上套设有弹簧18,用于实现转轴4相对于轴套12上下浮动。
转轴4的上端通过转轴固定座5固定连接有转子外壳6,转子外壳6 内侧设置有与马达定子2位置对应的马达转子7,用于驱动转轴4转动。另外,转子外壳6外侧固定设置有叶轮8,叶轮8用于在转轴4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实现散热送风。
叶轮8具有轮圈9,轮圈9与风扇壳体1动密封连接。具体的,叶轮 8还包括轮毂10和叶片11。轮毂10固定在转子外壳6上,叶片11的叶根固定在轮毂10上,叶片11的叶梢固定在轮圈9上。本实用新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叶片11的前缘在轴向方向上高于轮圈9。即,叶片11没有完全被轮圈包裹,叶片11的上部露出在轮圈以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扇壳体1内壁的上部和/或下部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与风扇壳体1内壁具有动密封间隙,轮圈9上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动密封间隙内,与延伸部重叠设置,用于提升风扇壳体1与轮圈9之间的密封效果。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内壁的上部具有延伸部,即上壳体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风扇壳体1内部。轮圈9上沿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延伸部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间隙内,且不与延伸部以及风扇壳体1内壁接触。该密封结构能够改变气流流动的路径,进而在转动时提高风扇壳体1内部的压力。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内壁的下部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风扇壳体1内部。轮圈9下沿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延伸部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间隙内,且不与延伸部以及风扇壳体1内壁接触。该密封结构能够改变气流流动的路径,进而在转动时提高风扇壳体1 内部的压力,同时减少气体通过动密封间隙回流。
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风扇壳体1内壁的上部和下部均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风扇壳体1内部。图11中,轮圈9下沿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风扇壳体1下部的延伸部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间隙内,且不与延伸部以及风扇壳体1内壁接触。位于风扇壳体1 上部的延伸部的下沿与轮圈9的上沿靠近且不接触。图12中,轮圈9 上沿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风扇壳体1上部的延伸部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间隙内,且不与延伸部以及风扇壳体1内壁接触。轮圈9 下沿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风扇壳体1下部的延伸部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间隙内,且不与延伸部以及风扇壳体1内壁接触。该密封结构能够改变气流流动的路径,进而在转动时提高风扇壳体1内部的压力,同时减少气体通过动密封间隙回流。
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其与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图12中的风扇壳体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为漏斗形。而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仅仅是出风口为漏斗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轮圈9上沿向外延伸出切面为倒U型的密封部,风扇壳体1上的第二密封环14伸入密封部内,用于提升风扇壳体1与轮圈9之间的密封效果。
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为圆形,且风扇壳体1一体成型,风扇壳体1上沿的第二密封环14伸入到轮圈9上沿的倒U型的密封部内,且不与密封部接触,形成动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能够改变气流流动的路径,进而在转动时提高风扇壳体1内部的压力。
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该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为四边形,且风扇壳体1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下壳体22上沿的第二密封环14伸入到轮圈9上沿的倒U型的密封部内,且不与密封部接触,形成动密封结构。向下投影时,上壳体21上沿与轮圈9上沿重叠,且上壳体21上沿与轮圈9 上沿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轮圈9上沿向外延伸出切面为倒U型的密封部,风扇壳体1上的第二密封环14伸入密封部内,用于提升风扇壳体1与轮圈9之间的密封效果。且风扇壳体1内壁的下部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与风扇壳体1内壁具有动密封间隙,轮圈9下沿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动密封间隙内,用于提升风扇壳体1与轮圈9之间的密封效果。
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为圆形,且风扇壳体1一体成型,风扇壳体1上沿的第二密封环14伸入到轮圈9上沿的倒U型的密封部内,且不与密封部接触,形成动密封结构。风扇壳体1内壁的下部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风扇壳体1内部。轮圈9下沿的第一密封环13 伸入延伸部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间隙内,且不与延伸部以及风扇壳体1内壁接触。上下两个密封结构能够改变气流流动的路径,进而在转动时提高风扇壳体1内部的压力,同时减少气体通过动密封间隙回流。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该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为四边形,且风扇壳体1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下壳体22上沿的第二密封环14伸入到轮圈9上沿的倒U型的密封部内,且不与密封部接触,形成动密封结构。向下投影时,上壳体21上沿与轮圈9上沿重叠,且上壳体21上沿与轮圈9上沿不接触。
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图6中轮圈9上沿还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上壳体21上沿与轮圈9上沿之间,用于减小动连接缝隙以及改变气流流动路径,增大风扇壳体1内部的气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轮圈9与风扇壳体1之间的动密封连接处设置有自润滑密封环19,用于加强动密封处的密封性。具体的,该自润滑密封环19可以是石墨环。轮圈9上的第一密封环13或风扇壳体1上的第二密封环14与自润滑密封环19接触,用于该散热风扇转动时提供动密封。
如图27所示的实施例中,轮圈9下沿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风扇壳体1下部的延伸部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间隙内,且不与延伸部以及风扇壳体1内壁接触。同时,第一密封环13与与自润滑密封环19 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轴套12两端的内壁直径大于中部位置的内壁直径,弹簧18套设在转轴4的下部,且位于轴承3与轴套12内壁中部位置之间。弹簧两端分别接触轴套12内壁阶梯位置以及轴承3,用于轴向支撑转轴4下部的轴承3以及为转轴4的轴向浮动提供弹性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弹簧18设置在转轴固定座5与转轴4上部的轴承3之间。弹簧两端分别接触转轴固定座5以及位于转轴4上部的轴承3,用于轴向支撑转轴固定座5以及为转轴4的轴向浮动提供弹性力。
图1以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转轴4下部的轴承3通过卡簧进行限位。转轴4上部的轴承3卡紧在轴套12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轮圈9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增压叶片15,用于提升风扇壳体1内部的压强。该实施例与图14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轮圈9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增压叶片15,且增压叶片15沿圆周自上向下倾斜,增压叶片15 上端与轮圈9上部的第一密封环13接触,增压叶片15的下端与轮圈9 下部的第一密封环13接触。增压叶片5与轮圈9以及第一密封环13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
如图16所示为该具有增压叶片15的轮圈9的实施图。该实施例中,增压叶片15能够在轮圈9的转动下,阻挡轮圈9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气流流动,进一步的提升动密封效果,降低气体回流,提升出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轮圈9下沿设置有气流阻挡翼16,气流阻挡翼16固定在轮圈9内壁上,位于叶片11后缘的叶梢处,用于降低气体回流。其中,每个叶片11对应一个气流阻挡翼16,气流阻挡翼16从前一个叶片11的后缘延伸至下一个叶片11的前缘,降低气体回流。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风扇壳体1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和/或侧壁具有泄压孔17,用于风扇泄压,保持风扇壳体1内部压力稳定,保证气流顺畅输送。
如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上部具有泄压孔17。该泄压孔17位于风扇壳体1内壁上部的延伸部上,延伸部上的泄压孔17连通动密封连接结构处的间隙,用于保持风扇壳体1内部压力稳定,保证气流能够顺畅的进入风扇壳体1内部。
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图18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下部具有泄压孔17。该泄压孔17位于风扇壳体1内壁下部的延伸部上,延伸部上的泄压孔17连通动密封连接结构处的间隙,用于保持风扇壳体1内部压力稳定,保证气流能够顺畅的进入风扇壳体1内部。
如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图18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上部以及下部均具有泄压孔17。该泄压孔17位于风扇壳体1内壁上部以及下部的延伸部上,延伸部上的泄压孔17连通动密封连接结构处的间隙,用于保持风扇壳体1内部压力稳定,保证气流能够顺畅的进入风扇壳体1内部。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图20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上部、下部以及风扇壳体1外侧壁上均具有泄压孔17。该泄压孔17位于风扇壳体1内壁上部、下部的延伸部上以及风扇壳体1外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延伸部上的泄压孔17 连通动密封连接结构处的间隙,风扇壳体1外侧壁上的泄压孔17连通至轮圈9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用于保持风扇壳体1内部压力稳定,保证气流能够顺畅的进入风扇壳体1内部。
如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图21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仅仅在风扇壳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泄压孔17。该泄压孔17位于风扇壳体1外侧壁的上部和下部。风扇壳体1外侧壁上的泄压孔17连通至轮圈9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用于保持风扇壳体 1内部压力稳定,保证气流能够顺畅的进入风扇壳体1内部。
如图2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图23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仅仅在风扇壳体1外侧壁上的下部设置有泄压孔17。该泄压孔17连通至轮圈9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用于保持风扇壳体1内部压力稳定,保证气流能够顺畅的进入风扇壳体1内部。
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图24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下部以及风扇壳体1外侧壁上的下部均具有泄压孔17。该泄压孔17位于风扇壳体1内壁下部的延伸部上以及风扇壳体1外侧壁的下部。延伸部上的泄压孔17连通动密封连接结构处的间隙,风扇壳体1外侧壁上的泄压孔17连通至轮圈9与风扇壳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用于保持风扇壳体1内部压力稳定,保证气流能够顺畅的进入风扇壳体1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风扇壳体1上部具有进风孔20,进风孔20位于风扇壳体1与轮圈9动密封结构之上,用于增加进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气流流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8-30所示,至少两个风扇水平阵列设置。相邻两个风扇的风扇壳体1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用于提高风扇的散热面积以及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5)

1.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风扇包括:风扇壳体(1),所述风扇壳体(1)内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轴套(12),所述轴套(12)外部固定安装有马达定子(2),所述轴套(12)内部通过至少两个轴承(3)设置有转轴(4);
所述转轴(4)的上端通过转轴固定座(5)固定连接有转子外壳(6),所述转子外壳(6)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马达定子(2)位置对应的马达转子(7),用于驱动所述转轴(4)转动;
所述转子外壳(6)外侧固定设置有叶轮(8),用于在所述转轴(4)的带动下转动;
所述叶轮(8)具有轮圈(9),所述轮圈(9)与所述风扇壳体(1)动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8)还包括轮毂(10)和叶片(11),所述轮毂(10)固定在所述转子外壳(6)上,所述叶片(11)的叶根固定在所述轮毂(10)上,所述叶片(11)的叶梢固定在所述轮圈(9)上;
所述叶片(11)的前缘在轴向方向上高于所述轮圈(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1)内壁的上部和/或下部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风扇壳体(1)内壁具有动密封间隙,所述轮圈(9)上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所述动密封间隙内,与所述延伸部重叠设置,用于提升所述风扇壳体(1)与所述轮圈(9)之间的密封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9)上沿向外延伸出切面为倒U型的密封部,所述风扇壳体(1)上的第二密封环(14)伸入所述密封部内,用于提升所述风扇壳体(1)与所述轮圈(9)之间的密封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1)内壁的下部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风扇壳体(1)内壁具有动密封间隙,所述轮圈(9)下沿的第一密封环(13)伸入所述动密封间隙内,用于提升所述风扇壳体(1)与所述轮圈(9)之间的密封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9)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增压叶片(15),用于提升所述风扇壳体(1)内部的压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9)下沿设置有气流阻挡翼(16),所述气流阻挡翼(16)固定在所述轮圈(9)内壁上,位于所述叶片(11)后缘的叶梢处,用于降低气体回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1)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和/或侧壁具有泄压孔(17),用于风扇泄压,保证气流顺畅输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上套设有弹簧(18),用于实现所述转轴(4)相对于所述轴套(12)上下浮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2)两端的内壁直径大于中部位置的内壁直径,所述弹簧(18)套设在所述转轴(4)的下部,且位于所述轴承(3)与所述轴套(12)内壁中部位置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8)设置在所述转轴固定座(5)与所述转轴(4)上部的所述轴承(3)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9)与所述风扇壳体(1)之间的动密封连接处设置有自润滑密封环(19),用于加强动密封处的密封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1)上部具有进风孔(20),且位于所述风扇壳体(1)与所述轮圈(9)动密封结构之上,用于增加进风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1)上侧的进风口和下侧的出风口为漏斗形,用于增大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以及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15.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风扇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风扇,至少两个所述风扇水平阵列设置;
相邻两个所述风扇的所述风扇壳体(1)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
CN202220587037.9U 2022-03-15 2022-03-15 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 Active CN217176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7037.9U CN217176926U (zh) 2022-03-15 2022-03-15 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7037.9U CN217176926U (zh) 2022-03-15 2022-03-15 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6926U true CN217176926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4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87037.9U Active CN217176926U (zh) 2022-03-15 2022-03-15 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6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74990B2 (en) Integral tip seal in a fan-shroud structure
CN108603512A (zh) 带有不被堵塞的出口的发动机冷却风扇外壳护罩
CN217176926U (zh) 高压双动态密封散热风扇
KR20120011506A (ko) 차량용 냉각팬
CN107014048B (zh) 风机风道系统及包括其的空气净化机
CN109707666B (zh) 超大功率型风机叶轮
CN209984154U (zh) 一种高速吸尘器马达
CN215109658U (zh) 叶轮和送风装置
CN113982975A (zh) 超高压低噪音冷却风扇
CN113123977B (zh) 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8377011U (zh) 动态密封高压散热风扇
CN210799491U (zh) 一种轴流散热风扇装配结构
CN108930659B (zh) 风扇
CN109707644B (zh) 轴流电机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CN216714746U (zh) 一种轴流式低噪风机及其应用的清洁设备
CN220015580U (zh) 一种轴流散热风扇
CN109864625B (zh) 轴流风扇、机座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KR101817956B1 (ko) 송풍기용 임펠러
CN110685958A (zh) 一种风机扇罩
CN216199151U (zh) 超高压低噪音冷却风扇
CN217713061U (zh) 风轮、出风装置
JP2005113770A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210715254U (zh) 一种可装配多扇叶的风扇
CN215633906U (zh) 具有静音增压结构的离心风机
CN219388200U (zh) 高转速高风压散热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