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6919U - 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6919U
CN217156919U CN202220511174.4U CN202220511174U CN217156919U CN 217156919 U CN217156919 U CN 217156919U CN 202220511174 U CN202220511174 U CN 202220511174U CN 217156919 U CN217156919 U CN 217156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ncave
convex
diopt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111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m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martm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m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martm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m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martm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m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111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6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6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6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从物面至像面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可变屈光度的液体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当扫码物距从扫码物距范围的第一物距阈值向第二物距阈值变化时,液体透镜的屈光度从屈光度可变范围的第一屈光度阈值向第二屈光度阈值变化,以使该光学系统对扫码物距范围内的待扫描图形码进行对焦。该方案可通过改变液体透镜的屈光度来实现对不同扫码物距进行聚焦,对焦时间短,结构紧凑减小了体积,且液体透镜作为光学系统中的一个内部光学组件,结构稳定性好,抗机械振动性强,增加了系统稳定性。

Description

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和扫码器。
背景技术
扫码器是一种读取如一维码、二维码等图形码的设备,利用光学系统中镜头的光学成像原理,获取所需的图像,捕获到的图像内容解码后,通过数据线或者无线通讯方式传输到电脑或者其它设备进行处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商业收银、快递物流、仓储运输及智能制造等领域,成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其中,光学系统是重要硬件部分,其扫码物距范围决定了使用场景的广度。为了实现不同扫码物距的清晰读码。目前的技术中通常采用马达对焦镜头作为扫码器的光学系统,当处于不同扫码物距时,通过马达带动镜头的移动来实现对焦。
随着工业场景的多样性以及设备的小型化,扫码器需要对不同扫码物距的待扫描图形码进行快速对焦,有些场景还需要扫码器体积尽可能小,这也就意味着对扫码器的光学系统的体积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在目前技术中,马达对焦镜头需要用到马达,但不论是普通步进马达还是VCM马达(音圈马达),体积都比较大,对于一些小型化设备不适用;而且普通的步进马达对焦时间较长,对于一些需要快速识别的场景不适用;虽然VCM马达对焦速度较快,但其抗震动性不太好,在很多工业场景中,机器内部的振动较大,VCM马达不耐用。对于扫码器来说,步进马达和VCM马达都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这些工业场景下对对焦速度、体积和稳定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和扫码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所述系统从物面至像面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可变屈光度的液体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
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55且小于1.78;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大于37且小于52;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65且小于1.71;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大于50且小于55;
所述系统的机构后焦与所述系统的有效焦距间的比值大于0.5且小于0.8;所述系统的光学总长与所述系统的有效焦距的比值大于1.1且小于1.5;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间的比值的绝对值大于0.8且小于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间的比值的绝对值大于1.2且小于2;
其中,当扫码物距从扫码物距范围的第一物距阈值向第二物距阈值变化时,所述液体透镜的屈光度从屈光度可变范围的第一屈光度阈值向第二屈光度阈值变化,以使所述系统对所述扫码物距范围内的待扫描图形码进行对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度;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度;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码物距范围为50至3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扫描图形码包括一维码和/或二维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扫码器,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系统。
上述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从物面至像面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可变屈光度的液体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55且小于1.78、阿贝数大于37且小于52;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65且小于1.71、阿贝数大于50且小于55;该系统的机构后焦与其有效焦距间的比值大于0.5且小于0.8;该系统的光学总长与其有效焦距的比值大于1.1且小于1.5;第二透镜的焦距与第四透镜的焦距间的比值的绝对值大于0.8且小于3;第四透镜的焦距与第五透镜的焦距间的比值的绝对值大于1.2且小于2;当扫码物距从扫码物距范围的第一物距阈值向第二物距阈值变化时,液体透镜的屈光度从屈光度可变范围的第一屈光度阈值向第二屈光度阈值变化,以使该光学系统对扫码物距范围内的待扫描图形码进行对焦。该方案让液体透镜在光学系统中发挥出了其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其可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引起其曲率的变化,从而当对不同扫码物距进行对焦时,可通过改变液体透镜的屈光度来实现对不同扫码物距进行聚焦,其响应速度很快,对焦时间短,可达毫秒级别,且结构紧凑减小了体积,能适用于很多小型化的场景,且液体透镜作为光学系统中的一个内部光学组件,结构稳定性比其它外部机械部件要好,抗机械振动性更强,增加了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在扫码物距为300时的光路图;
图2(b)为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在扫码物距为100时的光路图;
图2(c)为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在扫码物距为50时的光路图;
图3(a)为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在扫码物距为300时的MTF曲线图;
图3(b)为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在扫码物距为100时的MTF曲线图;
图3(c)为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在扫码物距为50时的MTF曲线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在扫码物距为100时的场曲畸变曲线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在扫码物距为100时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申请所述“第一”、“第二”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本申请涉及的相关术语解释:
分辨率:能够分辨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马达对焦镜头:包括普通步进马达镜头和VCM马达镜头,通过马达带动镜头移动实现对焦;
液态镜头:包括液体透镜和定焦镜头,其中液体透镜是可变焦部分,定焦镜头为固定部分,通过液体透镜和定焦镜头的共同作用实现对不同物距的快速对焦;
光焦度:透镜对光线的屈折能力的大小,光焦度越大,对光线屈折角度越大;
驱动电压:驱动液体透镜光焦度变化需要外界电压驱动;
TTL:即光学总长,指沿光轴方向,从第一个镜片前端面到像面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后续部分简称为光学系统),其结构可参考图1,该光学系统从物面至像面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具有可变屈光度的液体透镜140、第四透镜150和第五透镜160。其中,该第二透镜120的折射率ndL2大于1.55且小于1.78;该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vdL2大于37且小于52;该第五透镜160的折射率ndL5大于1.65且小于1.71;该第五透镜160的阿贝数vdL5大于50且小于55。以及,该光学系统的机构后焦BFL与该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EFL间的比值(即BFL/EFL)大于0.5且小于0.8;该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TTL与该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EFL的比值(即TTL/EFL)大于1.1且小于1.5。以及,第二透镜120的焦距f2与第四透镜150的焦距f4间的比值的绝对值(即|f2/f4|)大于0.8且小于3;第四透镜150的焦距f4与第五透镜160的焦距f5间的比值的绝对值(即|f4/f5|)大于1.2且小于2。
对于具有可变屈光度的液体透镜140的原理,以康宁的A-25H液体透镜为例,其中的water和oil可以视为两种等密度、不同折射率的透明液体,当没有电压驱动时,两种液体的接触面(后续部分简称为液体接触面)在water部分向oil部分凸,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液体接触面的曲率发生改变,慢慢地转为由oil部分向water部分凸,液体透镜部分实现了对入射光线的发散和汇聚,即屈光度发生了变化。基于此,当物距由远到近时,驱动电压可开始工作,实现对入射光线的聚焦,液体透镜通过自身屈光度的变化来实现对入射光线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当扫码物距从扫码物距范围的第一物距阈值向第二物距阈值变化时,液体透镜140的屈光度从屈光度可变范围的第一屈光度阈值向第二屈光度阈值变化,以使该光学系统对该扫码物距范围内的待扫描图形码进行对焦。在具体应用示例中,该待扫描图形码可以包括一维码和/或二维码。其中,扫码物距范围是指在大部分工业场景下进行图形码扫描时该光学系统满足的工作物距,该扫码物距范围具有第一物距阈值(即最大物距范围值)及第二物距阈值(即最小物距范围值);扫描物距是指在当前的待扫描图形码相对于该光学系统的物距;液体透镜140的屈光度可变范围具有第一屈光度阈值和第二屈光度阈值,可分别对应于最小屈光度和最大屈光度;当扫码物距从扫码物距范围的最大物距范围值向最小物距范围值变化时,液体透镜140的屈光度可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从最小屈光度变化为最大屈光度,从而使得该光学系统实现对扫码物距范围内的待扫描图形码进行对焦。其中,当扫描物距为最大物距范围值时,液体透镜140处于未被驱动状态,液体透镜140的屈光度为最小屈光度;当扫描物距为最小物距范围值时,液体透镜140处于工作范围内的最大屈光度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该光学系统在去掉液体透镜140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独立成像。
上述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让液体透镜140在光学系统中发挥出了其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其可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引起其曲率的变化,从而当对不同扫码物距进行对焦时,可通过改变液体透镜的屈光度来实现对不同扫码物距进行聚焦,其响应速度很快,对焦时间短,可达毫秒级别,且结构紧凑减小了体积,能适用于很多小型化的场景,且液体透镜作为光学系统中的一个内部光学组件,结构稳定性比其它外部机械部件要好,抗机械振动性更强,增加了系统稳定性。
对于液体透镜140,扫码物距为第一物距阈值时,该液体透镜140中的液体接触面141从物面至像面方向凸;扫码物距为第二物距阈值时,液体透镜140中的液体接触面141从像面至物面方向凸。具体的,在扫码物距为第一物距阈值时,液体透镜处于未被驱动状态,此时液体透镜140中的液体接触面141呈现由物方向像方凸的情况,当扫码物距逐渐变小时,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液体接触面141的曲率发生变化,曲率半径逐渐增大,液体接触面141逐渐变平甚至开始由像方向物方凸,当扫码物距为第二物距阈值时,液体透镜140处于工作范围内的最大屈光度状态,液体接触面141从像面至物面方向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物距范围为50至300。本实施例中,第一物距阈值为300、第二物距阈值为50,由此光学系统可在300mm至50mm的扫码物距范围内对待扫描图形码进行聚焦,满足大部分工业读码场景。
对于各透镜的具体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120具有正屈光度、第三透镜130具有负屈光度、第四透镜150具有正屈光度、第五透镜160具有负屈光度;其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12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13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15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16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其中,以凸向物面的为凸,凸向像面的为凹。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液体透镜140、第四透镜150和第五透镜160为基本组件的光学系统的具体组成,且示例性的,以300mm物距和50mm物距进行介绍。
其中,扫码物距为第一物距阈值300mm时,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具体组成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061
表1
其中,第9面到第13面为液体透镜部分,各透镜的焦距依次为:第一透镜:2.5544、第二透镜:14.3926、第三透镜:-2.1542、液体透镜:-91.2521、第四透镜:-7.7084和第五透镜:4.2123。
其中,扫码物距为第二物距阈值50mm时,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具体组成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071
表2
其中,第9面到第13面为液体透镜部分,各透镜的焦距依次为:第一透镜:2.5544、第二透镜:14.3926、第三透镜:-2.1542、液体透镜:60.3976、第四透镜:-7.7084和第五透镜:4.2123。
如图2(a)至图2(c)示出了基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系统结构在扫码物距范围300mm至50mm中,扫码物距分别为300、100和50时的光路图,基于该光学系统结构,扫码物距从扫码物距范围的第一物距阈值300mm向第二物距阈值50mm变化时,该光学系统的后焦距是不变的。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系统结构,在不同的扫码物距下的MTF曲线如图3(a)至图3(b)所示。其中,图3(a)为300mm扫描物距下对焦后的衍射MTF曲线图,横坐标为空间频率,纵坐标为对比度大小,图中的曲线为像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对比度大小跟空间频率的关系;图3(b)为100mm扫描物距下对焦后的衍射MTF曲线图,横坐标为空间频率,纵坐标为对比度大小,图中的曲线为像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对比度大小跟空间频率的关系;图3(b)为50mm扫描物距下对焦后的衍射MTF曲线图,横坐标为空间频率,纵坐标为对比度大小,图中的曲线为像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对比度大小跟空间频率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个扫描物距作为示例进行展示,在300mm至50mm范围内的其它物距时,可通过调节驱动电压来进行不同物距的对焦,MTF值均较好。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为100mm扫描物距下的场曲畸变曲线,由图4所示结果可知其场曲和畸变大小均较小。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为100mm扫描物距下的相对照度曲线,由图5所示结果可知其相对照度较高。
基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系统结构,通过优化及合理分配权重,可兼顾不同扫描物距下的性能,工作物距可覆盖300mm至50mm,全物距在100lp/mm的情况0.7视场以内的MTF值>40%,分辨率较好,300mm至50mm这个物距范围能满足大部分工业读码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为9.44。本实施例中,加上液体透镜后,整个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为9.44mm,其结构紧凑,能适用于很多小型化的场景,液体透镜的响应速度很快,可达毫秒级,远快于普通步进马达,跟VCM马达相当;又由于液体透镜作为镜头的一个内部组件,结构稳定性比其它外部机械部件要好,抗机械振动性更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物距为100时,上述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为7.8。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主要参数可以包括TTL(光学总长)9.44mm、100物距下的EFL(有效焦距)7.8mm、FBL(光学后焦)6.2mm。
对于各透镜的具体结构,作为另外一些实施例,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光度;第三透镜130具有负屈光度;第四透镜150具有负屈光度;第五透镜160具有正屈光度。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透镜11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12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13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15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16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对此,如下表3至表5示出了本实施例分别在扫码物距为300mm、100mm和50mm时的结构参数: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091
表3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01
表4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02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11
表5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五透镜的焦距依次为:2.530235、-10、-3.375432、-6.872927和4.136684。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12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13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15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16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对此,如下表6至表8示出了本实施例分别在扫码物距为300mm、100mm和50mm时的结构参数: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21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31
表6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32
表7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41
表8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五透镜的焦距依次为:2.447411、-6.240366、-4.004068、-7.025406和4.139602。
对此,如下表9至表11示出了本实施例分别在扫码物距为300mm、100mm和50mm时的另一种结构参数: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51
表9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52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61
表10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62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71
表11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五透镜的焦距依次为:2.552312、-7.648512、-3.971102、-6.100577和3.947696。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12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13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15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16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对此,如下表12至表14示出了本实施例分别在扫码物距为300mm、100mm和50mm时的结构参数: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72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81
表12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82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91
表13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192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201
表14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五透镜的焦距依次为:2.73395、-14.176634、-3.670364、-6.044796和4.018996。
对于各透镜的具体结构,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120具有正屈光度;第三透镜130具有负屈光度;第四透镜150具有负屈光度;第五透镜160具有正屈光度;其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12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13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15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16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对此,如下表15至表17示出了本实施例分别在扫码物距为300mm、100mm和50mm时的结构参数: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211
表15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212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221
表16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222
Figure BDA0003538280970000231
表17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五透镜的焦距依次为:2.587927、17.342319、-2.21858、-6.45172和3.840542。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扫码器,可用于对一维码、二维码等图形码进行扫码,该扫码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系统。本实施例的扫码器可具备对焦时间短、体积小及系统稳定性强的特点,可涵盖300mm至50mm的扫描物距范围,满足大部分工业读码场景的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从物面至像面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可变屈光度的液体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
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55且小于1.78;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大于37且小于52;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65且小于1.71;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大于50且小于55;
所述系统的机构后焦与所述系统的有效焦距间的比值大于0.5且小于0.8;所述系统的光学总长与所述系统的有效焦距的比值大于1.1且小于1.5;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间的比值的绝对值大于0.8且小于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间的比值的绝对值大于1.2且小于2;
其中,当扫码物距从扫码物距范围的第一物距阈值向第二物距阈值变化时,所述液体透镜的屈光度从屈光度可变范围的第一屈光度阈值向第二屈光度阈值变化,以使所述系统对所述扫码物距范围内的待扫描图形码进行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度;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度;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物距范围为50至30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扫描图形码包括一维码和/或二维码。
10.一种扫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
CN202220511174.4U 2022-03-09 2022-03-09 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 Active CN217156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1174.4U CN217156919U (zh) 2022-03-09 2022-03-09 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1174.4U CN217156919U (zh) 2022-03-09 2022-03-09 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6919U true CN21715691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3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11174.4U Active CN217156919U (zh) 2022-03-09 2022-03-09 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69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3612B1 (ja) 2022-11-18 2023-12-22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3612B1 (ja) 2022-11-18 2023-12-22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1126B2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254997B (zh) 光学成像系统
US9823448B2 (en) Camera lens module
JP2015068910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2243363A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
JP2007233152A (ja) 光学装置
KR101862451B1 (ko) 컨버터 광학계
CN112346208B (zh) 一种大光圈镜头和终端设备
CN113406779B (zh)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7156919U (zh) 应用于扫码的光学系统及扫码器
CN108957708B (zh) 望远镜头
CN110850558A (zh) 超广角摄像镜头
JP2013088719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KR20210121543A (ko)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5542522B (zh) 一种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JP2024504797A (ja) 光学系及びこれを含む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2207280B1 (ko) 촬상 광학계
CN210864174U (zh) 超广角摄像镜头
WO2022023855A1 (en) Folded macro-tele camera lens designs
KR20200085205A (ko)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1971603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电子装置
CN115712187B (zh) 一种大靶面空间鱼眼成像镜头
CN217846780U (zh) 一种用于工业检测的镜头系统
CN217606166U (zh) 一种85mmF1.8全画幅镜头
CN117092800B (zh) 变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