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6792U -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6792U
CN217156792U CN202220826263.8U CN202220826263U CN217156792U CN 217156792 U CN217156792 U CN 217156792U CN 202220826263 U CN202220826263 U CN 202220826263U CN 217156792 U CN217156792 U CN 217156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ftershock
circuit
ultrasonic transducer
osci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62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泽华
刘莎莎
刘夏聪
张剑云
梅丁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eehy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eehy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eehy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eehy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62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6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6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6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所述余震消除电路包括:振荡信号发生电路,用于产生振荡信号;超声换能器,与所述振荡信号发生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振荡信号产生超声波信号,并检测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回波信号;回波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回波信号;叠加信号发生电路,用于产生叠加信号,以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产生叠加信号,该叠加信号可以激励超声换能器产生与余震方向相反的震动,进而可以抵消或减弱超声换能器的余震,即通过有源的方式主动消除余震。

Description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通常情况下,超声波测距系统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该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为两个单独的部件,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信号,通过超声波接收器检测回波信号,可以实现距离的测量。
但是,为了减小器件的体积或者降低成本,现有技术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采用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同时实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回波信号的检测。具体地,在发射间隔(发射超声波的时间区间)超声波传感器作为超声波发射器工作,发射超声波信号;而在发射间隔之后的接收间隔(接收超声波信号的时间区间),超声波传感器作为超声波接收器工作,检测回波信号。其中,在发射间隔内,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振荡信号激励超声波传感器的振荡单元振荡。但是,在该振荡信号结束之后,振荡单元不能立即停止振荡,即振荡信号结束之后会存在余震,该余震会导致回波信号不能被可靠的检测,使得超声波传感器难以在邻近区域中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超声波传感器存在余震,导致回波信号不能被可靠的检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震消除电路,包括:
振荡信号发生电路,用于产生振荡信号;
超声换能器,与所述振荡信号发生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振荡信号产生超声波信号,并检测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回波信号;
回波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回波信号;
叠加信号发生电路,用于产生叠加信号,以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包括:
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预设的叠加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振荡电路复用所述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中的部分或全部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包括:
移相器,用于对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信号进行移相处理,产生与所述余震信号相位相反的叠加信号,以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余震信号为模拟余震信号,所述移相器为模拟移相器;
所述模拟移相器,用于对所述模拟余震信号进行移相处理,产生与所述余震信号相位相反的叠加信号,以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余震信号为模拟余震信号,所述移相器为数字移相器,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还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
所述ADC,用于将所述模拟余震信号转换为数字余震信号;
所述数字移相器,用于对所述数字余震信号移相,获得与所述数字余震信号相位相反的数字叠加信号;
所述DAC,用于将所述数字叠加信号转换为模拟叠加信号,以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叠加信号的时长等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的时长,所述叠加信号用于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全部余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叠加信号的时长小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的时长,所述叠加信号用于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部分余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叠加信号用于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前部余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余震消除电路还包括: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选择导通所述振荡信号发生电路、所述回波信号处理电路或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余震消除电路还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选择导通所述振荡信号发生电路、所述回波信号处理电路或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雷达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产生叠加信号,该叠加信号可以激励超声换能器产生与余震方向相反的震动,进而可以抵消或减弱超声换能器的余震,即通过有源的方式主动消除余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震消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余震消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震消除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余震消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转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余震消除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余震消除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余震消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波传感器芯片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雷达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通常情况下,超声波测距系统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该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为两个单独的部件,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信号,通过超声波接收器检测回波信号,可以实现距离的测量。
但是,为了减小器件的体积或者降低成本,现有技术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采用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同时实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回波信号的检测。具体地,在发射间隔(发射超声波的时间区间)超声波传感器作为超声波发射器工作,发射超声波信号;而在发射间隔之后的接收间隔(接收超声波信号的时间区间),超声波传感器作为超声波接收器工作,检测回波信号。其中,在发射间隔内,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振荡信号激励超声波传感器的振荡单元振荡。但是,在该振荡信号结束之后,振荡单元不能立即停止振荡,即振荡信号结束之后会存在余震,该余震会导致回波信号不能被可靠的检测,使得超声波传感器难以在邻近区域中进行测量。
针对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震消除电路,可以主动抵消或减弱振荡单元的余震,提高超声波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震消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余震消除电路包括振荡信号发生电路、超声换能器、回波信号处理电路和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其中,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和回波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超声换能器电连接;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分别与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和超声换能器电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可能仅与振荡信号发生电路电连接,或仅与超声换能器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振荡信号发生电路用于产生振荡信号,超声换能器用于进行电信号和机械信号的转换。具体地,在发射间隔,超声换能器作为超声波发射器工作,根据振荡信号(电信号)产生超声波信号(机械信号);在发射间隔之后的接收间隔,超声换能器作为超声波接收器工作,检测回波信号,并传输至回波信号处理电路,回波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接收并处理该回波信号,以便根据该回波信号确定测量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超声换能器包括振荡单元,超声换能器通过振荡单元进行电信号和机械信号的转换。该振荡单元可以为振荡片、振荡膜、压电陶瓷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理解,在该振荡信号结束之后,振荡单元不能立即停止振荡,即振荡信号结束之后振荡单元会存在余震。但是,根据超声波传感器的设置,在振荡信号结束之后需要进行回波检测(回波信号的检测),此时振荡单元的余震与检测到的回波信号叠加,会导致回波信号不能被可靠的检测,使得超声波传感器难以在邻近区域中进行测量。
针对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产生叠加信号,该叠加信号可以激励振荡单元产生与余震相反的震动,进而可以抵消或减弱振荡单元的余震,即通过有源的方式主动消除余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只有在振荡信号结束之后才会产生余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叠加信号的产生时机为振荡信号结束之后。
为了便于描述,将振荡单元的余震产生的信号称为余震信号。理想情况下,叠加信号可以激励振荡单元产生的震动应当与余震的强度相同、相位相反,以最大程度地抵消的余震,即叠加信号与余震信号的强度相同、相位相反(相差180°)。为了获得符合该要求的叠加信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多种实现方式,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叠加信号可以为预设信号。具体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中包括振荡电路,该振荡电路可以根据预设的参数产生对应的叠加信号。由于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的振荡信号是已知的,因此超声波信号的波长、频率是已知的。另外,根据有限次的实验可以得出不同频率、波长情况下的余震信号,从而取余震信号的反相信号作为余震抵消的叠加信号。具体实现中,该振荡电路可以包括RC振荡电路,RC振荡电路受控产生预设的叠加信号,并将叠加信号发送至振荡单元,激励振荡单元产生与余震强度相同、相位相反的震动,进而将振荡单元的余震抵消,即振荡单元收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势能,从而使得余震快速消除。
可理解,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中同样存在振荡电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可以复用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中的振荡电路,以产生叠加信号。该实现方式可以减少元器件的使用,减小芯片面积,进一步降低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当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复用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中的振荡电路时,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可以仅与振荡信号发生电路电连接,通过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向超声换能器发送叠加信号;当叠加信号发生电路设置独立的振荡电路时,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可以仅与超声换能器电连接,通过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向超声换能器发送叠加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叠加信号可以根据采集的振荡信号生成。具体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中包括移相器,该移相器可以对振荡单元的余震信号进行移相处理。可理解,当对余震信号移相180°时,会产生与余震信号强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叠加信号,该叠加信号传输至振荡单元,激励振荡单元产生与余震强度相同、相位相反的震动,进而将振荡单元的余震抵消,即振荡单元收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势能,从而使得余震快速消除。需要指出的是,“叠加信号与余震信号强度相同、相位相反”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叠加信号可以与余震信号相位相反,但是信号强度小于或大于余震信号;或者,叠加信号的信号强度与余震信号相同,但是叠加信号与余震信号的相位差大于0°,小于180°。该叠加信号的设置方式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振荡单元的余震,均应当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实现中,该移相器可以为模拟移相器或数字移相器,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余震消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相器为模拟移相器。由于振荡单元产生的余震信号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模拟振荡信号,即余震信号为模拟余震信号,因此,使用模拟移相器可以对模拟振荡信号直接进行反相处理,获得与余震信号强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模拟叠加信号,该模拟叠加信号传输至振荡单元,激励振荡单元产生与余震强度相同、相位相反的震动,进而将振荡单元的余震抵消,即振荡单元收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势能,从而使得余震快速消除。如图3所示,对余震信号移相180°获得与余震信号强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得加信号。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余震信号移相其它度数(例如,大于0°,小于180°),获得的叠加信号与余震信号的相位差大于0°,小于180°。该叠加信号的设置方式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振荡单元的余震,均应当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需要使用一个模拟移相器,无需进行过多的信号处理,减少元器件的使用,电路简单,可以减小芯片面积,进一步降低成本。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余震消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相器为数字移相器。由于振荡单元采集的振荡信号为模拟信号,以及震动单元仅能通过模拟信号进行激励,因此,在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中还需要增加一个模数转换器ADC和一个数模转换器DAC。
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转换示意图。如图4并结合图5所示,余震信号为模拟余震信号,ADC的输入端与振荡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模拟余震信号转换为数字余震信号;ADC的输出端与数字移相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数字余震信号传输至数字移相器;数字移相器用于对数字余震信号移相180°,获得数字叠加信号;数字移相器的输出端与DAC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数字叠加信号传输至DAC;DAC用于将数字叠加信号转换为模拟叠加信号;DAC的输出端与振荡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模拟叠加信号传输至振荡单元,激励振荡单元产生震动,以抵消或减弱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模拟余震信号和模拟叠加信号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个相位差(如图5所示),但是,模拟叠加信号激励振荡单元产生的震动仍然可以抵消掉震动单元大部分的余震。
在实际应用中,回波信号处理电路中同样可能存在ADC和DAC器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可以复用回波信号处理电路中的ADC和DAC器件,以减少元器件的使用,减小芯片面积,进一步降低成本。
从时间维度上看,在上述实施例中,叠加信号的时长等于余震信号的时长,则叠加信号可以抵消或减弱超声换能器的全部余震。需要指出的是,该“全部余震”是指从时间维度上,可以抵消或减弱全部时长的余震。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叠加信号和余震信号的周期相同,则叠加信号的时长等于余震信号的时长可以理解为叠加信号的周期数与余震信号的周期数相同,进而叠加信号可以抵消或减弱余震信号全部周期内的余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叠加信号的时长还可以小于余震信号的时长,则叠加信号可以抵消或减弱超声换能器的部分余震。
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余震消除场景示意图。如图6所示,余震信号的时长为t0-t2,叠加信号的时长为t0-t1(其中,t1<t2),则叠加信号仅可以抵消或减弱余震信号和叠加信号重叠时长(t0-t1时间段)内的余震,即抵消或减弱部分余震。
可理解,t0-t1时间段为产生余震的前部时间段,即叠加信号抵消或减弱的余震为前部余震。由于余震的前部时间段内信号强度较大,因此,当叠加信号的时长小于超声换能器的余震的时长时,控制叠加信号抵消或减弱前部余震可以最大程度的抵消或减弱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控制叠加信号抵消或减弱中间时间段内的余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在图7中,叠加信号的时长为t3-t1则叠加信号仅可以抵消或减弱余震信号和叠加信号重叠时长(t3-t1时间段)内的余震,即抵消或减弱部分余震。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置多个余震信号和叠加信号重叠的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余震消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余震消除电路在图1所示电路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开关单元用于选择导通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回波信号处理电路或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与超声换能器之间的回路。在实际应用中,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回波信号处理电路和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工作在不同的时段,相反,若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回波信号处理电路和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同时工作,则信号之间会造成干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开关单元择一选择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回波信号处理电路或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与超声换能器导通,可以避免不同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整个电路的可靠性。具体实现中,该开关单元可以采用三极管或MOS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另外,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开关单元选择导通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回波信号处理电路或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与超声换能器之间的回路。
具体实现中,一种可能的工作流程为: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导通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与超声换能器之间的回路,断开回波信号处理电路和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与超声换能器之间的回路,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向超声换能器发送振荡信号,激励超声换能器产生超声波信号;在超声波信号发送完毕后,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与超声换能器之间的回路,断开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和回波信号处理电路与超声换能器之间的回路,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向超声换能器发送叠加信号,激励超声波换能器产生震动,以抵消或减弱余震;在叠加信号发送完毕后,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回波信号处理电路与超声换能器之间的回路,断开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和叠加信号发生电路与超声换能器之间的回路,进行回波检测。可理解,在回波检测之前,由于通过叠加信号发生电路进行了余震消除,因此,回波检测结果会更加准确。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传感器芯片。
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波传感器芯片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包括余震消除电路,该余震消除电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为了表述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雷达装置。
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雷达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汽车雷达装置包括余震消除电路,该余震消除电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为了表述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荡信号发生电路,用于产生振荡信号;
超声换能器,与所述振荡信号发生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振荡信号产生超声波信号,并检测所述超声波信号的回波信号;
回波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回波信号;
叠加信号发生电路,用于产生叠加信号,以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包括:
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预设的叠加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复用所述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中的部分或全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包括:
移相器,用于对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信号进行移相处理,产生与所述余震信号相位相反的叠加信号,以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震信号为模拟余震信号,所述移相器为模拟移相器;
所述模拟移相器,用于对所述模拟余震信号进行移相处理,产生与所述余震信号相位相反的叠加信号,以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震信号为模拟余震信号,所述移相器为数字移相器,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还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
所述ADC,用于将所述模拟余震信号转换为数字余震信号;
所述数字移相器,用于对所述数字余震信号移相,获得与所述数字余震信号相位相反的数字叠加信号;
所述DAC,用于将所述数字叠加信号转换为模拟叠加信号,以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信号的时长等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的时长,所述叠加信号用于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全部余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信号的时长小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余震的时长,所述叠加信号用于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部分余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信号用于抵消或减弱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前部余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震消除电路还包括: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选择导通所述振荡信号发生电路、所述回波信号处理电路或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震消除电路还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选择导通所述振荡信号发生电路、所述回波信号处理电路或所述叠加信号发生电路。
12.一种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
13.一种汽车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余震消除电路。
CN202220826263.8U 2022-04-06 2022-04-06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Active CN217156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6263.8U CN217156792U (zh) 2022-04-06 2022-04-06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6263.8U CN217156792U (zh) 2022-04-06 2022-04-06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6792U true CN217156792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9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6263.8U Active CN217156792U (zh) 2022-04-06 2022-04-06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6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1417B2 (ja) パルス信号の送受信装置および送受信方法
US10005105B2 (en) Ultrasonic sensor driving circuit
EP2811317B1 (en) Ultrasound sensor
CN217156792U (zh)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JP2023058625A (ja) 物体検知装置および駐車支援装置
CN104067140A (zh) 用于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或运动的周围环境检测设备和所属方法
CN217213144U (zh)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Primerano et al. Echo-cancellation for ultrasonic data transmission through a metal channel
JP6393585B2 (ja) 地中レーダ装置
JP6339446B2 (ja) 探知装置、探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H01196589A (ja) 非接触式距離測定装置
CN112485800A (zh) 水中探测装置及气泡检测方法
Tang et al. Acoustic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elemetry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EP3297185B1 (en) Acoustic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cous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17689401U (zh) 余震消除电路、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及汽车雷达装置
JP5980636B2 (ja) 物標検出装置
CN107888372A (zh) 基于混沌振子阵元水下声纳通信系统
JP2957712B2 (ja) 超音波測距装置
JP2014174093A (ja) 到来波推定装置、レーダ装置、ソナー装置、到来波推定方法、到来波推定プログラム
JP3335778B2 (ja) レーダ装置
JPS61271485A (ja) 多周波超音波パルスの連続送波方法
JP2009128165A (ja) 不要波抑圧装置
CN220231978U (zh) 一种超声波信号处理电路、传感器芯片和装置
RU153039U1 (ru) Гидролокатор бокового обзора с квазиортогональными сигналами
JPS62103589A (ja) アクテイブソ−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