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1374U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1374U
CN217151374U CN202220491177.6U CN202220491177U CN217151374U CN 217151374 U CN217151374 U CN 217151374U CN 202220491177 U CN202220491177 U CN 202220491177U CN 217151374 U CN217151374 U CN 217151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tiffening
steel
weak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911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科峰
徐换枫
冯彩霞
吴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cong Build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cong 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cong 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cong 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911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1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1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1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扁钢管混凝土柱的强弱轴回转半径相差显著,承载压力不平衡的问题。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包括立柱,立柱至少一侧固连横梁形成弱轴侧面,弱轴侧面上固贴加劲柱,加劲柱包括加劲钢管,加劲钢管内填筑混凝土,加劲柱内通过至少一种连接件与立柱固连,连接件沿立柱与加劲柱的贴合面竖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弱轴方向增设混凝土加劲柱的方式,增加弱轴的回转半径,提高柱的弱轴稳定性能,进而提高柱的受压承载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承载力的显著提升。同时具备低成本、高效益、易施工、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柱加强方式,特别是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住宅建筑中,因建筑使用要求限制,经常采用扁钢管混凝土柱作为主要承重柱,扁钢管混凝土柱的强弱轴回转半径相差显著,而柱的受压承载力由弱轴稳定控制,即弱轴侧面的承载强度决定整体扁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强度。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扁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能力由强、弱轴稳定承载力的较小值控制,弱轴的稳定系数与强轴相差较多,因此不能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通过在柱弱轴方向增设与墙同宽的混凝土加劲柱,可在不影响建筑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以较小的代价,大幅提高柱弱轴的稳定承载力,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弱轴侧面提供合理的加强结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承载力,从而提高柱的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至少一侧固连横梁形成弱轴侧面,所述弱轴侧面上固贴加劲柱,所述加劲柱包括加劲钢管,所述加劲钢管内填筑混凝土,所述加劲柱内通过至少一种连接件与所述立柱固连,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立柱与所述加劲柱的贴合面竖向设置。
在上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中,所述连接件为栓钉,由所述加劲柱伸出固连所述立柱。
在上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中,所述连接件为剪力键,所述剪力键的主体埋设于所述加劲柱中,所述剪力键的一侧边由所述加劲柱露出并固连所述立柱。
在上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中,所述剪力键具体为角钢、槽钢或工字钢,所述剪力键呈竖立设置。
在上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中,所述连接件为两种,一种为栓钉,另一种为加劲钢板,由所述加劲柱伸出固连所述立柱;所述加劲钢板为T型板,其T型横板埋设于所述加劲柱中,其T型竖板的末端由所述加劲柱露出并固连所述立柱。
在上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中,所述加劲柱截面为矩形,柱内设箍筋和纵筋。
在上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中,所述立柱的弱轴侧面呈上下固连两根横梁,所述加劲柱位于上下两根横梁之间,所述加劲柱的底端通过混凝土层固连下方的横梁,所述加劲柱的顶端与上方的横梁之间余留空隙。
在上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中,所述加劲柱固贴于所述立柱弱轴侧面的中间位置或一半位置。
在上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中,所述加劲柱贴覆整面所述立柱弱轴侧面。
在上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中,所述立柱包括钢体外壳,所述钢体外壳内填筑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弱轴方向增设混凝土加劲柱的方式,增加弱轴的回转半径,提高柱的弱轴稳定性能,进而提高柱的受压承载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承载力的显著提升。同时具备低成本、高效益、易施工、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的实施例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的实施例二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的实施例三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的实施例四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的实施例五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加劲柱;3、纵筋;4、栓钉;5、剪力键;6、加劲钢板;7、装配板;8、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包括立柱1,立柱1至少一侧固连横梁8形成弱轴侧面,弱轴侧面上固贴加劲柱2,加劲柱2包括矩形混凝土柱,柱内设箍筋和纵筋。加劲柱2内通过至少一种连接件与立柱1固连,连接件沿立柱1与加劲柱2的贴合面竖向设置。
本新型实用可广泛应用于采用扁钢管混凝土柱的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仅需在钢柱弱轴旁增设混凝土加劲柱2的方式,即可显著提升立柱1的受压承载力。
连接件为栓钉4,栓钉4沿竖向排成两列,由加劲柱2伸出固连立柱1。栓钉4的排列密度根据立柱1与加劲柱2的连接强度需求而定。
加劲柱2截面为矩形,柱内设箍筋和纵筋3。
立柱1的弱轴侧面呈上下固连两根横梁8,加劲柱2位于上下两根横梁8之间,加劲柱2的底端通过混凝土层固连下方的横梁8,加劲柱2的顶端与上方的横梁8之间余留空隙。
立柱1上焊接装配板7,装配板7贴附横梁8并穿入若干螺栓形成紧固连接。通过装配板7和螺栓形成的固装组件实现立柱1和横梁8的直接固连安装。
加劲柱2固贴于立柱1弱轴侧面的中间位置,加劲柱2的宽度小于弱轴侧面的宽度。
立柱1包括钢体外壳,钢体外壳内填筑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弱轴方向增设混凝土加劲柱2的方式,增加弱轴的回转半径,提高柱的弱轴稳定性能,进而提高柱的受压承载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承载力的显著提升。同时具备低成本、高效益、易施工、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特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
如图3所示,连接件为剪力键5,剪力键5的主体埋设于加劲柱2中,剪力键5的一侧边由加劲柱2露出并固连立柱1。
剪力键5具体为角钢、槽钢或工字钢等型钢,剪力键5呈竖立设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
如图4所示,连接件为两种,一种为栓钉4,另一种为加劲钢板6,栓钉4沿竖向排成两列,由加劲柱2伸出固连立柱1;加劲钢板6为T型板,其T型横板埋设于加劲柱2中,其T型竖板的末端由加劲柱2露出并固连立柱1。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
如图5所示,加劲柱2固贴于立柱1弱轴侧面的一半位置,加劲柱2的宽度小于弱轴侧面的宽度,实现L型加劲。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
如图6所示,加劲柱2贴覆整面立柱弱轴侧面,实现全截面加劲。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立柱1;加劲柱2;纵筋3;栓钉4;剪力键5;加劲钢板6;装配板7;横梁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至少一侧固连横梁形成弱轴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弱轴侧面上固贴加劲柱,所述加劲柱包括加劲钢管,所述加劲钢管内填筑混凝土,所述加劲柱内通过至少一种连接件与所述立柱固连,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立柱与所述加劲柱的贴合面竖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栓钉,由所述加劲柱伸出固连所述立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剪力键,所述剪力键的主体埋设于所述加劲柱中,所述剪力键的一侧边由所述加劲柱露出并固连所述立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键具体为角钢、槽钢或工字钢,所述剪力键呈竖立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两种,一种为栓钉,另一种为加劲钢板,由所述加劲柱伸出固连所述立柱;所述加劲钢板为T型板,其T型横板埋设于所述加劲柱中,其T型竖板的末端由所述加劲柱露出并固连所述立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柱截面为矩形,柱内设箍筋和纵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弱轴侧面呈上下固连两根横梁,所述加劲柱位于上下两根横梁之间,所述加劲柱的底端通过混凝土层固连下方的横梁,所述加劲柱的顶端与上方的横梁之间余留空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柱固贴于所述立柱弱轴侧面的中间位置或一半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柱贴覆整面所述立柱弱轴侧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钢体外壳,所述钢体外壳内填筑混凝土。
CN202220491177.6U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 Active CN217151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1177.6U CN217151374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1177.6U CN217151374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1374U true CN217151374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2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91177.6U Active CN217151374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1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3509A (zh) 内置波形钢板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核心筒结构
CN112411355A (zh) 一种钢混组合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63824A (zh) 一种装配式拼接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CN209874053U (zh) 一种快拼式h型钢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CN201433509Y (zh) 一种预应力钢梁
CN113062476B (zh) 一种重载大跨度组合梁-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151374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弱轴加强结构
CN211646847U (zh) 型钢加劲的异形波纹钢板剪力墙
CN211228890U (zh) 一种新型钢-混凝土-frp组合结构
CN109898704B (zh) 一种带钢筋桁架钢板组合剪力墙
CN216196018U (zh) 一种变截面的pec支撑柱
CN217630662U (zh) 一种带边框的外内压型钢板约束再生砼剪力墙
CN216690085U (zh) 一种加强型pec底层柱
CN209924186U (zh) 一种带钢筋桁架钢板组合剪力墙
CN212104806U (zh)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翼缘-波纹腹板组合梁
CN212000572U (zh) 桁架式钢混组合箱型通道
CN113982113A (zh) 一种三段梁与柱结构及其组合框架式结构
CN112282412A (zh) 一种用于开孔梁的栓焊混合补强构造
CN107060069B (zh)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体系
CN214459549U (zh) 一种钢混组合桥
CN219887333U (zh) 一种t型pec异形柱
CN111255074A (zh) 一种预制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220908132U (zh) 一种加强型桥梁钢结构预制件
CN219909620U (zh) 一种网钢叠合柱
CN219195683U (zh) 空心板梁抗剪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706, Chuangting Building, Ningbo Hefeng Creative Plaza, Building 004 (7-1), No. 435 Jiangdong North Road,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cong Build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705, building e, Ningbo Hefeng creative Plaza, No. 435, Jiangdong North Road,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00

Patentee before: NINGBO HUACONG 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