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7789U - 一种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7789U
CN217137789U CN202220663848.2U CN202220663848U CN217137789U CN 217137789 U CN217137789 U CN 217137789U CN 202220663848 U CN202220663848 U CN 202220663848U CN 217137789 U CN217137789 U CN 217137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port
identification
load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638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詹应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638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7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7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7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其中,食品加工机包括主体和至少两个可执行不同加工功能的不同类型的杯体,杯体与主体通过插接耦合器连接;主体包括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具有至少两个IO端口,IO端口分别与插接耦合器的检测引脚连接;不同类型的杯体内具有对应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杯体识别回路的类型包括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在执行不同加工功能的杯体中设置负载状态不同的杯体识别回路,在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时,所识别到的杯体的反馈信号保持不变,在为负载状态可变类型,所识别到的杯体的反馈信号会出现变化,可以通过在不同功能的杯体内设置不同负载状态类型的识别回路,实现准确的杯体类型的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烹饪食材方式方法越来越多,例如加热、干磨、粉碎等功能,食品加工机需要的杯体类型也逐渐增多。目前的市面上存在的食品加工机用户在使用时机体都需要识别放置于加工机上的杯体是否正确,检测杯体是否合盖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增加耦合器针数匹配不同连接线方式、通过霍尔等传感器器件的非接触识别、通过匹配电阻等方式进行识别判断,但存在着例如耦合器本体尺寸大无法小型化影响产品拓展及用户体验,传感器受工况环境影响大存在偏差使误判风险大,检测端口功能单一利用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低成本精确识别杯体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阐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降低成本,提高杯体类型识别准确度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主体和至少两个可执行不同加工功能的不同类型的杯体,所述杯体与所述主体通过插接耦合器连接,其中,所述杯体包括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功能的第一杯体;所述主体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具有至少两个IO端口,所述IO端口分别与所述插接耦合器的检测引脚连接;不同类型的所述杯体内具有对应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所述杯体识别回路的类型包括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
可选地,所述IO端口可分时被配置为不同的状态,所述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一致;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不同。
可选地,所述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测引脚之间的第一阻性负载;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测引脚之间的第二阻性负载和与所述第二阻性负载并联的第一单向导通支路。
可选地,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的还包括无阻性负载回路;所述无阻性负载回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测引脚之间第二单向导通支路。
可选地,所述IO端口可分时被配置为不同的状态,所述无阻性负载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导通状态不同。
可选地,所述检测引脚包括两个,在主体侧的每个检测引脚分别与一个IO端口连接,且分别连接一个分压电阻的一端,所述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或连接至低电平IO端口。
可选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包括热敏电阻或可调电阻。
可选地,所述第一杯体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
可选地,所述杯体还包括配置加热功能的第二杯体和配置电机粉碎功能且不含加热的第三杯体,其中,所述第二杯体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所述第三杯体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导通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
可选地,IO端口包括第一IO端口P1、第二IO端口P2和第三IO端口P3,第一IO端口P1通过第一分压电阻接主体侧插接耦合器的第二引脚,第二IO端口P2通过第一滤波电阻、第一滤波电容组成的RC滤波电路接主体侧插接耦合器第二引脚,第三IO端口P3通过由第二滤波电阻、第二滤波电容C2组成的RC滤波电路接主体侧插接耦合器第一引脚,第一引脚接第二分压电阻。
在本申请中,在执行不同加工功能的杯体中设置负载状态不同的杯体识别回路,该杯体识别回路的类型可以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并且,杯体识别回路通过插接耦合器与主体实现电连接,在杯体放置到主体上时,可以基于当前杯体中的识别回路的类型,在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时,主控模块所识别到的杯体的反馈信号保持不变或变化较小,在为负载状态可变类型,主控模块所识别到的杯体的反馈信号会出现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在不同功能的杯体内设置不同负载状态类型的识别回路,实现准确的杯体类型的识别。
进一步,IO端口可分时被配置为不同的状态,所述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一致;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不同。通过端口状态的分时切换结合配置电路有效的识别判断杯体的类型以及杯体内信号的检测,保证检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改善用户体验。
进一步,在第二杯体配置温度传感器并联第一单向导通支路的方式,利用第一单向导通支路的单向导通性,在主控模块切换IO端口状态时形成明显的压差,与第一杯体形成有效的区分,保证检测的可靠性。在第一杯体配置串联开关作为是否合盖的检测判断,无需额外增加检测电路和插接耦合器针数,提升检测方式的兼容性,降低成本并改善用户体验。在主体配置电路中,通过三个IO端口不同的状态控制插接耦合器两端实现杯体识别和杯体信号检测的有效区分,以及有效的检测判断,保证可靠性和提升本机的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在杯体识别阶段结束后,进行二次识别,进入杯体类型验证阶段,在验证阶段控制所述食品加工机分别执行不同的加工功能,分别获取每一加工功能对应的工作电流,综合所有加工功能对应的工作电流所处的区间确定所述杯体类型。通过杯体类型验证阶段对识别阶段的判断结果再确认,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避免由于杯体内的配置器件异常导致的误判,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另一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另一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另一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杯体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另一食品加工机杯体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食品加工机中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食品加工机如破壁机、豆浆机或料理机由于功能繁多,基本上多采用多功能的杯体,不同的杯体功能又存在差异,因此,存在着主体对杯体识别的问题。用户选择执行程序,食品加工机检测安置于主体上的杯体是否满足条件执行对应程序。
现有技术中,对杯体的识别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例如增加主体与杯体直接连接的耦合器针数方式,使耦合器针头匹配不同的连接线从而达到识别目的,其耦合器针数成本高,且尺寸较大导致机体无法小型化会影响产品拓展及用户体验;通过霍尔原件等传感器器件的非接触识别方式,其成本高且受工况环境影响较大,存在检测偏差导致误判;不同杯体匹配不同电阻值通过检测不同电压差异的方式识别不同杯体类型,存在着端口只能作为检测杯体信号用,无法兼容复用作为其他信号的检测端口,功能单一利用率低,智能化的程度低且影响成本。
基于此,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食品加工机,参见图1所示,该食品加工机包括主体100和至少两个可执行不同加工功能的不同类型的杯体200主体100杯体200。所述杯体200与所述主体100通过插接耦合器300连接。所述主体100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具有至少两个IO端口110,所述IO端口110分别与所述插接耦合器300的检测引脚连接;不同类型的所述杯体200内具有对应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所述杯体识别回路的类型包括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不同加工功能的杯体中设置负载状态不同的杯体识别回路,该杯体识别回路的类型可以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并且,杯体识别回路通过插接耦合器与主体实现电连接,在杯体放置到主体上时,可以基于当前杯体中的识别回路的类型,在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时,主控模块所识别到的杯体的反馈信号保持不变或变化较小,在为负载状态可变类型,主控模块所识别到的杯体的反馈信号会出现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在不同功能的杯体内设置不同负载状态类型的识别回路,实现准确的杯体类型的识别。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主体100与内体通过插接耦合器300连接,主体100可以通过插接耦合器300对杯体200进行供电和通信,插接耦合器300可以多个引脚,主控模块上的IO端口110与插接耦合器300上的检测引脚分别对应连接,示例性的,以用于检测杯体200类型的IO端口110为两个,对应的检测引脚也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IO端口110可输出识别信号,该识别信号可以为电平信号也可以为模拟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在杯体200内设置由于杯体200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不同类型的杯体200内的杯体识别回路不同,具体的,可以包括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在IO端口110输出识别信号后,识别信号在传输至不同类型识别回路后,由于负载状态不同,杯体识别回路反馈的反馈信号也不同,因此,可以基于负载状态不同的识别回路识别出杯体200的类型。
对于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210,可以基于杯体识别回路210自身为负载状态固定或可变类型,即,在IO端口110被配置的状态不变的情况下,杯体识别回路210的负载状态固定或可变;也可以为通过对IO端口110配置不同的状态,在IO端口110不同状态下,杯体识别回路210的负载状态不同或相同对负载状态为固定类型或可变类型进行定义。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IO端口110被配置的状态不变的情况下,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210配置电阻,在与IO端口110形成回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电阻的阻值固定,其IO端口110检测到的发反馈信号固定。
对于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210,可以配置阻值可变的电阻,示例性的,可以配置一个热敏电阻或可调电阻。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以配置热敏电阻为例进行说明,在与IO端口110形成回路后,可以输出较大的电流,在形成回路初期,热敏电阻的温度为环境温度,温度较低,阻值较大,随着电流流过热敏电阻的时长增加,热敏电阻发热,温度升高,电阻逐渐减小,因此,IO端口110检测到的反馈信号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针对反馈信号是否固定或是否变化识别对应的杯体的类型。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IO端口110可分时被配置为不同的状态,所述负载状态固定类型杯体识别回路210在所述IO端口110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一致;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杯体识别回路220在所述IO端口110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不同。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两个IO端口110分别与插接耦合器300中的两个引脚连接,杯体200中的识别回路与插接耦合器300中对应的两个引脚俩连接,在杯体200与主体100配合时,主体100上的插接耦合器300与杯体200上的插接耦合器300连接,IO端口110通过插接耦合器300上的检测引脚与杯体200中的杯体识别回路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负载状态的类型可以通过负载的电路和IO端口110的状态共同表征,示例性的,IO端口110被分时设置为不同状态下,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IO端口110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会发生变化,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IO端口110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不变。
示例性的,IO端口110的状态可以包括高电平状态和检测状态。参见图2所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杯体识别回路210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测引脚之间的第一阻性负载211;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杯体识别回路220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测引脚之间的第二阻性负载221和与所述第二阻性负载221并联的第一单向导通支路222。
在本实施例中,负载状态固定类型杯体识别回路210由于在检测引脚之前连接有第一阻性负载211,在IO端口110状态切换前后,其负载状态与电流方向无关,其负载状态不变,因此,检测到的本体识别回路的反馈的反馈信号相同,因此,IO端口110状态切换前后,反馈信号的变化信息较小或无变化信息。
负载状态可变类型杯体识别回路220由于在第二阻性负载221支路上并联的第一单向导通支路222,当IO端口110状态切换时,高电平端口由当前IO端口110切换至另一IO端口110,流过杯体识别回路的电流方向发生变化,切换之前,第一单向导通支路222导通,并短路第二阻性负载221,检测状态IO端口110检测到电阻较小或电流较大;而切换之后,第一单向导通支路222导通截止,电流流过第二阻性负载221,检测状态IO端口110检测到电阻较大或电流较小。或相交切换前杯体识别回路分压变大,因此,负载状态在IO端口110不同状态切换时会发生改变,分时设置IO端口110状态检测到反馈信号的变化信息较大,可以区分出杯体200具体类型。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的还包括无阻性负载回路;其中,所述无阻性负载回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测引脚之间第二单向导通支路223。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IO端口110可分时被配置为不同的状态,所述无阻性负载回路在所述IO端口110处于不同状态时,其导通状态不同。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IO端口110的状态可以包括高电平状态和检测状态,在检测引脚之间设置第二单向导通支路223,当IO端口110状态切换时,高电平端口由当前IO端口110切换至另一IO端口110,流过杯体识别回路的电流方向发生变化,切换之前,第二单向导通支路223导通,检测状态IO端口110检测到杯体识别回路处于导通状态;而切换之后,第二单向导通支路223导通截止,检测状态IO端口110检测杯体识别回路截止。因此,可以确定当前杯体200类型。
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杯体200识别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以主体100侧具有三个IO端口110,主体100配置有三个杯体200,第一杯体200-1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功能,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第二杯体200-2配置加热功能,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第三杯体200-3配置电机粉碎功能且不含加热,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导通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
通过将三个IO口配置相应的状态,在设定时间T0内就检测得到电压值Vp1,主控再将三个IO口配置为其它状态,在设定时间T1内就检测得到电压值Vp2,得到两者电压差值△Vp=Vp1-Vp2与主控模块设定的多个电压阈值△V、VL、Vh进行判断识别杯体200类型:
当△Vp<△V时,主控初判断为第一杯体200-1;
当△V≤△Vp<Vh时,主控初判断为第二杯体200-2;
当△Vp≥Vh时,主控初判断为第三杯体200-3。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当主控进入识别杯体200阶段,控制三个IO端口110为第一状态组合,分别设置第三IO端口P3为高电平、第二IO端口P2为AD端口、第一IO端口P1为低电平,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例如200ms内持续检测第二IO端口P2的电压值Vp1,第一预设时长结束后,将三个IO端口110设为第二状态组合,第三IO端口P3为AD端口、第二IO端口P2为高电平、第一IO端口P1为输入端口,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持续检测第三IO端口P3的电压值Vp2,得到两次获取的电压值差值△Vp=Vp1-Vp2。当△Vp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Vl时,判断杯体200为第一类型杯体200即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的杯体200;当△Vp大于第一预设值Vl时,判断△Vp与第二预设值Vh的大小,大于等于Vh时,判断为配置电机粉碎的杯体200,小于Vh时,判断为配置加热的杯体200。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参见图4所示,检测引脚包括两个,在主体100侧的每个检测引脚分别与一个IO端口110连接,且分别连接一个分压电阻的一端,所述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或连接至低电平IO端口110。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参见图4所示,在杯体200一侧,第一杯体200-1连接插接耦合器300两个检测引脚(J2-1和J2-2)的杯体识别回路为串联在两个检测引脚之间的第一温度传感器RT1作为第一阻性负载211。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在杯体识别回路上还可以串联有开关S1,开关S1可以为干簧管、微动开关或者霍尔开关等开关器件,开关S1的作用用于识别杯体200是否合盖。
第二杯体200-2连接插接耦合器300两个检测引脚(J3-1和J3-2)的杯体识别回路为第二温度传感器R2T和第一二极管D1并联,插接耦合器300第一引脚J3-1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RT2作为第二阻性负载221,第一二极管D1所在的支路为第一单向导通支路,利用单向导通性并通过IO端口110状态的切换实现杯体200识别;
第三杯体200-3连接插接耦合器300两个检测引脚(J4-1和J4-2)的杯体识别回路为串接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极性方向可以与第二杯体200-2的第一二极管D1的方向相反,插接耦合器300第一引脚J4-1与第二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所在的支路为第二单向导通支路,利用二极管单向导通性并通过IO端口110状态的切换实现杯体200识别。
在主体100侧,IO端口110分别为第一IO端口P1,第二IO端口P2和第三IO端口P3,结合外围电路与插接耦合器300两端连接。
第一IO端口P1通过第一分压电阻R2接主体100侧插接耦合器300第二引脚J1-2,用于与杯体识别回路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RT1或第二温度传感器RT2进行分压;
第二IO端口P2通过第一滤波电阻R1、第一滤波电容C1组成的RC滤波电路接主体100侧插接耦合器300第二引脚J1-2。
第三IO端口P3通过由第二滤波电阻R3、第二滤波电容C2组成的RC滤波电路接主体100侧插接耦合器300第一引脚J1-1,第一引脚J1-1接第二分压电阻R4,用于与杯体识别回路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RT1或第二温度传感器RT2进行分压。
在第三杯体200-3配置第二单向导通支路223,能有效的解决在微动开关失效、人为触发及卡死状态下、或第一杯体200-1未合盖情况下的误判,保证在任何状态下杯体200有效识别判断。
在第二杯体200-2配置温度传感器并联第一单向导通支路222的方式,利用第一单向导通支路222的单向导通性,在主控模块切换IO端口110状态时形成明显的压差,与第一杯体200-1形成有效的区分,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在第一杯体200-1配置串联开关作为是否合盖的检测判断,无需额外增加检测电路和插接耦合器300针数,提升检测方式的兼容性,降低成本并改善用户体验。
在主体100配置电路中,通过三个IO端口110不同的状态控制插接耦合器300两端实现杯体200识别和杯体200信号检测的有效区分,以及有效的检测判断,保证可靠性和提升本机的智能化程度。
下面结合图4所示的电路图对杯体200识别的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个IO端口110可以为分时被配置为两种状态组合;
在第一状态组合下,第三IO端口P3置为高电平,第二IO端口P2置为AD口、第一IO端口P1置为低电平;
当对接主体100的为第一杯体200-1时,若杯盖没接时第一杯体200-1内为断开的回路,第二IO端口P2采集到的电平为0;若杯盖已接时,第二IO端口P2采集到的为第一温度传感器RT1与第一分压电阻R2的分压电平V1;
当对接主体100的为第二杯体200-2时,由于第一二极管D1的单向导通性,第二IO端口P2采集到的为VCC-Vd,Vd为第一二极管D1的压降值可忽略不计。
当对接主体100的为第三杯体200-3时,第二IO端口P2采集到的为电平为0;
在第二状态组合下,第三IO端口P3置为AD口,第二IO端口P2置为高电平,第一IO端口P1置为输入口;
当对接主体100的为第一杯体200-1时,若杯盖没接时,第三IO端口P3采集到的电平为0;若杯盖已接时,第三IO端口P3采集到的为第一温度传感器RT1与第二分压电阻R4的分压电平V2;
当对接主体100的为第二杯体200-2时,第三IO端口P3采集到的为第二温度传感器RT2与第二分压电阻R4的分压电平V3;
当对接主体100的为第三杯体200-3时,第三IO端口P3采集到的为电源电平VCC;
主控模块根据检测的结果得到两个状态的差值△Vp,主控模块将得到的差值△Vp与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
第一杯体200-1对应的△V1为:△Vp=△V1=V2-V1,即为:
若杯盖没接时,△Vp=△V1=0即△V1≤VL;
若杯盖连接时,
Figure BDA0003565353640000151
即△V1<△V;
第二杯体200-2对应的△V2为:
Figure BDA0003565353640000152
△V≤△V2<Vh;
第三杯体200-3对应的△V3为:△Vp=△V3=VCC即△V3≥Vh;
其中,△V3>△V2>△V1,电压阈值△V、VL、Vh的参数设置由配置电路的电阻、温度传感器阻值、输入电源大小配置而定。
通过底座和杯体200电路配置,利用主控对IO口状态分时控制以及控制逻辑的设定,通过三个IO端口110不同的状态控制插接耦合器300两端实现杯体200识别和杯体200信号检测的有效区分,以及有效的检测判断,保证可靠性和提升本机的智能化程度。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在不同端口状态下采集得到不同的电压差值,有效的识别杯体200。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IO端口110的检测状态可以被配置为AD检测状态,也可以被配置为电平检测状态。第一单向导通支路222和第二单向导通支路223可以为二极管,也可以为可控开关,被配置为可控开关时,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插接耦合器300的其中一个检测引脚连接,可控开关的另外两端连接至插接耦合器300的两个检测引脚,在IO端口110为高电平时导通,为低电平时截止,实现单向导通功能。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食品加工机以豆浆机为例,主体可以为豆浆机底座,杯体可以为豆浆机实现不同功能的杯体,例如,实现加热和电机粉碎功能的杯体,单加热功能的杯体和粉碎功能的杯体。底座内包含线路板、电机等部件,杯体包含加热管、温度传感器等部件,底座和杯体通过五针耦合器连接,分别为RG+、RG-、GND、Q1、Q2,其中RG+、RG-接加热管回路,GND为接地,Q1、Q2为杯体温度检测和杯体识别复用端口。底座的火线上串接微动开关,当放置任意杯体时触发微动开关则机器通电,当取走杯体时微动开关断开则机器断电。因此,当进入放置任意杯体时触发微动开关后,进入杯体识别阶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杯体识别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食品加工机,食品加工机包括主体和至少两个可执行不同加工功能的不同类型的杯体,所述杯体与所述主体通过插接耦合器连接;所述杯体识别方法适用于设置于主体100的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IO端口通过所述插接耦合器与所述杯体连接,参见图5所示,该杯体识别方法包括:
S51.在获取杯体识别的触发信号时,进入杯体识别阶段;
S52.在杯体识别阶段,控制所述IO端口向所述杯体输出识别信号,并根据所述杯体基于所述识别信号和对应的所述杯体识别回路反馈的反馈信号识别所述杯体类型。其中,所述杯体识别回路的类型包括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IO端口可输出识别信号,该识别信号可以为电平信号也可以为模拟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在杯体内设置由于杯体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不同类型的杯体内的杯体识别回路不同,具体的,可以包括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在IO端口输出识别信号后,识别信号在传输至不同类型识别回路后,由于负载状态不同,杯体识别回路反馈的反馈信号也不同,因此,可以基于负载状态不同的识别回路识别出杯体的类型。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控制所述IO端口向所述杯体输出识别信号,并根据所述杯体基于所述识别信号和对应的所述杯体识别回路反馈的反馈信号识别所述杯体类型包括:
将所述IO端口分时配置为不同的状态;获取所述IO端口在不同状态下的所述杯体的反馈信号;基于所述IO端口不同状态下的所述反馈信号的变化信息识别所述杯体类型。
示例性的,所述IO端口可分时被配置为不同的状态,所述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一致;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不同。无阻性负载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导通状态不同。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IO端口的状态可以包括高电平状态和检测状态,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由于在检测引脚之前连接有第一阻性负载,在IO端口状态切换前后,其负载状态与电流方向无关,其负载状态不变,因此,检测到的本体识别回路的反馈的反馈信号相同,因此,IO端口状态切换前后,反馈信号的变化信息较小或无变化信息。
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由于在第二阻性负载支路上并联的第一单向导通支路,当IO端口状态切换时,高电平端口由当前IO端口切换至另一IO端口,流过杯体识别回路的电流方向发生变化,切换之前,第一单向导通支路导通,并短路第二阻性负载,检测状态IO端口检测到电阻较小或电流较大;而切换之后,第一单向导通支路导通截止,电流流过第二阻性负载,检测状态IO端口检测到电阻较大或电流较小。或相交切换前杯体识别回路分压变大,因此,负载状态在IO端口不同状态切换时会发生改变,分时设置IO端口状态检测到反馈信号的变化信息较大,可以区分出杯体具体类型。
无阻性负载回路在检测引脚之间设置第二单向导通支路,当IO端口状态切换时,高电平端口由当前IO端口切换至另一IO端口,流过杯体识别回路的电流方向发生变化,切换之前,第二单向导通支路导通,检测状态IO端口检测到杯体识别回路处于导通状态;而切换之后,第二单向导通支路导通截止,检测状态IO端口检测杯体识别回路截止。因此,可以确定当前杯体类型。
基于所述IO端口不同状态下的所述反馈信号的变化信息识别所述杯体类型包括:确定不同状态下所述反馈信号对应的电压值;计算不同状态下的电压值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当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杯体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对应的杯体;当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杯体为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以主体100侧具有三个IO端口,主体100配置有三个杯体,第一杯体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功能,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第二杯体配置加热功能,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第三杯体配置电机粉碎功能,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导通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当主控进入识别杯体阶段,控制三个IO端口为第一状态组合,分别设置第三IO端口为高电平、第二IO端口为AD端口、第一IO端口为低电平,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例如200ms内持续检测第二IO端口的电压值Vp1,第一预设时长结束后,将三个IO端口设为第二状态组合,第三IO端口为AD端口、第二IO端口为高电平、第一IO端口为输入端口,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持续检测第三IO端口的电压值Vp2,得到两次获取的电压值差值△Vp=Vp1-Vp2。当△Vp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Vl时,判断杯体为第一类型杯体即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的杯体;当△Vp大于第一预设值Vl时,判断△Vp与第二预设值Vh的大小,大于等于Vh时,判断为配置电机粉碎的杯体,小于Vh时,判断为配置加热的杯体。
食品加工机在杯体识别结束之后,用户会选择执行食品加工程序,但由于操作失误,可能会存在杯体选择和食品加工程序不一致的情况或杯体识别错误,为提升食品加工机的智能化程度,可进入二次识别过程,提高杯体识别的准确度,改善用户的体验。
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在基于所述检测信号的在所述IO端口不同状态下的变化信息识别所述杯体类型的步骤之后可进入二次识别杯体的步骤,参见图6所示,包括:
S61.进入杯体类型验证阶段。为提高杯体识别的准确度,提升智能化程度改善用户体验,食品加工机进入二次识别程序。
S62.控制所述食品加工机分别执行不同的加工功能。食品加工机的不同杯体执行的加工功能有所不同,通过执行不同的加工功能,检测杯体的信号,从而判断出杯体具体类型。例如,杯体包括加热功能和电机粉碎功能时,主控驱动电机工作第三预设时长,优选为5s,保证主控在此时间内采集到稳定的电机工作电流值,再驱动加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优选为5s。
S63.分别获取每一加工功能对应的工作电流。杯体不同加工功能对应着不同的工作电流,例如加热功能的加热电流,电机粉碎功能的电机电流,检测杯体所有加工功能对应的工作电流以识别杯体类型。
S64.综合所有加工功能对应的工作电流所处的区间确定所述杯体类型。提前预设杯体加工功能所对应的电流值,将二次识别中检测到的所有电流值与之对应的预设电流值比较,确定杯体具有的加工功能,从而确定杯体类型。
示例性的,在第一次判断结束后,持续判断用户是否选择功能执行,当用户选择功能执行时,先判断食品加工机是否合盖,若合盖则进入第二次判断,驱动电机工作第三预设时长5s,采集电机电流值Id,再驱动加热工作第四预设时长5s,采集加热电流值Ip,进行一下判断处理:当Id>=△Id且Ip>=△Ip时,识别判断为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的杯体;当Id>=△Id且Ip<△Ip时,识别判断为配置电机粉碎的杯体;当Id<△Id且Ip>=△Ip时,识别判断为配置加热的杯体;当Id<△Id且Ip<△Ip时,判断为异常状态处理。根据第一次判断结果和第二次判断结果是否一致执行处理程序。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第一杯体可以是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的杯体,第二杯体可以是配置加热的杯体,第三杯体配置电机粉碎的杯体,当二次识别杯体程序结束,得到判断结果,继续执行对应程序。当第二次识别判断和第一次识别判断的判断结果一致时,继续按照用户选择功能执行;当第二次识别判断和第一次识别判断的判断结果不一致时,进入异常状态处理。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对于异常状态的处理:
第一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为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的杯体时:若第二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为配置加热的杯体时,主控确认第一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正确,主控判断食品加工机的电机异常,报警提示用户电机异常;若第二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为配置电机粉碎的杯体时,主控确认第一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正确,主控判断食品加工机的电热异常,报警提示用户加热异常。
第一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为配置加热的杯体时:若第二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为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的杯体时,主控确认第一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错误,主控判断杯体识别判断错误,主控自适应调整到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的杯体操作界面,提示用户选择功能执行;若第二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为配置电机粉碎的杯体时,主控确认第一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错误,主控判断杯体识别判断错误,主控自适应调整到配置电机粉碎的杯体操作界面,提示用户选择功能执行。
第一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为配置电机粉碎的杯体时:若第二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为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的杯体时,主控确认第一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错误,主控判断杯体识别判断错误,主控自适应调整到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的杯体操作界面,提示用户选择功能执行;若第二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为配置加热的杯体时,主控确认第一次判断识别的判断结果错误,主控判断杯体识别判断错误,主控自适应调整到配置加热的杯体操作界面,提示用户选择功能执行。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在主体上还设置有显示模块,当主体放置杯体上电时显示统一的待机界面,此时主控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优选为200ms,已完成杯体识别判断的第一阶段;当用户没有选择功能时,主体持续显示待机界面,当用户选择功能时,主控显示对应杯体的功能;当用户选择功能执行时,主控进入杯体二次识别阶段,若识别判断的结果与第一阶段的结果一致时,继续按照设定流程执行显示内容,若识别判断的结果与阶段一的结果不一致时,主控进入异常状态处理显示异常。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上述所有示例中的数值和数值范围,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进行的示例性的举例,本实施例中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例举的所有示例中的数值和数值范围。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食品加工机,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食品加工机包括底座和至少两个可执行不同加工功能的杯体,在所述杯体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时可通过插接耦合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具有至少两个IO端口,所述IO端口分别与所述插接耦合器的检测引脚连接,用于向杯体输出驱动信号或采集杯体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引脚为所述杯体状态信息检测和所述杯体识别复用的引脚。
示例性的,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执行指令,执行指令设置成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使食品加工机执行上述任一项的食品加工机杯体识别方法。
示例性的,食品加工机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和总线,此外还允许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并向处理器提供执行指令和数据。示例性地,内存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总线用于将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相互连接到一起。该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EISA(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了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这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上述食品加工机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可以先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执行指令到内存中再运行,也可以先从其它设备上获取相应的执行指令再运行。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执行指令时,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任意一个食品加工机杯体识别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的食品加工机杯体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也可以借助处理器来实现。示例性地,处理器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处理信号的能力。在处理器执行上述食品加工机杯体识别方法的过程中,上述食品加工机杯体识别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硬件形式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至少两个可执行不同加工功能的不同类型的杯体,所述杯体与所述主体通过插接耦合器连接,其中,所述杯体包括配置加热和电机粉碎功能的第一杯体;
所述主体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具有至少两个IO端口,所述IO端口分别与所述插接耦合器的检测引脚连接;
不同类型的所述杯体内具有对应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所述杯体识别回路的类型包括负载状态固定类型和负载状态可变类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IO端口可分时被配置为不同的状态,所述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一致;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负载状态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测引脚之间的第一阻性负载;
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测引脚之间的第二阻性负载和与所述第二阻性负载并联的第一单向导通支路。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的还包括无阻性负载回路;
所述无阻性负载回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检测引脚之间第二单向导通支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IO端口可分时被配置为不同的状态,所述无阻性负载回路在所述IO端口处于不同状态时,其导通状态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引脚包括两个,在主体侧的每个检测引脚分别与一个IO端口连接,且分别连接一个分压电阻的一端,所述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或连接至低电平IO端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包括热敏电阻或可调电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体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负载状态固定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还包括配置加热功能的第二杯体和配置电机粉碎功能且不含加热的第三杯体,其中,所述第二杯体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负载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所述第三杯体对应的杯体识别回路为导通状态可变类型的杯体识别回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IO端口包括第一IO端口P1、第二IO端口P2和第三IO端口P3,第一IO端口P1通过第一分压电阻接主体侧插接耦合器的第二引脚,第二IO端口P2通过第一滤波电阻、第一滤波电容组成的RC滤波电路接主体侧插接耦合器第二引脚,第三IO端口P3通过由第二滤波电阻、第二滤波电容C2组成的RC滤波电路接主体侧插接耦合器第一引脚,第一引脚接第二分压电阻。
CN202220663848.2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7137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3848.2U CN217137789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3848.2U CN217137789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7789U true CN21713778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6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63848.2U Active CN217137789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7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6895B (zh) 風扇驅動系統與風扇驅動類比晶片
CN110392642B (zh) 电动车辆耦合器接触的热管理
EP0632393A1 (en) Hot pluggable motherboard bus connector method
CN104767260A (zh) 充电器、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EP2546984B1 (en) Sensor with concurrent autosensing of output mode and manual selection
CN207232324U (zh) 一种低边驱动的故障诊断电路
CN107518781A (zh) 食物料理机以及食物料理机的控制方法
CN106556752A (zh) Gpio接口侦测电路
CN217137789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05579988B (zh) 具有自动配置的集成装置
CN109342867A (zh) 通断电测试装置
CN205994387U (zh) 食物料理机
CN110134055A (zh) 自保护加热电路、美容仪、线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7410011U (zh) 一种控制电路和充电线
CN116831456A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和食品加工机杯体识别方法
CN107468191A (zh) 洗碗机进水检测方法和洗碗机
CN105223880B (zh) 一种程序控制盒同步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2873312U (zh) 电热壶的加热控制电路
CN213021813U (zh) 一种水位平衡检测电路
CN106248218A (zh) 一种人体检测装置及其判断方法
CN105648707A (zh) 投币式洗衣机及其控制装置
CN206995136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17365548U (zh) 一种食品加工装置
CN112491030A (zh) 触摸屏电源正反接兼容电路、触摸屏及电器设备
CN216822994U (zh) 一种烹饪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