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3712U - 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3712U
CN217133712U CN202220531494.6U CN202220531494U CN217133712U CN 217133712 U CN217133712 U CN 217133712U CN 202220531494 U CN202220531494 U CN 202220531494U CN 217133712 U CN217133712 U CN 217133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antenna
luggage
identification system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314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洪庆
李思霖
陈宇
张斌
史煜青
李超
谢晴
李涛
陈刚
朱志宇
彭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vil Aviatio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Ho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314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3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3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3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机构主体和驱动组件,所述机构主体包括机构支架和侧挡板;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侧板天线和底部天线,所述侧板天线设置于所述侧挡板上,侧板天线用于识别传送机构处行李的RFID标签;RFID识别模块,侧板天线和所述底部天线均与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侧板天线嵌入至侧挡板上,并将底部天线设置于传送机构底部进而实现360°的RFID识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需要架设龙门架,且直接将侧板天线嵌入至侧挡板内进而实现一体化设计;不占用安装空间,特别适用于安装空间受限制的场景中,且安装快速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场行李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RFID行李标签已经在行李托运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行李分拣和行李跟踪应用领域中,RFID识别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光学条码识别技术较大地提升了行李识别的准确率。在现有的应用中,采用的RFID通道行李识别设备需要确保高密度行李通过时,既要不能出现漏读,更不能出现前后行李识别顺序颠倒。因此,通常的RFID通道识别设备需要使用龙门架结构、吸波材料以及屏蔽帘等构建一个有限的可识别区域。这样导致设备结构尺寸比较大,安装难度高,并且需要将输送机承重板、侧挡板更换为非金属透波材料,现场施工困难,同时,设备成本较高,不利于中小机场的推广与应用。
另外,除了在分拣注入环节,RFID识别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例如行李收集线跟踪识别、安检机输入输出跟踪识别、早到存储输入输出跟踪识别等。在这些地方,RFID识别用作行李识别跟踪,行李的相对密度会比较低,皮带运行速度也相对比较低,如果还是使用龙门架式的RFID通道识别设备,就显得大材小用,增加了整个行李系统的成本以及安装施工难度。因此,设计一种成本较低且便于安装施工的方案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能够实现方便快捷安装以及低成本的系统部署。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机构主体和驱动组件,所述机构主体包括机构支架和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与所述机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构主体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对放置于其上的行李进行输送;
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侧板天线和底部天线,所述侧板天线设置于所述侧挡板上,所述侧板天线用于识别传送机构处行李的RFID标签;所述底部天线设置于传送机构的底部,所述底部天线用于识别传送机构处行李的RFID标签;
RFID识别模块,所述侧板天线和所述底部天线均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RFID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侧板天线和所述底部天线检测到的传送机构处的射频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驱动电机和传输带;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机构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传输带运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还包括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行李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4G通信模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RFID识别模块设置于RFID机箱,所述RFID机箱与所述传送机构分立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侧板天线采用高指向性、低增益的天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侧板天线和底部天线均采用圆极化天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还包括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的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用于检测是否有行李通过,当检测到有行李通过时发送开启信号至RFID识别模块以控制所述RFID识别模块开启以进行标签识别。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还包括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的声光警示灯,所述声光警示灯用于发出声光警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侧挡板为透波侧挡板;所述侧板天线与所述侧挡板一体化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侧板天线嵌入至侧挡板上,并将底部天线设置于传送机构底部进而实现360°的RFID识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需要架设龙门架,且直接将侧板天线嵌入至侧挡板内进而实现一体化设计;不占用安装空间,特别适用于安装空间受限制的场景中,且安装快速便捷;提升了现有行李分拣和行李跟踪的效率和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机构及天线组件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机构及天线组件的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机构与天线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传送机构;11、机构支架;12、侧挡板;13、驱动组件;2、天线组件;21、侧板天线;22、底部天线;3、RFID机箱;4、光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RFID通道识别设备,需要使用龙门架结构,设备尺寸比较大,安装难度高,并且需要将输送机承重板、侧挡板更换为非金属透波材料,现场施工困难。在很多旧机场行李输送场景,由于安装空间受限,无法进行该设备的安装实施。同时,现有通道识别设备整体成本较高,不适于在中小机场进行应用。
针对这一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研发一个简易式的、可直接替换原有输送机侧挡板12、可快速部署的通道嵌入式识别设备,同时,该设备的成本较低,有利于在中小机场进行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包括:
传送机构1,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机构主体和驱动组件13,所述机构主体包括机构支架11和侧挡板12,所述侧挡板12与所述机构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3安装于所述机构主体上,所述驱动组件13用于对放置于其上的行李进行输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送机构1主要是用来进行行李的传输,机构主体是提供传送机构1的支撑器件,驱动组件13主要是用于驱动其上的行李进行传输。
更为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13包括驱动轴、驱动电机和传输带;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机构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传输带运行。除了上述传送带传送的方式之外,还可以直接采用相互并接的滚轴来进行传送。
天线组件2,所述天线组件2包括侧板天线21和底部天线22,所述侧板天线21设置于所述侧挡板12上,所述侧板天线21用于识别传送机构1处行李的RFID标签;所述底部天线22设置于传送机构1的底部,所述底部天线22用于识别传送机构1处行李的RFID标签;
RFID识别模块,所述侧板天线21和所述底部天线22均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RFID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侧板天线21和所述底部天线22检测到的传送机构1处的射频信号。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是在侧板以及底部设置天线来进行识别区域的构建,具体的,侧板装置创新式设计,内部集成了RFID天线和行李检测光眼,可直接替换原有输送机侧板。侧板装置使用了一款特殊设计的天线,具有高指向性的特点,依然能够实现较小的可识别区域,可以确保识别率的条件下,行李间距50cm的前后行李不会出现串读。侧挡板12的内侧使用的是透波材料,这样即使标签贴着挡板也能够正常识别。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底部天线22部署在输送机皮带之间的缝隙下方,这样即使标签贴在行李下方、压在皮带上方,也可以在通过缝隙的时候被识别到,实现360°的RFID识别,大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RFID机箱3独立于输送机,不受输送机侧板安装限制,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灵活的安装选择,通过射频线与侧板天线21和底部天线22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设计的设备通过创新的天线布局设计,构建了良好的行李识别区域,实现了该区域的信号完全覆盖,保证行李经过时的识别率和前后串读率。该设备采用了3副天线,分别位于输送机两侧和底部缝隙位置,可以实现360°RFID识别效果,
更为优选的,所述RFID识别模块设置于RFID机箱3,所述RFID机箱3与所述传送机构1分立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RFID机箱3独立外置,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灵活的安装选择,内部集成了电源单元和RFID读写器,外部配置声光警示灯;通过上述分立设置使得整体系统的搭建更加的方便,并且RFID机箱3独立设置,使得在空间利用上更加方便。
更为优选的,侧板天线21使用两副高指向性、低增益天线,一方面可以确保识别区域沿着皮带方向比较小,也可以避免过高增益导致信号沿着金属侧护板前后扩散;并且天线采用圆极化天线,不存在极化零点,标签以任意姿态进入识别场内都可以被识别。
更为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的光电开关4,所述光电开关4用于检测是否有行李通过,当检测到有行李通过时发送开启信号至RFID识别模块以控制所述RFID识别模块开启以进行标签识别。还包括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的声光警示灯,所述声光警示灯用于发出声光警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行李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4G通信模块。通过上述通信模块可以将识别到的行李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后台服务器进行信息存储,便于后续进行行李追踪。
本申请实施例的简易式的通道嵌入式RFID行李识别设备,和龙门架式RFID通道识别设备相比,该设备直接嵌入到输送机侧挡板12,替换原有位置的侧挡板12,不需要架设龙门架、不需要更换输送机承重板。同时为了保证标签被压在皮带上也能被识别,该设备在输送机的缝隙下方也安装一个天线,实现360°的RFID识别。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的设备针对设备安装空间受限、行李密度较低、皮带速度较低等场景,可直接嵌入到输送机侧挡板12,替换原有位置的侧挡板12,不对现有安装环境有很大的改动,实现360°的RFID行李标签的识别,提升行李分拣和行李跟踪的效率和准确率。
与现有RFID通道识别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天线与输送机侧挡板12一体化设计,替换原有位置的输送机侧挡板12,同时RFID机箱3独立安装,不占用安装空间,特别适用于安装空间受限的场景中,可便捷、快速的安装。
(2)在行李识别跟踪应用中,行李的相对密度会比较低,皮带运行速度也相对比较低,不需要搭建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龙门架式的RFID通道识别设备,利用本实用新型,保证识别率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行李识别设备的简易式、低成本的部署。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机构主体和驱动组件,所述机构主体包括机构支架和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与所述机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构主体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对放置于其上的行李进行输送;
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侧板天线和底部天线,所述侧板天线设置于所述侧挡板上,所述侧板天线用于识别传送机构处行李的RFID标签;所述底部天线设置于传送机构的底部,所述底部天线用于识别传送机构处行李的RFID标签;
RFID识别模块,所述侧板天线和所述底部天线均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RFID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侧板天线和所述底部天线检测到的传送机构处的射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驱动电机和传输带;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机构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传输带运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行李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4G通信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识别模块设置于RFID机箱,所述RFID机箱与所述传送机构分立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天线采用高指向性、低增益的天线。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天线和底部天线均采用圆极化天线。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的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用于检测是否有行李通过,当检测到有行李通过时发送开启信号至RFID识别模块以控制所述RFID识别模块开启以进行标签识别。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电性连接的声光警示灯,所述声光警示灯用于发出声光警报。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为透波侧挡板;所述侧板天线与所述侧挡板一体化设置。
CN202220531494.6U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Active CN217133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1494.6U CN217133712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1494.6U CN217133712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3712U true CN217133712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3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31494.6U Active CN217133712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3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83922A (en) Electrical surveillance apparatus with moveable antenna elements
US788061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determining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tagged with RFID tags
CN1136629C (zh) 具有一对分隔开的平行导体的多环天线
US775549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tagging objects and reading tags coupled to objects
US785940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determining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tagged with RFID tags
US9760826B1 (en) Shielded portal for multi-reading RFID tags affixed to articles
US7821416B2 (en) Detector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 direction in which an item passes through a determined boundary zone
CN100573545C (zh) 射频识别标签检测平台
JPH07501641A (ja) トランスポンダ・システム
US2008000741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from objects provided with bar codes and RFID tags
CN103718222A (zh) 用于在侵略环境中警告危险情况的报警系统
US6753821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of antenna system of EAS
US8130104B1 (en) Tracking objects crossing a border line between two zones
KR20150000891A (ko) 객체의 존재를 검출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764418A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考勤及人员安全监视系统和方法
CN217133712U (zh) 一种嵌入式rfid通道行李识别系统
CN103824100A (zh) 行李分拣复核通道装置及方法
WO2007130363A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moving objects tagged with wireless tags
ES2938413T3 (es) Pedestal con cámara(s) integrada(s) para dirigir un haz
CN101529653B (zh) 商品监视系统天线和方法
US20040004577A1 (en) Flexible curtain antenna for reading RFID tags
US11580788B2 (e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passing time of a passive RFID sports timing transponder
US20110043337A1 (en)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 passage of objects, persons or animals with an rfid tag according to their passing order, and application in luggage detection
CN204758838U (zh) 具有射频读写器装置的安检系统
CN100478982C (zh) 实现远程控制管理的射频识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30

Address after: 610000 south side of Xincai 28 Road, new material industry functional zone, Xinjin Industrial Park,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VIL AVIATIO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O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220 Building 1, No. 381, Xingang Middle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ONGYU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