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9352U - 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9352U
CN217129352U CN202220854647.0U CN202220854647U CN217129352U CN 217129352 U CN217129352 U CN 217129352U CN 202220854647 U CN202220854647 U CN 202220854647U CN 217129352 U CN217129352 U CN 217129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oor
smoke
mounting
air defe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46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生亮
穆小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Lirong Civil Air Defens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Lirong Civil Air Defens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Lirong Civil Air Defens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Lirong Civil Air Defens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546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9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9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9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属于人防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门框,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矩形风腔,两个所述矩形风腔的外侧壁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吹气管,所述门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安装腔,位于上方的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位于下方的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机,两个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均连通有进风管和出风管,位于左侧的进风管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位于右侧的进风管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从而该人防门方便自动检测并控制对门板与门框缝隙处的烟尘吹走,避免人防门长时间使用密封防烟尘效果下降导致烟尘容易通过门板与门框之间的缝隙进入门板另一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
背景技术
人防工程是一种具有防护要求的特殊地下建筑,也称为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防护单元则是指在防空地下室中,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够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是为了提高人防工程的抗毁伤能力,即个别防护单元被毁伤,不至于导致整个工程被毁伤。防护单元标准面积根据人防工程类型的不同而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配套建设的人防工程战事功能逐渐增多,单项工程面积逐渐增大,目前对于一个防火分区内包含两个人防防护单元的工程普遍采用一种影响人防防护密闭门(简称人防门)正常使用的安装方式。
现有的人防门,当发生火灾时,门板一侧具有大量烟尘时,不便自动检测并控制对门板与门框缝隙处的烟尘吹走,人防门长时间使用密封防烟尘效果下降导致烟尘容易通过门板与门框之间的缝隙进入门板另一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内部安装有门板,所述门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矩形风腔,两个所述矩形风腔的外侧壁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吹气管,所述门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安装腔,位于上方的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位于下方的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机,两个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均连通有进风管和出风管,两个所述进风管和两个出风管的朝向相反,两个所述出风管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矩形风腔相对的一端连通,两个所述进风管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安装板并延伸至两个安装板的外侧,位于左侧的进风管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位于右侧的进风管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门框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二烟雾传感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烟雾传感器、第二控制器、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二风机之间均为电性连接,所述门框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烟雾传感器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烟雾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一风机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为了方便对门板与门框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优选的,所述门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右侧嵌入设置有密封垫,所述门板的左侧与矩形框的右侧紧密贴合。
为了方便对进入进风管内的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行过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优选的,两个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滤尘网。
为了方便对门板和门框之间缝隙处的烟尘吹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优选的,多个所述吹气管均呈向外倾斜状。
为了方便将第二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隐藏至安装板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与进风管相匹配的开口,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位于两个开口的内部。
为了方便拆卸滤尘网进行更换以及清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优选的,两个所述滤尘网与两个进风管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当发生火灾时,门板右侧具有大量烟尘时,第一烟雾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以及第一电磁阀开启,通过第一风机将门板左侧的空气抽入进风管内,并通过出风管进入到位于右侧的矩形风腔内,紧接着通过多个吹气管吹出,将门板与门框缝隙处的烟尘向右不断吹走,当门板左侧具有大量烟尘时,第二烟雾传感器、第二控制器、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二风机之间相互配合,将门板与门框左侧缝隙处的烟尘吹走,从而该人防门方便自动检测并控制对门板与门框缝隙处的烟尘吹走,避免人防门长时间使用密封防烟尘效果下降导致烟尘容易通过门板与门框之间的缝隙进入门板另一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中,1、门框;2、门板;201、安装腔;202、进风管;203、出风管;3、矩形框;301、密封垫;4、安装板;401、矩形风腔;402、吹气管;403、开口;5、第一风机;501、第一电磁阀;502、第一烟雾传感器;503、第一控制器;6、第二风机;601、第二电磁阀;602、第二烟雾传感器;603、第二控制器;7、滤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包括门框1,门框1的内部安装有门板2,门板2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4,两个安装板4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矩形风腔401,两个矩形风腔401的外侧壁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吹气管402,门板2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安装腔201,位于上方的安装腔20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5,位于下方的安装腔20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机6,两个安装腔201的两侧均连通有进风管202和出风管203,两个进风管202和两个出风管203的朝向相反,两个出风管203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矩形风腔401相对的一端连通,两个进风管202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安装板4并延伸至两个安装板4的外侧,位于左侧的进风管202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电磁阀501,位于右侧的进风管202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电磁阀601;
门框1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二烟雾传感器602和第二控制器603,第二烟雾传感器602、第二控制器603、第二电磁阀601以及第二风机6之间均为电性连接,门框1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烟雾传感器502和第一控制器503,第一烟雾传感器502、第一控制器503、第一电磁阀501以及第一风机5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发生火灾时,门板2右侧具有大量烟尘时,第一烟雾传感器502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第一控制器503,第一控制器503控制第一风机5以及第一电磁阀501开启,通过第一风机5将门板2左侧的空气抽入进风管202内,并通过出风管203进入到位于右侧的矩形风腔401内,紧接着通过多个吹气管402吹出,将门板2与门框1缝隙处的烟尘向右不断吹走,当门板2左侧具有大量烟尘时,第二烟雾传感器602、第二控制器603、第二电磁阀601以及第二风机6之间相互配合,将门板2与门框1左侧缝隙处的烟尘吹走,从而该人防门方便自动检测并控制对门板2与门框1缝隙处的烟尘吹走,避免人防门长时间使用密封防烟尘效果下降导致烟尘容易通过门板2与门框1之间的缝隙进入门板2另一侧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门框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3,矩形框3的右侧嵌入设置有密封垫301,门板2的左侧与矩形框3的右侧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中:门板2闭合后,门板2与矩形框3贴合,密封垫301方便对门板2与门框1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进风管202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滤尘网7。
本实施例中:门板2一侧的空气通过进风管202进入时,通过滤尘网7方便对进入进风管202内的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行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多个吹气管402均呈向外倾斜状。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吹气管402均呈向外倾斜状,进而方便对门板2和门框1之间缝隙处的烟尘吹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安装板4的外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与进风管202相匹配的开口403,第一电磁阀501和第二电磁阀601分别位于两个开口403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开口403,进而方便将第二电磁阀601和第一电磁阀501隐藏至安装板4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滤尘网7与两个进风管202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滤尘网7与两个进风管202之间均为螺纹连接,进而方便拆卸滤尘网7进行更换以及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发生火灾时,门板2闭合后,门板2与矩形框3贴合,密封垫301对门板2与门框1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作用,门板2右侧具有大量烟尘时,第一烟雾传感器502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第一控制器503,第一控制器503控制第一风机5以及第一电磁阀501开启,通过第一风机5将门板2左侧的空气抽入进风管202内,并通过出风管203进入到位于右侧的矩形风腔401内,紧接着通过多个吹气管402吹出,将门板2与门框1缝隙处的烟尘向右不断吹走,当门板2左侧具有大量烟尘时,第二烟雾传感器602、第二控制器603、第二电磁阀601以及第二风机6之间相互配合,将门板2与门框1左侧缝隙处的烟尘吹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包括门框(1),所述门框(1)的内部安装有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2)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4),两个所述安装板(4)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矩形风腔(401),两个所述矩形风腔(401)的外侧壁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吹气管(402),所述门板(2)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安装腔(201),位于上方的安装腔(20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5),位于下方的安装腔(20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机(6),两个所述安装腔(201)的两侧均连通有进风管(202)和出风管(203),两个所述进风管(202)和两个出风管(203)的朝向相反,两个所述出风管(203)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矩形风腔(401)相对的一端连通,两个所述进风管(202)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安装板(4)并延伸至两个安装板(4)的外侧,位于左侧的进风管(202)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电磁阀(501),位于右侧的进风管(202)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电磁阀(601);
所述门框(1)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二烟雾传感器(602)和第二控制器(603),所述第二烟雾传感器(602)、第二控制器(603)、第二电磁阀(601)以及第二风机(6)之间均为电性连接,所述门框(1)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烟雾传感器(502)和第一控制器(503),所述第一烟雾传感器(502)、第一控制器(503)、第一电磁阀(501)以及第一风机(5)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3),所述矩形框(3)的右侧嵌入设置有密封垫(301),所述门板(2)的左侧与矩形框(3)的右侧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风管(202)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滤尘网(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吹气管(402)均呈向外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4)的外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与进风管(202)相匹配的开口(403),所述第一电磁阀(501)和第二电磁阀(601)分别位于两个开口(40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滤尘网(7)与两个进风管(202)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CN202220854647.0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 Active CN217129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4647.0U CN217129352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4647.0U CN217129352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9352U true CN217129352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9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4647.0U Active CN217129352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9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90122605A (ko) 결로방지 및 빗물유입방지가 가능한 맞춤형 토양 라돈가스 배출 시스템
CN210442922U (zh) 一种基于智能消防系统的消防巡检装置
CN217129352U (zh) 一种防尘隔烟式人防门
ATE262662T1 (de) Klimaanlage
CN107192081A (zh) 一种新风换气装置和全自动智能换气设备
CN113531730A (zh) 地铁停车列检库动态排烟系统及方法
CN201276861Y (zh) 一种安全屋
CN107289573A (zh) 高层建筑断桥铝合金窗智能过滤换气装置
CN208803748U (zh) 一种正压防爆实验房
CN217726587U (zh) 一种侧补风组件和通风柜
CN205119340U (zh) 用于门窗洞口实现空气引入并净化的系统
CN209594191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电气柜
CN201165765Y (zh) 楼房火灾避难屋
CN205156170U (zh) 安装于门窗洞上口的新风与空气净化系统
CN212004446U (zh) 一种内嵌组合式余压防火阀
CN211691723U (zh) 一种电站与一等人员掩蔽所防毒通道合用的人防地下室
CN207365314U (zh) 一种新风换气装置和全自动智能换气设备
CN207674637U (zh) 一种明装式地送风中央新风机系统
CN207633973U (zh) 一种新型防爆门
CN207372010U (zh) 通风橱及通风橱通风系统
CN213508571U (zh) 一种人防工程地下室结构
CN217545352U (zh) 一种装配式配电室
CN212378179U (zh) 一种解决人防工程中非人防区设备用房的进排风系统
CN212962032U (zh) 一种被动房厨房补风系统
CN217354449U (zh) 一种集约式地铁通风排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