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7693U - 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7693U
CN217127693U CN202220200615.9U CN202220200615U CN217127693U CN 217127693 U CN217127693 U CN 217127693U CN 202220200615 U CN202220200615 U CN 202220200615U CN 217127693 U CN217127693 U CN 217127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
fiber
transition
liquid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06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言
胡静
王梦麒
陈喆曦
刘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2006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7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7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7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包括可擦拭主体,所述可擦拭主体设置有锁水层,所述锁水层至少一侧依次设置有锁水层、第一导水层、过渡层和第一吸液纤维层,过渡层由第二导水层与第二吸液纤维层交叉层叠形成,第一吸液纤维层、过渡层、第一导水层和锁水层之间通过纤维销钉进行连接;第一导水层和第二导水层具有微米或纳米多孔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一次成型,无需粘合剂,制备成型过程简便,结合强度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高成本与低降解速率的问题,同时具有更好的保水耐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Non-Woven Fabric或Non-Woven Cloth)又称为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以及这些方式的组合而结合到一起的簇织物。其制品用途广泛,且具有质轻、环保、可循环利用、成本低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用薄膜、建筑土工布、人造革、汽车、服装、医疗卫生等领域。
其中,毛巾、仿麂皮布、擦拭布等擦拭材料也采用无纺布制成。但现有的高克重、高吸水、高摩擦材料基本上采用机织毛巾、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等材料,该类型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常伴随以下问题:(1)机织毛巾试用效果好,但不适合一次性擦除场景使用;(2)针刺无纺布成本较低,但手感较硬,表面摩擦力较小;(3)水刺无纺布手感软,但多采用常规化学纤维如涤纶等,废弃后不可降解,容易污染环境。除此以外,现有擦拭湿巾基布均存在流通空气下水分耗散快的问题,目前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为加大清洁液施加量,导致成本提高。
CN211467703U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其使用热熔纤维层作为芯层热熔粘合上下纤维素纤维层实现粘结固着,提高强力。不足之处在于,纤维层之间由于热熔粘结的原因上下融合,内部孔隙不均,易出现清洁液外渗的情况,且热熔粘合材料本身不可降解;CN208769666U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卫生除菌湿巾,其使用锁水层覆盖抗菌层,外侧周边加装封水层以改善渗液浪费的情况。但是层与层之间使用粘结剂,影响层间水分渗透效率,影响正常使用;且粘结剂剂量与类型未明确,存在环境污染与粘结剂外渗影响等问题;该申请将湿巾表面设计为由纱线交织构成的带有纹路的摩擦层,织物的手感和成本相较于非织物而言也有所逊色。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复合擦拭湿巾。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低可生物降解性和低保水耐用性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该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包括可擦拭主体,可擦拭主体设置有锁水层,锁水层至少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水层、过渡层和第一吸液纤维层,过渡层由第二导水层与第二吸液纤维层交叉层叠形成,第一吸液纤维层、过渡层、第一导水层和锁水层之间通过纤维销钉进行连接;第一导水层和第二导水层具有微米或纳米多孔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水层内填充有清洁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吸液纤维层远离过渡层的一侧表面具有凹凸纹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水层的纤维与第一导水层的纤维直径比为6-1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水层为微米纤维素纤维层或纳米纤维素纤维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水层和/或第二导水层为微米聚乳酸纤维层或纳米聚乳酸纤维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吸液纤维层和/或第二吸液纤维层为微米纤维素纤维层或纳米纤维素纤维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水层、第一导水层、过渡层和第一吸液纤维层的厚度比为20-50:2-20:2-2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复合擦拭湿巾基布的厚度为0.5-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渡层与第一导水层接触的一层为第二导水层,过渡层与第一吸液纤维层接触的一层为第二吸液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对基布内部结构进行了设计,将锁水层作为载液主体,两侧分别将具有疏水高导水性能的起到阻隔锁水层所载液体自然蒸发作用的第一导水层、在第一导水层与高吸水率的第一吸液纤维层之间架桥传输液体的第二导水层-第二吸液纤维层交叠的过渡层、以及具有传导液体作用的第一吸液纤维层层叠复合,一次成型,无需粘合剂,制备成型过程简便,结合强度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高成本与低降解速率的问题,同时具有更好的保水耐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复合擦拭湿巾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导水层2或第二导水层5的多孔纤维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锁水层;2、第一导水层;3、过渡层;4、第一吸液纤维层;5、第二导水层;6、第二吸液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自中间向两侧为对称层结构,该对称层结构自中间向一侧依次包括锁水层1、第一导水层2、过渡层3和第一吸液纤维层4。
其中,清洁液填充于锁水层1中,两侧的多层对称结构可以有效地对锁水层1进行封装,起到保水效果,且对于作为一次性清洁产品的擦拭湿巾,对称层结构具有两层第一吸液纤维层4,可双面使用,增加了性价比;
第一导水层2位于锁水层1和过渡层3之间,既起到分隔作用以阻断锁水层1与流通空气的直接接触和进一步加强锁水,又因其低亲水高导水的特性,将其附在锁水层1两侧可以有效地减少锁水层1中填充的清洁液的外渗与挥发。更重要的,在实际使用时,复合擦拭湿巾基布整体处于受压状态,具有高导水性能的第一导水层2能够在几乎不吸收清洁液的情况下将清洁液快速导出至外层,从而避免清洁液的损耗。第一导水层2具有微/纳多孔结构(如图2所示),优选的平均孔径范围为60-120nm,该多孔结构使第一导水层2的比表面积增大,且多孔结构可形成毛细效应,从而进一步封装锁水层1的水分并增强受压时的导水性能;
过渡层3由第二导水层5与第二吸液纤维层6交叉层叠形成,更优选地,过渡层3靠近第一导水层2并与之接触的一层为第二导水层5,过渡层3靠近第一吸液纤维层4并与之接触的一层为第二吸液纤维层6。这样,过渡层 3不仅起到连接第一导水层2与第一吸液纤维层4的作用,而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将自第一导水层2导出的清洁液通过多个第二吸液纤维层6接力吸收,有效避免了由于第一导水层2过厚导致的清洁液导出不力的问题,加之第二吸液纤维层6的材质为毛细吸水材料,第二导水层5为微纳多孔导水材料,反复交叉层叠的第二导水层5与第二吸液纤维层5重复“吸收-导出”过程,起到液体中继与增强结构强度的作用,同时借助第一吸液纤维层4自身的毛细吸收效应可加速清洁液导出进程;
第一吸液纤维层4是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纤维层,材质为毛细吸水材料,具有优良的强度与吸液性能;
第一吸液纤维层4、过渡层3、第一导水层2和锁水层1之间通过纤维销钉进行连接。纤维销钉是基于水刺工艺带来的高强度固定方式,水刺针将第一表层纤维层4的纤维穿刺入深层形成自上而下的纤维集合体即纤维销钉完成层间加固。具体地,利用高压水流经过水刺头中的喷水板,形成极细的一股高压水针射流对托网帘或转鼓上运动的纤网进行连续喷射,在水针射流的直接冲击力和反射水流的作用力下,纤网中的纤维发生位移、穿插、缠结、抱合。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在纺丝成型时纤维先后喷射到另一层纤网层上时发生上下交叠与穿插形成纤维缠结连接,因此其具有一定的结合力。若需要进一步提高层间的结合力,在制备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时,可将第一导水层2、第二导水层5的微/纳纤维簇纺入锁水层1、第一吸液纤维层4和/或第二吸液纤维层6表面的空隙中,从而完成纤维填充连接进一步加固,或者优选地,锁水层1、第一吸液纤维层4和第二吸液纤维层6选用的材料的单根纤维直径大于第一导水层2、第二导水层5 中的单根纤维,纺于锁水层1、第一吸液纤维层4和第二吸液纤维层6表面的第一导水层2、第二导水层5中的纤维会对表面的纤维形成包覆,实现纤维包覆连接完成固定。
第一吸液纤维层4远离过渡层3的一侧表面具有凹凸纹路,如菱形凹凸纹,由纺丝成网后经提花水刺工艺被赋予交织纹理。由于提花水刺带来的凹凸纹路以及该纤网通过静电纺丝成型时带有的静电荷作用,以使复合擦拭湿巾基布表面柔软高弹,并提高表面摩擦系数,静电吸附作用也使第一吸液纤维层4在吸收清洁液后可实现良好的清洁去污效果,同时通过挤压进一步对层间进行加固。
因产品性质,复合擦拭湿巾基布总厚度不宜过厚,优选范围为1-1.5mm。其中,锁水层1的纤维面密度范围为30-60g/m2,厚度范围为0.2-0.5mm,纤维纤度范围为0.5-2.5dtex,纤维长度范围为10-20mm,纤维直径范围为 6-10μm。复合擦拭湿巾基布中,对位微纳米纤维层(包括第一导水层2、过渡层3和第一吸液纤维层4)的单侧总厚度范围为0.1-0.5mm。第一导水层2 的总面密度范围为20-40g/m2,层数范围为20-40层,纤维直径范围为1-5μm,厚度范围为0.02-0.2mm。过渡层3的纤维面密度范围为20-50g/m2,层数范围为6-40层,纤维直径范围为1-5μm,总厚度范围为0.02-0.2mm。第一吸液纤维层4的纤维面密度范围为10-40g/m2,厚度范围为0.01-0.05mm,层数范围为5-10层,纤维直径范围为2-5μm。
锁水层1使用高亲水的纤维素纤维,其主要用途是对清洁液进行吸收与承载,且纤维素纤维层中纤维大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可赋予材料整体较高的强力存在能改善整体的物理性能,提升整体强力,放置于中间层并将上下第一导水层2通过缠结连接与水刺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其上,可对上下两层起到类似于中央龙骨的支撑作用。同时纤维素为生物纤维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皮肤刺激,可用作洁肤使用,可降解。微纳米制备的纤维素纤维层天然保持有静电荷,使材料具有静电吸附效果,提高清洁去污效率。
第一导水层2和第二导水层5为微米聚乳酸纤维层或纳米聚乳酸纤维层。聚乳酸作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其在人工堆肥条件下的降解速率较低,引入纤维素纤维后,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会与聚乳酸纤维的降解形成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聚乳酸纤维的降解速率,实现高效降解。且静电纺丝得到的聚乳酸纤维直径小于纤维素纤维,便于第一导水层2和第二导水层5贴附于其相邻纤维层。
第一吸液纤维层4和/或第二吸液纤维层6为微米纤维素纤维层或纳米纤维素纤维层。那么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中,仅包含两种材料,即微/纳纤维素纤维和微/纳聚乳酸纤维,微/纳聚乳酸纤维层通过静电纺丝成网法层层复合在微/纳纤维素纤维层上,层间依靠微/纳聚乳酸纤维与微/纳纤维素纤维的包覆缠结以及纤维自身所带电荷的吸附作用完成固定。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中,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单侧共包含:锁水层1(微米纤维素纤维)、第一导水层2(微米聚乳酸纤维)、过渡层3(微米聚乳酸-纤维素层叠纤维层)、第一吸液纤维层4(微米纤维素纤维)。该复合擦拭湿巾基布总厚度为0.9mm。锁水层1,纤网面密度为50g/m2,纤网厚度为0.5mm,纤维纤度为2.5dtex,纤维长度为15mm,纤维直径为10μm。对位微米纤维层纤网单侧厚度为0.2mm。第一导水层2,纤维采用静电纺丝制备的聚乳酸多孔纤维,平均孔径为95nm。总面密度为30g/m2,层数为25层,纤维直径范围为2μm,纤维层总厚度为0.1mm。过渡层3纤维总面密度范围为30g/m2, 层数为15层,纤维直径范围为2μm,纤维层总厚度为0.06mm。微纳米纤维素纤维层纤维总面密度为25g/m2,层数为7层,纤维直径范围为2-5μm,纤维层总厚度为0.04mm。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单侧共包含:锁水层1(微米纤维素纤维)、第一导水层2(微米聚乳酸纤维)、过渡层3(微米聚乳酸-纤维素层叠纤维层)、第一吸液纤维层4(微米纤维素纤维)。该复合擦拭湿巾基布总厚度为1.18mm。锁水层1,纤网面密度为50g/m2,纤网厚度为0.5mm 纤维纤度为2.5dtex,纤维长度为15mm,纤维直径为7μm。对位微米纤维层纤网单侧厚度为0.34mm。第一导水层2,纤维采用静电纺丝制备的聚乳酸多孔纤维,平均孔径为95nm。总面密度为30g/m2,层数为25层,纤维直径范围为1μm,纤维层总厚度为0.1mm。过渡层3纤维总面密度范围为30g/m2, 层数为40层,纤维直径范围为2μm,纤维层总厚度为0.2mm。微纳米纤维素纤维层纤维总面密度为25g/m2,层数为7层,纤维直径范围为2-5μm,纤维层总厚度为0.04mm。
实施例三
在该实施例中,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单侧共包含:锁水层1(微米纤维素纤维)、第一导水层2(微米聚乳酸纤维)、过渡层3(微米聚乳酸-纤维素层叠纤维层)、第一吸液纤维层4(微米纤维素纤维)。该复合擦拭湿巾基布总厚度为1.1mm。锁水层1,纤网面密度为50g/m2,纤网厚度为0.5mm 纤维纤度为2.5dtex,纤维长度为15mm,纤维直径为15μm。对位微米纤维层纤网单侧厚度为0.3mm。第一导水层2,纤维采用静电纺丝制备的聚乳酸多孔纤维,平均孔径为95nm。总面密度为30g/m2,层数为40层,纤维直径范围为3μm,纤维层总厚度为0.2mm。过渡层3纤维总面密度范围为30g/m2,层数为15层,纤维直径范围为3μm,纤维层总厚度为0.06mm。微纳米纤维素纤维层纤维总面密度为25g/m2,层数为7层,纤维直径范围为2-5μm,纤维层总厚度为0.04mm。
将实施例一、二、三中完成初步结合的聚乳酸&纤维素纤维纤网送入提花水刺机构,采用预湿→提花水刺→烘燥→切边卷绕的工艺流程,使用转鼓式提花水刺机进行水刺,水压力可设置为70~90bar,首选为75bar,此时花纹的清晰度最佳;提花水刺工序可使聚乳酸纤维层与内层纤维素纤维层之间形成良好的缠结,提高整体的力学强度。水刺网帘或转鼓鼓罩选用菱形方格纹样进行加工。将水刺处理过后的基布烘干,即得到多层复合的水刺湿巾基布。后续处理中可将本品浸润在清洁液中以使得中间层吸收清洁液成分并具备应用功能。
性能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静置保水性能,根据GB/T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一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通过水分蒸发速率来评定纺织品的快干性,因此亦可依此评价纺织品在保水层面的性能优劣。
将10cm×10cm的试样放入盛有三级水的容器内,试样压至水中后抬起,反复2~3次后待试样在水中完全浸润5min后取出,测定其质量,记为m0,将该试样自然平展地垂直悬挂于标准大气中,每隔(5±0.5)min称取一次质量,精确到0.001g,直至连续两次称取质量的变化率不超过1%,则可结束试验。蒸发速率计算方式如下:Ei=δmi/m0(δmi:水分蒸发量;m0:试样原始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锁水层1 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
厚度H 0.35mm 0.9mm 1.18mm 1.1mm
水分蒸发速率E<sub>i</sub> 0.820g/h 0.050g/h 0.040g/h 0.035g/h
通过对比实施例一、二、三可知,在对微米聚乳酸层进行针对性增厚得到的实施例三中的样品其保水效果最好,同时整体厚度相较于针对性增厚微米聚乳酸-纤维素过渡层的实施例二要小,这是由于较厚的聚乳酸纤维层能够更好地减少液体蒸气逸散,且在实际应用中可具有更为优良的导水性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擦拭主体,所述可擦拭主体设置有锁水层,所述锁水层至少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水层、过渡层和第一吸液纤维层,所述过渡层由第二导水层与第二吸液纤维层交叉层叠形成,所述第一吸液纤维层、过渡层、第一导水层和锁水层之间通过纤维销钉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导水层和第二导水层具有微米或纳米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层内填充有清洁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纤维层远离过渡层的一侧表面具有凹凸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层的纤维与第一导水层的纤维直径比为6-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层为微米纤维素纤维层或纳米纤维素纤维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层和/或第二导水层为微米聚乳酸纤维层或纳米聚乳酸纤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纤维层和/或第二吸液纤维层为微米纤维素纤维层或纳米纤维素纤维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层、第一导水层、过渡层和第一吸液纤维层的厚度比为20-50:2-20:2-20: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擦拭湿巾基布的厚度为0.5-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擦拭湿巾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与第一导水层接触的一层为第二导水层,所述过渡层与第一吸液纤维层接触的一层为第二吸液纤维层。
CN202220200615.9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 Active CN217127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0615.9U CN217127693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0615.9U CN217127693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7693U true CN217127693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0615.9U Active CN217127693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7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202678B2 (en) An absorbent personal care and/or cleansing product for cosmetic and/or dermatological application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absorbent sheet
KR20180123012A (ko) 천연 섬유 웹층을 포함하는 부직 복합체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CN108474158A (zh) 层叠无纺布
CN217127693U (zh) 一种复合擦拭湿巾基布
CN105229222A (zh) 清洁布
CN113718425A (zh) 一种用作泡泡巾基材的无纺布、泡泡干巾及其制造方法
JP2002105826A (ja) 開孔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5535669U (zh) 一种干爽抑菌型竹纤维卫生巾
JP3139215B2 (ja) パルプ複合シート
CN210684136U (zh) 一种熔喷水刺复合无纺面料
CN213465656U (zh) 一种干爽面层及具有该干爽面层的纸尿裤
CN218804451U (zh) 一种复合型干湿巾用无纺布
CN210362793U (zh) 一种抗菌功能性非织造布
JP3667935B2 (ja) 開孔不織布
JP3990036B2 (ja) 開孔不織布
CN216365567U (zh) 一种干爽易渗透的卫生巾
CN216139532U (zh) 一种可降解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
CN218458255U (zh) 一种纸尿裤用无纺布
CN219294927U (zh) 一种吸水吸油擦拭无纺布
CN211195149U (zh) 一种洁肤柔软美容湿巾用水刺非织造布
CN217258910U (zh) 一种轻质防潮非织造面料
CN214688300U (zh) 一种清洁皮肤作用的无纺布
CN216535788U (zh) 一种复合面料和卫生制品
CN214782482U (zh) 一种干爽型卫材面层用聚乳酸纤维水刺无纺布
CN218552576U (zh) 一种间隔织物层体、复合型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吸收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