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9004U - 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9004U
CN217119004U CN202220844181.6U CN202220844181U CN217119004U CN 217119004 U CN217119004 U CN 217119004U CN 202220844181 U CN202220844181 U CN 202220844181U CN 217119004 U CN217119004 U CN 217119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foaming sponge
drainage tube
damping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41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勾善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08441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9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9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9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引流头和包裹设置在所述引流头外部的发泡海绵,所述发泡海绵由高分子材料膨胀发泡制成,所述发泡海绵的表面覆盖有塑形网,所述塑形网的端部固定在未插入所述发泡海绵内的一段所述引流管上,所述发泡海绵上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设有高分子滑膜,所述高分子滑膜为弧形,并包裹在所述塑形网的外侧,所述引流管连接有负压球囊和引流袋,所述负压球囊两端的所述引流管内均设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引流结束后方便将引流头取出的同时避免对引流腔组织造成损伤,降低引流管拔除的阻力,并避免在引流腔内留下人体组织无法吸收的残留物质,提高术后恢复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背景技术:
体腔内手术后的引流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局部组织渗液、消化道液、淋巴液等液体需要引流到体外。术后产生的积液,特别是具有腐蚀作用的消化液和含有病原的液体,如不能确切的引流到体外,在局部积聚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愈合不良、感染、局部组织腐蚀出血等严重的临床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导致二次手术甚至患者死亡,处理这些问题增加患者痛苦并且占用大量医疗资源。而在存在胆漏、胰瘘、肠瘘等消化道瘘或者吻合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下该问题更为严重。目前临床主要使用引流管引流局部积液,使用该方法时仅有与引流管的引流孔直接接触区域的待引流液能高效的引流至体外,其他区域的引流液需要自然流至引流管的引流孔区域才能被引流至体外,这会导致部分消化道瘘区域或吻合口愈合不良区域组织无法达到干燥。此外现有引流管易脱离引流区域、组织分隔也容易造成引流不良等问题。专利号为ZL202020918225.6的专利公开了基于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的体腔负压引流系统,包括球囊,所述球囊两端为接头,且每个接头均内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球囊一侧接头连接有引流主管,所述引流主管末端连通有若干引流支管,每根引流支管末端还连接有不可分离的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所述球囊一侧接头连接有引流袋,通过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围绕手术吻合口等部位,因毛细现象,吻合口周围的液体可被吸入到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内,由引流主管可通过负压将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内的引流液引出体外,从而能够保证吻合口干燥,促进吻合口愈合,降低吻合口漏造成的感染与出血风险。但是这种引流结构在引流结束后需要从引流腔内取出,由于引流腔会随着患处的生长恢复而逐渐缩小,处于引流腔内的引流头以及设置在引流头部位的纤维或者发泡海绵材料在取出过程中容易将已经愈合的组织撕裂,造成创口的重新扩大,也容易在引流腔内留下部分人体组织无法吸收的残留物质,导致术后恢复缓慢,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在引流结束后的取出过程中容易将已经愈合的组织撕裂,造成创口的重新扩大,并在引流腔内留下部分人体组织无法吸收的残留物质,导致术后恢复缓慢,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引流头和包裹设置在所述引流头外部的发泡海绵,所述发泡海绵由多孔发泡高分子材料膨胀发泡制成,所述发泡海绵的表面覆盖有塑形网,所述塑形网的端部固定在未插入所述发泡海绵内的一段所述引流管上,所述发泡海绵上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设有高分子滑膜,所述高分子滑膜为弧形,所述高分子滑膜包裹在所述塑形网的外侧,所述引流管连接有负压球囊和引流袋,所述负压球囊两端的所述引流管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引流头上设有若干个引流孔。
所述发泡海绵用于填充于术后产生积液及发生消化道漏的高风险区域,因其多孔结构的虹吸作用,可将引流液吸入多孔发泡材料而保持高风险区域的干燥,促进组织愈合,一方面降低发生漏的风险,另一方面发生漏后可以促进消化道漏的快速愈合,并降低局部感染及出血风险,所述引流头用于将吸入所述发泡海绵内的引流液吸出,通过所述负压球囊产生的负压吸力将引流液吸入所述引流袋内,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引流液的流向,保证引流液单向流入所述引流袋,所述塑形网用于限制所述发泡海绵的膨胀形状,并在引流结束拉出所述发泡海绵的过程中保证所述发泡海绵的完整性,防止所述发泡海绵在组织的挤压下碎裂在引流腔内留下不易吸收的残留,所述高分子滑膜用于在拔除所述引流头和所述发泡海绵的过程中降低阻力,保证拔除的顺畅,并减小对组织的撕扯力,避免扩大创口,提高术后恢复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外侧设有固定环和滑动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阻尼腔,所述阻尼腔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与所述阻尼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内设有连通所述活塞两侧的所述阻尼腔的节流孔,所述阻尼腔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滑动环的一侧与所述塑形网连接,所述滑动环的另一侧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滑动环用于沿着所述引流管滑动,控制所述塑形网的膨胀大小,以便医护人员根据引流腔的大小向引流腔内放入大小合适的所述发泡海绵,所述活塞在所述阻尼腔内,在所述弹簧的推力和所述阻尼液的阻力作用下缓慢移动,所述塑形网的膨胀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可以保证所述发泡海绵随着组织的生长恢复和引流腔的缩小而逐渐被所述塑形网压缩变小,在引流结束后所述发泡海绵的体积将缩至与引流腔恢复后的大小相当,方便拔除的同时减小对组织的损伤,所述节流孔用于连通所述活塞两端的所述阻尼腔,以供所述活塞缓慢移动时所述阻尼液从活塞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孔内设有单向阻尼阀门,所述单向阻尼阀门用于保证在所述活塞缓慢移动过程中,随着所述阻尼腔一侧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其开度,保证所述活塞移动速度的稳定。拉动所述滑动环时,所述单向阻尼阀门则不起作用,保证所述阻尼液从所述阻尼腔内有所述活塞杆的一侧快速流动至无所述活塞杆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阻尼阀门包括与所述节流孔内壁转动连接的阀板,所述阀板与所述节流孔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随着所述活塞的移动,所述阀板随着所述阻尼腔一侧的压力变化而克服所述压缩弹簧的力转动,扩大所述节流孔的通流面积,保证所述活塞的移动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节流孔连通的通流孔,所述通流孔与所述阻尼腔连通。所述通流孔用于保证所述活塞两端的所述阻尼腔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塑形网材质为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或尼龙的高分子塑料材质,弹性和可塑性好,方便控制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滑膜为聚四氟乙烯或PET薄膜,粗糙度低,表面光滑,有效减小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造成撕裂。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环的外侧设有防滑环,所述滑动环与所述引流管接触面上设有弹性垫圈,所述防滑环用于方便医护人员手动拉动所述滑动环沿着所述引流管移动,所述弹性垫圈保证所述滑动环与所述引流管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上处于所述滑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之间的一段上设有时间刻度,所述滑动环与所述固定环之间的距离越大,表明所述滑动环将所述塑形网撑开的程度越大,即需要进行引流的引流腔越大,伤口恢复时间越长,所述时间刻度上标识有随着所述滑动环与所述固定环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大致的伤口恢复时间,方便医护人员直观地观察,以便根据伤口恢复情况拔除所述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带有所述塑形网和所述发泡海绵的所述引流头插入引流腔内,手动控制所述滑动环沿着所述引流管移动,将所述塑形网和所述发泡海绵撑开填充于引流腔内,捏动所述负压球囊产生负压吸力,使引流液通过所述引流头进入所述引流袋内;
S2、随着引流的进行,所述滑动环缓慢向所述固定环的方向移动,所述塑形网和所述发泡海绵逐渐缩小,通过观察所述时间刻度,确认引流完毕后取下所述引流袋;
S3、拉动所述引流管拔除处于引流腔内的所述引流头、所述塑形网和所述发泡海绵,处于所述发泡海绵与所述引流管结合处的所述高分子滑膜降低拔除阻力,完成拔除过程。
(三)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包裹在引流头外部的发泡海绵,发泡海绵由多孔发泡高分子材料膨胀发泡制成,发泡海绵的表面覆盖塑形网,发泡海绵上与引流管连接处设置弧形的高分子滑膜,并包裹在塑形网的外侧,可以在将引流液吸出保持高风险区域的干燥,促进组织愈合的同时,在引流结束拉出发泡海绵的过程中保证发泡海绵的完整性,防止发泡海绵在组织的挤压下碎裂在引流腔内留下不易吸收的残留,并降低在拔除引流头和发泡海绵的过程中的阻力,保证拔除的顺畅,减小对组织的撕扯力,避免扩大创口,有效提高术后恢复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所述引流头部位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所述引流头部位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的整体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所述引流头部位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所述引流头部位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的整体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所述固定环部位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或二所述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所述引流头前端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引流管;2、引流头;3、发泡海绵;4、塑形网;5、高分子滑膜;6、负压球囊;7、引流袋;8、单向阀;9、引流孔;10、固定环;11、滑动环;12、阻尼腔;13、活塞;14、活塞杆;15、弹簧;16、节流孔;17、阻尼液;18、单向阻尼阀门;181、阀板;182、压缩弹簧;19、通流孔;20、防滑环;21、弹性垫圈;22、时间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8所示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1、引流头2和包裹设置在引流头2外部的发泡海绵3,发泡海绵3由多孔发泡高分子材料膨胀发泡制成,发泡海绵3的材质和参数根据组织相容性和物理特性确定。以PVA发泡海绵为例,可以将表观密度调整为0.06g/cm3左右、孔径调整至<1200μm,发泡海绵3的表面覆盖有塑形网4,塑形网4的端部固定在未插入发泡海绵3内的一段引流管2上,发泡海绵3内插入引流头2,引流管1与发泡海绵3之间进行固定,固定方法可以选择但不限为粘合剂粘合、缝线缝合等,发泡海绵3上与引流管1连接处设有高分子滑膜5,高分子滑膜5为弧形,高分子滑膜5包裹在塑形网4的外侧与引流管1的外侧,引流管1连接有负压球囊6和引流袋7,负压球囊6两端的引流管1内均设有单向阀8,引流头2上设有若干个引流孔9。
优选地,塑形网4材质为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或尼龙的高分子塑料材质,弹性和可塑性好,方便控制形变。
优选地,高分子滑膜5为聚四氟乙烯或PET薄膜,粗糙度低,表面光滑,有效减小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造成撕裂。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带有塑形网4和发泡海绵3的引流头2插入引流腔内,塑形网4和发泡海绵3撑开填充于引流腔内,捏动负压球囊6产生负压吸力,使引流液通过引流头2进入引流袋7内;引流完毕后取下引流袋7,拉动引流管1拔除处于引流腔内的引流头2、塑形网4和发泡海绵3,处于发泡海绵3与引流管1结合处的高分子滑膜5降低拔除阻力,完成拔除过程。
实施例二
如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1、引流头2和包裹设置在引流头2外部的发泡海绵3,发泡海绵3由多孔发泡高分子材料膨胀发泡制成,发泡海绵3的材质和参数根据组织相容性和物理特性确定。以PVA发泡海绵为例,可以将表观密度调整为0.06g/cm3左右、孔径调整至<1200μm,发泡海绵3的表面覆盖有塑形网4,塑形网4的端部固定在未插入发泡海绵3内的一段引流管1上,发泡海绵3内插入引流头2,引流管1与发泡海绵3之间进行固定,固定方法可以选择但不限为粘合剂粘合、缝线缝合等,发泡海绵3上与引流管1连接处设有高分子滑膜5,高分子滑膜5为弧形,高分子滑膜5包裹在塑形网4的外侧与引流管1的外侧,引流管1连接有负压球囊6和引流袋7,负压球囊6两端的引流管2内均设有单向阀8,引流头2上设有若干个引流孔9。
优选地,引流管1的外侧设有固定环10和滑动环11,固定环10内设有阻尼腔12,阻尼腔12内设有活塞13和活塞杆14,活塞13与阻尼腔12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5,活塞杆14穿过弹簧15与活塞13连接,活塞13内设有连通活塞13两侧的阻尼腔12的节流孔16,阻尼腔12内填充有阻尼液17,滑动环11的一侧与塑形网4连接,滑动环11的另一侧与活塞杆14连接。滑动环11用于沿着引流管1滑动,控制塑形网4的膨胀大小,以便医护人员根据引流腔的大小调整放入引流腔时发泡海绵3的体积,活塞13在阻尼腔12内,在弹簧15的推力和阻尼液17的阻力作用下缓慢移动,塑形网4的膨胀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可以保证发泡海绵3随着组织的生长恢复和引流腔的缩小而逐渐被塑形网4压缩变小,在引流结束后发泡海绵3的体积将缩至与引流腔恢复后的大小相当,方便拔除的同时减小对组织的损伤,节流孔16用于连通活塞13两端的阻尼腔12,以供活塞13缓慢移动时阻尼液17从活塞13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
优选地,节流孔16内设有单向阻尼阀门18,单向阻尼阀门18用于保证在活塞13缓慢移动过程中,随着阻尼腔12一侧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其开度,保证活塞13移动速度的稳定。拉动滑动环11时,单向阻尼阀门18则不起作用,保证阻尼液17从阻尼腔12内有活塞杆14的一侧快速流动至无活塞杆14的一侧。
优选地,单向阻尼阀门18包括与节流孔16内壁转动连接的阀板181,阀板181与节流孔16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182。随着活塞13的移动,阀板181随着阻尼腔12一侧的压力变化而克服压缩弹簧182的力转动,扩大节流孔16的通流面积,保证活塞13的移动稳定。
优选地,活塞杆14上设有与节流孔16连通的通流孔19,通流孔19与阻尼腔12连通。通流孔19用于保证活塞13两端的阻尼腔12的连通。
优选地,塑形网4材质为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或尼龙的高分子塑料材质,弹性和可塑性好,方便控制形变。
优选地,高分子滑膜5为聚四氟乙烯或PET薄膜,粗糙度低,表面光滑,有效减小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造成撕裂。
优选地,滑动环11的外侧设有防滑环20,滑动环11与引流管1接触面上设有弹性垫圈21,防滑环20用于方便医护人员手动拉动滑动环11沿着引流管1移动,弹性垫圈21保证滑动环11与引流管1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优选地,引流管1上处于滑动环11和固定环10之间的一段上设有时间刻度22,滑动环11与固定环10之间的距离越大,表明滑动环11将塑形网4撑开的程度越大,即需要进行引流的引流腔越大,伤口恢复时间越长,时间刻度22上标识有随着滑动环11与固定环10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大致的伤口恢复时间,方便医护人员直观地观察,以便根据伤口恢复情况拔除引流管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
S1、将带有塑形网4和发泡海绵3的引流头2插入引流腔内,手动控制滑动环11沿着引流管1移动,将塑形网4和发泡海绵3撑开填充于引流腔内,捏动负压球囊6产生负压吸力,使引流液通过引流头2进入引流袋7内;
S2、随着引流的进行,滑动环11缓慢向固定环10的方向移动,塑形网4和发泡海绵3逐渐缩小,通过观察时间刻度22,确认引流完毕后取下引流袋7;
S3、拉动引流管1拔除处于引流腔内的引流头2、塑形网4和发泡海绵3,处于发泡海绵3与引流管1结合处的高分子滑膜5降低拔除阻力,完成拔除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在引流结束后的取出过程中容易将已经愈合的组织撕裂,造成创口的重新扩大,并在引流腔内留下部分人体组织无法吸收的残留物质,导致术后恢复缓慢,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引流头和包裹设置在所述引流头外部的发泡海绵,所述发泡海绵由高分子材料膨胀发泡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海绵的表面覆盖有塑形网,所述塑形网的端部固定在未插入所述发泡海绵内的一段所述引流管上,所述发泡海绵上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设有高分子滑膜,所述高分子滑膜为弧形,所述高分子滑膜包裹在所述塑形网的外侧,所述引流管连接有负压球囊和引流袋,所述负压球囊两端的所述引流管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引流头上设有若干个引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外侧设有固定环和滑动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阻尼腔,所述阻尼腔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与所述阻尼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内设有连通所述活塞两侧的所述阻尼腔的节流孔,所述阻尼腔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滑动环的一侧与所述塑形网连接,所述滑动环的另一侧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内设有单向阻尼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阻尼阀门包括与所述节流孔内壁转动连接的阀板,所述阀板与所述节流孔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节流孔连通的通流孔,所述通流孔与所述阻尼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网材质为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或尼龙的高分子塑料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滑膜为聚四氟乙烯或PET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的外侧设有防滑环,所述滑动环与所述引流管接触面上设有弹性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处于所述滑动环和所述固定环之间的一段上设有时间刻度。
CN202220844181.6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Active CN217119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4181.6U CN217119004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4181.6U CN217119004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9004U true CN217119004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7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4181.6U Active CN217119004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9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320089C (en) Disposable closure means for an artificial ostomy opening or an incontinent natural anus
EP116515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delivering medication to a wall section of a body cavity or blood vessel
US7018392B2 (en) Hemostatic system for body cavities
JP5787405B2 (ja) 複数の腸内瘻孔処置用拡張可能デバイス
US5964806A (en) Adjustable implantable genitourinary device
US5509427A (en) Urethral plug assembly having adhesive for enhanced sealing capabilities and method of using said plug assembly
KR20080027252A (ko) 인공 스토마를 통한 위관 급식 및 배액 장치
CN109173017A (zh) 防堵防脱防渗的胸腹腔积液穿刺引流管
CN217119004U (zh) 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CN210844894U (zh) 一种防拔管困难及回弹引流管
CN114796640A (zh) 一种易拔出防残留组织积液引流系统
CN217409412U (zh) 一种瘘口负压引流套管
CN107616872A (zh) 一种粘小管内引流扩张装置
CN207912944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心包积液引流抽取装置
EP3141220A1 (en) A penile prosthetic with an insertion tool contained inside an inflatable bladder
CN2696658Y (zh) 带移动挡板及负压囊的胸腹腔穿刺套管针
CN204428599U (zh) 无囊留置导尿管
JPH0670952A (ja) 回収可能なペッサリー
CN206652073U (zh) 一种引流管
CN210228213U (zh)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用囊体
CN208274819U (zh) 一种新型导尿管
CN206214484U (zh) 一种带穿刺针的引流管
CN111686317A (zh) 一种钻孔置管密闭引导装置
CN106215255B (zh) 一种带穿刺针的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
CN220213514U (zh) 环状引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