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3943U - 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 Google Patents

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3943U
CN217113943U CN202221014415.0U CN202221014415U CN217113943U CN 217113943 U CN217113943 U CN 217113943U CN 202221014415 U CN202221014415 U CN 202221014415U CN 217113943 U CN217113943 U CN 217113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mi
coaxial cable
resistant
high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44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志杰
支少龙
刘述权
张亚闪
吕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Spectru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pectru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pectru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pectru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44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3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3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3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包括有缆芯组件,缆芯组件外分布有绝缘挤出层,绝缘挤出层外分布有内半导电层,内半导电层外包裹有屏蔽层,屏蔽层外包裹有外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外分布有护套层,缆芯组件包括有导体,导体外包裹有辅助半导电层。由此,可以满足最高150kv的使用电压需要,应用范围广。整体电缆非常柔软,其弯曲半径仅为6倍电缆直径,能够满足设备内或设备间敷设需要。耐环境性能好,可满足‑40℃~+85℃的工作范围。整体结构紧实,可以满足经常收放的运动条件下使用。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采用多层挤出结构,挤出速度可以高达100米每分钟,产品经济性能好。

Description

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就目前常规的高压同轴电缆来看,其通常应用与电压比较高的场合。同时,现有的高压同轴电缆通常比较硬,主要应用于户外的基站、户外设备固定连接等场合,针对设备内或者设备间使用的柔性同轴高压电缆较少。并且,部分柔性高压同轴电缆均采用绕包结构进行绝缘,生产效率低。而且,现有的产品耐潮湿环境性能差。再者,不方便在设备内或设备间敷设,无法应用在电缆经常需要移动的需求下使用。也就是说,现有的部分柔软的耐高压同轴电缆采用绕包绝缘和绕包半导电材料的结构,虽然解决了电缆软硬的问题,但是生产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绕包结构间有空隙,不适合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包括有缆芯组件,其中:所述缆芯组件外分布有绝缘挤出层,所述绝缘挤出层外分布有内半导电层,所述内半导电层外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外包裹有外半导电层,所述外半导电层外分布有护套层,所述缆芯组件包括有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裹有辅助半导电层。
进一步地,上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导体由若干铜丝绞合构成,所述铜丝之间填充半导电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中,所述绝缘挤出层为复合树脂层。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内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辅助半导电层均为半导电复合材料层,所述半导电复合材料层为聚乙烯层,或是为TPE(半导电热塑弹性体)层,或是为半导电橡胶层。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屏蔽层为铜丝屏蔽网,所述铜丝屏蔽网为单层网构造,或是为多层复合网构造。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中,所述护套层为PVC层,或是为TPE层,或是为TPU层。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中,所述绝缘挤出层的厚度为20至60毫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内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辅助半导电层的厚度为2至5毫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3至5毫米。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中,所述护套层的厚度为4至10毫米。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满足最高150kv的使用电压需要,应用范围广。
2、整体电缆非常柔软,其弯曲半径仅为6倍电缆直径(常规电缆为15倍),能够满足设备内或设备间敷设需要。
3、耐环境性能好,可满足-40℃~+85℃的工作范围。
4、整体结构紧实,可以满足经常收放的运动条件下使用。
5、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采用多层挤出结构,挤出速度可以高达100米每分钟,产品经济性能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绝缘挤出层 2 内半导电层
3 屏蔽层 4 外半导电层
5 护套层 6 导体
7 辅助半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包括有缆芯组件,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缆芯组件外分布有绝缘挤出层1,用于实现有效的高压绝缘防护。同时,绝缘挤出层1外分布有内半导电层2,内半导电层2外包裹有屏蔽层3。这样,可以防止出现电磁辐射外溢,不影响敷设所涉及到的其他用电器件。并且,屏蔽层3外包裹有外半导电层4,外半导电层4外分布有护套层5。由此,实现有效的隔绝屏蔽,且避免外部水汽等侵入。考虑到实施的便利,缆芯组件包括有导体6,导体6外包裹有辅助半导电层7。这样,不会影响缆芯组件的实际导电性能。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采用的导体6由若干铜丝绞合构成,铜丝之间填充半导电胶。同时,考虑到加工的便利,绝缘挤出层1为复合树脂层。这样,拥有适当的柔软特性,且介电强度高。
进一步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内半导电层2、外半导电层4、辅助半导电层7均为半导电复合材料层。实施期间,半导电复合材料层为聚乙烯层,也可以是TPE(半导电热塑弹性体)层,或是为半导电橡胶层。这样,可以满足实际使用期间的导电控制需求。同时,采用的屏蔽层3为铜丝屏蔽网,铜丝屏蔽网为单层网构造,或是为多层复合网构造。这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需要,提供有效的屏蔽效果。并且,考虑到不同的屏蔽需求,亦可以在铜丝屏蔽网中夹杂或是填充其他的材料,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拥有适当的耐磨抗划效果,采用的护套层5为PVC层,或是为TPE层,或是为TPU层。
结合实际实施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绝缘挤出层1的厚度为20至60毫米。这样,可以拥有较佳的绝缘效果。同时,考虑到各个半导电层的功能划分需要,采用的内半导电层2、外半导电层4、辅助半导电层7的厚度为2至5毫米。并且,考虑到日常使用期间的屏蔽需要,屏蔽层3的厚度为3至5毫米。
再进一步来看,护套层5的厚度为4至10毫米。这样,可以满足日常敷设期间的耐磨防护。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可以满足最高150kv的使用电压需要,应用范围广。
2、整体电缆非常柔软,其弯曲半径仅为6倍电缆直径(常规电缆为15倍),能够满足设备内或设备间敷设需要。
3、耐环境性能好,可满足-40℃~+85℃的工作范围。
4、整体结构紧实,可以满足经常收放的运动条件下使用。
5、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采用多层挤出结构,挤出速度可以高达100米每分钟,产品经济性能好。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构造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是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来进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主”、“副”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主”、“副”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同样,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并且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组件上。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组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包括有缆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组件外分布有绝缘挤出层,所述绝缘挤出层外分布有内半导电层,所述内半导电层外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外包裹有外半导电层,所述外半导电层外分布有护套层,所述缆芯组件包括有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裹有辅助半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由若干铜丝绞合构成,所述铜丝之间填充半导电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挤出层为复合树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辅助半导电层均为半导电复合材料层,所述半导电复合材料层为聚乙烯层,或是为TPE层,或是为半导电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为铜丝屏蔽网,所述铜丝屏蔽网为单层网构造,或是为多层复合网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为PVC层,或是为TPE层,或是为TPU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挤出层的厚度为20至6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辅助半导电层的厚度为2至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3至5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的厚度为4至10毫米。
CN202221014415.0U 2022-04-28 2022-04-28 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Active CN217113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4415.0U CN217113943U (zh) 2022-04-28 2022-04-28 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4415.0U CN217113943U (zh) 2022-04-28 2022-04-28 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3943U true CN217113943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6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4415.0U Active CN217113943U (zh) 2022-04-28 2022-04-28 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3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073480A (en) Moisture-proof electric power cable
CN107039107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快速充电电缆
CN203787200U (zh) 一种扇形导体铜丝编织屏蔽软电缆
CN217113943U (zh) 耐150Kv直流高压的柔性同轴电缆
CN211828173U (zh) 线缆
WO2015005857A1 (en) Medium/high-voltage cable comprising fluoropolymer layers
CN202662314U (zh) 一种高频微波通信综合电缆
CN109767873A (zh) 一种35kv及以下的新型绝缘管型母线及其制作工艺
CN206210438U (zh) 双屏蔽变频器电缆
CN101840751B (zh) 电信设备用方形电缆及制作方法
CN202615913U (zh) 一种漆包铜线芯舰船用电力电缆
CN101303915B (zh) 新型同心导体分支电缆
CN106128626A (zh) ±500kV SZ形型线导体皱纹铝套光纤复合直流电缆
CN210837283U (zh) 一种DC-150kV低阻抗高电压同轴电缆
CN215770579U (zh) 一种高柔性同心导体电缆
CN102800400A (zh) 一种漆包铜线芯舰船用电力电缆
CN205609234U (zh) 电气柜内用高抗电磁干扰电缆
CN219696102U (zh) 线缆
CN216014839U (zh) 一种防爆防水用电缆
CN202473319U (zh) 特种软电源电缆
CN201508719U (zh) 新型屏蔽型电力电缆
CN213241981U (zh) 一种柔性直流高压同轴电缆
CN218181916U (zh) 一种机器人线缆
CN218497803U (zh) 耐高低温式微小信号多芯低噪音电缆
CN207883355U (zh) 一种长寿命耐高辐射扁型测量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n Zhijie

Inventor after: Zhi Shaolong

Inventor after: Liu Shuquan

Inventor after: Zhang Yashan

Inventor after: Lv Ying

Inventor before: Jin Zhijie

Inventor before: Zhi Shaolong

Inventor before: Liu Shuqu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Yashan

Inventor before: Lv Y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