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3898U - 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3898U
CN217113898U CN202221099831.5U CN202221099831U CN217113898U CN 217113898 U CN217113898 U CN 217113898U CN 202221099831 U CN202221099831 U CN 202221099831U CN 217113898 U CN217113898 U CN 217113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leeve
cable structure
sect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98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军
钟卓如
张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yse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yse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yse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yse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998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3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3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3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涉及水下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线缆结构包括连接扣、主线缆和套管组件;连接扣用于连接到水下机器人,主线缆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扣上、且用于连接到水下机器人,主线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遥控器,套管组件套设在主线缆上、且连接到连接扣上,能够提高线缆结构的刚度,使线缆结构不易弯曲,更不易缠绕水下机器人,特别是,避免线缆结构被水下机器人的螺旋桨缠绕,避免主线缆直接受到磨损,减小主线缆损坏的几率;套管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套管和多个第二套管,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交替依次可拆卸连接,使套管组件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使线缆结构适用于深浅不同的水下工作。

Description

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下探测已经普遍采用水下机器人进行,通过操作人员在地面操作遥控器,远程遥控水下机器人在水下进行巡检工作。在使用水下机器人的时候,遥控器和水下机器人之间通过一根线缆连接。这根线缆的作用包括:第一,实现水上操作台与水下机器人之间的通信;第二,向水下机器人提供电源;第三,收放水下机器人的时候起到承重作用。
但是,现有的线缆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线缆的刚度太小,容易弯曲、缠绕,特别是被水下机器人的螺旋桨缠绕,导致线缆或水下机器人损坏;
2.线缆在多次拉扯后,线缆容易老化、损坏,导致水下机器人失效,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其能够提高线缆的刚度,避免线缆缠绕水下机器人,防止线缆老化、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结构,线缆结构包括连接扣、主线缆和套管组件;连接扣用于连接到水下机器人,主线缆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扣上、且用于连接到水下机器人,主线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遥控器,套管组件套设在主线缆上、且连接到连接扣上;
套管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套管和多个第二套管,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交替依次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的有益效果包括:
1.在主线缆上套设套管组件,能够提高线缆结构的刚度,使线缆结构不易弯曲,更不易缠绕水下机器人,特别是,避免线缆结构被水下机器人的螺旋桨缠绕;
2.通过套管组件保护主线缆,避免主线缆直接受到磨损,减小主线缆损坏的几率;
3.套管组件采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交替依次可拆卸连接,使套管组件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使线缆结构适用于深浅不同的水下工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套设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套设段和第二连接段均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小于套设段的外径,第一连接段用于插入连接扣或第二套管,第二连接段用于插入另一个第二套管。
这样,第一套管的结构形式简单,利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可以便捷地与连接扣和第二套管组装、拆卸,以便获得所需的套管组件的长度,保证各种工况下对主线缆的有力保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段的外径等于第二连接段的外径。
这样,第一套管的结构形式进一步简化,不仅生成方便,而且不用担心第一套管会装反,提高安装的便捷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套管上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弹性卡扣,第二套管上开设有卡孔,弹性卡扣与卡孔配合。
这样,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装卸方便,而且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避免在水下意外分离、对主线缆的保护效果降低。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套管为中空的圆柱结构。
这样,第二套管结构形式简单,生成方便,特别是与第一套管的拆卸方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扣包括相互连接的卡环和连接柱,卡环用于卡接到水下机器人,连接柱为中空结构,第一套管的一端插入连接柱。
这样,连接扣的结构形式简单,生成方便,而且与第一套管的拆卸方便,连接成一体后连接稳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线缆结构还包括扩展线缆,扩展线缆连接在连接扣上。
这样,在连接扣上保留扩展线缆,便于在水下机器人上配置所需的功能器件,例如摄像头、清淤装置等,提高水下机器人的水下工作能力。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检测系统,水下检测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线缆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水下检测系统还包括水下机器人和遥控器,线缆结构的连接扣连接到水下机器人,主线缆的连接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检测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
1.在主线缆上套设套管组件,能够提高线缆结构的刚度,使线缆结构不易弯曲,更不易缠绕水下机器人,特别是,避免线缆结构被水下机器人的螺旋桨缠绕;
2.通过套管组件保护主线缆,避免主线缆直接受到磨损,减小主线缆损坏的几率;
3.套管组件采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交替依次可拆卸连接,使套管组件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使线缆结构适用于深浅不同的水下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线缆结构沿线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的加工过程示意图。
图标:100-线缆结构;110-连接扣;111-卡环;112-连接柱;120-主线缆;130-扩展线缆;140-套管组件;141-第一套管;142-第一连接段;143-套设段;144-第二连接段;145-第二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结构100,线缆结构100包括连接扣110、主线缆120、扩展线缆130和套管组件140。
连接扣110用于连接到水下机器人,主线缆120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扣110上、且用于连接到水下机器人,主线缆12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遥控器,套管组件140套设在主线缆120上、且连接到连接扣110上。
套管组件140包括多个第一套管141和多个第二套管145,第一套管141与第二套管145交替依次可拆卸连接。这样,在主线缆120上套设套管组件140,能够提高线缆结构100的刚度,使线缆结构100不易弯曲,更不易缠绕水下机器人,特别是,避免线缆结构100被水下机器人的螺旋桨缠绕,避免主线缆120直接受到磨损,减小主线缆120损坏的几率。而且套管组件140采用第一套管141和第二套管145交替依次可拆卸连接,使套管组件140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使线缆结构100适用于深浅不同的水下工作。
扩展线缆130连接在连接扣110上。这样,在连接扣110上保留扩展线缆130,便于在水下机器人上配置所需的功能器件,例如摄像头、清淤装置等,提高水下机器人的水下工作能力。
请查阅图2和图3,第一套管1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42、套设段143和第二连接段144,第一连接段142、套设段143和第二连接段144均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段142的外径小于套设段143的外径,第一连接段142用于插入连接扣110或第二套管145,第二连接段144用于插入另一个第二套管145。这样,第一套管141的结构形式简单,利用第一连接段142和第二连接段144可以便捷地与连接扣110和第二套管145组装、拆卸,以便获得所需的套管组件140的长度,保证各种工况下对主线缆120的有力保护。
优选地,第一连接段142的外径等于第二连接段144的外径。这样,第一套管141的结构形式进一步简化,不仅生成方便,而且不用担心第一套管141会装反,提高安装的便捷性。
优选地,第二套管145为中空的圆柱结构。这样,第二套管145结构形式简单,生成方便,特别是与第一套管141的拆卸方便。
连接扣110包括相互连接的卡环111和连接柱112,卡环111用于卡接到水下机器人,连接柱112为中空结构,第一套管141的一端插入连接柱112。这样,连接扣110的结构形式简单,生成方便,而且与第一套管141的拆卸方便,连接成一体后连接稳定。
为提高第一套管141与第二套管145之间的连接强度,二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第一连接段142和第二连接段144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套管145上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或者第一连接段142和第二连接段144上设置有弹性卡扣,第二套管145上开设有卡孔,弹性卡扣与卡孔配合。这样,第一连接段142与第二连接段144装卸方便,而且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避免在水下意外分离、对主线缆120的保护效果降低。
此外,还可以设计第一套管141的第一连接段142和第二连接段144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管145的内径,在第一连接段142或第二连接段144插入第二套管145后,第一连接段142或第二连接段144与第二套管145形成过盈配合,也能保证二者之间连接强度足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100的有益效果包括:
1.在主线缆120上套设套管组件140,能够提高线缆结构100的刚度,使线缆结构100不易弯曲,更不易缠绕水下机器人,特别是,避免线缆结构100被水下机器人的螺旋桨缠绕;
2.通过套管组件140保护主线缆120,避免主线缆120直接受到磨损,减小主线缆120损坏的几率;
3.套管组件140采用第一套管141和第二套管145交替依次可拆卸连接,使套管组件140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使线缆结构100适用于深浅不同的水下工作。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结构100,其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100相近,不同之处在于,套管组件140不同。
套管组件140包括多个第一套管141和多个第二套管145,多个第一套管141间隔设置套设在主线缆120上,第二套管145套设在相邻两个第一套管141上、且包裹相邻两个第一套管141之间的主线缆120。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100的加工过程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4,在主线缆120上需要加强刚度的位置注塑成型多个第一套管141;
然后,请参阅图5,在相邻两个第一套管141上注塑成型第二套管145。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100的有益效果包括:
1.在主线缆120上套设套管组件140,能够提高线缆结构100的刚度,使线缆结构100不易弯曲,更不易缠绕水下机器人,特别是,避免线缆结构100被水下机器人的螺旋桨缠绕;
2.通过套管组件140保护主线缆120,避免主线缆120直接受到磨损,减小主线缆120损坏的几率;
3.第一套管141和第二套管145通过注射成型的方式直接包裹在主线缆120上,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第一套管141和第二套管145对主线缆120的包裹紧密性好。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检测系统,水下检测系统包括水下机器人、遥控器和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100。线缆结构100的连接扣110连接到水下机器人,主线缆120的连接遥控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检测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将水下机器人放入水中,操作人员在地面利用遥控器远程控制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巡检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检测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
1.在主线缆120上套设套管组件140,能够提高线缆结构100的刚度,使线缆结构100不易弯曲,更不易缠绕水下机器人,特别是,避免线缆结构100被水下机器人的螺旋桨缠绕;
2.通过套管组件140保护主线缆120,避免主线缆120直接受到磨损,减小主线缆120损坏的几率;
3.套管组件140采用第一套管141和第二套管145交替依次可拆卸连接,使套管组件140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使线缆结构100适用于深浅不同的水下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结构包括连接扣(110)、主线缆(120)和套管组件(140);所述连接扣(110)用于连接到水下机器人,所述主线缆(12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扣(110)上、且用于连接到所述水下机器人,所述主线缆(12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遥控器,所述套管组件(140)套设在所述主线缆(120)上、且连接到所述连接扣(110)上;
所述套管组件(140)包括多个第一套管(141)和多个第二套管(145),所述第一套管(141)与所述第二套管(145)交替依次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42)、套设段(143)和第二连接段(144),所述第一连接段(142)、所述套设段(143)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44)均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段(142)的外径小于所述套设段(143)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段(142)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扣(110)或所述第二套管(145),所述第二连接段(144)用于插入另一个所述第二套管(1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42)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44)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42)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44)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套管(145)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42)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44)上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第二套管(145)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卡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145)为中空的圆柱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110)包括相互连接的卡环(111)和连接柱(112),所述卡环(111)用于卡接到所述水下机器人,所述连接柱(112)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套管(141)的一端插入所述连接柱(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结构还包括扩展线缆(130),所述扩展线缆(130)连接在所述连接扣(110)上。
9.一种水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检测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线缆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检测系统还包括水下机器人和遥控器,所述线缆结构的所述连接扣(110)连接到所述水下机器人,所述主线缆(120)的连接所述遥控器。
CN202221099831.5U 2022-05-09 2022-05-09 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 Active CN217113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831.5U CN217113898U (zh) 2022-05-09 2022-05-09 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831.5U CN217113898U (zh) 2022-05-09 2022-05-09 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3898U true CN217113898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9831.5U Active CN217113898U (zh) 2022-05-09 2022-05-09 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3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6914B2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the end of a flexible liquid supply pipe to a fixed tubing such as the manifold on a ship
EP2329174B1 (en) Protection for elongate flexible member passing through an aperture
US7592544B2 (en) Snag-free coiled cable assembly for a lift truck
JPH0515673Y2 (zh)
US20050103148A1 (en) Cable distribution and support equipment for sensor in robot system
CN101788083B (zh) 提高软管抗弯刚度的装置
CN217113898U (zh) 线缆结构和水下检测系统
US9145989B1 (en) Sprinkler system coupler
JPH0772338A (ja) コネクタ付光ケーブル牽引端末部
CN214589481U (zh) 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柔性电缆连接装置
JP2007308280A (ja) ケーブルドラム、ケーブル巻付け方法、及びケーブル敷設方法
JP4601012B2 (ja) 既設管路の情報対応管構築方法及び既設管路の情報対応管構築構造
JP4919915B2 (ja) ケーブル布設方法
CN214331764U (zh) 一种金属软管
KR100362205B1 (ko) 포설용 케이블
CN209922297U (zh) 一种物流输送传感线
CN217046493U (zh) 一种管线包万向固定组件
CN214153118U (zh) 一种蓄电池电缆接头保护套
CN214479329U (zh) 一种电力电缆保护管连接装置
CN217591848U (zh) 一种伸缩型碳纤维渔杆的嵌合补强结构
CN220873272U (zh) 柔性电缆
CN212302024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实壁管
CN216590335U (zh) 承插式双壁缠绕管用检查井
CN117748372A (zh) 一种电缆穿线装置及穿线方法
CN214543391U (zh) 一种电气工程管线连接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