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2852U - 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2852U
CN217112852U CN202220736663.XU CN202220736663U CN217112852U CN 217112852 U CN217112852 U CN 217112852U CN 202220736663 U CN202220736663 U CN 202220736663U CN 217112852 U CN217112852 U CN 217112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base
elastic deformation
lens
lens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66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锋
韦锁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Optics Nan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rui Optics Nan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rui Optics Nan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rui Optics Nan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66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2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2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2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弹片包括:弹性形变部,在一平面内连续弯曲形成多个弹臂和多个弯曲部,该平面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多个弹臂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一弯曲部沿第一方向连接相邻两弹臂的同一端,其中,弹性形变部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弹性形变部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且弹性形变部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固持部和固定部,分别连接于弹性形变部沿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如此结构设计的弹性形变部不仅可以提升各弹臂形变时的形变均匀性及降低弹性形变部的悬线应力,而且可以增加各弯曲部之间的间隙以提升形变安全空间及避免自身干涉,从而可以提高弹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驱动装置在各种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镜头驱动装置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比如手机、摄像机、电脑等的结合,更是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相关技术的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框架、用于安装镜头的镜头支架、连接支撑框架和镜头支架以将镜头支架悬置于支撑框架内的弹片、连接支撑框架和底座以将支撑框架悬置于底座上的悬丝、固定于镜头支架外侧的驱动线圈、固设于支撑框架上并与驱动线圈电场耦合以驱动镜头支架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磁钢以及与驱动磁钢电场耦合以驱动镜头支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防抖线圈。然而,由于悬丝的静态应力和跌落应力较差,从而使得镜头驱动装置的可靠性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镜头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悬丝的静态应力和跌落应力较差的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包括:
弹性形变部,在一平面内连续弯曲形成多个弹臂和多个弯曲部,该平面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多个所述弹臂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弯曲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相邻两所述弹臂的同一端,其中,所述弹性形变部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性形变部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弹性形变部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
固持部和固定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弹性形变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端。
优选地,每一所述弹臂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弹臂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臂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弹臂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弯曲部包括内圆弧面及与所述内圆弧面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外圆弧面,所述内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外圆弧面的圆心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内圆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外圆弧面的圆心更加远离所述弯曲部。
本实施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镜头驱动装置包括:
底座;
支撑框架,悬置于所述底座上;
镜头支架,悬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并用于安装镜头;
上弹簧片,包括固定于所述镜头支架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上臂、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上臂及连接所述第一上臂和所述第二上臂的上弹臂;
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片,所述弹片的固持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弹片的固持部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弹片的弹性形变部的长度方向与镜头的光轴平行。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凸台,所述固持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凸台上的第一连接部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弹性形变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上臂电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高于所述第二上臂所在的平面。
优选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的位置上凹陷形成有阻尼胶容纳槽,所述阻尼胶容纳槽内打有阻尼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贯穿设有定位孔,所述凸台上有穿过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限制所述弹片旋转。
优选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对角线上,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且固定支撑于所述底座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正对所述底座的底壁,所述凸台具有与所述底壁相对且间隔设置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更靠近所述底壁。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固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阻尼胶收容槽,所述阻尼胶收容槽自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阻尼胶收容槽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且所述阻尼胶收容槽内打有阻尼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弹性形变部设置成在一平面内连续弯曲形成多个弹臂和多个弯曲部,该平面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多个弹臂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一弯曲部沿第一方向连接相邻两弹臂的同一端,其中,第一方向为弹性形变部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弹性形变部的宽度方向,且弹性形变部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如此结构设计的弹性形变部不仅可以提升各弹臂形变时的形变均匀性及降低弹性形变部的悬线应力,而且可以增加各弯曲部之间的间隙以提升形变安全空间及避免自身干涉,从而可以提高弹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镜头驱动装置中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镜头驱动装置中上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镜头驱动装置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弹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镜头驱动装置中部分结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部分结构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片5包括弹性形变部51、固持部53及固定部55。
弹性形变部51在一平面内连续弯曲形成多个弹臂511和多个弯曲部513,该平面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多个弹臂511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每一弯曲部513沿第一方向X连接相邻两弹臂511的同一端。
其中,弹性形变部5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X,弹性形变部51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以使得多个弯曲部513分布在椭圆或橄榄球形状内;且弹性形变部51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弹性形变部51的宽度为渐变设计,整体规律为中部大,两头小。
具体如图4所示,弯曲部513设有八个,八个弯曲部513分别为第一弯曲部513A、第二弯曲部513B、第三弯曲部513C、第四弯曲部513D、第五弯曲部513E、第六弯曲部513F、第七弯曲部513G及第八弯曲部513H。沿第二方向Y,第一弯曲部513A和第二弯曲部513B之间的间距为d1,第三弯曲部513C和第四弯曲部513D之间的间距为d2,第七弯曲部513G和第八弯曲部513H之间的间距为d3,第五弯曲部513E和第六弯曲部513F之间的间距为d4,其中,d1<d2<d4,d4<d3。
固持部53及固定部55分别连接于弹性形变部51沿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端。
如图4所示,每一弹臂511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弹臂511的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X,弹臂511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
可选地,弹臂511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弹臂511采用渐宽设计,整体规律为中部位置内收设计,其宽度比两头较窄。如此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弹臂511形变时的形变均匀性,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弹性形变部51的悬线应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弹片5的可靠性更高
如图5所示,弯曲部513包括内圆弧面515及与内圆弧面515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外圆弧面517。可选地,内圆弧面515的圆心A与外圆弧面517的圆心B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且内圆弧面515的圆心A相对外圆弧面517的圆心B更加远离弯曲部513。也就是说,弯曲部513采用自中部宽度到两侧宽度逐渐变小的设计。具体如图5所示,弯曲部513的中间宽度为d5,弯曲部513的两侧宽度为d6,其中,d5>d6。如此设计的弹片5不仅可以调节弹片5轴向刚度,同时进一步优化弹片5的形变均匀性和应力表现。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框架2、镜头支架3、上弹簧片4、弹片5、驱动线圈6、驱动磁钢7及防抖线圈8。其中,弹片5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的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支撑框架2悬置于底座1上。
镜头支架3悬置于支撑框架2内并用于安装镜头(图未示)。其中,镜头包括固定于镜头支架上的镜筒和固定于镜筒内的透镜组。
上弹簧片4为形变方向为镜头光轴的弹簧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上弹簧片4设有一对,且一对上弹簧片4相互绝缘设置。
上弹簧片4包括固定于镜头支架3远离底座1一侧的第一上臂41、固定于支撑框架2远离底座1一侧的第二上臂43及连接第一上臂41和第二上臂43的上弹臂45。也就是说,镜头支架3通过上弹簧片4悬置于支撑框架2内,以使得镜头支架3和安装于镜头支架3上的镜头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下运动。
可选地,镜头支架3上设有沿光轴方向穿过第一上臂41的热铆柱子31,镜头支架3与第一上臂41之间通过热铆柱子31固定;支撑框架2上设有沿光轴方向穿过第二上臂43的热铆柱21,且第二上臂43通过热铆柱21与支撑框架2固定。
可选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两对下弹簧片9,镜头支架3还通过下弹簧片9悬置于支撑框架2内,下弹簧片9也为形变方向为光轴的弹簧板结构。具体地,下弹簧片9的一端固定于镜头支架3朝向底座1一侧,其另一端固定于支撑框架2朝向底座1一侧。
弹片5的固持部53固定于支撑框架2,弹片5的固持部55固定于底座1,弹片5的弹性形变部51的长度方向与镜头的光轴平行。也就是说,支撑框架2通过所述弹片5悬置于所述底座1上。在镜头驱动装置或装有镜头驱动装置的电子设备跌落时,弹片5可以提供缓冲功能。
可选地,支撑框架2上设有凸台23,固持部53包括固定于凸台53上的第一连接部531及连接第一连接部531和弹性形变部51的第二连接部533,第一连接部531与第二上臂43电连接,且第一连接部531和第二连接部533的连接处高于第二上臂43所在的平面。相较于悬丝设计,由于悬丝功能段起点与上弹片齐平,悬丝焊接后实际有效长度有所缩短,而本实用新型的弹片5可以使得弹片5的功能段起点高于上弹片表面,从而可以提高弹片5的实际有效长度,从而可以提高结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531上还贯穿设有电连接孔534,第二上臂43上延伸形成有穿过电连接孔534的导电焊盘431,电连接孔534内熔锡以使得第一连接部531与导电焊盘431电连接。
可选地,凸台23与第二连接部533对应的位置上凹陷形成有阻尼胶容纳槽231,阻尼胶容纳槽231内打有阻尼胶。阻尼胶的存在可以延迟及降低支撑框架2运动时的共振频率及共振强度,使镜头驱动模组的运动更加稳定。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531上贯穿设有定位孔535,凸台23上有穿过定位孔535的定位柱233,且定位柱233限制弹片5旋转。如图2和7所示,定位柱233和定位孔535均呈矩形结构。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531上还贯穿设有多个打胶孔537,通过在多个打胶孔537内打胶的方式以使得第一连接部531固定于凸台23上。
可选地,凸台23位于支撑框架2的对角线上,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支撑框架2且固定支撑于底座1的外壳10,外壳10具有正对底座1的底壁101,凸台23具有与底壁101相对且间隔设置的限位面235,限位面235相对于支撑框架2更靠近底壁101。其中,外壳10形成对镜头驱动装置内部器件的保护;当凸台23位于支撑框架2的对角线上,且限位面235相对于支撑框架2更靠近底壁101时,由于跌落时优先外壳10的底壁101与限位面235碰撞),相比常规以支撑框架2远离底座1一侧的表面为限位保护面,可以使产品旋转角度更小(位于支撑框架2的对角线上的凸台23离支撑框架2的中心距离更远),更能提升机构可靠性。
底座1上固设有导电端子11,底座1上还设有阻尼胶收容槽13,阻尼胶收容槽13自底座1朝向支撑框架2的一侧延伸至导电端子11,固定部55插入阻尼胶收容槽13并与导电端子11电连接,且阻尼胶收容槽13内打有阻尼胶。阻尼胶的存在可以延迟及降低支撑框架2运动时的共振频率及共振强度,使镜头驱动模组的运动更加稳定。
可选地,导电端子11注塑与底座1内。
驱动线圈6固定于镜头支架3的外侧并分别与一对第一上臂41电连接。其中,驱动线圈6、上弹簧片4及弹片5形成电流回路。
驱动磁钢7固设于支撑框架2上并与驱动线圈6电场耦合以驱动镜头支架3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镜头驱动装置的自动对焦功能(AF)。
如图1所示,驱动磁钢7设有四个,且四个驱动磁钢7绕环驱动线圈6设置并关于光轴中心对称设置以形成均匀的磁场,驱动磁钢7的充磁方向垂直于光轴。
防抖线圈8与驱动磁钢7电场耦合以驱动镜头支架3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镜头驱动装置的光学防抖功能(OIS)。其中,防抖线圈8通电时,通过驱动固定于固设于支撑框架2的驱动磁钢7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带动镜头支架3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防抖线圈8固定于底座1上,磁钢7在沿光轴方向上的投影与防抖线圈8至少部分重叠。其中,防抖线圈8设有四个并与四个驱动磁钢7一一对应的设置;防抖线圈8为导线绕制的线圈,其绕线方向平行于光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弹性形变部设置成在一平面内连续弯曲形成多个弹臂和多个弯曲部,该平面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多个弹臂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一弯曲部沿第一方向连接相邻两弹臂的同一端,其中,第一方向为弹性形变部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弹性形变部的宽度方向,且弹性形变部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如此结构设计的弹性形变部不仅可以提升各弹臂形变时的形变均匀性及降低弹性形变部的悬线应力,而且可以增加各弯曲部之间的间隙以提升形变安全空间及避免自身干涉,从而可以提高弹片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弹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弹性形变部,在一平面内连续弯曲形成多个弹臂和多个弯曲部,该平面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多个所述弹臂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弯曲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相邻两所述弹臂的同一端,其中,所述弹性形变部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性形变部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弹性形变部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
固持部和固定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弹性形变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臂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臂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弹臂的宽度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包括内圆弧面及与所述内圆弧面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外圆弧面,所述内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外圆弧面的圆心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内圆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外圆弧面的圆心更加远离所述弯曲部。
5.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座;
支撑框架,悬置于所述底座上;
镜头支架,悬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并用于安装镜头;
上弹簧片,包括固定于所述镜头支架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上臂、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上臂及连接所述第一上臂和所述第二上臂的上弹臂;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片,所述弹片的固持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弹片的固持部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弹片的弹性形变部的长度方向与镜头的光轴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凸台,所述固持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凸台上的第一连接部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弹性形变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上臂电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高于所述第二上臂所在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的位置上凹陷形成有阻尼胶容纳槽,所述阻尼胶容纳槽内打有阻尼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贯穿设有定位孔,所述凸台上有穿过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限制所述弹片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对角线上,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且固定支撑于所述底座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正对所述底座的底壁,所述凸台具有与所述底壁相对且间隔设置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更靠近所述底壁。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阻尼胶收容槽,所述阻尼胶收容槽自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阻尼胶收容槽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且所述阻尼胶收容槽内打有阻尼胶。
CN202220736663.XU 2022-03-30 2022-03-30 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 Active CN217112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6663.XU CN217112852U (zh) 2022-03-30 2022-03-30 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6663.XU CN217112852U (zh) 2022-03-30 2022-03-30 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2852U true CN217112852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9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6663.XU Active CN217112852U (zh) 2022-03-30 2022-03-30 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2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7290B2 (en) Prism apparatus applied to periscope lens module and periscope lens module
US10746953B2 (en) Motor for driving lenses
US6600245B1 (en) Vibration motor
US11852799B2 (en) Prism device applied to periscope lens module and periscope lens module
CN110286461B (zh) 镜头组件
CN112799206B (zh) 棱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7112852U (zh) 弹片及镜头驱动装置
CN111856691A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212569257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213069294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上簧片
CN114114601A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框架
CN112965199A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30314902A1 (en) Lens drive device
CN111130303A (zh) 一种应用于vcm马达的双弦丝3d折弯下弹簧片组件
CN217037017U (zh) 音圈马达
CN112799207B (zh) 两段式弹片、棱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540193U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122409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底座内嵌金属片
CN211530988U (zh) 一种应用于vcm马达的双弦丝3d折弯下弹簧片组件
CN213069295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下簧片
CN213122410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载体
CN220020071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13122411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底座
CN215344339U (zh) 一种新型ois马达
CN113132619B (zh)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30031 plant of powder injection workshop, No. 100 Gaoling Road,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AAC Optics (Nanning)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30031 plant of powder injection workshop, No. 100 Gaoling Road,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Chengrui optics (Nann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