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9590U -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9590U
CN217109590U CN202220649536.6U CN202220649536U CN217109590U CN 217109590 U CN217109590 U CN 217109590U CN 202220649536 U CN202220649536 U CN 202220649536U CN 217109590 U CN217109590 U CN 217109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inerator
pipe
chimney
wat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495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ex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ex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ex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ex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495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9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9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9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所述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包括:第一焚烧炉、第二焚烧炉、烟囱、水箱和喷淋净化机构,所述第二焚烧炉设置在第一焚烧炉的顶部,所述烟囱设置在第二焚烧炉的顶部,所述烟囱的底部延伸至第二焚烧炉内,所述水箱设置在第一焚烧炉的一侧,所述喷淋净化机构设置在烟囱上;所述喷淋净化机构包括有密封板、净化箱、过滤箱、第一进气管、密封圈、滤布、排水管、多个喷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可以来降低气体颗粒的含量,致使可以来加强净化处理效果,从而可以避免过滤网被颗粒堵塞而无法起到过滤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33.32Pa、常压下沸点在50~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固体或液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过高时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甚至引发白血病,VOCs治理技术包括热力焚烧法,现有的VOCs治理用焚烧炉不能对挥发性有机物充分燃烧,排出的尾气仍含有VOCs的挥发物,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VOCs治理装置,包括第一焚烧炉,所述第一焚烧炉一侧的中部插接有废液添加口,且废液添加口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焚烧炉的内部,所述第一焚烧炉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且第一焚烧炉一侧内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火花塞,所述第一焚烧炉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焚烧炉,且第一焚烧炉的顶部和第二焚烧炉的底部设置有同一个连通管,所述第二焚烧炉一侧内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火花塞。本实用新型使残余的挥发性有机物充分燃烧,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对第一焚烧炉和第二焚烧炉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同时,还能对烟囱排出的废气进行降温,避免影响工作环境的温度。
但是,上述结构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对废气进行处理时,因为过滤网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自身会被废气中的杂质颗粒逐渐堵塞,进而会导致过滤性能下降,无法起到过滤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来降低气体颗粒的含量,致使可以来加强净化处理效果,从而可以避免过滤网被颗粒堵塞而无法起到过滤效果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包括:第一焚烧炉、第二焚烧炉、烟囱、水箱和喷淋净化机构,所述第二焚烧炉设置在第一焚烧炉的顶部,所述烟囱设置在第二焚烧炉的顶部,所述烟囱的底部延伸至第二焚烧炉内,所述水箱设置在第一焚烧炉的一侧,所述喷淋净化机构设置在烟囱上;所述喷淋净化机构包括有密封板、净化箱、过滤箱、第一进气管、密封圈、滤布、排水管、多个喷头、活性炭吸附板、竹炭过滤板和排气管,所述密封板固定安装在烟囱内,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净化箱设置在密封板上,所述第一进气管固定安装在净化箱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气管贯穿通孔并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密封圈与第一进气管相适配,所述滤布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内,所述排水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内,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净化箱的一侧外,多个喷头均设置在过滤箱内,多个喷头均固定安装在排水管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活性炭吸附板设置在过滤箱内,所述活性炭吸附板位于排水管的上方,所述竹炭过滤板设置在过滤箱内,所述竹炭过滤板位于活性炭吸附板的上方,所述排气管固定安装在净化箱的顶部,所述排气管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烟囱内设有两个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位于密封板的下方,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烟囱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箱内,所述放水管上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焚烧炉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焚烧炉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第一焚烧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二焚烧炉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焚烧炉内设有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焚烧炉的一侧外,所述第一焚烧炉内设有第一火花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焚烧炉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抽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水泵的排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一波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焚烧炉内设有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焚烧炉的一侧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焚烧炉内设有第二火花塞,所述第二焚烧炉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抽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水泵的排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与第二波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烟囱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烟囱通过螺栓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喷淋净化机构,使得可以来降低气体颗粒的含量,致使可以来加强净化处理效果,从而可以避免过滤网被颗粒堵塞而无法起到过滤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烟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淋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焚烧炉;2、第二焚烧炉;3、烟囱;4、水箱;5、密封板;6、净化箱;7、第一进气管;8、密封圈;9、滤布;10、排水管;11、喷头;12、活性炭吸附板;13、竹炭过滤板;14、排气管;15、负离子发生器;16、第二进气管;17、第三进气管;18、单向进气阀;19、第一波纹管;20、第一火花塞;21、第一水泵;22、第二波纹管;23、第二火花塞;24、第二水泵;2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烟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淋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包括:第一焚烧炉1、第二焚烧炉2、烟囱3、水箱4和喷淋净化机构,所述第二焚烧炉2设置在第一焚烧炉1的顶部,所述烟囱3设置在第二焚烧炉2的顶部,所述烟囱3的底部延伸至第二焚烧炉2内,所述水箱4设置在第一焚烧炉1的一侧,所述喷淋净化机构设置在烟囱3上;
所述喷淋净化机构包括有密封板5、净化箱6、过滤箱、第一进气管7、密封圈8、滤布9、排水管10、多个喷头11、活性炭吸附板12、竹炭过滤板13和排气管14,所述密封板5固定安装在烟囱3内,所述密封板5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净化箱6设置在密封板5上,所述第一进气管7固定安装在净化箱6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气管7贯穿通孔并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圈8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密封圈8与第一进气管7相适配,所述滤布9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内,所述排水管10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内,所述排水管10的一端延伸至净化箱6的一侧外,多个喷头11均设置在过滤箱内,多个喷头11均固定安装在排水管10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活性炭吸附板12设置在过滤箱内,所述活性炭吸附板12位于排水管10的上方,所述竹炭过滤板13设置在过滤箱内,所述竹炭过滤板13位于活性炭吸附板12的上方,所述排气管14固定安装在净化箱6的顶部,所述排气管14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箱内。
如图2所示,所述烟囱3内设有两个负离子发生器15,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5位于密封板5的下方,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烟囱3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箱内,所述放水管上设有阀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焚烧炉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气管16,所述第一焚烧炉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三进气管17,所述第三进气管17上设有单向进气阀18,所述第一焚烧炉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二焚烧炉2内。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焚烧炉1内设有第一波纹管19,所述第一波纹管19的一端延伸至水箱4内,所述第一波纹管19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焚烧炉1的一侧外,所述第一焚烧炉1内设有第一火花塞20。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焚烧炉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的抽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水泵21的排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一波纹管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焚烧炉1内设有第二波纹管22,所述第二波纹管22的一端延伸至水箱4内,所述第二波纹管2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焚烧炉2的一侧外。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焚烧炉2内设有第二火花塞23,所述第二焚烧炉2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24,所述第二水泵24的抽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水泵24的排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与第二波纹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烟囱3的顶部设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与烟囱3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步骤:通过第二进气管16来向第一焚烧炉1内排放VOCs挥发性有机物,之后启动第一火花塞20进行运作,通过第一火花塞20来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点燃焚烧,而通过第三进气管17则可以向第一焚烧炉1内排放空气,进而可以来增加第一焚烧炉1内的氧气含量,使其可以来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充分燃烧,这时再来启动第一水泵21进行运作(将第一水泵21上的第一抽水管放置到水里),通过第一抽水管进行抽水,之后再通过第一排水管来将水排放到第一波纹管19内,通过第一焚烧炉1内壁的余热来对第一波纹管19内的水进行加热,致使达到对余热的利用,然后在排放到水箱4内;
第二步骤:燃烧后的气体会通过连接管进入到第二焚烧炉2内,这时在同理操作,启动第二火花塞23和第二水泵24进行运作(将第二水泵24上的第二抽水管放置到水里),通过第二火花塞23来对气体进行再次燃烧,通过第二抽水管来进行抽水,然后通过第二排水管来将水排放到第二波纹管22内,通过第二焚烧炉2内壁的余热来对第二波纹管22内的水进行加热,致使达到对余热的利用,然后在排放到水箱4内;
第三步骤:而燃烧产生的气体会通过第一进气管7进入到净化箱6内,再通过进气口进入到过滤箱内,这时向排水管10内注水,再通过多个喷头11进行喷洒出,致使可以来对燃烧的气体进行喷淋处理,进而使气体中的颗粒杂质会水接触,来加重颗粒的自身重量,使其掉落的过滤箱的底部上,而剩余的气体则会逐渐通过滤布9、活性炭吸附板12和竹炭过滤板13,最后通过排气管14和烟囱3排放出,而在这过程中,滤布9会对气体进行初步过滤,而通过活性炭吸附板12和竹炭过滤板13的配合下,可以来对气体进行最后的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
其中所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尽管已经表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焚烧炉、第二焚烧炉、烟囱、水箱和喷淋净化机构,所述第二焚烧炉设置在第一焚烧炉的顶部,所述烟囱设置在第二焚烧炉的顶部,所述烟囱的底部延伸至第二焚烧炉内,所述水箱设置在第一焚烧炉的一侧,所述喷淋净化机构设置在烟囱上;
所述喷淋净化机构包括有密封板、净化箱、过滤箱、第一进气管、密封圈、滤布、排水管、多个喷头、活性炭吸附板、竹炭过滤板和排气管,所述密封板固定安装在烟囱内,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净化箱设置在密封板上,所述第一进气管固定安装在净化箱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气管贯穿通孔并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密封圈与第一进气管相适配,所述滤布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内,所述排水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内,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净化箱的一侧外,多个喷头均设置在过滤箱内,多个喷头均固定安装在排水管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活性炭吸附板设置在过滤箱内,所述活性炭吸附板位于排水管的上方,所述竹炭过滤板设置在过滤箱内,所述竹炭过滤板位于活性炭吸附板的上方,所述排气管固定安装在净化箱的顶部,所述排气管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内设有两个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位于密封板的下方,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烟囱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箱内,所述放水管上设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焚烧炉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焚烧炉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第一焚烧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二焚烧炉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焚烧炉内设有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焚烧炉的一侧外,所述第一焚烧炉内设有第一火花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焚烧炉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抽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水泵的排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一波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焚烧炉内设有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焚烧炉的一侧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焚烧炉内设有第二火花塞,所述第二焚烧炉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抽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水泵的排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与第二波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烟囱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烟囱通过螺栓连接。
CN202220649536.6U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Active CN217109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9536.6U CN217109590U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9536.6U CN217109590U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9590U true CN217109590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60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49536.6U Active CN217109590U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9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8943A (zh) 垃圾焚烧系统及高效焚烧控制方法
CN217109590U (zh)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用VOCs治理装置
CN213687843U (zh) 一种具有氧气补充功能的热洁炉
CN210004419U (zh) 一种含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CN202032592U (zh) 一种火炬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6648069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1119445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CN214536208U (zh) 一种臭氧强化焚烧系统
CN212108439U (zh)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10219786U (zh) 一种城市环境垃圾处理用焚烧炉
CN210624536U (zh) 一种双喷枪式二燃室装置
CN213542481U (zh) 一种以传统烧结炉为基础创新改造后的固体焚烧装置
CN220229587U (zh) 一种燃气锅炉节能燃烧器
CN110715296B (zh) 负压无烟筒式焚烧系统
CN220417657U (zh) 大吨位燃气热水锅炉
CN110822448A (zh) 用于干式排渣机的污泥掺烧系统
CN209857064U (zh) 一种新型生活垃圾无害化自燃裂解设备
CN111351058A (zh) 一种工业锅炉焚烧废气节能处理装置
CN214172261U (zh) 一种用于voc气体处理的焚烧设备
CN108317533A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的燃烧锅炉
CN213395332U (zh) 一种充分处理凹印有机废气的节能减排系统
CN217302820U (zh) 一种焚烧炉余热的回收装置
CN220303625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锅炉
CN211625701U (zh) 一种高效率环保锅炉
CN220892289U (zh) 一种具有烟气净化功能的燃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