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8765U -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8765U
CN217108765U CN202220877544.6U CN202220877544U CN217108765U CN 217108765 U CN217108765 U CN 217108765U CN 202220877544 U CN202220877544 U CN 202220877544U CN 217108765 U CN217108765 U CN 217108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amping
supporting
guide rod
over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775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波
吕南东
欧阳国安
谢桃
阚兴文
彭容荣
李雅
徐志远
李素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775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8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8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8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包括载板、防倾覆单元以及支撑减震单元;防倾覆单元包括分别倾斜设置在载板两侧的至少两组防倾覆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安装在载板上,在载板的两侧分别设置防倾覆组件,用于缓释管道的侧倾力,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防倾覆组件设置在支撑减震单元的顶部,先经过防倾覆组件对管道的水平方向的力进行缓释后,剩余的竖向力被支撑减震单元缓释,缓冲和减震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支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等行业,若管道长期震动会产生疲劳破坏,对设备的安全和寿命有影响,但是现有技术中管道减震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减震效果不佳;2、无法对管道的侧倾进行释压;3、无法有效调节管道减震幅度。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减震效果不佳、缺少侧倾释压结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减震效果不佳、缺少侧倾释压结构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包括载板、防倾覆单元以及支撑减震单元;
所述载板用于管道的安装;
防倾覆单元包括分别倾斜设置在载板两侧的至少两组防倾覆组件,防倾覆组件的一端与载板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减震单元的顶部,支撑减震单元用于管道支撑减震装置的支撑和减震。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载板上设有与管道匹配的圆弧安装面;所述圆弧安装面内设置有软垫层。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载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管道的安装孔。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防倾覆组件包括连接板以及一级倾覆缓释结构;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载板上;所述一级倾覆缓释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活塞以及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连接板上形成第一气仓;第一活塞设置在第一气仓内;第一导杆倾斜设置在支撑减震单元的顶部,且第一导杆贯穿第一壳体设置;第一活塞与第一导杆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防倾覆组件还包括二级倾覆缓释结构;所述二级倾覆缓释结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活塞以及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连接板上形成第二气仓;第二活塞设置在第二气仓内;第二导杆倾斜设置在第一活塞上,且第二导杆贯穿第二壳体设置,第二活塞与第二导杆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杆以及第二导杆相对水平面的夹角均为θ;所述θ为15°-60°。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支撑减震单元包括第一承压板、支撑减震组件以及底板;所述支撑减震组件设置在第一承压板和底板之间,用于第一承压板的缓冲减震;所述防倾覆组件设置在第一承压板上。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承压板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底板的横截面面积。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支撑减震组件包括承压柱、一级减震、第二承压板和二级减震;承压柱、一级减震、第二承压板和二级减震沿竖向依次设置;承压柱的上端与第一承压板连接;所述一级减震包括多组设置在承压柱和第二承压板之间的第一阻尼结构;所述二级减震包括多组设置在第二承压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二阻尼结构。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二阻尼结构和第二承压板之间通过L形支撑板连接;第二阻尼结构为硬度可调的阻尼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包括载板、防倾覆单元以及支撑减震单元;防倾覆单元包括分别倾斜设置在载板两侧的至少两组防倾覆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安装在载板上,在载板的两侧分别设置防倾覆组件,用于缓释管道的侧倾力,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防倾覆组件设置在支撑减震单元的顶部,先经过防倾覆组件对管道的水平方向的力进行缓释后,剩余的竖向力被支撑减震单元缓释,缓冲和减震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载板上的圆弧安装面便于管道的安装,软垫层能提高对管道的支撑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载板上的安装孔便于固定载板上的管道。
(3)本实用新型的一级倾覆缓释结构在管道倾覆时,第一活塞在第一气仓内缓慢滑动(第一气仓内的气体被压缩),能有效缓释管道的侧倾力;本实用新型的二级倾覆缓释结构设置在第一活塞上,能达到二级缓释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杆以及第二导杆相对水平面的夹角θ均为15°-60°,能对管道的侧倾力进行有效缓释。
(5)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减震单元包括第一承压板、底板以及支撑减震组件;多组支撑减震组件能保证结构稳定的同时还能提高缓冲减震效果;支撑减震组件通过一级减震和二级减震实现多级配合减震,减震和缓冲效果好。
(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承压板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底板的横截面面积,能够增加底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结构更加稳定。
(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阻尼结构和第二承压板之间通过L形支撑板连接,L形支撑板起到支腿的作用,保证结构稳定;第二阻尼结构为硬度可调的阻尼结构,能够通过调整硬度来调节L形支撑板的初始高度,从而对第一阻尼结构的压缩行程进行调整,起到对管道振动幅度进行控制的作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施例的支撑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防倾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支撑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载板;1.1、软垫层;1.2、安装孔;2、防倾覆单元;2.1、连接板;2.2、第一壳体;2.3、第一活塞;2.4、第一导杆;2.5、第二壳体;2.6、第二活塞;2.7、第二导杆;2.a、第一气仓;2.b、第二气仓;3、支撑减震单元;3.1、第一承压板;3.2、支撑减震组件;3.21、承压柱;3.21a、上压板;3.21b、下压板;3.22、一级减震;3.23、第二承压板;3.24、二级减震;3.25、L形支撑板;3.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包括载板1、防倾覆单元2以及支撑减震单元3;
所述载板1用于安装管道,载板1上设有内凹的半圆弧面,半圆弧面与管道的外周相匹配,管道安装在半圆弧面内,优选在半圆弧面上设置有软垫层1.1(如橡胶层)。
所述载板1上还设置有多组安装孔1.2,通过螺栓和安装孔1.2的配合将管道固定在载板1上。
所述防倾覆单元2包括分别设置在载板1水平两侧的至少两组防倾覆组件(本实施例示意了两组),通过左右两侧的防倾覆组件对管道的侧倾力进行缓释,保证结构稳定,防倾覆组件的结构具体如下:
所述防倾覆组件包括连接板2.1、一级倾覆缓释结构以及二级倾覆缓释结构;
所述连接板2.1形状为弧形,弧形的弧度与载板1的外周形状相匹配,连接板2.1固定设置在载板1水平一侧的外周上;
所述一级倾覆缓释结构包括第一壳体2.2、第一活塞2.3以及第一导杆2.4;第一壳体2.2固定设置在连接板2.1上,第一壳体2.2和连接板2.1之间形成第一气仓2.a,第一活塞2.3设置在第一气仓2.a内,第一活塞2.3与第一气仓2.a的内壁滑动接触,第一导杆2.4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在支撑减震单元3上(具体是支撑减震单元3的第一承压板3.1),第一导杆2.4贯穿第一壳体2.2的一个底壁设置,第一导杆2.4的端部与第一活塞2.3固定连接;此处优选第一导杆2.4的外壁和第一壳体2.2之间为动态密封;
所述二级倾覆缓释结构包括第二壳体2.5、第二活塞2.6以及第二导杆2.7;所述第二壳体2.5固定设置在连接板2.1上,第二壳体2.5和连接板2.1之间形成第二气仓2.b,第二壳体2.5位于第一气仓2.a内;第二活塞2.6设置在第二气仓2.b内,第二活塞2.6与第二气仓2.b的内壁滑动接触,第二导杆2.7倾斜设置在第一活塞2.3上,第二导杆2.7贯穿第二壳体2.5的一个底壁设置,第二活塞2.6固定设置在第二导杆2.7的端部;此处优选第二导杆2.7的外壁和第二壳体2.5之间为动态密封;
优选的,第一气仓2.a和第二气仓2.b内可以填充惰性气体或缓冲介质;第一导杆2.4以及第二导杆2.7的轴线相对水平面的夹角均为θ;所述θ为15°-60°,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θ为30°。
本实施例中防倾覆组件的动作原理是:
管道发生侧倾,载板1受力后经连接板2.1传递至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5上,使得第一壳体2.2相对第一导杆2.4滑动(在第一导杆2.4轴向滑动),第一活塞2.3慢慢压缩第一气仓2.a内的空气,从而达到对管道侧倾进行一级缓释的效果,同理,第二壳体2.5相对第二导杆2.7滑动,达到二级缓释效果。
所述支撑减震单元3包括第一承压板3.1、底板3.3以及支撑减震组件3.2;支撑减震组件3.2的作用是对第一承压板3.1进行缓冲减震,具体如下:
第一承压板3.1、支撑减震组件3.2以及底板3.3在竖向依次设置,所述防倾覆组件的第一导杆2.4设置在第一承压板3.1上,管道的竖向力通过第一承压板3.1向下传递;本实施例的支撑减震组件3.2设置有左右两组,结构简洁且稳定;底板3.3设置在地面或支撑面上;此处优选第一承压板3.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底板3.3的横截面面积。
所述支撑减震组件3.2包括承压柱3.21、一级减震3.22、第二承压板3.23和二级减震3.24;承压柱3.21、一级减震3.22、第二承压板3.23和二级减震3.24在竖向依次设置,承压柱3.2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压板3.21a和下压板3.21b;上压板3.21a用于支撑第一承压板3.1,上压板3.21a也可与第一承压板3.1相固定;下压板3.21b设置在一级减震3.22的上端,第一承压板3.1的压力通过下压板3.21b传递至一级减震3.22;
所述一级减震3.22包括多组设置在下压板3.21b和第二承压板3.23之间的第一阻尼结构(本实施例示意了四组第一阻尼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一阻尼结构参考现有的弹簧阻尼结构,第一阻尼结构的下端设置在第二承压板3.23上,第一阻尼结构的压力通过第二承压板3.23和L形支撑板3.25传递至二级减震3.24上;
所述二级减震3.24包括多组设置在第二承压板3.23和底板3.3之间的多组第二阻尼结构(本实施例示意了左右共四组第二阻尼结构),第二阻尼结构和第二承压板3.23之间通过L形支撑板3.25连接,第二承压板3.23的压力通过L形支撑板3.25传递至第二阻尼结构,第二阻尼结构的下端设置在底板3.3上;本实施例的第二阻尼结构参考现有硬度可调的阻尼结构。
本实施例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人员将管道放置在软垫层1.1上,使用螺栓将管道与安装孔1.2连接固定,当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振动导致侧倾时,管道挤压软垫层1.1,软垫层1.1能够缓释一部分振动压力,同时软垫层1.1能够保护管道外表面,管道将振动势能通过软垫层1.1传递至载板1,并通过载板1传递至连接板2.1,连接板2.1根据振动幅度挤压第一壳体2.2,使得第一活塞2.3在第一气仓2.a内部滑动,同时第二活塞2.6在第二气仓2.b内部滑动,实现对管道侧倾力进行缓释;
当载板1或第一导杆2.4挤压第一承压板3.1时,第一承压板3.1受力并向下挤压承压柱3.21,使第一阻尼结构受力,完成竖直方向的一次缓释,第一阻尼结构受力后,向下挤压第二承压板3.23,第二承压板3.23带动两组L形支撑板3.25挤压第二阻尼结构,从而完成竖直方向的二次缓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1)、防倾覆单元(2)以及支撑减震单元(3);
所述载板(1)用于管道的安装;
防倾覆单元(2)包括分别倾斜设置在载板(1)两侧的至少两组防倾覆组件,防倾覆组件的一端与载板(1)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减震单元(3)的顶部,支撑减震单元(3)用于管道支撑减震装置的支撑和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上设有与管道匹配的圆弧安装面;所述圆弧安装面内设置有软垫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管道的安装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覆组件包括连接板(2.1)以及一级倾覆缓释结构;
所述连接板(2.1)设置在载板(1)上;
所述一级倾覆缓释结构包括第一壳体(2.2)、第一活塞(2.3)以及第一导杆(2.4);所述第一壳体(2.2)设置在连接板(2.1)上形成第一气仓(2.a);第一活塞(2.3)设置在第一气仓(2.a)内;第一导杆(2.4)倾斜设置在支撑减震单元(3)的顶部,且第一导杆(2.4)贯穿第一壳体(2.2)设置;第一活塞(2.3)与第一导杆(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覆组件还包括二级倾覆缓释结构;
所述二级倾覆缓释结构包括第二壳体(2.5)、第二活塞(2.6)以及第二导杆(2.7);所述第二壳体(2.5)设置在连接板(2.1)上形成第二气仓(2.b);第二活塞(2.6)设置在第二气仓(2.b)内;第二导杆(2.7)倾斜设置在第一活塞(2.3)上,且第二导杆(2.7)贯穿第二壳体(2.5)设置,第二活塞(2.6)与第二导杆(2.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2.4)以及第二导杆(2.7)相对水平面的夹角均为θ;所述θ为15°-6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减震单元(3)包括第一承压板(3.1)、支撑减震组件(3.2)以及底板(3.3);所述支撑减震组件(3.2)设置在第一承压板(3.1)和底板(3.3)之间,用于第一承压板(3.1)的缓冲减震;所述防倾覆组件设置在第一承压板(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压板(3.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底板(3.3)的横截面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减震组件(3.2)包括承压柱(3.21)、一级减震(3.22)、第二承压板(3.23)和二级减震(3.24);承压柱(3.21)、一级减震(3.22)、第二承压板(3.23)和二级减震(3.24)沿竖向依次设置;承压柱(3.21)的上端与第一承压板(3.1)连接;
所述一级减震(3.22)包括多组设置在承压柱(3.21)和第二承压板(3.23)之间的第一阻尼结构;
所述二级减震(3.24)包括多组设置在第二承压板(3.23)和底板(3.3)之间的第二阻尼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结构和第二承压板(3.23)之间通过L形支撑板(3.25)连接;第二阻尼结构为硬度可调的阻尼结构。
CN202220877544.6U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 Active CN217108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7544.6U CN217108765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7544.6U CN217108765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8765U true CN217108765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77544.6U Active CN217108765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8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63071B1 (ko) 면진 기능을 갖는 태양광발전시스템 내진 장치
KR20140011821A (ko) 유압장치를 응용한 복합 면진장치
CN110344408B (zh) 一种锚杆锚头处吸能减震的方法
CN217108765U (zh) 一种管道支撑减震装置
CN105156537A (zh) 一种金属球状减振器
CN110953279B (zh) 一种基于凸轮—滚子机械原理的多级隔振平台
CN106369103B (zh) 用于电气设备减震体系的承载装置
CN206538796U (zh) 一种市政用减震静音窨井盖
CN115208069A (zh) 一种基于全面缓冲减震的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211924808U (zh) 一种适用于机台的减震垫铁
CN101813299A (zh) 一种减震器及使用该减震器的灯具
CN110425249B (zh) 一种缓冲减震装置
CN209941942U (zh) 减震结构粘滞阻尼装置
CN215214542U (zh) 一种机电自动化设备减震装置
CN211850119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CN206971454U (zh) 一种压缩非线性软刚度钢弹簧橡胶组合隔震器
CN11194677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器
CN201582339U (zh) 橡胶弹簧平衡装置
CN112248772A (zh) 一种翻转式汽车天窗
CN217108001U (zh) 高阻尼减震器
CN21886375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底座的台阶仪
CN21817812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管道稳定装置
CN214999060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工程机械液压锤用减震装置
CN210510084U (zh) 高速散热单筒盘式减振器
CN220523153U (zh) 一种任意方向减振的高阻尼橡胶调谐质量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9th Floor, New Zhou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9 Changye Road, Liulian Community, Pingsh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8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4 No. 158 Zhongyi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