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4401U - 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4401U
CN217104401U CN202220091229.0U CN202220091229U CN217104401U CN 217104401 U CN217104401 U CN 217104401U CN 202220091229 U CN202220091229 U CN 202220091229U CN 217104401 U CN217104401 U CN 217104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iston
pumping unit
cavity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12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爱华
乔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j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ongj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ongj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ongj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12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4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4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4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其中泵送单元包括:包括:壳体,其具有与吸液口连通的容纳腔;泵柱,其设置在容纳腔内部并具备与容纳腔连通的泵柱腔;活塞柱,与泵柱同轴设置,一端伸入泵柱腔内并与泵柱腔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活塞柱具有两端开口的活塞柱腔,活塞柱腔的一端与泵柱腔连通,活塞柱腔的另一端与排液口连通;还包括吸液单向阀、排液单向阀及驱动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包括上述的泵送单元,洗衣机包括上述的自动投放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送单元,简化了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和洗衣机的结构,降低了泵送单元的泵送压力,降低了自动投放装置和洗衣机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衣机已经逐渐成为家庭生活的必备家电之一。根据转动的方式,洗衣机分为滚筒洗衣机和波轮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和全自动的波轮洗衣机通常设置有用于向洗涤桶内投放洗涤剂的自动投放装置,以使外部添加的洗衣液、柔顺剂等各种洗涤剂由进水冲入洗涤桶内,实现对衣物的清洁洗涤。
洗衣机的自动投放装置通常采用泵送组件将自动投放装置内的洗涤剂投入至洗衣机中。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洗涤剂投放泵组件,其包括泵体、多个活塞、电机组件和传动机构,泵体内设置有多个容纳不同洗涤剂的定容量腔,每个定容量强11的端部设置均设置有一个仅允许洗涤剂进入定容量腔的进液阀和一个仅允许洗涤剂流出定容量腔的出液阀。多个活塞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每个定容量腔内,以通过活塞连杆带动活塞头在定容量腔内往复运动以便从进液阀处将洗涤剂吸入定容量腔内,或通过出液阀将洗涤剂压出。
现有技术提供的洗涤剂投放泵组件,由于进液阀和出液阀沿垂直活塞轴向的方向并排设置在定容量腔的同一端,且洗涤剂从进液阀流入定容量腔后被挤压出出液阀中,因此,定容量腔的横截面积和活塞的行程,因此,造成在投放泵组件在一次投放量一定的情况下,定容量腔的尺寸较大,尤其是在投放泵组件上设置多个出液口的情况下,投放泵组件的整体尺寸较大;且由于液体从进液阀进入定容量腔或从出液阀流出定容量腔都仅能依靠电机带动活塞运行产生的驱动压力,导致投放组件投放一次洗涤剂所需的泵送压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送组件,缩小泵送组件的尺寸,降低泵送组件的泵送压力,提高泵送组件的泵送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减小自动投放装置的体积,提高自动投放装置的投放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缩小洗衣机的体积,提高洗衣机的洗涤剂的自动投放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泵送单元,其具备吸液口和排液口,包括:
壳体,其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吸液口连通;
泵柱,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所述泵柱具有两端开口的泵柱腔,且所述泵柱腔的两端开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活塞柱,与所述泵柱同轴设置,且所述活塞柱的一端伸入所述泵柱腔内并与所述泵柱腔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柱具有两端开口的活塞柱腔,所述活塞柱腔的一端与所述泵柱腔连通,所述活塞柱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吸液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泵柱腔远离所述排液口的一端,并允许液体从所述容纳腔流入至所述泵柱腔中;
排液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活塞柱腔内,并允许所述液体从所述泵柱腔流入至所述活塞柱腔内;
驱动单元,与所述活塞柱连接,并能带动所述活塞柱沿所述泵柱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排液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活塞柱腔远离所述排液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泵送单元还包括:
排液管,其与所述泵柱同轴设置且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活塞柱远离所述吸液单向阀的一端伸入所述排液管中并与所述排液管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排液管的端口形成所述泵送单元的排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泵送单元还包括:
活塞,同轴套设在所述活塞柱靠近所述吸液单向阀的一端,所述活塞与所述泵柱腔的内壁间沿所述泵柱腔的轴向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柱外壁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活塞柱的轴向方向垂直;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偏心输出轴,所述偏心输出轴的一端伸入所述长条孔中,且所述偏心输出轴的轴径等于所述长条孔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泵柱侧壁上沿所述泵柱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板部分伸入所述导向槽中,且所述连接板的两面分别与所述导向槽的相对两槽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分隔的容纳腔,每个所述容纳腔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吸液口、所述排液口、所述泵柱、所述活塞柱、所述排液单向阀及所述吸液单向阀。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泵送单元。
一种洗衣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送单元,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置空心的泵柱以及在泵柱内设置空心的活塞柱,能够使容纳腔直接与吸液口连通,使活塞柱腔直接与排液口连通,吸液单向阀和排液单向阀沿活塞柱的轴向方向并排设置,缩小泵送单元的体积;同时,泵柱腔直接与容纳腔连通,容纳腔内的液体在泵送压力和流体流动力的作用下进入泵柱腔,泵柱腔内的流在泵送压力和流体流动作用力下进入活塞柱腔,降低泵送单元泵送液体需要的压力,提高泵送单元的泵送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投放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自动投放装置,简化自动投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缩小自动投放装置的体积,提高自动投放装置对洗涤辅助剂的输送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衣机,能够简化洗衣机的结构,提高洗衣机洗涤辅助剂的自动投放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投放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配盒与泵送单元未连接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配盒与泵送单元装配到位时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图5中A-A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5中B-B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
1-投放盒;11-投放盒体;111-投放口;112-投放容置腔;113-抽拉口;12- 投放盖体;121-上盖体;122-下盖体;123-投放通道;124-投放喷洒槽;125-进水口;126-泵送入口;
2-分配器;21-分配盒;211-储液腔;212-连通槽;213-出液口;214-出液管; 215-导通槽;216-卡接凸台;22-分配盖;221-添加盖;222-观察盖;23-启封组件; 231-第一弹性复位件;232-启封件;2321-密封部;2322-导向部;2323-卡钩;233- 导向杆;234-导向柱;235-第三密封件;
3-泵送单元;31-壳体;311-壳主体;3111-容纳腔;312-盖板;32-吸液管; 321-吸液部;3211-吸液口;322-第一密封件;323-第二密封件;33-连接套;331- 第一连接部;332-第二连接部;34-第二弹性复位件;35-驱动单元;36-泵柱;361- 泵柱腔;362-导向槽;37-活塞柱;371-活塞柱腔;38-活塞;39-排液管;391-止逆单向阀;310-吸液单向阀;320-排液单向阀;330-滑动密封件;340-连接板; 3401-长条孔;350-液位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投放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其主要应用于全自动洗衣机中,向洗衣机的洗涤桶内自动投放洗涤剂、柔顺剂等洗涤辅助剂,以提高洗衣机的洗涤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投放装置为抽拉式自动投放装置,其既可应用在全自动波轮洗衣机上,也可以应用在滚筒洗衣机上,在滚筒洗衣机或波轮洗衣机上设置抽拉式的自动投放装置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实施例不对自动投放装置在洗衣机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和连接关系进行赘述,仅对自动投放装置的本身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盒1,其安装在洗衣机的壳体31上,且投放盒1的盒底设置在投放口111,用于将洗涤剂、柔顺剂等洗涤辅助剂从投放口111处投入至洗衣机的洗衣机桶,投放盒1的一端设置有抽拉口113;分配器2,其包括分配盒21,,分配器2通过抽拉口113可抽拉地设置在投放盒1的内部,以实现投放盒1与分配盒21的装配到位和向分配盒21 中添加洗涤辅助剂,分配盒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液腔211,用于存放洗涤剂或柔顺剂等洗涤辅助剂;泵送单元3,其连接在投放盒1的另一端,用于将储液腔211内的洗涤辅助剂抽取至投放盒1中,使洗涤辅助剂能够通过投放口111 投入至洗衣机的洗涤桶中。
在本实施例中,投放盒1包括上端开口的投放盒体11和盖设在投放盒体11 上端开口处的投放盖体12。投放盒体11和投放盖体12采用螺纹连接、卡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利于自动投放装置的加工以及其在洗衣机壳体31上的安装和拆卸。
投放盒体11具有投放容置腔112,一方面能够容纳分配盒21,另一方面可以容置洗涤辅助剂或洗涤辅助剂与水混合后的洗涤液。投放盒体11的底部设置有投放口111,且投放盒体11的底部呈现投放口111处低、四周高的漏斗状结构,以使洗涤辅助剂或洗涤液能够顺利地从投放盒体11内流入至投放口111处。
优选地,投放盒体11处还开设有通气孔,用于保持自动投放装置内部与洗涤桶内压强平衡,保证洗涤辅助剂顺利流入投放口111中。
投放盖体12上开设有投放通道123,投放通道123一端通过泵送单元3连通储液腔211,另一端连通投放盒体11的投放容置腔112。为方便投放通道123 的开设,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投放盖体12包括扣合连接的上盖体121和上盖体121,下盖体122上开设下投放槽,上盖体121对应下投放槽设置有上投放槽,当上盖体121和下盖体122扣合连接时,上投放槽的槽壁端面与下投放槽的槽壁端面紧密贴合形成上下封闭的投放通道123,在方便投放通道123开设的同时,避免洗涤辅助剂进入投放通道123外部区域,保证自动投放装置的清洁性。
优选地,投放通道123为弯曲形状,防止投放泵泵送压强过大导致洗涤辅助剂在投放通道123中流动过快而引发洗涤辅助剂溅出投放通道123外部,造成自动投放装置污染,保证洗涤辅助剂投放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投放通道123的一端设置有与泵送单元3连通的泵送入口126,投放通道123于泵送入口126的前端设置有进水口125,进水口125连通外部水源。外部水源通过进水口125向投放通道123内输入水,一方面使洗涤辅助剂与水在投放通道123内混合,增大洗涤辅助剂在洗涤桶内的作用面积;另一方面对投放通道123内的洗涤辅助剂进行冲刷,保证投放通道123内的洗涤辅助剂顺利地进入投放容置腔112中。
投放通道123远离泵送入口126的一端设置有投放孔,用于与投放容置腔 112连通。优选地,投放通道123远离泵送入口126的一端设置有投放喷洒槽124,投放喷洒槽124的槽宽大于投放通道123的宽度。投放喷洒槽124的槽底开设有多个小的投放孔,用于实现对洗涤液的喷洒式投放。
在本实施例中,投放盒体11远离投放泵的一侧开设有抽拉口113,分配器 2通过抽拉口113可抽拉地设置在投放盒体11的投放容置腔112内。
分配器2用于实现洗涤辅助剂在自动投放装置中的添加以及不同种类洗涤辅助剂的投放。在本实施例中,分配器2包括上端开口的分配盒21以及盖设在分配盒21上端开口处的分配盖22。分配盒21与分配盖22采用卡接或螺纹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一方面方便分配器2的加工,另一方面方便分配盒21的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分配盒21上设置有两个开口朝上且相互分隔的储液腔211,可以使自动投放装置实现两种不同类型的洗涤辅助剂的投放,如洗涤剂、柔顺剂等。且优选地,两个储液腔211之间的隔板沿分配盒21的抽拉方向设置,以使两个储液腔211沿垂直于分配盒21的抽拉方向并排设置,以使泵送单元3能够与每个储液腔211直接连通,减少中间管路的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液腔211的个数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且每个储液腔211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洗涤辅助剂的需求量进行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未连接时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装配到位时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图 5中A-A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配盒21朝向泵送单元3的一侧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213,出液口213与储液腔211连通,出液口213处设置有启封组件23,以开启或封闭出液口213。泵送单元3包括吸液管32,当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分离时,启封组件23密封出液口213,当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配合到位时,吸液管32 抵推启封组件23,使启封组件23远离出液口213,以使吸液管32能通过出液口213伸入储液腔211中,实现泵送单元3与储液腔211的导通。
通过在分配盒21的一侧侧壁的底部设置出液口213,在出液口213处设置启封组件23,在泵送单元3上设置吸液管32,当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配合到位时,吸液管32直接作用于启封组件23,推动启封组件23远离出液口213,实现吸液管32与储液腔211的导通,不需要在分配盒21上设置单独的单向阀控制泵送单元3与储液腔211之间的连通,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吸液管32直接伸入储液腔211中进行吸液,简化了自动投放装置的管路设计,进一步简化自动投放装置的结构,降低自动投放装置的成本,减小自动投放装置的尺寸;再者,由于出液口213与储液腔211的底部连通,当泵送单元3 与储液腔211连通后,储液腔211中的洗涤辅助剂自动通过吸液管32流入到泵送单元3中,降低了泵送单元3所需的泵送压力,进一步降低自动投放装置的成本。
优选地,分配盒21于出液口213处向外延伸有出液管214,启封组件23滑动连接在出液管214内,且能与出液管214密封连接。出液管214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启封组件23的设置,保证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分离时,出液口 213处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实现吸液管32在伸入储液腔211中吸液时,吸液管32与分配盒21之间的密封,防止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配合吸液过程中,洗涤辅助液从吸液口3211处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启封组件23包括启封件232和第一弹性复位件231,启封件232设置在出液口213处,第一弹性复位件231沿出液管21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弹性复位件231的一端与启封件232远离泵送单元3的一端连接,第一弹性复位件231的另一端与分配盒21固定连接。当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分离时,启封件232插入出液管214中,并封闭出液口213;当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配合时,吸液管32的末端与启封件232远离第一弹性复位件231的一端抵接,并推动启封件232向储液腔211内部运动,以使启封件232滑动移出出液管214,以使吸液管32插入出液管214中,并伸入储液腔211中进行吸液,且当吸液管32抵推启封件232时,第一弹性复位件231压缩;当泵送单元3与分配盒21脱离时,启封件232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31的弹性力作用下推入出液管214中,对出液管214进行密封。启封组件23的该种结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简化自动投放装置的结构,降低自动投放装置的成本。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出液管214腔体的最低处的切平面位于储液腔211 腔底的下方,以使出液管214能够与储液腔211腔底充分连通,以使储液腔211 内即使存在少量洗涤辅助剂,也能使储液腔211中的洗涤辅助剂通过出液口213 流入泵送单元3中。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腔211腔底开设有下凹的导通槽215,导通槽215的槽壁为与出液管214内壁相配的弧形结构,且导通槽215的槽壁与出液管214的内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导通槽215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使出液管214与储液腔211更好地连通,另一方面减小启封件232的滑动阻碍,为启封件232的运动提供导向。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231的一端与启封件232连接,另一端与导通槽215远离出液口213的一侧槽壁连接,有利于简化分配盒21内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液腔211的腔底也可以凸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弹性复位件231的柱或块状结构来实现第一弹性复位件231与分配盒21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启封件232包括沿出液管214轴向设置的密封部 2321和导向部2322,导向部2322连接在密封部2321朝向泵送单元3的一端。且进一步地,密封部2321为圆柱形结构,其外径等于出液管214的内径,以实现密封部2321与出液管214之间的密封连接。密封部232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件235,用于与出液管214内壁滑动密封连接。
导向部2322为圆台形结构,且导向部2322的大端与密封部2321连接,导向部2322的外径沿远离密封部2321的方向逐渐减小。导向部2322的设置,能够保证启封件232与出液管214密封连接的基础上,减小启封件232与出液管 214之间的滑动阻力,且能够为启封件232进入出液管214提供导向。在其他一个实施例中,启封件232也可以仅包括密封部2321。在其他另一实施例中,密封部2321也可以不为圆柱形结构,和/或,导向部2322不为圆台形结构,只要实现密封部2321与出液管214内壁之间的滑动密封,和/或,使导向部232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出液管214的腔体横截面面积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启封件232的运动可靠性,优选地,密封部 2321远离导向部2322的一端连接有导向杆233。储液腔211的腔体设置有导向柱234,导向柱234沿出液管214的轴线方向设置,且导向柱234开设有开口朝向启封件232的导向孔,导向杆233未连接密封部2321的一端伸入导向孔中,并与导向孔的孔壁滑动连接。进一步地,导向柱234远离启封件232的一端与导通槽215的一端槽壁连接,且导向柱234穿设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31的内部。
为防止启封件232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31的恢复力作用下滑出分配盒21外部,导致洗涤辅助剂流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启封件232远离泵送单元3 的一端沿轴向凸设有L形的卡钩2323,L型的竖边与密封部2321的端面垂直连接,L型的横边沿远离出液管214轴向的方向延伸,且凸出密封部2321的外表面。通过设置卡钩2323,使启封件232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31的恢复力作用下沿朝向泵送单元3的方向运动时,卡钩2323与出液口213所在的侧壁抵接,以限制启封件232的进一步向外运动,保证在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分离时,启封件232位于出液管214的内部并密封出液管214。
优选地,启封件232上设置有多个卡钩2323,多个卡钩2323设置在启封件 232的上半部分,以提高卡钩2323的卡接连接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卡钩2323 对称设置有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卡钩2323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出液口213所在侧壁的内侧可以向内凸设卡接凸台216,用于与卡钩2323配合卡接。卡接凸台216的形状与位置优选与出液管214一致的半圆环状结构,以简化分配盒21的加工,且能够提高分配盒21 在出液口213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储液腔211中洗涤辅助剂的残留,使洗涤辅助剂能够更为顺畅地从储液腔211流入泵送单元3中,在本实施例中,储液腔211的腔底高度沿朝向泵送单元3的方向组件下降,以使储液腔211远离泵送单元3的一端的洗涤辅助剂能够更为顺畅地流入出液口213中。且腔底高度的下降方式可以为阶梯型下降,即使腔底设置成多个台阶型结构,也可以为连续倾斜型下降,即将腔底设置成一倾斜斜面式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吸液管32的末端封闭,吸液管32包括位于其末端的吸液部321,吸液部321的外径等于出液管214的内径,且吸液部321上开设有与吸液管32腔体连通的吸液孔。当泵送单元3与分配盒21装配到位时,吸液管32 的末端抵推启封件232,使启封件232沿出液管214的内壁和导通槽215的槽底滑移,直至启封件232完全移出出液管214中,以使吸液管32伸入储液腔211 内,使储液腔211中的液体通过吸液孔进入吸液管32腔体内。
为防止泵送单元3与分配盒21装配时,洗涤辅助剂泄漏,吸液部321于吸液口3211远离启封件23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用于实现吸液部321和出液管214之间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件322。且当分配盒21 与泵送单元3装配到位时,吸液部321设置有吸液口3211的部分伸入储液腔211 中,吸液部321设置有第一密封件322的部分位于出液管214中并与出液管214 之间密封连接,使储液腔211中的洗涤辅助剂仅能通过吸液口3211进入吸液管 32中。
进一步地,为防止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分离时,泵送单元3中的洗涤辅助剂通过吸液口3211流出而泄漏,吸液管32外部套设有连接套33,连接套33 包括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部331和第二连接部332,第一连接部331连接在第二连接部332远离分配盒21的一端。第一连接部331的内径等于吸液部321 的外径,以使第一连接部331能够与吸液管32的外壁滑动密封连接。吸液部321 于吸液口3211朝向启封件23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323。当泵送单元3与分配盒21分离时,第一连接部331套设在吸液部321外,且第一连接部331与密封部2321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322和第二密封件323密封,以使吸液管32内的洗涤辅助剂无法通过吸液口3211流出泵送单元3的外侧。
第二连接部332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出液管214的外径,使第一连接部331 和第二连接部33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限位台阶。且连接套33上连接有第二弹性复位件34,第二弹性复位件34的一端与连接套33连接,另一端与泵送单元 3的壳体31连接。
当分配盒21与泵送单元3装配时,吸液管32的端面抵接于限位台阶上,限制连接套33相对出液管214的运动;同时,外部作用力下,吸液管32沿吸液管32内部运动,使吸液管32与连接套33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吸液部321脱离连接套33而进入出液管214中,且第二弹性复位件34压缩。当泵送单元3 与分配盒21分离时,连接套33在第二弹性复位件34的恢复力作用下抵靠在出液管214的端面处,随着吸液管32抽出出液管214,泵送单元3的吸液管32和壳体31均沿远离连接套33的方向运动,吸液管32逐渐与连接套33接触,第二弹性复位件34伸长,第二弹性复位件34的恢复力减小,当第二弹性复位件 34恢复原长时,连接套33与出液管214脱离抵接,连接套33与吸液管32同步与出液管214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连接部332的内径大于出液管214的外径,以减小第二连接部332与连接套33之间的连接作用力,使连接套33与出液管 214之间仅通过第二弹性复位件34的作用力抵靠连接,有利于连接套33与吸液管32之间的复位。
进一步地,吸液管32靠近泵送单元3的壳体31部分的外径优选小于吸液部321的外径,以减小吸液管32与连接套33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连接套33 在吸液管32的摩擦力带动下在吸液管32抽出出液管214的过程中,与吸液管 32发生同步运动,导致洗涤辅助剂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吸液部321的端部上开设有倒角,以为吸液管32进入出液管214进行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231和第二弹性复位件34均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分配盒21内设置有两个储液腔211,即出液管214、启封组件23以及吸液管32等结构对应设置有两套,以实现泵送单元3对不同储液腔211内洗涤辅助剂的吸取。
图9是图5中B-B向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泵送单元3包括壳体31、驱动单元35以及设置在壳体31内部的泵柱36、活塞柱37和活塞38等结构。具体地,壳体31为具有容纳腔3111的空心结构,其下端向外垂直凸设有上述的吸液管32,其上端向上凸设有排液管39,吸液管32与容纳腔3111连通,用于将储液腔211中的洗涤辅助剂吸入壳体31的容纳腔3111中;排液管39与容纳腔3111选择性地导通,用于实现容纳腔3111中洗涤辅助剂向投放盒1中投放。
壳体31包括上端开口的盒状的壳主体311以及盖设在壳主体311上端开口处的盖板312,盖板312与壳主体311形成封闭的腔体结构。吸液管32设置在壳主体311的下端,排液管39垂直凸设在盖板312上方,且吸液管32与排液管 39垂直。盖板312与壳主体311之间优选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方便盖板312 与壳主体311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在其他实施例中,盖板312和壳主体311之间还可以通过螺纹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壳主体311为空心六面体结构,盖板312为与壳主体311 相对应的结构,能够减小壳体31的整体结构尺寸,方便自动投放装置的设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壳体31的具体外形结构进行限制。
壳主体311内部设置有空心的泵柱36,泵柱36竖直设置,且上端与壳主体 311固定连接,其下端距离容纳腔3111的腔底一定高度,使泵柱36悬设在容纳腔3111中,且泵柱36的上端开口和泵柱36的下端开口均与容纳腔3111连通。
泵柱36的腔体内设置有空心的活塞柱37,活塞柱37的下端连接有活塞38,活塞柱37的上端伸入排液管39中,且活塞柱37的外壁与排液管39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活塞38与泵柱36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活塞柱37的活塞柱腔371 下端设置有排液单向阀320,允许泵柱腔361内的流体向活塞柱腔371内流动。泵柱腔361的下端设置有吸液单向阀310,允许容纳腔3111内的流体从泵柱36 的下端流入泵柱腔361内。
活塞柱37的外壁连接有驱动单元35,驱动单元35能够驱动活塞柱37在泵柱腔361内上下往复移动。在泵送单元3的吸液过程中,驱动单元35带动活塞柱37沿泵柱腔361内向上运动,活塞柱37带动活塞38相对泵柱腔361内壁滑动,以使泵柱腔361位于活塞38下方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从而容纳腔3111 内的洗涤辅助剂在压差作用下从泵柱腔361的下端通过吸液单向阀310流入泵柱腔361中。在泵送单元3的排液过程中,驱动单元35带动活塞柱37在泵柱腔361内向下运动,以使活塞38沿泵柱腔361内壁向下运动,泵柱腔361位于活塞38下方的体积减小,且由于泵柱腔361下端的吸液单向阀310不允许洗涤辅助剂从吸液单向阀310流回容纳腔3111,则活塞38与吸液单向阀310之间的洗涤辅助剂通过排液单向阀320进入活塞柱腔371中,并在泵送压力的作用下,经过活塞柱腔371进入排液管39中,以向外部排出,实现泵送单元3对洗涤辅助剂的泵送。
在本实施例中,排液管39的上端与投放盒1的泵送入口126密封连通,排液管39的排液出口处设置有止逆单向阀391,以防止流出泵送单元3的洗涤辅助剂再次流回排液管39中,对泵送单元3中的洗涤辅助剂造成污染。
为提高活塞38与泵柱腔361内壁的密封性能,活塞38与泵柱腔361内壁之间设置有滑动密封件330。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密封件330为Y型密封圈,且Y 型密封圈沿活塞38的轴线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Y型密封圈的安装方向相反,以提高活塞38与泵柱腔361内壁的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35为电机驱动形式,驱动单元35固定在壳体31 的外侧,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组件和偏心输出轴,偏心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活塞柱37的外壁上连接有连接板340,连接板340与活塞柱 37焊接或采用螺纹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连接板340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长条孔3401,偏心输出轴的一端伸入长条孔3401中,输出轴的轴径与长条孔3401 的宽度相适配,使偏心输出轴仅能相对长条孔3401沿长条孔3401的长度方向运动。当偏心输出轴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绕圆周转动时,偏心输出轴在具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分量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分量,偏心输出轴水平方向的运动分量使偏心输出轴沿长条孔3401的长度方向运动,偏心输出轴的竖直方向的运动分量使偏心输出轴带动连接板340同步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活塞柱37沿竖直方向运动。
为提高活塞柱37运动的准确性,优选地,泵柱36对应连接板340的位置处开设竖直的导向槽362,且导向槽362具有上端开口。连接板340的两边分别伸入导向槽362中,且连接板340的两面分别与导向槽362的两侧槽壁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分配盒21内设置有两个储液腔211,为对每个储液腔 211进行单独吸液,泵送单元3的壳体31内并排设置有两个容纳腔3111,每个容纳腔3111均通过一个上述的吸液管32与对应的储液腔211导通,且每个容纳腔3111中均设置有一套泵柱36、活塞柱37和排液管39等结构。且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活塞柱37共用一套驱动单元35,驱动单元35包括一个驱动电机,一个驱动电机通过槽轮传动组件分别连接有两个偏心输出轴,两个偏心输出轴分别通过连接板340与对应的活塞柱37连接,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实现不同活塞柱37的竖直往复运动。采用一个电机分别控制两个活塞柱37的运动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尤其在洗衣机的自动投放领域,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容纳腔3111连通储液腔211的腔底,因此,储液腔211 中的液位可以通过容纳腔3111中的液位体现。具体地,每个容纳腔3111中均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350,用于检测容纳腔3111中的液位,从而获得对应的储液腔211中的液位。该种设置方式,能够方便储液腔211中液位的检测,防止液位传感器在储液腔211中的漏装;且通过检测容纳腔3111中的液位,能够更好地对泵送单元3的运行提供控制,避免泵送单元3在不存在洗涤辅助剂的情况下出现的空转运行,保证泵送单元3的运行可靠性。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液位检测装置350为浮球式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的设置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上述泵送单元3的结构形式对分配盒21中的洗涤辅助剂进行抽取,由于在泵送单元3中设置空心的活塞柱37,使活塞柱腔371 上端与排液管39直接连通,下端与容纳腔3111选择性连通,能够简化泵送单元3的整体结构,降低泵送单元3泵送液体需要的压力,提高泵送单元3对洗涤辅助剂的泵送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种泵送单元3的结构对储液腔211中的洗涤辅助剂进行抽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的自动投放装置。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泵送单元,其具备吸液口和排液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31),其具有容纳腔(3111),所述容纳腔(3111)与所述吸液口连通;
泵柱(36),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3111)内部,所述泵柱(36)具有两端开口的泵柱腔(361),且所述泵柱腔(361)的两端开口均与所述容纳腔(3111)连通;
活塞柱(37),与所述泵柱(36)同轴设置,且所述活塞柱(37)的一端伸入所述泵柱腔(361)内并与所述泵柱腔(36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柱(37)具有两端开口的活塞柱腔(371),所述活塞柱腔(371)的一端与所述泵柱腔(361)连通,所述活塞柱腔(371)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吸液单向阀(310),设置在所述泵柱腔(361)远离所述排液口的一端,并允许液体从所述容纳腔(3111)流入至所述泵柱腔(361)中;
排液单向阀(320),设置在所述活塞柱腔(371)内,并允许所述液体从所述泵柱腔(361)流入至所述活塞柱腔(371)内;
驱动单元(35),与所述活塞柱(37)连接,并能带动所述活塞柱(37)沿所述泵柱(36)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单向阀(320)设置在所述活塞柱腔(371)远离所述排液口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单元还包括:
排液管(39),其与所述泵柱(36)同轴设置且伸出所述壳体(31)的外部,所述活塞柱(37)远离所述吸液单向阀(310)的一端伸入所述排液管(39)中并与所述排液管(39)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排液管(39)的端口形成所述泵送单元的排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单元还包括:
活塞(38),同轴套设在所述活塞柱(37)靠近所述吸液单向阀(310)的一端,所述活塞(38)与所述泵柱腔(361)的内壁间沿所述泵柱腔(361)的轴向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柱(37)外壁上连接有连接板(340),所述连接板(340)上开设有长条孔(3401),所述长条孔(340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活塞柱(37)的轴向方向垂直;
所述驱动单元(35)包括驱动电机和偏心输出轴,所述偏心输出轴的一端伸入所述长条孔(3401)中,且所述偏心输出轴的轴径等于所述长条孔(340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柱(36)侧壁上沿所述泵柱(36)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导向槽(362),所述连接板(340)部分伸入所述导向槽(362)中,且所述连接板(340)的两面分别与所述导向槽(362)的相对两槽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3111)内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35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泵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分隔的容纳腔(3111),每个所述容纳腔(3111)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吸液口、所述排液口、所述泵柱(36)、所述活塞柱(37)、所述排液单向阀(320)及所述吸液单向阀(310)。
9.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泵送单元。
10.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投放装置。
CN202220091229.0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Active CN217104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1229.0U CN217104401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1229.0U CN217104401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4401U true CN217104401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6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1229.0U Active CN217104401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4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9130B (zh) 一种洗衣机自动投放系统及洗衣机
CN107881712B (zh) 洗涤设备和用于洗涤设备的投放装置
CN108729135B (zh) 一种洗衣机自动投放系统及洗衣机
US20200325616A1 (en) Washing machine
CN107164925B (zh)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CN108729133B (zh) 一种洗衣机自动投放系统及洗衣机
JP2020522299A (ja) 洗濯添加剤ケース及び洗濯機
EP3613890A1 (en) Detergent additive box and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of, and distribution box
CN110004665A (zh) 一种衣物处理剂投放结构及洗衣机
CN108729132B (zh) 一种洗衣机自动投放系统及洗衣机
CN109423844B (zh) 衣物处理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217104401U (zh) 一种泵送单元、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109972356B (zh) 一种自动投放组件及洗衣机
CN109868619B (zh) 衣物处理剂储放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209508658U (zh)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109423843B (zh) 衣物处理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210066257U (zh) 一种自动投放组件及洗衣机
CN114197173A (zh)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111676664A (zh) 洗衣机
CN112760941B (zh) 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
CN108729143B (zh) 一种洗涤添加剂盒安装结构
CN108729139B (zh) 一种洗涤添加剂盒
CN111549496B (zh)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WO2023029460A1 (zh) 一种分配器盒、分配器组件、洗涤剂投放装置及洗涤设备
CN109868620B (zh) 衣物处理剂储放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