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3318U - 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3318U
CN217103318U CN202220919131.XU CN202220919131U CN217103318U CN 217103318 U CN217103318 U CN 217103318U CN 202220919131 U CN202220919131 U CN 202220919131U CN 217103318 U CN217103318 U CN 217103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necting pipe
filter screen
sedimentation tank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91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Jiyu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Jiyu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Jiyu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Jiyu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91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3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3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3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泵、混合管总成以及与过滤总成;所述沉淀池中部设有将所述沉淀池分割为两部分的隔墙;所述混合管总成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中间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以及加液管;所述过滤总成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管固定连通的横管、竖管、拉绳、可移动过滤网以及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所述混合管总成,将用于分解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液体通过加液管、吸管、中间管,与废水充分混合,比在沉淀池固定位置添加,反应时间短,提高了效率;通过设置的可移过滤网,可以快速清理滤网。

Description

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纺织废水中退浆造成的污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约占纺织品湿加工整理废水的50%。而退浆废水中大量的污染物来源于浆纱过程中所用的浆料。目前纺织厂使用的浆料多为天然浆料和化学浆料所组成的混合浆料,其中在化学浆料中,聚乙烯醇(PVA)因其具有良好的膜强度、挠曲性、耐磨性、粘附性、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经纱上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PVA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浆料,它的应用解决了浆纱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然而由于其生物降解周期较长,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纺织行业每年用作上浆剂的PVA大约在3万吨左右,如不对退浆废水中的PVA进行处理,将会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对于PVA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降解法、物理处理法和化学降解法等。
由于PVA具有优良的上浆性能,目前还很难在全行业的经纱上浆中不用它,因此,就有了浆料回收与再利用的研究课题。在后道退浆工序上,采用超滤回收法进行回收。超滤回收法是将退浆废水泵入超滤设备,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超滤膜,使退浆废水中的水分子通过超滤膜,而浆料大分子则被阻止,从而将浆料与水分离。经过超滤回收的浆料可以再次用于浆纱生产,因而减少了退浆废水中浆料的排放量,但是该方法成本高、技术含量高,小纺织企业并没有采用该方法的实力。
而在织造工序中,目前国内多数生产厂家还在继续排放含有PVA 浆料的浆纱废水。在坯布生产中,对于浆纱废水的排放,绝大部分工序都是采用传统方法:将回浆、清洗废水等通过沉淀池后直接排放,但是经过简单沉淀后的废水的COD值在2500mg/L左右,BOD值在 500mg/L左右,SS值在350mg/L左右,氨氮在35mg/L左右;虽然绝大部分浆纱水回用,但是每天仍然会排出3-7m3的废水,排出的废水是反复使用多次的浆液,其内有机成分含量较高(如淀粉、PVA和蜡等),如PVA直接排放至环境中污染较大。
现有专利中,申请号为CN201821994712.X,名称为一种气流纺亚麻纱加工用浆纱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专利,公开了包括浓废水存放桶,浓废水存放桶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废水管,第一废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废水调节桶,废水调节桶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废水管,第二废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废水沉淀池,废水沉淀池内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废水泵,废水沉淀池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并列的过滤网;该专利在添加处理剂时,固定位置添加,使得反应时间长,需要改进;
另一个申请号为CN201821472901.0,名称为一种浆纱废水的再生装置的专利中,公开了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污泥池、浓缩结构和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废水池、预处理池、一次调节池、一次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二次调节池、三次沉淀池、缓冲池、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与清水池,所述废水池用于收集浆纱废水和生活废水并将废水的COD值调整至预定浓度以下,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为清水池提供二氧化氯,所述污泥池通过管路与一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三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和浓缩结构的进口连接,所述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还通过管路与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浓缩结构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路与一次调节池连接;该专利在添加处理剂时,固定位置添加,使得反应时间长,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浆纱废水的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精确添加处理剂,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泵、与所述水泵出水口固定连通的混合管总成以及与所述混合管总成固定连通的过滤总成;所述过滤总成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中部设有将所述沉淀池分割为两部分的隔墙;所述沉淀池的一部分靠近沉淀池底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总成穿过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网孔直径不大于3mm。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管总成包括与所述水泵出水口固定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连通的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连通的中间管、与所述中间管固定连通的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连通的第四连接管以及与所述中间管连通的加液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过滤总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液管为圆环形;所述中间管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根吸管;所述吸管分别与所述中间管以及所述加液管连通;所述吸管沿所述加液管圆周方向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管直径相等,均为空心圆柱形;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均为空心圆锥形;
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大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小端与所述中间管的一端连通;
所述中间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小端固定连通;
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小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总成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管固定连通的横管、中部与所述横管固定连通的竖管、设在所述竖管内的可移动过滤网以及与所述竖管底部固定连通的支架;所述竖管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可移动过滤网与所述支架抵接;所述可移动过滤网与所述竖管滑动连接;所述可移动过滤网上设有拉绳;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过滤网网孔直径大于所述过滤网的网孔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所述混合管总成,所述混合管总成包括与所述水泵出水口固定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连通的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连通的中间管、与所述中间管固定连通的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连通的第四连接管以及与所述中间管连通的加液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过滤总成连通;将用于分解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液体通过加液管,加进中间管,与废水充分混合,比在沉淀池固定位置添加,反应时间短,提高了效率;本混合管总成是采用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将加液管内的液体吸入中间管进行混合的;
2、通过设置的所述可移动过滤网网孔直径大于所述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可以将粒径较大的有害物质快速的通过水泵,避免水泵出口阻力太大;
3.通过设置的沉淀池,沉淀池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过滤网,竖管的下端位于过滤网下方,可以避免较大粒径的有害物质浮在上边;
4.通过设置的可移动过滤网,可以当移动过滤网上粒径大的有害物质阻塞时,可以将移动过滤网通过拉绳从竖管的上部抽出,进行清理,比设置成固定的滤网,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合管总成的结构示意主视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剖视图
图4为混合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5为过滤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沉淀池、2-隔墙、3-过滤网、4-过滤总成、40-横管、41-竖管、 42-拉绳、43-可移动过滤网、44-支架、5-混合管总成、50-第一连接管、51-第二连接管、52-中间管、53-第三连接管、54-第四连接管、 55-吸管、6-加液管、7-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其它实施例也在相应权利要求项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1、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泵7、与所述水泵7出水口固定连通的混合管总成5以及与所述混合管总成5固定连通的过滤总成4;所述过滤总成 4与所述沉淀池1连通。
所述沉淀池1中部设有将所述沉淀池1分割为两部分的隔墙2;所述沉淀池1的一部分靠近沉淀池1底部设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总成4穿过所述过滤网3与所述沉淀池1连通。
所述过滤网3网孔直径不大于3mm。
所述混合管总成5包括与所述水泵7出水口固定连通的第一连接管5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50固定连通的第二连接管51、与所述第二连接管51固定连通的中间管52、与所述中间管52固定连通的第三连接管53、与所述第三连接管53固定连通的第四连接管54以及与所述中间管52连通的加液管6;所述第四连接管54与所述过滤总成 4连通。
所述加液管6为圆环形;所述中间管52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根吸管55;所述吸管55分别与所述中间管52以及所述加液管6连通;所述吸管55沿所述加液管6圆周方向均布。四根吸管55沿圆周均布的设置,可以避免单根吸管55造成的混合不匀现象;
所述第一连接管50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管54直径相等,均为空心圆柱形;所述第二连接管51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53均为空心圆锥形;
所述第二连接管51的大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50固定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51的小端与所述中间管52的一端连通;
所述中间管52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53的小端固定连通;
所述第三连接管53的小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管54连通。
所述过滤总成4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管54固定连通的横管40、中部与所述横管固定连通的竖管41、设在所述竖管41内的可移动过滤网43以及与所述竖管41底部固定连通的支架44;
所述竖管41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竖管41上端开口,便于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能够从开口处取出沉淀物;开口处可以设置一个盖子,防止异物掉进去,堵塞管路;
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与所述支架44抵接;所述可移动过滤网 43与所述竖管41滑动连接;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上设有拉绳42;所述横管4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50固定连通;所述支架44为U形;能够将可移动过滤网43托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本装置安装好,开启水泵2,废水流进混合管总成5,根据文丘里管原理,在中间管52与吸管55的连接处形成吸力,将所述加液管6内的液体通过吸管55,吸进中间管52内,与废水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后的废水混合物,进入过滤总成4,经过可移动过滤网43 流进沉淀池1进行沉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所述沉淀池1内设有将所述沉淀池1分割为四部分的隔墙2;多设三道隔墙2,可以使得粉尘能够沉入池底,多级的对废水进行沉淀;变相的节约了空间,增加了沉淀的时间;
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原理基本相同。就不在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网孔直径大于所述过滤网3的网孔直径;这种设置是避免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网孔直径太小,对水泵2出口形成较大的阻力,影响水泵2的出水效果;
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原理基本相同。就不在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为上端开口的方形箱体,箱体的五个面全部用滤网制成;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与所述竖管41 相适配,能够沿着竖管41的内壁滑动;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原理基本相同。就不在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目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已经采用实施例1的最佳实施方式,已经进行了中试,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实验;中试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用户使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较高;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产品正式投产进行产业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泵(7)、与所述水泵(7)出水口固定连通的混合管总成(5)以及与所述混合管总成(5)固定连通的过滤总成(4);所述过滤总成(4)与所述沉淀池(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中部设有将所述沉淀池(1)分割为两部分的隔墙(2);所述沉淀池(1)的一部分靠近沉淀池(1)底部设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总成(4)穿过所述过滤网(3)与所述沉淀池(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网孔直径不大于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总成(5)包括与所述水泵(7)出水口固定连通的第一连接管(5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50)固定连通的第二连接管(51)、与所述第二连接管(51)固定连通的中间管(52)、与所述中间管(52)固定连通的第三连接管(53)、与所述第三连接管(53)固定连通的第四连接管(54)以及与所述中间管(52)连通的加液管(6);所述第四连接管(54)与所述过滤总成(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管(6)为圆环形;所述中间管(52)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根吸管(55);所述吸管(55)分别与所述中间管(52)以及所述加液管(6)连通;所述吸管(55)沿所述加液管(6)圆周方向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0)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管(54)直径相等,均为空心圆柱形;所述第二连接管(51)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53)均为空心圆锥形;
所述第二连接管(51)的大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50)固定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51)的小端与所述中间管(52)的一端连通;
所述中间管(52)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53)的小端固定连通;
所述第三连接管(53)的小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管(54)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总成(4)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管(54)固定连通的横管(40)、中部与所述横管固定连通的竖管(41)、设在所述竖管(41)内的可移动过滤网(43)以及与所述竖管(41)底部固定连通的支架(44);所述竖管(41)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与所述支架(44)抵接;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与所述竖管(41)滑动连接;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上设有拉绳(42);所述横管(4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50)固定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过滤网(43)网孔直径大于所述过滤网(3)的网孔直径。
CN202220919131.XU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103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9131.XU CN217103318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9131.XU CN217103318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3318U true CN217103318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9131.XU Active CN217103318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3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mar et al. Sustainable wastewater treatments in textile sector
CN1156409C (zh) 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的治理方法
CN111717983A (zh) 一种废水填料材料改性的工艺、设备和处理废水的工艺
CN207877443U (zh) 一种污水厂排污过滤装置
CN106348520B (zh) 耐磨泳衣面料的制作方法
CN217103318U (zh) 一种浆纱机废水处理装置
CN102515395A (zh) 小孔径卷式超滤膜处理抄造废水的方法与装置
CN105036474A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方法
CN208279472U (zh) 一种回收再利用造纸废水处理设备
CN101811802A (zh) 在线清洗厌氧微网反应器
CN205974171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CN212151997U (zh)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CN207108671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CN212924728U (zh) 一种印染废水预处理装置
CN210645461U (zh) 一种过滤系统
CN209352716U (zh) 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理系统
CN210764846U (zh)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CN104445801B (zh) 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CN106565053A (zh)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系统
CN111408179A (zh) 一种高效水过滤器
CN209322669U (zh) 一种污水回用系统
CN205974051U (zh)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
CN109133544A (zh) 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10711155U (zh) 一种印染中水回用系统
CN1088042C (zh) 混凝法与蛋白石页岩吸附过滤处理工业废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