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0609U -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0609U
CN217090609U CN202220739857.5U CN202220739857U CN217090609U CN 217090609 U CN217090609 U CN 217090609U CN 202220739857 U CN202220739857 U CN 202220739857U CN 217090609 U CN217090609 U CN 217090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liquid
tank
assembly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98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涛
翟泽
刘胜辉
颜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98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0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0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0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清洁基站包括基座(110)、供液组件(120)和加热组件(130),基座(110)上具有清洁槽(111);供液组件(120)包括第一清洁液箱(121)和第一供液管路(122),第一清洁液箱(121)位于基座(110)上,第一清洁液箱(121)与清洁槽(111)通过第一供液管路(122)连通;加热组件(130)位于第一供液管路(122)上。本申请的清洁基站提高了地刷的清洁效果和清洁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尘器、洗地机等家用清洁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功能也越来越多。以洗地机为例,现有的洗地机除了吸尘功能,还具有拖地功能,且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进行干拖或者湿拖。
现有技术中,清洁设备通常包括清洁设备本体和用于清洗清洁设备本体的地刷的清洁基站,地刷由于需要频繁的与脏污的待清洁表面接触,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以保证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效果,清洁基站上通常设置有用于清洗地刷的清洗槽,清洁设备本体上具有盛水的水箱,通过水箱为清洗槽提供清洁用水,将地刷浸泡在清洗槽内或者利用水流冲洗清洗槽内的地刷。
然而,现有的清洗方式对于地刷上的顽固污渍的去除效果较差,且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清洁基站提高了清洁件的清洁效果和清洁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基站,清洁基站包括基座、供液组件和加热组件,基座上具有清洁槽;
供液组件包括第一清洁液箱和第一供液管路,第一清洁液箱位于基座上,第一清洁液箱与清洁槽通过第一供液管路连通,以向清洁槽内输送清洁液体;
加热组件位于第一供液管路上,加热组件用于加热进入清洁槽内的清洁液体。
清洁基站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清洁槽用于容纳清洁液体和待清洁的清洁件,通过设置第一清洁液箱用于存储清洁液体,第一供液管路用于将第一清洁液箱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清洁槽内和为清洁槽提供清洁液体,以使清洁设备的结构更紧凑和续航能力更强,清洁液体用于清洁待清洁的清洁件,通过在第一供液管路上设置加热组件,用于加热进入清洁槽内的清洁液体,以清洗待清洁的清洁件上的顽固污渍和对清洁件进行消毒杀菌。由此,清洁基站提高了清洁件的清洁效果和清洁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件和温度传感器均位于第一供液管路上,第一加热件位于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清洁液箱之间,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供液管路内液体的温度,第一供液管路内液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加热件停止加热。从而使进入清洁槽内的清洁液体为温热状态和避免进入清洁槽或者进入清洁设备的清洁液体的温度过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供液组件还包括第一抽液泵,第一抽液泵设置在第一供液管路上,且加热组件位于第一抽液泵与第一清洁液箱之间。从而驱动第一清洁液箱内的清洁液体经第一供液管路流动至清洁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供液组件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一供液管路上,第一单向阀位于第一抽液泵与清洁槽之间,第一单向阀的内清洁液体的流向为由第一加热件流至清洁槽。从而避免清洗过清洁件的清洁液体回流,污染第一清洁液箱内干净的清洁液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清洁槽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喷液部,喷液部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喷出清洁液体的喷液口,喷液口设置在喷液部的弧形表面背离清洁槽的槽底的一侧。从而使加热后的清洁液体经喷液口喷向清洁件表面和有效避免喷液口的堵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喷液部上具有用于将清洁液体导向清洁槽的槽底的导液面。从而使清洁液体快速积聚在清洁槽的槽底,以对清洁件进行浸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喷液部为设置在清洁槽的侧壁的弧形凸起或半球面状凸起,喷液部的表面形成导液面;喷液部上具有至少两个喷液口,各喷液口的朝向呈锥形发散状。从而提高清洁件的冲洗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各喷液部沿清洁槽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匀设置。从而提高清洁件的清洁效果,并使清洁液体喷向清洁件之后沿着导液面回流至清洁槽的槽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还包括烘干组件,烘干组件包括供风件、风道和第二加热件,供风件和风道位于基座内,供风件连接在风道的第一端,以为风道内供风;
第二加热件设置在风道上,第二加热件用于加热风道内的气体;
风道的第二端与清洁槽连通,以使加热后的气体吹向清洁槽。从而对清洁槽内的清洗过后的清洁件进行烘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段、第二风道段和第三风道段,第一风道段与供风件连通,第二加热件位于第二风道段内,第三风道段与清洁槽连通。从而使第二加热件可以加热第二风道段内的空气,并使供风件产生的风通过第一风道段吹向第二风道段,从而形成热风,热风经第二风道段和第三风道段吹向清洁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第三风道段上具有弧形出风口,出风口的延伸方向与清洁槽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形成较大的出风口,弧形出风口与弧形清洁槽相匹配,且热风通过出风口沿清洁件的延伸方向均匀吹向清洁件,以快速烘干清洁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烘干组件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风道上,且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风道的第二端与第二加热件之间;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风道内的气体的温度,风道内的气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从而避免热风的温度过高,损坏清洁件或者清洁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基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同覆盖在第三壳体上,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一侧;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和第三壳体共同形成容纳腔,加热组件供液组件和烘干组件位于容纳腔内;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形成清洁槽。由此,供液组件、加热组件和烘干组件可固定至基座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还包括收纳箱,收纳箱和第一清洁液箱位于容纳腔内。从而使收纳箱收纳清洁设备的清洁组件和清洁设备的第二电源线,使用较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还包括充电通讯组件,充电通讯组件包括充电通讯接口和主控板,充电通讯接口设置在主控板上,且充电通讯接口与主控板电连接;主控板位于容纳腔内,且主控板与第二壳体连接;充电通讯接口露出容纳腔。以在清洁设备停靠至清洁基站时,充电通讯接口与清洁设备电连接,从而使主控板控制电源为清洁设备充电,清洁设备充电较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站中,充电通讯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源线,主控板上具有电源接口,第一电源线与电源接口电连接,第一电源线的接头部位于容纳腔外。从而使充电通讯组件通过第一电源线与电源电连接,以使电源给清洁基站供电,或者通过充电通讯组件给清洁设备充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清洁设备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清洁基站,清洁基站用于对清洁设备的待清洁的清洁件进行清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清洁设备包括清洁设备主体和储液组件,储液组件包括第二清洁液箱,第二清洁液箱可拆卸的设置在清洁设备主体上;清洁设备停靠至清洁基站,第二清洁液箱与清洁基站的第一供液管路连通,以向第一清洁液箱输送清洁液体;清洁设备在清洁待清洁表面时,第二清洁液箱向清洁件输送清洁液体。由此,可通过第二清洁液箱向第一清洁液箱输送清洁液体,以为第一清洁液箱内增添清洁液体,或者,将第二清洁液箱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第一清洁液箱内之后,清洁液体通过加热组件加热后再输送回至第一清洁液箱内,然后,通过第二清洁液箱向清洁件输送温热的清洁液体,以通过清洁件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洗。又或者,通过第二清洁液箱直接向清洁件输送清洁液体,以通过清洁件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装置中,供液组件包括第二供液管路,第二供液管路用于将第一清洁液箱加热后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清洁设备,或者,将清洁设备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第一清洁液箱。从而将经加热组件加热后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清洁设备或者将清洁设备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第一清洁液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清洁设备主体上具有充电接口,清洁设备停靠至清洁基站时,清洁基站的充电通讯接口与充电接口电连接。从而使主控板控制电源通过充电通讯接口和充电接口为清洁设备充电,清洁设备充电较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清洁设备还包括清洁组件和第二电源线,清洁基站的收纳箱用于收纳清洁组件和第二电源线。从而便于清洁组件和第二电源线的收纳和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装置中,清洁设备还包括液体回收组件,液体回收组件包括液体回收箱,液体回收箱与第二清洁液箱位于清洁设备主体的两侧,液体回收箱用于回收清洗清洁件后的液体。从而避免清洗清洁件后的脏污液体污染清洁装置周围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清洁设备与清洁基站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清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清洁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图1中清洁基站中供液组件和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6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1的爆炸图;
图12为图1中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清洁基站;
110-基座;111-清洁槽;112-喷液部;1121-喷液口;113-第一壳体;114-第二壳体;115-第三壳体;1141-前壳;1142-后壳;1143-上盖;
120-供液组件;121-第一清洁液箱;122-第一供液管路;1221-第一管路;1222-第二管路;1223-第三管路;1223a-第一管道段;1223b-第二管道段;1224-第六管路;123-液位检测件;1231-第一液位检测件;1232-第二液位检测件;124-第一抽液泵;125-第一单向阀;126-第二供液管路;1261-第四管路;1262-第五管路;127-电磁阀;128-第二抽液泵;
130-加热组件;131-第一加热件;132-第一温度传感器;
140-烘干组件;141-供风件;142-风道;1421-第一风道段;1422-第二风道段;1423-第三风道段;1424-出风口;143-第二加热件;144-第二温度传感器;
150-收纳箱;
160-充电通讯组件;161-充电通讯接口;162-主控板;
200-清洁设备;
210-清洁设备主体;211-清洁件;212-第一检测件;213-第二检测件;
220-储液组件;221-第二清洁液箱;222-第三液位检测件;223-隔水透气膜;224-第三抽液泵;
230-液体回收组件;231-液体回收箱;232-吸水管道;233-第四液位检测件;240-蒸汽组件;241-电磁泵;242-第二单向阀;243-第三供液管路;244-蒸汽锅炉;
250-吸气组件;
260-电芯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显示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显示器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技术中,清洁设备通常包括清洁设备本体和用于清洗清洁设备本体的地刷的清洁基站,地刷由于需要频繁的与脏污的待清洁表面接触,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以保证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效果,清洁基站上设置有用于清洗地刷的清洗槽,清洁设备本体上具有盛水的水箱,通过水箱为清洗槽提供清洁用水,将地刷浸泡在清洗槽内或者利用水流冲洗清洗槽内的地刷。然而,现有的清洗方式对于地刷上的顽固污渍的去除效果较差。
这是因为现有技术中,清洁设备本体给清洁基站提供的用于清洗地刷的水通常为冷水,地刷在清洁待清洁表面时,由于待清洁表面可能存在各种脏污物,地刷表面常常会沾上油污、果汁等顽固污渍,采用冷水清洗地刷,不容易去除地刷上的油污等污渍,且地刷清洗完之后,若任其自然干燥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地刷不及时干燥也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地刷下一次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
其次,由于清洁设备本体的水箱需要为地刷清洁待清洁表面和地刷自身的清洗供水,水量要求高,容易导致清洁设备本体的水箱过大,从而导致清洁设备本体整体较笨重,且清洁设备本体的部分水用于地刷自身的清洗,容易导致地刷清洁待清洁表面时的水不够,降低清洁设备本体的续航能力,这些缺陷都会造成清洁设备本体使用不方便。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清洁基站提高了地刷的清洁效果和清洁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与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基站100和清洁设备200,清洁基站100用于对清洁设备200的待清洁的清洁件211进行清洗。
在清洁设备200使用时,清洁件211与待清洁面接触,去除灰尘和污渍,清洁基站100主要对清洁设备200的清洁件211进行清洗。清洁设备200可以为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本实施例对清洁基站100所匹配的清洁设备200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其中,清洁件211可以为地刷或者滚刷。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100包括基座110、供液组件120和加热组件130,基座110上具有清洁槽111,清洁槽111用于容纳清洁设备200的待清洁的清洁件211,清洁槽111与至少部分清洁件211相匹配。
供液组件120包括第一清洁液箱121和第一供液管路122,第一清洁液箱121位于基座110上,第一清洁液箱121与清洁槽111通过第一供液管路122连通,以向清洁槽111内输送清洁液体,清洁液体用于清洁待清洁的清洁件211。
加热组件130位于第一供液管路122上,加热组件130用于加热进入清洁槽111内的清洁液体。
在本申请中,基座110用于安装供液组件120和加热组件130,基座110上具有清洁槽111,清洁槽111可以用于容纳清洁液体和清洁设备200的待清洁的清洁件211,以使清洁液体对清洁件211进行清洗,以便清洁件211后续继续清洁待清洁表面。且清洁槽111与至少部分清洁件211相匹配,以使清洁件211能充分的浸在清洁槽111内,便于全面清洗清洁件211。其中,清洁液体可以为水,或者,清洁液体可以为水与洗涤剂的混合液体。
供液组件120用于为清洁件211提供清洁液体,其中,第一清洁液箱121用于存储清洁液体,以给清洁槽111提供清洁液体,这样,清洁设备200的第二清洁液箱221的容量在设计时,只需匹配清洁设备200的清洁件211清洁待清洁表面所需的液量,因此,第二清洁液箱221的尺寸可以更小,由此,清洁设备200的结构可以更加紧凑,以便于手持使用。并且第二清洁液箱221内的清洁液体可以优先提供给清洁件211,以用于清洁待清洁表面,第二清洁液箱221的水量可以支持清洁件211清洁更大的面积,由此,清洁设备200的续航能力较好,清洁设备200使用较方便。第一供液管路122用于将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清洁槽111内,以使清洁液体清洁待清洁的清洁件211。
加热组件130用于加热第一供液管路122内的流向清洁槽111内的清洁液体。这样,流出第一清洁液箱121的清洁液体,可以通过加热组件130进行加热,以使进入清洁槽111的清洁液体为温热状态,这样,能够通过温热的清洁液体清洗清洁件211上较顽固的污渍,从而提高清洗清洁件211的效果,且当清洁液体的温度较高时,清洁液体能够对清洁件211进行消毒杀菌。由此,清洁基站100对清洁件211的清洁效果较好。
清洁槽111上可以具有多个喷液部112,通过清洁槽111上设置喷液部112,在喷液部112朝向清洁件211,以使加热后的清洁液体经喷液部112喷向清洁件211表面,从而对清洁件211进行冲洗。
可以理解的是,在清洗过程中,既可以对清洁件211进行冲洗,也可以对清洁件211进行浸泡洗,或者是两种清洗方式的结合,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100,通过设置基座110、供液组件120和加热组件130为清洁件211提供温热的清洁液体,在基座110上设置清洁槽111和喷液部112,清洁槽111用于容纳清洁液体和待清洁的清洁件211。供液组件120包括第一清洁液箱121和第一供液管路122,加热组件130设置在第一供液管路122上,通过设置第一清洁液箱121用于为清洁槽111提供清洁液体,以使清洁设备200的结构更紧凑和续航能力更强,通过第一供液管路122将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清洁槽111内,且在此过程中,加热组件130加热位于第一供液管路122内的清洁液体,以提高进入清洁槽111内的清洁液体的温度,从而通过温热的清洁液体对待清洁清洁件211上的顽固污渍进行清洗,且对清洁件211进行消毒杀菌。由此,提高了清洁件211的清洁效果和清洁设备200的使用便利性。
参照图3所示,在具体实现时,加热组件130包括第一加热件13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32,第一加热件13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32均位于第一供液管路122上,第一加热件131位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32与第一清洁液箱121之间,第一温度传感器132用于检测第一供液管路122内液体的温度,第一供液管路122内液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加热件131停止加热。
第一加热件131可以对第一供液管路122内流向清洁槽111的清洁液体进行加热,以使进入清洁槽111内的清洁液体为温热的,通过在第一供液管路122上背离第一加热件131的一侧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32,以检测经第一加热件131加热后的第一供液管路122内液体的温度,且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32检测到第一供液管路122内液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加热件131停止加热,以避免进入清洁槽111或者进入清洁设备200的清洁液体的温度过高。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加热件131可以为锅炉组件。当清洁液体在锅炉组件内循环时,锅炉组件可以加热清洁液体,从而使锅炉组件对第一供液管路122内流向清洁槽111的清洁液体进行加热,即开即热,方便快捷。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液组件120还包括至少一个液位检测件123,液位检测件123用于检测第一清洁液箱121内清洁液体的液位,从而避免第一清洁液箱121内清洁液体的液位过高,导致第一清洁液箱121内清洁液体溢出,或者,避免第一清洁液箱121内清洁液体的液位过低,造成第一清洁液箱121的供液不足。
参照图3所示,在具体实现时,至少一个液位检测件123包括第一液位检测件1231和第二液位检测件1232,第一液位检测件1231位于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下部或者底部,第一液位检测件1231用于在第一清洁液箱121内无水,或者第一液位检测件1231用于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液位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时发出提醒。由此,第一液位检测件1231可以避免第一清洁液箱121内清洁液体的液位过低,导致第一清洁液箱121的供液不足。
第二液位检测件1232位于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上部,第二液位检测件1232用于在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液位大于第二预设液位时发出提醒,其中,第二预设液位的高度大于第一预设液位的高度。由此,第一液位检测件1231可以避免第一清洁液箱121内清洁液体的液位过高,导致第一清洁液箱121的清洁液体溢出。
参照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液组件120还包括第一抽液泵124,第一抽液泵124设置在第一供液管路122上,且加热组件130位于第一抽液泵124与第一清洁液箱121之间。
第一抽液泵124可以为清洁液体提供动力,以驱动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清洁液体经第一供液管路122流动至清洁槽111内。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清洁液体回流,供液组件12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25,第一单向阀125设置在第一供液管路122上,第一单向阀125位于第一抽液泵124与清洁槽111之间,第一单向阀125内清洁液体的流向为由第一加热件131流至清洁槽111。
这样,通过在第一抽液泵124和清洁槽111之间的第一供液管路122上设置第一单向阀125,在第一抽液泵124停止工作后,可以防止清洁槽111内的清洁液体通过第一供液管路122回流至第一清洁液箱121内,以避免清洗过清洁件211的清洁液体污染第一清洁液箱121内干净的清洁液体。
参照图3、图5与图6所示,具体的,第一供液管路122可以包括第一管路1221、第二管路1222和第三管路1223,第一管路1221与第一清洁液箱121连通,第一管路1221通过第一抽液泵124与第二管路1222连通,第二管路1222通过加热组件130与第三管路1223连通,第三管路1223与清洁槽111连通。从而使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清洁液体可以依次经第一管路1221、第一抽液泵124、第一单向阀125、第二管路1222、经加热组件130加热后再经第三管路1223流动至清洁槽111内。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液组件120包括第二供液管路126,第二供液管路126用于将第一清洁液箱121加热后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清洁设备200,或者,将清洁设备200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第一清洁液箱121。
这样,通过第二供液管路126可以使经加热组件130加热后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清洁设备200,以使清洁设备200可以喷出温热的清洁液体,以对待清洁表面的顽固污渍进行清洗,或者,通过温度较高的清洁液体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消毒杀菌,以提高清洁设备200的清洁效果。
或者,在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清洁液体不足时,通过第二供液管路126将清洁设备200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第一清洁液箱121,以补充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的清洁液体。
参照图3、图5与图6所示,具体的,供液组件120还可以包括第二抽液泵128,第二供液管路126可以包括第四管路1261和第五管路1262,第四管路1261与第二清洁液箱221连通,第四管路1261通过第二抽液泵128与第五管路1262连通,第五管路1262与第一清洁液箱121连通。从而使第二清洁液箱221内的清洁液体可以依次经第四管路1261、第二抽液泵128和第五管路1262流动至第一清洁液箱121内。
第三管路122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道段1223a和第二管道段1223b,第一管道段1223a与加热组件130连通,第二管道段1223b与清洁槽111连通。
供液组件120还可以包括电磁阀127,第一供液管路122还可以包括第六管路1224,第六管路1224与第二清洁液箱221连通,电磁阀127上具有至少三个端口,第六管路1224、第一管道段1223a和第二管道段1223b分别与不同的端口连通。电磁阀127控制第六管路1224与第一管道段1223a连通,第一管道段1223a和第二管道段1223b断开连通,以使经加热组件130加热后的清洁液体输送至第二清洁液箱221。或者,电磁阀127控制第六管路1224与第一管道段1223a断开连通,第一管道段1223a和第二管道段1223b连通,以使经加热组件130加热后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清洁槽111。从而控制经加热组件130加热后的清洁液体分别输送至清洁槽111或者第二清洁液箱221。
参照图4与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清洁槽11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喷液部112,喷液部112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喷出清洁液体的喷液口1121,喷液口1121朝向清洁件211,且喷液口1121设置在喷液部112的弧形表面背离清洁槽111的槽底的一侧。
通过清洁槽111的侧壁上设置凸起的喷液部112,在喷液部112上设置朝向清洁件211的喷液口1121,以使加热后的清洁液体经喷液口1121喷向清洁件211表面,从而对清洁件211进行冲洗。且通过将喷液口1121设置在喷液部112的弧形表面背离清洁槽111的槽底的一侧,以增加喷液口1121与槽底的距离,带有杂物的清洁液体流入清洁槽111的槽底,从而有效避免喷液口1121的堵塞。
其中,喷液部112可以与清洁槽111一体成型,以便于喷液部112的加工。
参照图4与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喷液部112上具有用于将清洁液体导向清洁槽111的槽底的导液面。导液面可以引导清洁液体快速、流畅流向清洁槽111的槽底,从而使清洁液体快速积聚在清洁槽111的槽底,以对清洁件211进行浸泡和清洗。
参照图7至图9所示,在具体实现时,喷液部112为设置在清洁槽111的侧壁的弧形凸起或半球面状凸起,喷液部112的表面形成导液面。喷液部112上具有至少两个喷液口1121,各喷液口1121的朝向呈锥形发散状。
喷液口11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以增加喷液部112的出水量,从而提高清洁件211的清洗效率。例如,参照图7所示,三个喷液口1121呈三角形排布,由于喷液件具有弧形表面,所以三个喷液口1121的朝向可以呈锥形发散状,这样,一个喷液部112喷出的清洁液体覆盖的面积可以增加,从而提高清洁件211的冲洗效果。
参照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件211为滚刷,清洁槽111呈与滚刷相匹配的弧形,各喷液部112沿滚刷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匀设置,且喷液部112位于滚刷的中心与滚刷的后侧之间。其中,滚刷的后侧为滚刷靠近第一清洁液箱121的一侧。
通过将清洁槽111设置为与滚刷相匹配的弧形,这样,可以利用滚刷的滚动,对滚刷的各个位置进行浸泡和冲洗,以提高清洁件211的清洁效果。且各喷液部112可以沿滚刷的延伸方向对滚刷进行冲洗,以使滚刷各个部分都能被充分冲洗。将喷液部112设置在滚刷的中心与滚刷的后侧之间,以使清洁液体喷向滚刷之后,再回到导液面,并沿着导液面回流至清洁槽111的槽底。
参照图3与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100,还包括烘干组件140,烘干组件140包括供风件141、风道142和第二加热件143,供风件141和风道142位于基座110内,供风件141连接在风道142的第一端,以为风道142内供风。第二加热件143设置在风道142上,第二加热件143用于加热风道142内的气体。风道142的第二端与清洁槽111连通,以通过加热后的气体对清洁件211进行烘干。
由此,在清洁槽111内对清洁件211进行清洗后,通过第二加热件143可以加热风道142内的气体,并通过供风件141将加热后的气体经风道142吹向清洁槽111的清洁件211,以通过热风将清洁件211烘干,避免湿的清洁件211长时间放置滋生细菌。
参照图5、图8、图9与图10所示,在具体实现时,风道14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段1421、第二风道段1422和第三风道段1423,第一风道段1421与供风件141连通,第二加热件143位于第二风道段1422内,第三风道段1423与清洁槽111连通。
由此,第二加热件143可以加热第二风道段1422内的空气,供风件141产生的风通过第一风道段1421吹向第二风道段1422,从而形成热风,热风经第二风道段1422和第三风道段1423吹向清洁槽111,从而烘干清洁件211。
参照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风道段1423上具有弧形出风口1424,出风口1424的延伸方向与清洁槽111的延伸方向相同,风道142的第二端朝向清洁件211的前端。从而使弧形出风口1424与弧形清洁槽111相匹配,且热风可以通过出风口1424沿清洁件211的延伸方向均匀吹向清洁件211,以使热风充分与清洁件211接触,从而快速烘干清洁件211。且将出风口1424设置在清洁件211的前端可以使出风口1424更大,烘干组件140的出风效果较好。其中,清洁件211的前端为清洁件211背离第一清洁液箱121的一端。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组件140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44,第二温度传感器144设置在风道142上,且第二温度传感器144位于风道142的第二端与第二加热件143之间。
第二温度传感器144用于检测风道142内的气体的温度,风道142内的气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加热件143停止加热。
由此,第二温度传感器144可以检测吹向清洁件211的热风的温度,以避免热风的温度过高,损坏清洁件211或者清洁基站100。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144可以设置在第二风道段1422内。
参照图4与图5所示,在具体实现,基座110包括第一壳体113、第二壳体114和第三壳体115,第一壳体113和第二壳体114共同覆盖在第三壳体115上,第二壳体114位于第一壳体113的一侧。
第一壳体113、第二壳体114和第三壳体115共同形成容纳腔,加热组件130、供液组件120和烘干组件140位于容纳腔内。第一壳体113的上表面形成清洁槽111。由此,供液组件120、加热组件130和烘干组件140可固定至基座110内。且基座110分体设置,便于基座110的内部零部件的安装以及后续维护。这样,可以降低清洁基站100的加工难度与加工成本,提高清洁基站100的生产效率。
具体的,容纳腔可以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壳体113、第二壳体114和一部分第三壳体115共同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三壳体115与另一部分第三壳体115共同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加热组件130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供液组件120和烘干组件140由第一容纳腔延伸至第二容纳腔内。
其中,第一壳体113、第二壳体114和第三壳体115可以通过卡接、插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照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100还可以包括收纳箱150,收纳箱150和第一清洁液箱121位于容纳腔内,清洁设备200包括清洁组件和第二电源线,收纳箱150用于收纳清洁设备200的清洁组件和清洁设备200的第二电源线。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不同的待清洁表面,清洁设备200可以配置不同的清洁件211,收纳箱150可以用于收纳清洁件211等清洁组件。且清洁设备200既可以无线使用,也可以有线使用,为了避免无线使用时,清洁设备200的功率较大,清洁设备200的移动电源不足以支持,或者移动电源电量不足,此时,可以通过第二电源线与电源连接,以使电源为清洁设备200供电。在清洁设备200无线使用时,可以将第二电源线收纳在收纳箱150内,使用较方便。
参照图5所示,具体的,第二壳体114包括前壳1141、后壳1142和上盖1143,前壳1141和后壳1142相互连接,上盖1143盖设在前壳1141和后壳1142上。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打开上盖1143,以打开收纳箱150,或者打开第一清洁液箱121。
参照图4、图5与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100还可以包括充电通讯组件160,充电通讯组件160包括充电通讯接口161和主控板162,充电通讯接口161设置在主控板162上,且充电通讯接口161与主控板162电连接,清洁设备主体210上具有充电接口。主控板162和充电通讯接口161位于容纳腔内,且主控板162与第二壳体114连接。充电通讯接口161部分露出容纳腔,以在清洁设备200停靠至清洁基站100时,充电通讯接口161与充电接口电连接。
主控板162用于控制电源为清洁基站100供电或者控制电源为清洁设备200充电。当清洁设备200停靠至清洁基站100时,清洁设备200与充电通讯接口161电连接,主控板162控制电源为清洁设备200充电,清洁设备200充电较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通讯组件160还包括第一电源线,主控板162上具有电源接口,第一电源线与电源接口电连接,第一电源线的接头部位于容纳腔外。由此,充电通讯组件160可以通过第一电源线与电源电连接,以使电源给清洁基站100供电,或者通过充电通讯组件160给清洁设备200充电。
参照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设备200包括清洁设备主体210和储液组件220,储液组件220包括第二清洁液箱221,第二清洁液箱221可拆卸的设置在清洁设备主体210上。
清洁设备200停靠至清洁基站100,第二清洁液箱221与清洁基站100的第一供液管路122连通,以向第一清洁液箱121输送清洁液体。
清洁设备200在清洁待清洁表面时,第二清洁液箱221向清洁件211输送清洁液体。
由此,可在第二清洁液箱221内增添清洁液体之后,再将第二清洁液箱221安装至清洁设备主体210上,并通过第二清洁液箱221向第一清洁液箱121输送清洁液体,以为第一清洁液箱121内增添清洁液体,或者,将第二清洁液箱221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第一清洁液箱121内之后,清洁液体通过加热组件130加热后再输送回至第一清洁液箱121内,然后,通过第二清洁液箱221向清洁件211输送温热的清洁液体,以通过清洁件211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洗。又或者,通过第二清洁液箱221直接向清洁件211输送清洁液体,以通过清洁件211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洗。
参照图3与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液组件220还包括第三液位检测件222,第三液位检测件222位于第二清洁液箱221内的下部或者底部,第三液位检测件222用于在第二清洁液箱221内无水,或者第三液位检测件222用于第二清洁液箱221内的液位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液位时发出提醒。由此,第三液位检测件222可以防止第二清洁液箱221内供液不足,影响清洁设置正常工作。
参照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清洁设备主体210上具有第一检测件212,第一检测件212用于检测第二清洁液箱221是否连接在清洁设备主体210上。当第二清洁液箱221未连接在清洁设备主体210上时,第一检测件212可以发出提醒,由此可以避免第二清洁液箱221因为疏忽而漏装。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组件220还包括隔水透气膜223,隔水透气膜223设置在第二清洁液箱221上。隔水透气膜223用于为第二清洁液箱221补气,以避免第二清洁液箱221内的压力超过第三抽液泵224的倍压,而使第三抽液泵224无法正常工作。其中,第三抽液泵224用于为清洁液体提供动力,以驱动清洁液体由第一清洁液箱121流动至第二清洁液箱221内。
参照图3与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设备200还包括液体回收组件230,液体回收组件230包括液体回收箱231,液体回收箱231与第二清洁液箱221位于清洁设备主体210的两侧,液体回收箱231液体回收组件230用于回收清洗清洁件211后的液体。以避免清洗清洁件211后的脏污液体溢出清洁槽111外,污染清洁装置周围的环境,同时,将清洗清洁件211后的液体收集在液体回收箱231液体回收组件230内以便于倒掉清洗清洁件211后的液体。
参照图3所示,在具体实现时,液体回收组件230还可以包括吸水管道232,液体回收箱231可拆卸的设置在清洁设备主体210上,液体回收箱231与吸水管道232连通,吸水管道232用于将清洗清洁件211后的液体抽至液体回收箱231内。
液体回收箱231用于存储吸水管道232抽吸的脏污液体,在液体回收箱231内的脏污液体满了之后,可以将液体回收箱231从清洁设备主体210上拆卸下来,将脏污液体倒出来后,再将液体回收箱231安装至清洁设备主体210上。
参照图3所示,在具体实现时,清洁设备主体210上具有第二检测件213,第二检测件213用于检测液体回收箱231是否连接在清洁设备主体210上。当液体回收箱231未连接在清洁设备主体210上时,第二检测件213可以发出提醒,从而避免因为疏忽而漏装液体回收箱231。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回收组件230还包括第四液位检测件233,第四液位检测件233位于液体回收箱231内的上部,第四液位检测件233用于在液体回收箱231内的液位大于第四预设液位时发出提醒。
由此,在液体回收箱231内的液体较多时,即液体回收箱231内的液位大于第四预设液位时,第四液位检测件233可以发出提醒,以避免液体回收箱231内的液体过多而溢出。
参照图3与图12所示,清洁设备200还可以包括蒸汽组件240,蒸汽组件240设置在清洁设备主体210上,蒸汽组件240包括电磁泵241、第二单向阀242、第三供液管路243、蒸汽锅炉244和蒸汽管路,电磁泵241和第二单向阀242设置在第三供液管路243上,第二单向阀242位于电磁泵241与蒸汽锅炉244之间,第二单向阀242内液体的流向为电磁泵241至蒸汽锅炉244,第三供液管路243的一端与第二清洁液箱221连通,第三供液管路243的另一端与蒸汽锅炉244连通,电磁泵241用于驱动第二清洁液箱221内的清洁液体流动至蒸汽锅炉244,蒸汽锅炉244用于将清洁液体汽化,并经蒸汽管路输送至清洁件211的前端,以使蒸汽喷向待清洁表面,以溶解污渍,从而与清洁件211协同提高清洁效果。
参照图8与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吸气组件250,吸气组件250设置在清洁设备主体210上,吸气组件250用于形成负压,以通过清洁件211吸附待清洁表面的灰尘等,并将灰尘吸至液体回收箱231内,后续清洁完待清洁表面和清洁件211后,可以将液体回收箱231内的污水和灰尘等一起倒出去,使用较方便。
参照图8与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电芯组件260,电芯组件260设置在清洁设备主体210上,电芯组件260可以为吸气组件250和电芯组件260等提供移动电源,以使清洁设备200可以无线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芯组件260的电力不足时,或者因为采用蒸汽组件240对待清洁表面清洁时,清洁设备200的功率较大,电芯组件260不足以支持时,可以通过第二电源线与电源连接,以给清洁设备200供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10)、供液组件(120)和加热组件(130),所述基座(110)上具有清洁槽(111);
所述供液组件(120)包括第一清洁液箱(121)和第一供液管路(122),所述第一清洁液箱(121)位于所述基座(110)上,所述第一清洁液箱(121)与所述清洁槽(111)通过所述第一供液管路(122)连通,以向所述清洁槽(111)内输送清洁液体;
所述加热组件(130)位于所述第一供液管路(122)上,所述加热组件(130)用于加热进入所述清洁槽(111)内的所述清洁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130)包括第一加热件(13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32),所述第一加热件(131)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32)均位于所述第一供液管路(122)上,所述第一加热件(131)位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32)与所述第一清洁液箱(121)之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32)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供液管路(122)内液体的温度,所述第一供液管路(122)内液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件(131)停止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120)还包括第一抽液泵(124),所述第一抽液泵(124)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液管路(122)上,且所述加热组件(130)位于所述第一抽液泵(124)与所述第一清洁液箱(1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12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25),所述第一单向阀(125)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液管路(122)上,所述第一单向阀(125)位于所述第一抽液泵(124)与所述清洁槽(111)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125)的内所述清洁液体的流向为由所述第一加热件(131)流至所述清洁槽(1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槽(11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喷液部(112);
所述喷液部(112)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喷出清洁液体的喷液口(1121),且所述喷液口(1121)设置在所述喷液部(112)的弧形表面背离所述清洁槽(111)的槽底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部(112)上具有用于将所述清洁液体导向所述清洁槽(111)的槽底的导液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部(112)为设置在所述清洁槽(111)的侧壁的弧形凸起或半球面状凸起,所述喷液部(112)的表面形成所述导液面;
所述喷液部(112)上具有至少两个喷液口(1121),各所述喷液口(1121)的朝向呈锥形发散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喷液部(112)沿所述清洁槽(111)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组件(140),所述烘干组件(140)包括供风件(141)、风道(142)和第二加热件(143),所述供风件(141)和所述风道(142)位于所述基座(110)内,所述供风件(141)连接在所述风道(142)的第一端,以为所述风道(142)内供风;
第二加热件(143)设置在所述风道(142)内,所述第二加热件(143)用于加热所述风道(142)内的气体;
所述风道(142)的第二端与所述清洁槽(111)连通,以使加热后的气体吹向清洁槽(1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4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段(1421)、第二风道段(1422)和第三风道段(1423),所述第一风道段(1421)与所述供风件(141)连通,所述第二加热件(143)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段(1422)内,所述第三风道段(1423)与所述清洁槽(111)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道段(1423)上具有弧形出风口(1424),所述出风口(14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清洁槽(111)的延伸方向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140)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44),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4)设置在所述风道(142)上,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4)位于所述风道(1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件(143)之间;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4)用于检测所述风道(142)内的气体的温度,所述风道(142)内的气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件(143)停止加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0)包括第一壳体(113)、第二壳体(114)和第三壳体(115),所述第一壳体(113)和所述第二壳体(114)共同覆盖在所述第三壳体(115)上,所述第二壳体(114)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3)的一侧;
所述第一壳体(113)、所述第二壳体(114)和第三壳体(115)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加热组件(130)、所述供液组件(120)和所述烘干组件(140)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第一壳体(113)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清洁槽(1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箱(150),所述收纳箱(150)和所述第一清洁液箱(121)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通讯组件(160),所述充电通讯组件(160)包括充电通讯接口(161)和主控板(162),所述充电通讯接口(161)设置在所述主控板(162)上,且所述充电通讯接口(161)与所述主控板(162)电连接;
所述主控板(162)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主控板(162)与所述第二壳体(114)连接;
所述充电通讯接口(161)露出所述容纳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通讯组件(160)还包括第一电源线,所述主控板(162)上具有电源接口,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的接头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外。
17.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设备(200)和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清洁基站(100),所述清洁基站(100)用于对所述清洁设备(200)的待清洁的清洁件(211)进行清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200)包括清洁设备主体(210)和储液组件(220),所述储液组件(220)包括第二清洁液箱(221),所述第二清洁液箱(22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清洁设备主体(210)上;
所述清洁设备(200)停靠至所述清洁基站(100),所述第二清洁液箱(221)与所述清洁基站(100)的第一供液管路(122)连通,以向所述第一清洁液箱(121)输送清洁液体;
所述清洁设备(200)在清洁待清洁表面时,所述第二清洁液箱(221)向所述清洁件(211)输送清洁液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120)包括第二供液管路(126),所述第二供液管路(126)用于将所述第一清洁液箱(121)加热后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二清洁液箱(221),或者,将所述第二清洁液箱(221)内的清洁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清洁液箱(121)。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主体(210)上具有充电接口,所述清洁设备(200)停靠至所述清洁基站(100)时,所述清洁基站(100)的充电通讯接口(161)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清洁组件和第二电源线,所述清洁基站(100)的收纳箱(150)用于收纳所述清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源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200)还包括液体回收组件(230),所述液体回收组件(230)包括液体回收箱(231),所述液体回收箱(231)与所述第二清洁液箱(221)位于所述清洁设备主体(210)的两侧,所述液体回收组件(230)箱用于回收清洗所述清洁件(211)后的液体。
CN202220739857.5U 2022-03-31 2022-03-31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Active CN217090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9857.5U CN217090609U (zh) 2022-03-31 2022-03-31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9857.5U CN217090609U (zh) 2022-03-31 2022-03-31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0609U true CN217090609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9857.5U Active CN217090609U (zh) 2022-03-31 2022-03-31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0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5930B (zh) 一种扫拖一体机器人的工作机站
CN109805832B (zh) 污液回收组件以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3243850A (zh) 基站和表面清洁设备的通信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16823277U (zh) 具有电池装置的湿式表面清洁设备
CN113243843A (zh) 基站、表面清洁系统及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洗烘干消毒方法
CN214965146U (zh) 表面清洁设备、基站、表面清洁系统及控制装置
CN214441180U (zh) 基站及表面清洁系统
CN113243841A (zh)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基站、表面清洁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243842A (zh) 表面清洁设备、基站、表面清洁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243840B (zh) 清洁部件的清洗装置、清洗方法、表面清洁设备和基站
CN217510413U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113693519A (zh) 基站及表面清洁系统
CN114343516A (zh) 清洁头以及硬地面清洗机
CN214678809U (zh)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基站、表面清洁系统及控制装置
CN214712340U (zh) 表面清洁设备、基站、表面清洁系统及控制装置
CN214632017U (zh) 表面清洁设备、基站、表面清洁系统及控制装置
CN217161974U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7090609U (zh)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JP2005080973A (ja) クリーナ
CN115211779A (zh)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CN218500644U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基站及清洁系统
CN116869420A (zh)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5605453U (zh) 洗地机
CN217039994U (zh) 供液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CN115675377A (zh) 清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