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0239U - 一种打火机保温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火机保温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0239U
CN217090239U CN202123153419.5U CN202123153419U CN217090239U CN 217090239 U CN217090239 U CN 217090239U CN 202123153419 U CN202123153419 U CN 202123153419U CN 217090239 U CN217090239 U CN 217090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ircuit board
liner
cup
ligh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34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ter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ter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ter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ter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34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0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0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0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ers Contain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打火机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内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侧设有打火头和滑板,线路板下侧设有可充电电池,线路板设有充电接口;杯盖顶部设有与滑板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供电弧打火单元的电弧暴露的第二通孔,滑板下端连接有弹性电连接电极,该弹性电连接电极用于导通两个触点,滑板在往远离第二通孔一侧滑动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导通连接所述的触点,另一方面,同时打开所述的第二通孔,滑板反向复位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以断开触点,另一方面,同时关闭所述的第二通孔;打火的电弧是从顶面出来,不会烧到罩盖,并且操作可单手操作,操作较为很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打火机保温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打火机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类产品,由于其具有较大的体积,但是又无法替代,所以经常是随使用者一起移动,虽然较大的体积和重量导致不便,但是同时也体现出不容易丢失的特点,且使用者一般也会安排一定的位置给予放置,更加突出了其放置可靠的特点,基于保温杯前述这样的特点,研究人员提出将一些功能集成到保温杯中这样的技术方案,比如集成药盒、打火机等,这样设计,很好的利用了保温杯不易丢失、放置可靠的特点,使得被集成部分也不易丢失和放置可靠,因此,将一些功能集成到保温杯中是比较有意义的。
目前,对于集成打火机的保温杯的研究还是比较稀少的,集成打火机的保温杯非常适合旅行、野外使用,虽然目前有一定的研究,但是现有公开的方案比较简陋,使用并不方便,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919358U的一种带有打火机的杯子,它包括杯子和带有打火机的杯盖体,所述杯盖体上端还转动连接有罩盖,所述罩盖的底端和所述杯盖体的顶端上各设有一个相互垂直对应的弹簧固定槽,两个所述弹簧固定槽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罩盖扣合在所述杯盖体上并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杯盖体相连接,所述杯盖体外壁上还设有一个倒“L”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倒角处为弧形过渡,所述罩盖内壁上还设有一个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半球形凸台,所述打火机设置在所述杯盖体上端的打火机室内,所述打火机上还设有一个弹簧开关,所述弹簧开关和所述打火机的点火孔延伸出所述杯盖体外侧,所述弹簧开关凸起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点火孔与所述杯盖体的外壁齐平。
上述带有打火机的杯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杯盖点火时,提起罩盖,使点火孔露出于罩盖体底部,并使凸台提升至凹槽顶部,再轻旋罩盖,凸台沿凹槽滑动并压迫弹簧开关,即可使打火机处于点火状态;闭火时,松开罩盖,由于凹槽的倒角处为弧形过渡,凸台无法在凹槽内定位,槽体的罩盖在弹簧作用下复位使打火机关火并将点火孔覆盖;这种结构设计可有效防止因碰撞、摔打时导致打火机的意外点火,非常安全,非常适合作为人们户外运动时的备用火源。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火焰是从侧面出来的,容易烧到罩盖,并且操作需要双手操作,操作不是很方便。
本申请人对打火机保温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一种打火机保温杯,打火的电弧是从顶面出来,不会烧到罩盖,并且操作可单手操作,操作较为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打火机保温杯,打火的电弧是从顶面出来,不会烧到罩盖,并且操作可单手操作,操作较为很方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打火机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和杯体沿轴向可拆式连接,杯盖内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侧设有电弧打火单元的打火头和用于点火的滑板,线路板下侧设有可充电电池,线路板设有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用于给可充电电池充电;杯盖顶部设有与滑板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供电弧打火单元的电弧暴露的第二通孔,滑板下端连接有设于线路板上侧的弹性电连接电极,该弹性电连接电极用于导通设于线路板上侧的两个触点,滑板在往远离第二通孔一侧滑动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导通连接所述的触点,另一方面,同时打开所述的第二通孔,滑板反向复位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以断开触点,另一方面,同时关闭所述的第二通孔。
作为改进,杯盖包括外壳和内衬,内衬自下而上与外壳套接,内衬内设有容纳电弧打火单元的第一凹腔和容纳可充电电池的第二凹腔,并且,在内衬内周设有用于支撑安装线路板的多个支柱。
作为改进,第二凹腔居中设置,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隔离设置,并且第一凹腔位于第二凹腔一侧。
作为改进,外壳的上端设有收口环,内衬的上端面与收口环的下端面相贴配合,外壳的内周面和内衬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凹凸配合结构,当内衬自下而上与外壳套接后,外壳与内衬之间经所述的凹凸配合结构轴向限位配合,同时收口环的下端面对内衬进行限位。
作为改进,还包括盖板,收口环上端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盖板与收口环上下配合,盖板用于将内衬封口。
作为改进,打火头包括耐热座,耐热座设有四个电极头,每个电极头内的电极与电弧打火单元之间经线缆电连接。
作为改进,内衬的上端设有开口槽,线路板自上而下与内衬连接后,充电接口与开口槽自上而下配合,外壳位于该开口槽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可拆式连接有密封塞。
作为改进,电弧打火单元采用双电弧打火单元。
作为改进,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位于同一横向槽,滑板与该横向槽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杯盖内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侧设有电弧打火单元的打火头和用于点火的滑板,线路板下侧设有可充电电池,线路板设有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用于给可充电电池充电;杯盖顶部设有与滑板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供电弧打火单元的电弧暴露的第二通孔,滑板下端连接有设于线路板上侧的弹性电连接电极,该弹性电连接电极用于导通设于线路板上侧的两个触点,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位于同一横向槽,滑板与该横向槽滑动配合,滑板在往远离第二通孔一侧滑动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导通连接所述的触点,另一方面,同时打开所述的第二通孔,滑板反向复位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以断开触点,另一方面,同时关闭所述的第二通孔;因此,打火的电弧是从顶面出来,不会烧到罩盖,并且操作可单手操作,操作较为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打火机保温杯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滑板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去掉盖板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去掉杯体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去掉线路板及其上面部分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内衬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线路板部分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8为线路板部分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1-杯体、2-外壳、3-内衬、4-线路板、5-耐热座、6-电极头、7-电极、8-线缆、9-滑板、10-可充电电池、11-充电接口、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弹性电连接电极、15-触点、16-横向槽、17-第一凹腔、18-第二凹腔、19-支柱、20-限位板、21-收口环、22-环形凸起、23-导向板、24-盖板、25-环形槽、26-开口槽、27-密封塞、28-电弧打火单元、29-支撑棉、3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本实用新型打火机保温杯的立体示意图,包括杯体1和杯盖,杯盖和杯体1沿轴向可拆式连接,杯盖内设有线路板4,线路板4上侧设有电弧打火单元28的打火头和用于点火的滑板9,线路板4下侧设有可充电电池10,线路板4设有充电接口11,该充电接口11用于给可充电电池10充电;杯盖顶部设有与滑板9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12以及用于供电弧打火单元28的电弧暴露的第二通孔13,滑板9下端连接有设于线路板4上侧的弹性电连接电极14,该弹性电连接电极14用于导通设于线路板4上侧的两个触点15,滑板9在往远离第二通孔13一侧滑动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14导通连接所述的触点15,另一方面,同时打开所述的第二通孔13,滑板9反向复位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14以断开触点15,另一方面,同时关闭所述的第二通孔13。
如图2所示,去掉滑板9后,能够看到基本布局,本例中,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均位于同一横向槽16,滑板9与该横向槽16滑动配合。这样有利于滑板9为凹陷设计,不会较为突出,有利于降低误操作概率。
如图4、5、6所示,杯盖包括外壳2和内衬3,内衬3自下而上与外壳2套接,内衬3内设有容纳电弧打火单元28的第一凹腔17和容纳可充电电池10的第二凹腔18,并且,在内衬3内周设有用于支撑安装线路板4的多个支柱19。
如图6所示,第二凹腔18居中设置,第一凹腔17与第二凹腔18隔离设置,并且第一凹腔17位于第二凹腔18一侧。第二凹腔18周向设有多个限位板20,通过限位板20的周向限位,使得可充电电池10稳固的安装在第二凹腔18中,为了提供更好地支撑,以及一定的缓冲作用,可充电电池10下侧还设有支撑棉29,请参见图7、8所示。
如图3、4、5所示,外壳2的上端设有收口环21,内衬3的上端面与收口环21的下端面相贴配合,外壳2的内周面和内衬3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凹凸配合结构,当内衬3自下而上与外壳2套接后,外壳2与内衬3之间经所述的凹凸配合结构轴向限位配合,同时收口环21的下端面对内衬3进行限位。这样结构紧凑,方便装配,同时装配简单可靠。所述的凹凸配合结构为:如图6所示,内衬3的外周面的下端设有环形凸起22,相应的,外壳2的内周面的对应位置设有环形凹槽,当内衬3自下而上与外壳2套接后,环形凸起22卡入环形凹槽中。
本例中,外壳2为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制作,收口环21即位于外壳2上端的环形部,该环形部的内圈直径小于外壳2的其它部分的内圈直径,也可以说,该环形部的内圈直径小于内衬3的直径,这样,内衬3的上端面与收口环21的下端面才能做到相贴配合。
本例中,如图6所示,内衬3的外周面还设有轴向设置的多个导向板23,这些导向板23沿内衬3的外周均匀分布,相应的,外壳2的内周面的对应位置设有导向槽,这样设计后,内衬3自下而上与外壳2套接的过程具有导向性,同时,周向被更好地限位,有利于连接稳固。
如图2、3、4、5所示,还包括盖板24,收口环21上端设有环形槽25,环形槽25内设有密封圈,盖板24与收口环21上下配合,盖板24用于将内衬3封口。这样方便装配,也有利于线路板4部分安装在内衬3中。
如图4所示,电弧打火单元28采用双电弧打火单元28,打火头包括耐热座5,耐热座5设有四个电极头6,每个电极头6内的电极7与电弧打火单元28之间经线缆8电连接。这样,打火头的结构更加稳固,采用双电弧打火单元28,火力更强,另外,点火可靠。
内衬3的上端设有开口槽26,线路板4自上而下与内衬3连接后,充电接口11与开口槽26自上而下配合,外壳2位于该开口槽26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可拆式连接有密封塞27。
本例中,如图5、6所示,第一凹腔17与第二凹腔18之间设置隔板30,也就是说,第一凹腔17与第二凹腔18相互隔离,那么电弧打火单元28工作时对可充电电池10影响较小,有利于提升安全性。
如图1、2、3、4所示,当滑板9在往远离第二通孔13一侧滑动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14导通连接所述的触点15,通过两个触点15的长短不同来实现弹性电连接电极14往复移动来导通/断开两个触点15,两个触点15导通则电弧打火单元28工作,并在打火头产生电弧,另一方面,同时打开所述的第二通孔13,滑板9反向复位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14以断开触点15,另一方面,同时关闭所述的第二通孔13。
电弧打火单元28、充电电路等相关电路可采用现有技术,这里不加赘述。
在理解本实用新型时,若有需要,上述结构可参考其它附图一并理解,这里不加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打火机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和杯体沿轴向可拆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杯盖内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侧设有电弧打火单元的打火头和用于点火的滑板,线路板下侧设有可充电电池,线路板设有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用于给可充电电池充电;杯盖顶部设有与滑板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供电弧打火单元的电弧暴露的第二通孔,滑板下端连接有设于线路板上侧的弹性电连接电极,该弹性电连接电极用于导通设于线路板上侧的两个触点,滑板在往远离第二通孔一侧滑动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导通连接所述的触点,另一方面,同时打开所述的第二通孔,滑板反向复位时,一方面带动弹性电连接电极以断开触点,另一方面,同时关闭所述的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杯盖包括外壳和内衬,内衬自下而上与外壳套接,内衬内设有容纳电弧打火单元的第一凹腔和容纳可充电电池的第二凹腔,并且,在内衬内周设有用于支撑安装线路板的多个支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机保温杯,其特征在于,第二凹腔居中设置,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隔离设置,并且第一凹腔位于第二凹腔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机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外壳的上端设有收口环,内衬的上端面与收口环的下端面相贴配合,外壳的内周面和内衬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凹凸配合结构,当内衬自下而上与外壳套接后,外壳与内衬之间经所述的凹凸配合结构轴向限位配合,同时收口环的下端面对内衬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火机保温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收口环上端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盖板与收口环上下配合,盖板用于将内衬封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打火头包括耐热座,耐热座设有四个电极头,每个电极头内的电极与电弧打火单元之间经线缆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机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内衬的上端设有开口槽,线路板自上而下与内衬连接后,充电接口与开口槽自上而下配合,外壳位于该开口槽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可拆式连接有密封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打火机保温杯,其特征在于,电弧打火单元采用双电弧打火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保温杯,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位于同一横向槽,滑板与该横向槽滑动配合。
CN202123153419.5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打火机保温杯 Active CN217090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419.5U CN217090239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打火机保温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419.5U CN217090239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打火机保温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0239U true CN217090239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3419.5U Active CN217090239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打火机保温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0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26101U (zh) 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
ES2381825T3 (es) Dispositivo de instalación eléctrica con dispositivo de carga para un dispositivo USB
WO2012065289A1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充电器
CN217090239U (zh) 一种打火机保温杯
US10875439B2 (en) Split-type car cigarette lighter
CN207519616U (zh) 一种低温烟
CN210670194U (zh) 一种手机背夹
KR101315480B1 (ko) 전기 라이터
CN212591574U (zh) 烹饪器具
CN210601716U (zh) 一种电点火装置
CN112890288A (zh) 中心加热模块化分体式器具
CN201589076U (zh) 多功能充电式手电筒
CN110469870B (zh) 一种电点火装置
CN201651811U (zh) 一种集成led手电筒
JPH0817503A (ja) 端子および充電器装置
JPH0348707B2 (zh)
CN218064963U (zh) 一种开盖点火式电弧打火机
CN217004532U (zh) 一种多功能打火机
CN215216324U (zh) 圆型打火机
CN216625329U (zh) 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CN216905261U (zh) 一种便于暗环境中收纳的耳机盒
WO2003078890A1 (fr) Appareil de charge par commutateur
CN215109572U (zh) 手持电风扇
CN216000601U (zh) 一种多功能剃须刀
CN215765211U (zh) 一种快充式指纹识别电弧打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