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5329U - 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5329U
CN216625329U CN202122921818.5U CN202122921818U CN216625329U CN 216625329 U CN216625329 U CN 216625329U CN 202122921818 U CN202122921818 U CN 202122921818U CN 216625329 U CN216625329 U CN 216625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tool
electric tool
hous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18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云
张智锋
陈志勇
王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218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5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5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5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系统。所述电动工具系统包括电动工具和工具箱,所述电动工具容纳于所述工具箱中。所述工具箱包括箱体以及充电座。所述箱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充电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且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座用于给电动工具充电。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系统的工具箱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充电座,用户在给所述电动工具充电时无需将所述充电座从所述工具箱中取出,只需将所述电动工具放置在所述充电座上即可进行充电,从而简化了所述电动工具的充电过程。所述充电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中,避免了所述充电座容易遗失的问题。

Description

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具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充电式电动工具的普及,现有的电动工具多为充电式的,且电动工具和充电器通常放置在同一工具箱中。用户在给电动工具充电时,需要将充电器从工具箱中取出;在电动工具充电完成后又需要将充电器放回到工具箱中。因此电动工具充电的过程较为繁琐,且充电器容易遗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以简化电动工具的充电过程,以及解决充电座容易遗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具箱。所述工具箱包括箱体以及充电座。所述箱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充电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且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座用于给电动工具充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系统。所述电动工具系统包括电动工具以及上述工具箱。所述电动工具容纳于所述工具箱内。
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系统的工具箱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充电座,用户在给电动工具充电时无需将所述充电座从所述工具箱中取出,只需将所述电动工具放置在所述充电座上即可给所述电动工具充电,从而简化所述电动工具的充电过程。所述充电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中,避免了所述充电座容易遗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工具系统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动工具系统中的工具箱中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工具箱中的充电座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电动工具和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中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充电座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充电座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中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充电座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充电座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中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动工具系统 1
工具箱 10
箱体 100
第一壳体 101
第二壳体 102
第一容纳腔 103
第二容纳腔 104
第一限位结构 105
通孔 106
密封圈 107
充电座 200
外壳体 201
充电凹槽 202
第一侧 202a
第二侧 202b
充电触头 203
感应器 204
控制器 205
开关 206
第一定位件 207
指示灯 208
电源接口 209
第二限位结构 210
电源输入端 211
散热孔 212
电动工具 30
充电端子 301
第二定位件 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系统1。电动工具系统1包括工具箱10和电动工具30。电动工具30容纳于工具箱10内。工具箱10包括箱体100和充电座200。充电座200容纳于箱体100中。充电座200用于给电动工具30充电。箱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连接。其中,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可以固定连接在一起。可选地,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通过销轴或铰链转动连接在一起。
第二壳体102中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03和第二容纳腔104,充电座200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03中,电动工具30设置于第二容纳腔104中。其中,电动工具30可以为,但不限于电动扳手、电动起子、打气泵、汽车器、吸尘器。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动扳手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本申请提供的工具箱10通过将充电座200固定连接于箱体100内。用户在给电动工具30充电时无需将充电座200从箱体100中取出,只需要将电动工具30放置在充电座200上即可给电动工具30充电,从而简化电动工具30的充电过程。同时,由于充电座200固定连接于箱体100的内部,因而本申请中的工具箱10还可以解决充电座200容易遗失的问题。
工具箱10还包括密封圈107。密封圈107设置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相互扣合后,在密封圈107的阻隔作用下,工具箱10的内部处于密封状态。密封圈107用于阻止外界的水分进入工具箱10中,以避免外界的水分进入工具箱10后导致充电座200发生短路。
充电座200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02中。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座200和第二壳体102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充电座200与第二壳体102可以通过卡接、螺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充电座200安装入第二壳体102后,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才能将充电座200从第二壳体102中取出,以避免用户在使用工具箱10的过程中将充电座200从工具箱10中拆卸下来,以及避免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专业技术人员在需要对充电座200进行检查、维修或者替换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专用工具将充电座200从第二壳体102中取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座200还可以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02中。充电座200与第二壳体102可以通过粘接、熔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座200与第二壳体102还可以一体成型,以减少工具箱10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座200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209。第二壳体102上对应电源接口209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06,以使得外接电源穿过通孔106与电源接口209连接。其中,电动工具行业中用于给电动工具30充电的电源接口的类型适用于本申请中的电源接口209,本申请不作具体赘述。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接口209可以采用8字型接口。
充电座200包括外壳体201。外壳体201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03中。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相互扣合时外壳体201抵接于第一壳体101的内壁。可选地,外壳体201朝向第一壳体101的一侧高出于第二壳体102,以使得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相互扣合时,外壳体201能抵接在第一壳体101的内壁上。在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相互扣合后,外壳体201相当于工具箱10中的支撑结构。外壳体201对第一壳体101起支撑的作用,从而加强工具箱10的整体强度,提高箱体100抵抗外力的能力。
外壳体201的强度大于箱体100的强度。具体地,外壳体201的壁厚大于箱体100的壁厚。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01采用和箱体100不同的材料制成,且外壳体201所采用的材料硬度和屈服强度均大于箱体100所采用的材料硬度和屈服强度,以使外壳体201能更稳固的支撑第一壳体101,从而进一步加强工具箱10的整体强度。其中,箱体100采用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为:PE)材料制成。外壳体201所采用的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为: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简称为:ABS)、PC与ABS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体201和箱体100还可以采用同种的材料制成,以简化工具箱10的制造工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体201还可以采用防火材料制成,以使充电座200的具有防火能力,减少充电座200的火灾隐患。例如,外壳体201可以采用防火PC材料制成。
工具箱10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将充电座200更稳定的固定于工具箱10中。第一容纳腔103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05,充电座20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105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210。第一限位结构105与第二限位结构210相互配合,从而将充电座200更稳固地固定在第一容纳腔103中,以防止充电座200在第一容纳腔103中移位。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05设置为楔形凸起,第二限位结构210设置为与楔形凸起相配合的楔形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05可以设置为楔形凹槽,第二限位结构210可以设置为楔形凸起。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申请中,充电座200上设置有充电凹槽202,从而确保充电座200与电动工具30电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充电凹槽202开设在充电座200朝向第一壳体101的一侧,即充电凹槽202开设充电座200的顶壁。充电座200还包括充电触头203,充电触头203设置在充电凹槽202内。电动工具30上设置有用于与充电触头203电连接的充电端子301。充电端子301设置在电动工具30上远离套筒的一端,以减轻电动工具30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对充电端子301的影响,避免充电端子301发生松动。在用户给电动工具30充电时,用户将电动工具30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以使充电端子301和充电触头203电连接,从而实现充电座200给电动工具30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凹槽202还可以开设充电座200的顶壁和侧壁。
充电凹槽202包括第一侧202a和第二侧202b。充电凹槽202的深度由第一侧202a向第二侧202b逐渐加深,即第一侧202a处于第二侧202b与充电座200朝向第一壳体101的一侧表面之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触头203设置在充电凹槽202的第二侧202b。电动工具30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相较于电动工具30与第一侧202a的接触,电动工具30与第二侧202b的接触会更加紧密,从而可以使充电端子301与充电触头203更紧密的接触,进而使充电端子301和充电触头203的电连接更加可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触头203还可以设置在第一侧202a,以使充电触头203处于充电凹槽202中相对较高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工具箱10在实际使用时,难免会有杂物掉落入充电凹槽202中,杂物更容易沉积在充电凹槽202的第二侧202b中,且杂物容易覆盖住充电触头203,从而阻碍充电端子301与充电触头203的电连接,因此将充电触头203设置在第一侧202a,从而可以让充电端子301和充电触头203更容易实现电连接。
充电触头203可以为,但不限于PIN针、弹片、触片。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触头203设置为PIN针。充电端子301设置为与PIN针相配合的触点。用户将电动工具30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后,PIN针与触点抵接,从而充电端子301与充电触头203的电连接,进而充电座200给电动工具30充电。电动工具行业中用于给电动工具30充电的接口的类型适用于本申请中的充电触头203,本申请不作具体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端子301可以设置为针脚结构,充电触头203设置为与针脚结构相配合的插孔结构。电动工具30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的时候,针脚结构插入到插孔结构中,从而充电端子301与充电触头203实现电连接,同时还可以增加电动工具30与充电凹槽202的连接稳定性。
充电座200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件207,电动工具30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件207相配合的第二定位件302。具体地,第一定位件207可以构造为定位凹槽,定位凹槽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第二定位件302可以构造为与定位凹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在用户将电动工具30放置于充电凹槽202中时,电动工具30上的定位凸起嵌入到定位凹槽中,从而提高电动工具30与充电凹槽20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电动工具30因外界的干扰而倾倒。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207还可以构造为定位凸起,第二定位件302还可以构造为电动工具30本身。定位凸起设置在充电座200的顶壁上。定位凸起还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定位凸起环绕充电凹槽202设置。电动工具30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时,电动工具30与定位凸起贴接,以增加电动工具30与充电座20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电动工具30可以更稳定的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207还可以构造为定位凸起,第二定位件302构造为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定位凸起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定位凹槽设置在电动工具30上,以使得充电座200的结构更加紧凑。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10中的充电座2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充电座200还包括电源输入端211和开关206。电源输入端211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电源输入端211设置在电源接口209中。开关206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且开关206设置在电源输入端211与充电触头203的连接通路上,以控制充电触头203与电源输入端211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或断开。开关206可以为,但不限于微动开关、轻触开关、红外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开关206设置为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在外力的作用下会闭合,使电源输入端211与充电触头203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微动开关还在外力消失时自动复位,使电源输入端211与充电触头203之间的连接通路断开。具体地,用户将电动工具30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后,电动工具3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按压开关206,使开关206闭合,从而使电源输入端211、充电触头203及充电端子301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进而充电座200给电动工具30充电;在电动工具30从充电座200中取下时,开关206自动复位,从而使电源输入端211、充电触头203及充电端子301之间的连接通路断开,进而充电座200停止给电动工具30充电。本申请第二实施例通过在充电座200上设置开关206,可以有效避免因充电凹槽202中落入导电杂物而引发充电座200短路的问题。用户在使用充电座200给电动工具30充电时,可以先将充电凹槽202中的导电杂物清除后再将电动工具30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以避免充电座200发生短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206还可以设置为充电触头203自身,以充分发挥充电触头203的作用,减少工具箱10的生产成本。例如,充电触头203可以构造为按压式开关。充电触头203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充电触头203与电源输入端211的连接通路导通;在外力移除后,充电触头203自动复位,从而充电触头203与电源输入端211的连接通路断开。具体地,充电触头203包括上金属片、弹性体和下金属片。弹性体设置在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之间,且弹性体与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均绝缘连接。上金属片用于与充电端子301电连接,下金属片用于与电源输入端211电连接。用户将电动工具30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后,上金属片在电动工具30的挤压下,上金属片会和下金属片接触,从而充电端子301、上金属片、下金属片以及电源输入端211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充电座200给电动工具30充电;在用户将电动工具30移走后,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在弹性体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分开,从而充电端子301、上金属片、下金属片以及电源输入端211之间的连接通路断开,充电座200停止给电动工具30充电。
请参阅图8至图10,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10中的充电座2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充电座200还包括感应器204和控制器205。感应器204设置在充电凹槽202中。控制器205与感应器204电连接。感应器204可以为,但不局限于距离传感器、光耦感应器、霍尔感应器、超声波感应器或激光感应器。感应器204用于在感应到电动工具30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或者从充电座200上取下时,感应器204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并将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05。控制器205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充电座200与电动工具30的连接通路的导通或者断开,进而控制充电座200能否给电动工具30充电。本申请第三实施例通过在充电座200上设置感应器204和控制器205可以有效避免因充电凹槽202中落入导电杂物而引发充电座200短路的问题。控制器205还可以在充电座200发生短路时,控制电源输入端211与充电触头203之间的连接通路断开,以减少充电座200短路带来的后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座200上还设置有指示灯208,指示灯208与控制器205电连接。指示灯208用于指示电动工具30的充电状态,以使用户了解电动工具30所处的充电状态。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指示灯208显示黄色表示充电座200处于通电状态,显示红色表示充电座200处于给电动工具30充电的状态,显示绿色则表示电动工具30已经充满电,熄灭则表示充电座200处于未通电状态。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10中的充电座2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充电座200上还设置有散热孔212。散热孔212用于给充电座200内部的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散热,防止充电座200内部的温度过高,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性能。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充电座200上设置有充电凹槽202,充电凹槽202会占用充电座200的一部分体积,于是较为合理的做法是将电路板设置在充电座200未开设充电凹槽202的一端,散热孔212设置在电路板的周围,以使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通过散热孔212散发到充电座200外。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212可以设置在充电座200的顶壁上,且错开充电凹槽202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孔212还可以设置在充电座200的侧壁上,以形成贯穿充电座200的侧壁的通风通道,从而增强散热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孔212还可以设置在充电座200的顶壁和侧壁上。散热孔212可以构造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方形孔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容纳腔;以及
充电座,所述充电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且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座用于给电动工具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合时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设有充电凹槽,所述充电凹槽内设置有充电触头,所述电动工具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充电触头电连接的充电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感应器,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感应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感应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电动工具放置于所述充电座上或从所述充电座取下时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座与所述电动工具的连接通路导通或者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凹槽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充电凹槽的深度由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逐渐加深,所述充电触头设置在所述充电凹槽的第二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电动工具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相配合的第二定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为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为定位凹槽;或,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为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为定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
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端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
充电触头,所述充电触头用于电连接所述电动工具;
充电凹槽;以及
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充电触头的连接通路上;所述电动工具放置在所述充电凹槽中时,所述电动工具触发所述开关闭合,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充电触头的连接通路导通;所述电动工具从所述充电凹槽中取出时,所述开关断开,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充电触头的连接通路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电源接口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以使得所述外接电源穿过所述通孔而插接至所述电源接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壁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充电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由防火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中还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电动工具。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上设置有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电动工具的充电状态。
14.一种电动工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工具;以及
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具箱,所述电动工具容纳于所述工具箱内。
CN202122921818.5U 2021-11-25 2021-11-25 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Active CN216625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1818.5U CN216625329U (zh) 2021-11-25 2021-11-25 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1818.5U CN216625329U (zh) 2021-11-25 2021-11-25 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5329U true CN216625329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700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1818.5U Active CN216625329U (zh) 2021-11-25 2021-11-25 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5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1719B2 (en) Battery pack charger
JP5044055B2 (ja) パワーパック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動工具充電システム
KR960006135B1 (ko) 배터리로 전원을 공급받는 에너지 사용 장치
WO2021068791A1 (zh) 多用途移动电源及多用途移动电源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US6392381B1 (en) Rechargeable power supply pack for hand tools
CN109980427B (zh) 一种安全型电力插座
EP1826841A2 (en) Charging apparatus
US5703751A (en) Electrical apparatus with a detachable power supply base
CN216625329U (zh) 工具箱及电动工具系统
CN107508066B (zh) 插座及插座系统
CN202423690U (zh) 一种旋转式带有排水结构的安全脱接电源扩展板
WO2011015923A1 (en) Plug
CN202930344U (zh) 一种密封式带保险装置的汽车继电器
CN213816572U (zh) 一种防尘型插座
JP5330948B2 (ja) 差込プラグ
CN211296215U (zh) 一种充电防爆燃保护装置
CN210897757U (zh) 一种安全插接式连接器及应用其的灯具
US10205199B2 (en) Portable rechargeable power supply device
CN201233940Y (zh) 应急万用充电器
JP2011040222A (ja) 差込プラグ
CN212587565U (zh) 一种电池组的改进结构
CN219145565U (zh) 利于防止耳机过热烧坏的充电仓
WO2022247517A1 (zh) 一种电池包、电动工具系统及充电系统
CN212411876U (zh) 一种易安装的墙壁开关
CN219833213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磁吸式直流充电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