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9889U - 清洁组件 - Google Patents

清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9889U
CN217089889U CN202220306173.6U CN202220306173U CN217089889U CN 217089889 U CN217089889 U CN 217089889U CN 202220306173 U CN202220306173 U CN 202220306173U CN 217089889 U CN217089889 U CN 217089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leaning assembly
joint
plate
wi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061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pin Creativ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pin Creativ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pin Creativ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apin Creativ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061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9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9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9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擦板、操作杆和连接结构。擦板的底部设有清洁刷。操作杆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擦板相连,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擦板顶部的凹槽和设置在操作杆一端的接头,凹槽的一端沿擦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形成开口,接头沿开口进入凹槽并与凹槽构成卡接配合。如此,擦板与操作杆通过接头与凹槽的卡接配合相连接,擦板与操作杆之间的组装和拆卸更加简单,便于收纳时的拆装,同时,卡接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出现工作中松动脱离的情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清洁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纱窗刷,一般由擦板和操作杆构成,这种纱窗刷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拆件,用户收到后再自行组装。其中,纱窗刷在擦板上一般设有一个螺纹接口,再在操作杆上设置一个螺纹头,两者螺纹配合即可实现组装。但是这种螺纹接头在使用时容易松动,造成用户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包括擦板、操作杆和连接结构。所述擦板的底部设有清洁刷。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擦板相连,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擦板顶部的凹槽和设置在所述操作杆一端的接头,所述凹槽的一端沿所述擦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形成开口,所述接头沿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凹槽构成卡接配合。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中,擦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一端沿擦板的宽度方向形成开口,操作杆的端部设置有接头,接头能够由开口滑入至凹槽内并与凹槽卡接配合,进而,擦板与操作杆通过接头与凹槽的卡接配合相连接,擦板与操作杆之间的组装和拆卸更加简单,便于收纳时的拆装,同时,卡接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出现工作中松动的情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底部沿所述擦板的宽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接头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卡接配合的引导条,所述滑槽的入口处与所述引导条的端部中的一者设有定位孔,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的入口处形成有所述定位凸起,所述引导条远离所述擦板的端部形成有所述定位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凸设有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引导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一板部插入至所述第一引导槽内,所述第二板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引导槽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条的横截面呈工字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凹陷形成有第三引导槽和第四引导槽,所述引导条的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插入至所述第三引导槽内,所述第二凸部插入至所述第四引导槽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包括连接部和结合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结合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引导条设在所述结合部上,在所述引导条插入至所述滑槽内时,所述结合部插入至所述凹槽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部上表面与所述擦板的上表面平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擦板上设有夹布塞,所述夹布塞用于夹持擦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刷上设有第一刷毛区和第二刷毛区,所述第一刷毛区和所述第二刷毛区沿所述擦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刷毛区和所述第二刷毛区上的刷毛的朝向相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包括多个杆段,多个所述杆段可拆卸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远离所述擦板的一端设有挂孔。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擦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接头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清洁组件在V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又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清洁组件在IX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清洁组件100、擦板10、凹槽11、开口111、滑槽112、定位凸起113、侧壁1121、第一板部1122、第二板部1123、第三引导槽1124、第四引导槽1125、夹布塞12、塞孔13、操作杆20、杆段21、挂孔22、连接结构30、接头31、连接部311、结合部312、引导条32、定位孔33、第一引导槽321、第二引导槽322、第一凸部323、第二凸部324、清洁刷40、第一刷毛区41、第二刷毛区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本识到其它工艺的应用和/或其它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图5,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100包括擦板10、操作杆20和连接结构30。擦板10的底部设有清洁刷40。操作杆20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30与擦板10相连,连接结构30包括设置在擦板10顶部的凹槽11和设置在操作杆20一端的接头31,凹槽11的一端沿擦板1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形成开口111,接头31沿开口111进入凹槽11并与凹槽11构成卡接配合。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100中,擦板10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且凹槽11的一端沿擦板10的宽度方向形成有开口111,操作杆20的端部设置有接头31,接头31能够由开口111滑入至凹槽11内并与凹槽11卡接配合,进而,擦板10与操作杆20通过接头31与凹槽11的卡接配合相连接,擦板10与操作杆20之间的组装和拆卸更加简单,便于收纳时的拆装,同时,卡接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出现工作中松动脱离的情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清洁组件100可以包括纱窗刷、拖把或扫把等,例如,在擦板10上安装有擦布即可以作为拖把进行工作,在擦板10上安装有刷毛即可以作为扫把进行工作。本申请对于清洁组件100的具体种类不做限制。其中,本申请中主要以纱窗刷为例进行说明。
擦板10可以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结构30和操作杆20可以连接在擦板10的上表面一侧,清洁刷40设置在擦边的下表面一侧。擦板10可以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塑料材质制成,进而使得擦板10不仅具有较轻的质量,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强度,用户在使用时更加轻松且更加耐用。擦板1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长方形、圆形或正方形等其他形状,本申请对于擦板10的材料以及形状不做具体限制。
操作杆2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具有较好的强度,使得清洁组件100的受力性更强且不易损坏,进一步地,受力性较好还能够提高清洁组件100的清洁能力。操作杆20可以设置为圆柱结构以便于用户手持操作杆20时更加舒适,不会出现硌手的情况。当然,操作杆20也可以为方形或其他形状,本申请对于操作杆20的形状结构以及材料不做限制。
操作杆20可以通过连接结构30实现与擦板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者可以说,操作杆20的一端连接在接头31上,接头31连接在擦板10与操作杆20之间,操作杆20通过接头31与擦板10上的凹槽11卡接配合以实现连接。
如图3所示,凹槽11可以由擦板10的上表面向下凹陷而形成,凹槽11可以形成在擦板10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的顶部,进而擦板10连接处两端的受力较为平衡,便于用户使用。凹槽11沿擦板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贯穿于擦板10的侧边以形成开口111,接头31的连接端可以从开口111处伸入至凹槽11内与凹槽11卡接配合以实现连接。
其中,接头31的一端与操作杆20的端部相适配,操作杆20可以与接头31配合连接;接头31的另一端与凹槽11相适配,接头31可以伸入至凹槽11内与凹槽11卡接配合,进而可以实现操作杆20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
请参阅图3-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凹槽11的底部沿擦板10的宽度方向设有滑槽112,接头31上设有与滑槽112卡接配合的引导条32,滑槽112的入口处与引导条32的端部中的一者设有定位孔33,另一者设有与定位孔33配合的定位凸起113。
如此,接头31可以通过引导条32和滑槽112的配合准确地滑入至凹槽11内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卡接配合。定位孔33和定位凸起113配合能够使得接头31稳定地卡接在凹槽11内,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接头31从凹槽11内滑脱。
具体地,滑槽112可以形成在凹槽11的底部且沿凹槽11的底部向下凹陷,滑槽112的形状可以为条形形状,滑槽11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凹槽11的延伸方向一致,即沿擦板10的宽度方向由开口111处向中间位置延伸,滑槽112的入口处即可以为凹槽11的开口111一侧。滑槽112的入口处开放设置以便于接头31上的引导条32滑入。
引导条32可以形成在接头31的底部且凸出于接头31的底面,引导条32的形状与滑槽112的形状相适配。在接头31滑入至凹槽11内时,引导条32伸入至滑槽112内引导接头31滑入。
可以理解的是,滑槽112能够对接头31的滑入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得接头31能够准确地滑入至凹槽11内,同时还能够限制接头31在凹槽11内的相对位置,避免接头31滑入至凹槽11后晃动,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定位孔33可以形成在滑槽112的入口处,定位凸起113形成在引导条32的底部且凸出引导条32的底面。当然,也可以为定位凸起113形成在滑槽112的入口处,定位孔33形成在引导条32的底部。定位凸起113和定位孔33的设置主要用于对接头31与擦板10的连接进行固定,以防止接头31从凹槽11内滑出,本申请对于定位凸起113和定位孔33的形成位置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3-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滑槽112的入口处形成有定位凸起113,引导条32远离擦板10的端部形成有定位孔33。
如此,引导条32滑入至滑槽112内后,滑槽112入口处的定位凸起113能够卡持在引导条32上的定位孔33中,防止引导条32从滑槽112内滑出,进而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出现工作中松动脱离的情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定位凸起113可以形成在滑槽112的底部且向上凸出于滑槽112的底面,定位凸起113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定位孔33可以形成在引导条32的底部,定位孔33的形状与定位凸起113的形状相适配。其中,定位凸起113顶部的棱角处可以为圆滑过渡设置,相对应地。定位孔33的边缘也可以呈圆滑过渡设置,进而使得定位凸起113与定位孔33的配合更加顺畅,便于引导条32与滑槽112之间的配合。
定位凸起113和定位孔33能够对接头31相对于擦板10的连接位置进行限定。由于定位凸起113形成在滑槽112的入口处,定位孔33形成在引导条32的尾端,进而只有在引导条32完全滑入至滑槽112内时,两者才能够卡接配合。也即是说,当接头31相对于擦板10安装至指定位置时,定位凸起113和定位孔33卡接配合,使得接头31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擦板10上,以防止工作时接头31与擦板10脱离,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6和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滑槽112相对的两个侧壁1121上分别设有凸设有第一板部1122和第二板部1123,第一板部1122和第二板部1123相对间隔设置,引导条3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引导槽321和第二引导槽322,第一板部1122插入至第一引导槽321内,第二板部1123插入至第二引导槽322内。
如此,第一板部1122、第二板部1123和第一引导槽321、第二引导槽322之间的配合能够限制接头31相对于擦板10在凹槽11内的移动,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接头31滑脱。
具体地,沿擦板10的宽度方向,滑槽112的两个侧壁1121相对设置,第一板部1122和第二板部1123分别由相对两个侧壁1121向滑槽112中间凸出延伸且第一板部1122和第二板部1123相对的端部间隔设置,使得滑槽112与凹槽11之间保持连通。引导条32与侧壁1121相对的两个壁面分别向内凹陷而形成第一引导槽321和第二引导槽322。
第一板部1122和第二板部1123的厚度和凸出高度与第一引导槽321和第二引导槽322的宽度和深度相适配。在接头31滑入至凹槽11中时,引导条32滑入至滑槽112内,同时,第一板部1122和第二板部1123也能够卡持在第一引导槽321和第二引导槽322内。第一板部1122和第二板部1123卡持在第一引导槽321和第二引导槽322内能够很好地限制接头31相对于擦板10的移动,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能够更加稳定,避免接头31从擦板10的凹槽11内滑出而影响正常使用。
请参阅图6和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引导条32的横截面呈“工”字型。如此,引导条32能够与滑槽112更好的配合以限制接头31相对于擦板10的移动,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8和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滑槽112相对的两个侧壁1121上分别凹陷形成有第三引导槽1124和第四引导槽1125,引导条32的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凸部323和第二凸部324,第一凸部323插入至第三引导槽1124内,第二凸部324插入至第四引导槽1125内。
如此,第一凸部323、第二凸部324和第三引导槽1124、第四引导槽1125之间的配合能够限制接头31相对于擦板10在凹槽11内的移动,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接头31滑脱。
具体地,沿擦板10的宽度方向,滑槽112的两个侧壁1121相对设置,第三引导槽1124和第四引导槽1125由侧壁1121向相背于滑槽112的方向凹陷。引导条32与侧壁1121相对的两个壁面分别向外凸出而形成第一凸部323和第二凸部324。
第一凸部323和第二凸部324的厚度和凸出高度与第三引导槽1124和第二引导槽322的宽度和深度相适配。在接头31滑入至凹槽11中时,引导条32滑入至滑槽112内,同时,第一凸部323和第二凸部324也能够卡持在第三引导槽1124和第四引导槽1125内。第一凸部323和第二凸部324卡持在第三引导槽1124和第四引导槽1125内能够很好地限制接头31相对于擦板10的移动,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能够更加稳定,避免接头31从擦板10的凹槽11内滑出而影响正常使用。
请参阅图8和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引导条32的截面呈“十”字型。如此,引导条32能够与滑槽112更好的配合以限制接头31相对于擦板10的移动,使得接头31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本申请对于引导条32与滑槽112之间的卡接方式不做限制,能够使得接头31稳定地卡持在凹槽11内即可。
请参阅图3-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接头31包括连接部311和结合部312,连接部311的一端与操作杆20的端部连接,结合部312设置在连接部311的另一端,引导条32设在结合部312上,在引导条32插入至滑槽112内时,结合部312插入至凹槽11内。
如此,接头31可通过连接部311与操作杆20连接以使情结组件在使用时更加方便,结合部312用于与擦板10连接以使擦板10与接头31的连接更加牢固。
具体地,连接部311与结合部31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进而能够使得操作杆20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较佳地,连接部311可以相对于结合部312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进而在操作杆20通过接头31与擦板10结合时,操作杆20相对于擦板10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擦板10底部的擦布与纱窗的贴合效果更好,以更方便用户使用,提高清洁效果。
当然,连接部311和结合部312也可以为分体连接可转动的结构。例如,连接部311和结合部312通过可转动的转动件连接,进而用户在使用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擦板10用力,擦板10在使用时可以更加灵活地从多个角度与纱窗相贴合以对纱窗具有更好地清洁效果。本申请对于连接部311和结合部312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引导条32设置在结合部312的底面。连接部311相背于结合部312的一端设置有与操作杆20相适配的连接孔,操作杆20能够伸入至连接孔内以实现连接固定。其中,连接孔内可以设置有螺纹,操作杆20的连接端设置有相适配的螺纹,操作杆20和连接部31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以实现固定,也可以为操作杆20与连接孔过盈配合连接或者通过胶体连接等,本申请对于操作杆20与连接部31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6和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结合部312上表面与擦板10的上表面平齐。如此,接头31滑入至凹槽11内时,接头31与擦板10的连接处平齐设置,不会向上凸出或向下凹陷,使得整体外观更加美观。同时,结合部312的上表面与擦板10的上表面平齐还能够说明结合部312能够完全伸入至凹槽11内,结合部312与凹槽11的结合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接头31与擦板1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请参阅图1-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擦板10上设有夹布塞12,夹布塞12用于夹持擦布。如此,擦布可以通过夹布塞12安装在擦板10上,夹布塞12能够使擦布在擦板10上的安装更加牢固,避免出现使用时擦布脱落的情况。
具体地,夹布塞12可拆卸地安装在擦板10的上表面,相对应地,擦板10的上表面可以开设有与夹布塞12相适配的塞孔13,夹布塞12可拆卸地安装在塞孔13中。
夹布塞12的形状可以设置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夹布塞12的上表面开设有锯齿状缝隙,锯齿状缝隙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以便于擦布塞入,锯齿状结构能够使得塞入的擦布在缝隙中夹持的更紧密以防擦布从缝隙中滑脱。
夹布塞1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塞孔13的数量与夹布塞12的数量相对应。例如,夹布塞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布塞12对称设置在凹槽11的两侧。本申请对于夹布塞12以及塞孔13的数量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2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刷40上设有第一刷毛区41和第二刷毛区42,第一刷毛区41和第二刷毛区42沿擦板1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刷毛区41和第二刷毛区42上的刷毛的朝向相反。
如此,刷毛可以对纱窗上的灰尘等杂物进行清洁,刷毛的朝向相反使得用户向任意方向用力时,刷毛都能够对纱窗清洁,提高清洁效率。
具体地,第一刷毛区41和第二刷毛区42设置在擦板10的底部且沿擦板10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清洁刷40上的刷毛不宜过软也不宜过硬,刷毛过软则清洁效果较差,刷毛过硬则会在清洁时损坏纱窗网。其中,第一刷毛区41的刷毛端部可以朝向第二刷毛区42一侧,第二刷毛区42的刷毛端部则朝向第一刷毛区41一侧,进而用户在使用时,无论是推动清洁刷40向前移动还是拉动清洁刷40向后移动,刷毛皆能够很好地与纱窗贴合,使得清洁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操作杆20包括多个杆段21,多个杆段21可拆卸地连接。如此,多个杆段21可拆卸连接,工作时多个杆段21相互连接使得清洁组件100的的清洁范围更大,收纳时多个杆段21能够拆卸以减小收纳时所占空间。
具体地,多个杆段21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多个杆段21顺次连接成整个操作杆20。多个杆段21之间可以伸缩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本申请对于杆段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操作杆20远离擦板10的一端设有挂孔22。如此,清洁组件100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挂孔22挂置在墙上以便于清洁组件100的收纳。
具体地,挂孔22可以设置在操作杆20相背于擦板10的端部,挂孔22可以贯穿于操作杆20,进而当清洁组件100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将清洁组件100通过挂孔22挂置在墙面的钉子上,以使擦板10不与地面接触,避免对清洁刷40造成污染。同时,清洁组件100挂置在墙面上也能够减小收纳空间。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操作杆20远离擦板10的一端设置有把手50,把手50可以为海绵或塑胶等材料制成,以使得用户手持操作杆20时的摩擦力更大,握持更加稳定,同时还能够使得握持更加舒适。挂孔22可以开设在把手50的端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擦板,所述擦板的底部设有清洁刷;
操作杆;和
连接结构,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擦板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擦板顶部的凹槽和设置在所述操作杆一端的接头,所述凹槽的一端沿所述擦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形成开口,所述接头沿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凹槽构成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沿所述擦板的宽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接头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卡接配合的引导条,所述滑槽的入口处与所述引导条的端部中的一者设有定位孔,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入口处形成有所述定位凸起,所述引导条远离所述擦板的端部形成有所述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凸设有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引导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一板部插入至所述第一引导槽内,所述第二板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引导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条的横截面呈工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凹陷形成有第三引导槽和第四引导槽,所述引导条的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插入至所述第三引导槽内,所述第二凸部插入至所述第四引导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连接部和结合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结合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引导条设在所述结合部上,在所述引导条插入至所述滑槽内时,所述结合部插入至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上表面与所述擦板的上表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板上设有夹布塞,所述夹布塞用于夹持擦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上设有第一刷毛区和第二刷毛区,所述第一刷毛区和所述第二刷毛区沿所述擦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刷毛区和所述第二刷毛区上的刷毛的朝向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多个杆段,多个所述杆段可拆卸地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远离所述擦板的一端设有挂孔。
CN202220306173.6U 2022-02-15 2022-02-15 清洁组件 Active CN217089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06173.6U CN217089889U (zh) 2022-02-15 2022-02-15 清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06173.6U CN217089889U (zh) 2022-02-15 2022-02-15 清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9889U true CN217089889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9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06173.6U Active CN217089889U (zh) 2022-02-15 2022-02-15 清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9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16306B1 (en) Grill cleaning brush and scraper
US7225495B2 (en) Mop with attached scrubber
WO2022171046A1 (zh) 一种便捷挤水棉头拖把
CN217089889U (zh) 清洁组件
CN108523788B (zh) 胶棉清洁工具
CN216090352U (zh) 一种可拆卸的清扫装置
CN106691341A (zh) 能实现多面擦拭的平板拖把
CN212415653U (zh) 单面免手洗平板拖把
US7334285B1 (en) Attachment mechanism with an adapter to a metal mop head to removably and securely retain a cleaning implement attachment on a wringer mop
CN211862728U (zh) 便于棉头装卸的棉头拖把头
CN216135817U (zh) 一种便捷挤水棉头拖把
CN212755523U (zh) 一种挤水拖把
CN211324807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18684224U (zh) 一种免手洗平板拖把
CN218684222U (zh) 自挤水发泡棉拖把
US20020116777A1 (en) Method of molding a plastic brace into a sponge mop head and apparatus for retaining a sponge mop head within a plastic brace
CN217118280U (zh) 一种马桶清洁用具
JP3805856B2 (ja) モップ
JP2001212054A (ja) スポンジ式清掃具
CN212015512U (zh) 一种胶棉拖把头、胶棉拖把及胶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7338482U (zh) 一种自挤水胶棉拖把
CN211212984U (zh) 一种多功能拖把
CN212015511U (zh) 一种胶棉拖把头、胶棉拖把及胶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0330506U (zh) 一种用于清洗免手洗拖把拖板的清洗装置
CN219500940U (zh) 一种磁吸式组合扫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