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9834U - 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9834U
CN217089834U CN202123232167.5U CN202123232167U CN217089834U CN 217089834 U CN217089834 U CN 217089834U CN 202123232167 U CN202123232167 U CN 202123232167U CN 217089834 U CN217089834 U CN 217089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middle rod
section middle
section
n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21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福田
戴尚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ongchun Tianfu Rain Gea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ongchun Tianfu Rain Gea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ongchun Tianfu Rain Gea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ongchun Tianfu Rain Gea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21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9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9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9834U/zh
Priority to DE202022107018.0U priority patent/DE202022107018U1/de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4Devices for opening and for closing umbrellas
    • A45B25/143Devices for opening and for closing umbrellas automat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19/1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with collapsible ri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6Umbrella runner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包括多段中棒、上巢、下巢、伞头、多折伞骨以及收伞组件;所述上巢和伞头分别配合于多段中棒的上下两端,下巢套置多段中棒,多折伞骨与上巢和下巢分别枢接,多折伞骨设有收伞弹簧,收伞组件与多段中棒、上巢、下巢和伞头相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收伞组件进行收伞时,可以使得多段中棒收合时避免多折伞骨撞到使用者的手部,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多段中棒的最下段管体设置长条孔以调整拉套和拉座的位置,从而有助于减小多段中棒的收合长度。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收伞结构在收伞时,多段中棒会受收伞弹簧影响进行快速完全收合,这样会导致多折伞骨容易撞到使用者的手部,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为此有人研发了一种在自动收伞时不收合中棒的最下端管体的收伞结构,但是这种收伞在将中棒完全收合时中棒的收合长度较大,不利于人们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有利于减少多段中棒的收合长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包括多段中棒、上巢、下巢、伞头、多折伞骨以及收伞组件;所述多段中棒包括至少三段自上而下依次套接的管体,多段中棒的最下段管体侧壁开设有长条孔,多段中棒的一个中段管体侧壁或者多段中棒的最上段管体侧壁设有扣孔;所述上巢和伞头分别配合于多段中棒的上下两端,下巢套置多段中棒,多折伞骨与上巢和下巢分别枢接,多折伞骨设有收伞弹簧;所述收伞组件包括定滑轮、收伞拉绳、扣合件、复位件、拉座、连动件以及拉套;所述定滑轮可转动的配合于上巢;所述收伞拉绳的外端绕过定滑轮并与下巢相配合,收伞拉绳的内端伸入多段中棒内并固定;所述扣合件可摆动的配合于多段中棒中,且扣合件活动扣合扣孔,复位件配合于多段中棒内并用于驱使扣合件扣合扣孔;所述拉座可移动的容置多段中棒内并位于扣合件下方,连动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扣合件和拉座;所述拉套活动套置于多段中棒的最下段管体外,拉套通过穿过长条孔的连杆与拉座连接;
当伞具处于收伞状态时,所述拉座和拉套容置于伞头内;而当伞具处于开伞状态时,拉套处于伞头的外上方。
所述上巢捆绑有绑线,该绑线穿过多折伞骨和定滑轮。
所述多段中棒的一个中段管体中配合有定位接头,所述收伞拉绳的内端与定位接头连接;所述收伞拉绳的外端绕过配合在上巢的定滑轮后直接与下巢连接;或者,所述收伞拉绳的外端依次绕过配合在上巢的定滑轮、配合在下巢的动滑轮后与上巢连接。
所述定位接头设有勾部,定位接头的勾部勾住多段中棒的一个中段管体侧壁上的开孔。
所述连动件为一连动拉绳,该连动拉绳的上下两端分别套置连接扣合件和拉座。
所述收伞组件还包括保护弹簧,保护弹簧容置于多段中棒的最下段管体中并套置连动拉绳,保护弹簧处于扣合件和拉座之间并活动遮盖长条孔。
所述连动件包括上下搭接配合且相互之间可伸缩的两根拉杆。
所述多段中棒的两段相互套置管体中的内管体的扣接端外壁设有挡扣片,多段中棒的两段相互套置管体中的外管体侧壁设有与挡扣片活动扣合的凹扣。
所述多段中棒的各管体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或者自上而下依次减小。
所述多段中棒的各管体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扣合件可摆动的设置于多段中棒的最上方管体下部,所述复位件为容置多段中棒的最上方管体中并与扣合件连接的弹性线体。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进行开伞时,使用者将下巢上推,使得多段中棒和多折伞骨展开,当下巢上推到位时,复位件驱使扣合件与多段中棒的扣孔扣合,使得伞具保持开伞状态,此时连动件张紧;本实用新型进行收伞时,使用者下拉拉套而使得拉座带动连动件下移,以驱使扣合件转动而使得扣合件解除与多段中棒的扣孔的扣合,此后在收伞弹簧的作用下,多折伞骨收折而使得下巢下移,下巢下移而使得收伞拉绳拉动多段中棒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此时连动件松弛。其中由于扣孔设置于多段中棒的一个中段管体或最上段管体,这样下拉拉套而使得多段中棒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时多段中棒的最下段管体不会进行收合,这样可以避免收伞时多折伞骨撞到使用者手部,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伞具处于开伞状态时将拉套设置于伞头的上方,这样能便于人们对拉套施力而进行收伞;而且本实用新型在伞具处于收伞状态时将拉座和拉套容置于伞头内,这样可以使得多段中棒能尽可能收合,从而有助于减少多段中棒的收合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伞具处于开伞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伞具处于收伞状态,多段中棒局部收合);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伞具处于收伞状态,多段中棒完全收合);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伞具处于开伞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伞具处于开伞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伞具处于开伞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伞具处于收伞状态,多段中棒局部收合);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伞具处于收伞状态,多段中棒完全收合);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伞具处于开伞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伞具处于开伞状态);
标号说明:
多段中棒1,管体11,长条孔111,扣孔112,凹部113,连接接头12,挡扣片13,凹扣14,定位接头15,勾部151,
上巢2,绑线21,
下巢3,动滑轮31,
伞头4,
多折伞骨5,收伞弹簧51,
收伞组件6,定滑轮61,收伞拉绳62,扣合件63,复位件64,复位弹簧641,弹性线体642,拉座65,环槽651,连动件66,拉杆661,连动拉绳662,拉套67,连杆68,保护弹簧6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包括多段中棒1、上巢2、下巢3、伞头4、多折伞骨5以及收伞组件6;所述多段中棒1包括至少三段自上而下依次套接的管体11,多段中棒1的最下段管体11侧壁开设有长条孔111,多段中棒1的一个中段管体11(中段管体是指多段中棒1除最上段和最下段管体之外的其他管体)侧壁或者多段中棒1的最上段管体11侧壁设有扣孔112;所述上巢2和伞头4分别配合于多段中棒1的上下两端,下巢3套置多段中棒1,多折伞骨5与上巢2和下巢3分别枢接,多折伞骨5设有收伞弹簧51;所述收伞组件6包括定滑轮61、收伞拉绳62、扣合件63、复位件64、拉座65、连动件66以及拉套67;所述定滑轮61可转动的配合于上巢1;所述收伞拉绳62的外端绕过定滑轮61并与下巢2相配合,收伞拉绳62的内端伸入多段中棒1内并固定;所述扣合件63可摆动的配合于多段中棒1内,且扣合件63活动扣合扣孔112,复位件64配合于多段中棒1内并用于驱使扣合件63扣合扣孔112;所述拉座65可移动的容置多段中棒1内并位于扣合件63下方,连动件66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扣合件63和拉座65;所述拉套67活动套置于多段中棒1外,拉套67通过穿过长条孔111的连杆68与拉座65连接;当伞具处于收伞状态时,所述拉座65和拉套67容置于伞头4内;而当伞具处于开伞状态时,拉套67处于伞头4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开伞时,使用者将下巢3上推,使得多段中棒1和多折伞骨5展开,当下巢3上推到位时,复位件64驱使扣合件63与多段中棒1的扣孔112扣合,使得伞具保持开伞状态,此时连动件66张紧;本实用新型进行收伞时,使用者下拉拉套67而使得拉座65带动连动件66下移,以驱使扣合件63转动而使得扣合件63解除与多段中棒1的扣孔112的扣合,此后在收伞弹簧51的作用下,多折伞骨5收折而使得下巢3下移,下巢3下移而使得收伞拉绳62拉动多段中棒1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此时连动件66松弛。其中由于扣孔112设置于多段中棒1的一个中段管体或最上段管体,这样下拉拉套67而使得多段中棒1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时,多段中棒1的最下段管体不会进行收合,这样可以避免收伞时多折伞骨5撞到使用者手部,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在下拉拉套67而使得多段中棒1自动进行部分收合后,使用者可以再对多段中棒1与伞头4相互施力而使得多段中棒1进一步收合,从而使得多段中棒1完全收合。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伞具处于开伞状态时将拉套67设置于伞头4的上方,这样能便于人们对拉套67施力而进行收伞;而且本实用新型在伞具处于收伞状态时将拉座65和拉套67容置于伞头4内,这样可以使得多段中棒1能尽可能收合,从而有助于减少多段中棒1的收合长度。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配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多段中棒1为四段中棒,多段中棒1的各管体11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多段中棒1的扣孔112设置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二段管体的下部,而扣合件63可摆动的配合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三段管体的上部;这样下拉拉套67而使得多段中棒1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时,多段中棒1的上三段管体进行收合。
配合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三段管体的上部可固定配合一连接接头12,所述扣合件63可摆动的配合于连接接头12。
配合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上巢2捆绑有绑线21,该绑线21穿过多折伞骨5和定滑轮61,使得多折伞骨5与上巢2枢接和使得定滑轮61可转动的配合于上巢2,本实用新型如此设置,有助于简化伞具的安装结构。
配合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下巢3配合有动滑轮31,所述收伞拉绳62的外端依次绕过定滑轮61和动滑轮31后再与上巢1连接,这样下巢3下移时可使得收伞拉绳62驱使多段中棒2进行部分收合。
配合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复位件64为一复位弹簧641,复位弹簧641两侧分别抵靠扣合件63和管体11内壁而使得复位弹簧641能给扣合件63施力,以驱使扣合件63扣合扣孔112。
配合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连动件66包括上下搭接配合且相互之间可伸缩的两根拉杆661,伞具开伞时两根拉杆661张开拉紧,伞具收伞时两根拉杆661收缩松弛。
配合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多段中棒1的两段相互套置管体中的内管体(即处于内侧的管体)的扣接端外壁设有挡扣片13,多段中棒1的两段相互套置管体中的外管体(即处于外侧的管体)侧壁设有与挡扣片13活动扣合的凹扣14。本实用新型在开伞而使得多段中棒1展开时,通过凹扣14与挡扣片13相互扣合而使得多段中棒1保持稳固的展开状态。而挡扣片13处于设置于管体11外壁而能减少挡扣片13与管体11内部空间的占用。
配合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多段中棒1的一个中段管体可中配合有定位接头15,所述收伞拉绳62的内端与定位接头15连接而将收伞拉绳62的内端固定在多段中棒1内。该定位接头15设有勾部151,定位接头15的勾部151勾住多段中棒1的一个中段管体侧壁上的开孔,如此设置可以便于定位接头15与中棒1进行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收伞拉绳62的内端也可直接与连接接头12连接。
实施例二:
配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多段中棒1的管体数量;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多段中棒1为五段中棒,多段中棒1的各管体11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多段中棒1的扣孔112设置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二段管体的下部,而扣合件63可摆动的配合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三段管体的上部;这样下拉拉套67而使得多段中棒1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时,多段中棒1的上三段管体进行收合。
实施例三:
配合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多段中棒1的管体数量、扣合件63的设置位置以及收伞拉绳62外端的设置;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所述多段中棒1为三段中棒,多段中棒1的各管体11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多段中棒1的扣孔112设置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一段管体(即最上段管体)的下部,而扣合件63可摆动的配合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二段管体的上部;这样下拉拉套67而使得多段中棒1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时,多段中棒1的上两段管体进行收合。
配合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所述收伞拉绳62的外端与下巢3连接,这样下巢3下移时可使得收伞拉绳62驱使中棒2进行部分收合。
实施例四:
配合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所述多段中棒1为四段中棒,多段中棒1的各管体11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多段中棒1的扣孔112设置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三段管体的上部,而扣合件63可摆动的配合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二段管体的下部;这样下拉拉套67而使得多段中棒1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时,多段中棒1的上三段管体进行收合。
配合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所述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二段管体的下部可固定配合一连接接头12,所述扣合件63可摆动的配合于连接接头12,所述收伞拉绳62的内端可与连接接头12连接。
配合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所述上巢2捆绑有绑线21,该绑线21穿过多折伞骨5和定滑轮61,使得多折伞骨5与上巢2枢接和使得定滑轮61可转动的配合于上巢2,本实用新型如此设置,有助于简化伞具的安装结构。而所述下巢3配合有动滑轮31,所述收伞拉绳62的外端依次绕过定滑轮61和动滑轮31后再与上巢1连接,这样下巢3下移时可使得收伞拉绳62驱使多段中棒2进行部分收合。
配合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所述复位件64也为一复位弹簧641,复位弹簧641两侧分别抵靠扣合件63和管体11内壁而使得复位弹簧641能给扣合件63施力,以驱使扣合件63扣合扣孔112。
配合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所述连动件66为一连动拉绳662,该连动拉绳662的上下两端分别套置连接扣合件63和拉座65,伞具开伞时连动拉绳662张紧,伞具收伞时连动拉绳662松弛。
配合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所述收伞组件还包括保护弹簧69,保护弹簧69容置于多段中棒1的最下段管体中并套置连动拉绳662,保护弹簧69处于扣合件63和拉座65之间并活动遮盖长条孔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弹簧69来遮挡长条孔111可以避免连动拉绳662从长条孔111伸出,从而避免连动拉绳662伸出长条孔111外而导致连动拉绳662被卡住,进而保证伞具的开收可靠稳定;而且保护弹簧69可进行伸缩,因此在将多段中棒1完全进行收合时保护弹簧69可被压缩而使得中棒1的收合长度不会太大。所述拉座65可与保护弹簧69下端连接,以避免保护弹簧69移位。
实施例五:
配合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多段中棒1的管体数量;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所述多段中棒1为五段中棒,多段中棒1的各管体11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多段中棒1的扣孔112设置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三段管体的上部,而扣合件63可摆动的配合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二段管体的下部;这样下拉拉套67而使得多段中棒1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时,多段中棒1的上三段管体进行收合。
实施例六:
配合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多段中棒1的管体数量、扣合件63的设置位置、收伞拉绳62外端的设置、以及复位件64的设置。
配合图11所示,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所述多段中棒1为三段中棒,多段中棒1的各管体11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多段中棒1的扣孔112设置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二段管体的上部,而扣合件63可摆动的配合于多段中棒1由上至下数的第一段管体(即最上段管体)的下部;这样下拉拉套67而使得多段中棒1自动进行部分收合时,多段中棒1的上两段管体进行收合。
配合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所述收伞拉绳62的外端与下巢3连接,这样下巢3下移时可使得收伞拉绳62驱使中棒2进行部分收合。
配合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所述复位件64为容置多段中棒1的最上方管体中并与扣合件63连接的弹性线体642,该弹性线体642弯曲设置并抵靠多段中棒1的最上方管体内壁。所述弹性线体642可进行变形而给扣合件63施力,以驱使扣合件63扣合扣孔112;而所述弹性线体642占用空间小,可以使得给收伞拉绳62提供更多的空间,使得收伞拉线62可以更顺畅的拉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中棒、上巢、下巢、伞头、多折伞骨以及收伞组件;
所述多段中棒包括至少三段自上而下依次套接的管体,多段中棒的最下段管体侧壁开设有长条孔,多段中棒的一个中段管体侧壁或者多段中棒的最上段管体侧壁设有扣孔;
所述上巢和伞头分别配合于多段中棒的上下两端,下巢套置多段中棒,多折伞骨与上巢和下巢分别枢接,多折伞骨设有收伞弹簧;
所述收伞组件包括定滑轮、收伞拉绳、扣合件、复位件、拉座、连动件以及拉套;所述定滑轮可转动的配合于上巢;所述收伞拉绳的外端绕过定滑轮并与下巢相配合,收伞拉绳的内端伸入多段中棒内并固定;所述扣合件可摆动的配合于多段中棒中,且扣合件活动扣合扣孔,复位件配合于多段中棒内并用于驱使扣合件扣合扣孔;所述拉座可移动的容置多段中棒内并位于扣合件下方,连动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扣合件和拉座;所述拉套活动套置于多段中棒的最下段管体外,拉套通过穿过长条孔的连杆与拉座连接;
当伞具处于收伞状态时,所述拉座和拉套容置于伞头内;而当伞具处于开伞状态时,拉套处于伞头的外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捆绑有绑线,该绑线穿过多折伞骨和定滑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中棒的一个中段管体中配合有定位接头,所述收伞拉绳的内端与定位接头连接;
所述收伞拉绳的外端绕过配合在上巢的定滑轮后直接与下巢连接;或者,所述收伞拉绳的外端依次绕过配合在上巢的定滑轮、配合在下巢的动滑轮后与上巢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接头设有勾部,定位接头的勾部勾住多段中棒的一个中段管体侧壁上的开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为一连动拉绳,该连动拉绳的上下两端分别套置连接扣合件和拉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伞组件还包括保护弹簧,保护弹簧容置于多段中棒的最下段管体中并套置连动拉绳,保护弹簧处于扣合件和拉座之间并活动遮盖长条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包括上下搭接配合且相互之间可伸缩的两根拉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中棒的两段相互套置管体中的内管体的扣接端外壁设有挡扣片,多段中棒的两段相互套置管体中的外管体侧壁设有与挡扣片活动扣合的凹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中棒的各管体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或者自上而下依次减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中棒的各管体的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扣合件可摆动的设置于多段中棒的最上方管体下部,所述复位件为容置多段中棒的最上方管体中并与扣合件连接的弹性线体。
CN202123232167.5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 Active CN217089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2167.5U CN217089834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
DE202022107018.0U DE202022107018U1 (de) 2021-12-21 2022-12-15 Eine Regenschirmstruktur mit automatischer Schließfunk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2167.5U CN217089834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9834U true CN217089834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0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2167.5U Active CN217089834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9834U (zh)
DE (1) DE202022107018U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2107018U1 (de) 202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8362B (zh) 具有改良之中棒及傘骨總成的傘
US9340995B2 (en) Eave structure for a foldable tent
AU2004290566C1 (en) Umbrella
EP2327324A1 (en) Automatic open-close umbrella
TW201628524A (zh) 具有抗反轉機構的傘
TWI380786B (zh) 可攜及緊密的雨傘
US20090223545A1 (en) Umbrella system with support for internal storage of cover and external sliding ribs and stretchers
US20100307548A1 (en) Collapsible Umbrella
US5370144A (en) Multiple-fold mini umbrella with centralized retraction
CN217089834U (zh) 一种自动收伞的伞具结构
JPS6134803B2 (zh)
CN206137408U (zh) 无伞骨曲杆悬环防风折叠伞
CN209995519U (zh) 一种伞结构及具有该伞结构的背包
CN210539376U (zh) 滑套式自动开收伞结构及伞柄
CN212814851U (zh) 一种折式伞具自动收伞结构
TWM522603U (zh) 自動多折反收傘
CN217959061U (zh) 一种防风掀翻的雨伞
CN210445949U (zh) 伞中棒伸缩控制结构
KR102427295B1 (ko) 접이식 우산
CN212545974U (zh) 一种手动开收直骨伞具
CN109982599B (zh) 具有防翻转机构的伞
CN211632050U (zh) 自动伞蜂巢和自动伞
KR20200000789U (ko) 자동 접힘 구조를 가지는 접이식 우산
CN210747668U (zh) 一种自动收折伞具
CN210960690U (zh) 一种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