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8979U - 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8979U
CN217078979U CN202220312602.0U CN202220312602U CN217078979U CN 217078979 U CN217078979 U CN 217078979U CN 202220312602 U CN202220312602 U CN 202220312602U CN 217078979 U CN217078979 U CN 217078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drainage
pipe
kitchen
cais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126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永屹
蒋若彧
顾政士
王皓
王军
姚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tarchitects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tarchitects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tarchitects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tarchitects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126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8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8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8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卫生间背墙与卫生间外墙外转角位置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沿卫生间外墙横向布置的X向排水通道以及沿卫生间背墙纵向布置的Y向排水通道;其中,X向排水通道和Y向排水通道的排水口分别连通一体化厨卫管井内的排水立管,且沿X向排水通道和Y向排水通道长度方向分别布置并连通相应的卫生间用水器具。本实用新型通过建立X、Y两个方向的排水通道,可适应多种厨卫布置组合,并以厨卫管井沉箱代替整个卫生间沉箱节省空间;明装排水管线便于监测检修更换,达成住宅厨卫功能完善可变、施工可靠、保持干爽洁净、不扰邻快捷检修目的,将极大提高住宅厨卫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厨卫排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厨卫系统是住宅技术最复杂的部分,是建造和维修时质量问题最多的部分。是影响住宅使用功能便利度的重要因素。住宅厨卫通常相邻设置,以缩短给排水管线距离,整合结构降板和防水层保护。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卫生间按用水器具的排布方式,可分为:I型布置、L型布置、U型布置;厨房通常在靠近排水立管侧,设置一处用水器具(洗菜盆)。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住宅厨卫排水方式,可分为:(1)隔层下排水:楼板下设排水管,进入下层维护检修; (2)同层下排水:大幅降低卫生间地面,沉箱内设排水管道,本层开挖沉箱填充层维护检修;(3)同层后排水:采用后排式淋浴和马桶,接入其后的管道夹层。同层维护检修。
而目前厨卫系统所采用的主流排水方式为同层下排水,其排水结构布置如图 7所示,厨房、卫生间全区域楼板下沉0.4m设沉箱10',在转角处设置卫生间废水立管20'、卫生间通气立管30'和卫生间污水立管40',以及在背墙的厨房转角处设置厨房废水立管50'。并根据需要在沉箱10区域内通过管道沿墙依次布置相应的排水接口并最终以填埋沉箱后铺设厨卫面层。但现有的这种住宅厨卫排水方式,在技术上依然存在的如下问题:
(1)由于限购政策,一套户型需要适应不同人生阶段,出现了全生命周期住宅,居室部分可根据家庭人口变化进行调整。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会有新的用水器具产生,厨卫系统在内的户型也有不断调整的需求。目前卫生间排方式下,各排水点及管线走向都是永久固化的。很难根据需要调整或增加排水点。适用未来生活方式的灵活性不足。
(2)隔层下排水容易渗漏到下层,须进入下层邻居卫生间才能检修,已逐渐被同层下排水替代;而同层下排水以整个厨卫楼面下沉0.4m左右,形成沉箱填埋排水管线,防水措施复杂但仍难避免漏水。也降低了厨卫净高,空间浪费,感受压抑。
(3)同层下排水给排水管线填埋于沉箱里,最易漏水管线接点无法直接观测,安装和运行质量缺难以保证。如出现渗水,将在沉箱、墙体内无规律渗漏漫延,不易察觉,沉箱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滋生霉菌。检修须破坏厨、卫墙、地面,改造成本高,噪音及震动大,对邻里极不友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厨卫排水系统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以占用空间最小的管井加沉箱方式接入厨卫各种排水横管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卫生间背墙与卫生间外墙外转角位置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沿所述卫生间外墙横向布置的 X向排水通道以及沿所述卫生间背墙纵向布置的Y向排水通道;
其中,所述X向排水通道和Y向排水通道的排水口分别连通所述一体化厨卫管井内的排水立管,且沿所述X向排水通道和Y向排水通道长度方向分别布置并连通相应的卫生间用水器具。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厨卫管井为一位于所述卫生间背墙与卫生间外墙外转角位置的长方形通高空间,其包括分别竖向布置于所述长方形通高空间内的排水立管和下凹形成于所述长方形通高空间底部楼面的沉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排水立管包括整体呈L型或T型布置的卫生间污水立管、卫生间通气立管、卫生间废水立管和厨房废水立管;
其中,所述卫生间污水立管、卫生间废水立管和厨房废水立管围绕所述卫生间通气立管间隔排布,且距相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的排水路径最短。
进一步较为优选地,所述卫生间废水立管的下端依次通过卫生间P型存水弯和卫生间立体四通标准接口经所述X向排水通道和所述Y向排水通道连接卫生间用水器具;以及所述厨房废水立管的下端依次通过厨房P型存水弯和厨房立体四通标准接口经管道连接厨房用水器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沉箱位于距离卫生间楼面-0.2米至-0.5米高位置,且其底部设置有带自闭功能的沉箱二次排水地漏。
进一步地,所述X向排水通道和Y向排水通道的排水管线均采用明装设置,且于其转弯处、三通接口处和/或四通标准接口处均设置检修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X向排水通道包括沿所述卫生间外墙布置的第一横向排水管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远端的第二横向排水管;
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近端连通所述排水立管中的卫生间废水立管,且通过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和第二横向排水管上的接口连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
进一步较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和第二横向排水管布置于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和第二横向排水管自起点的排水口呈2.5-50%的坡度倾斜向下布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Y向排水通道包括沿所述卫生间背墙布置的第一纵向排水管和第二纵向排水管;
其中,所述第一纵向排水管和所述第二纵向排水管的近端分别连通卫生间废水立管和卫生间污水立管,远端连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
进一步较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纵向排水管和所述第二纵向排水管沿其长度方向分别通过若干穿设所述卫生间背墙横向布置的排水横管连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且各所述排水横管自起点的排水口呈2.5-50%的坡度倾斜向下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包括但不限于淋浴盒、浴缸、远端洗手盆、背排式马桶、干区地漏和近端洗手盆中的至少两种,且整体于所述卫生间内呈I 型、L型或U型布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以浴缸/淋浴盒下的X排水通道和马桶背墙的Y排水通道,实现纵横两个方向在楼板上向转角管井排放,使用户可轻松实现适应U、I、L 卫生间的转变,同时预留必要的扩展排水口,以满足住户对厨卫阶段性调整的需求;
(2)采用一个总P型存水弯接入废水立管进行防臭,除P型存水弯以外的所有其他的排水管线均可在楼面上设置,仅在卫生间背侧的厨房管井处为P型存水弯设管井沉箱,且该管井沉箱无需填埋,可节省空间,降低造价;
(3)X排水通道和马桶背墙的Y排水通道内铺设的排水管线均采用明装、美观敷设,安装、检修都不会破坏厨卫的墙、地面防水层,如有漏水可及时发现,不破坏防水层、面层即可快速检修。
附图说明
图1、图2和图3为现有常用住宅厨卫布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图5和图6为现有常用卫生间排水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现有主流的厨卫沉箱下排的轴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的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中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的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中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的轴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中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的轴侧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应用于U型卫生间的轴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应用于U型卫生间的排水管线布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应用于U型卫生间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应用于U型卫生间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应用于I型卫生间的轴侧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应用于L型卫生间的轴侧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中排水立管T排布的轴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8所示,以目前最为复杂的U型布置排水方式为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U型卫生间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主要包括一体化厨卫管井100、X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及关联的排水管线,一体化厨卫管井100设置于卫生间背墙001与卫生间外墙002外转角位置的厨房区域内,X向排水通道200沿所述卫生间外墙002的内侧横向布置,Y向排水通道 300沿所述卫生间背墙001的外侧/背侧纵向布置,而关联的排水管线包括布置在一体化厨卫管井100内的立管和布置在X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内的横管组成。
其中,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的排水口分别连通所述一体化厨卫管井100内的排水立管,且沿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长度方向分别布置并连通相应的卫生间用水器具400,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包括但不限于淋浴盒410、浴缸420、远端洗手盆430、背排式马桶440、干区地漏和近端洗手盆中的至少两种。
该适用于U型卫生间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以浴缸420、淋浴盒410下的,X向排水通道200和马桶背墙的Y向排水通道300,实现纵横两个方向在楼板上向外转角处一体化厨卫管井100排放。使用户可轻松实现适应向I、 L卫生间的转变,同时预留必要的扩展排水口,以满足住户对厨卫阶段性调整的需求。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一体化厨卫管井100为一位于所述卫生间背墙001与卫生间外墙002外转角位置的长方形通高空间,卫生间背墙001的外转角位置。该一体化厨卫管井100包括分别竖向布置于所述长方形通高空间内的排水立管和下凹形成于所述长方形通高空间底部楼面的沉箱150。
具体地,竖向固定设置在一体化厨卫管井100内的所述排水立管包括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通气立管12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均安装在固定在管井墙上。且在该卫生间背墙001与卫生间外墙002外转角位置设置厨房台面003,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通气立管12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穿过所述厨房台面003布置。
其中,所述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 围绕所述卫生间通气立管120等距间隔排布,且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通气立管12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三管在水平面上整体呈L型布置。
作为其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一体化厨卫管井100如由一长0.6*宽 0.4*高2.8米(及住宅层高)的长方形通高空间组成,三管在平面上呈L型分布。三管中心距离L4为-0.28米,三管中心距沉箱边缘L3均为0.11米。此外,所述和厨房废水立管140平行于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布置,两管中心间距L4为0.18 米,管中心距沉箱边缘L3为0.11米。
该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中的所有立管如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通气立管12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均位于卫生间用水器具400和厨房用水器具可以最短的排水路径接入的转角处,适用于多种用水器具的布置组合。且同时利用管井底部形成的沉箱150,整合空间同时解决P 型存水弯、二次排水、各接口监测检修更换的问题。
此外,特别地,一体化厨卫管井100内的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通气立管12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各排水立管均尽量靠管井墙设置,边缘包裹隔音棉和覆盖饰面。
目前随着厨卫设备的改进,现有几乎所有的用水器具都自带存水弯或自闭阀防臭,传统的每一排水口配一个存水弯已无必要,反而容易增加堵塞的可能。因此,经一个总P型存水弯接入废水立管防臭的时机已经成熟。如图10和图11 所示,在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的下端均设置一个总P型存水弯,防止排水立管废气倒灌。
具体地,在所述卫生间废水立管130的下端接口设置卫生间P型存水弯131 和卫生间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32,通过卫生间P型存水弯131和卫生间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32经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和所述Y向排水通道300连接卫生间用水器具400,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为淋浴盒410、浴缸420、远端洗手盆430、背排式马桶440、干区地漏和近端洗手盆中的多种。卫生间用水器具400产生的废水分别通过X向排水通道200和所述Y向排水通道300流至卫生间废水立管 130排出。且为适应卫生间未来新增排水功能需要,在卫生间P型存水弯131前设置卫生间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32的设置,以便未来扩展接口,扩大了其适用性。
此外,在所述厨房废水立管140的下端接口设置厨房P型存水弯141和厨房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42,通过厨房P型存水弯141和厨房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42 经管道连接厨房用水器具,厨房用水器具包括厨房洗菜盆、厨房地漏、洗衣机等,厨房洗菜盆、厨房地漏、洗衣机产生的废水经管道通过厨房立体四通标准接口 142和厨房P型存水弯141流至厨房废水立管140排出,防止废水立管的废气倒流。且为适应厨房未来新增排水功能需要,在厨房P型存水弯141前设置厨房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42的设置,以便未来扩展接口,扩大了其适用性。
同理,厨房用水器具如厨房洗菜盆、厨房地漏、洗衣机等的排水横管起点的排水口中心标高为0.025+Lx(2.5~50%坡度)(L为各用水器具排水口中心到厨房 P型存水弯141的水平距离)。
在该卫生间排水系统中,除卫生间P型存水弯131和厨房P型存水弯141 以外的所有其他的排水管线均可在楼面上设置,只须为P型存水设置沉箱150,无需整个卫生间做沉箱设计,仅在卫生间背侧的厨房管井处设沉箱150。且该管井沉箱无需填埋,可节省空间,降低造价,便于及时发现渗漏及检修。
如图10、图11和图15所示,所述沉箱150位于距离卫生间楼面-0.2米至-0.5 米高位置,分割本层和下层空间,供排水立管固定于沉箱底部并穿越楼层。且在所述沉箱150的底部设置有沉箱二次排水地漏151,所述沉箱二次排水地漏151 为埋设于排水沉箱底部的带自闭功能的地漏、用于排除故障渗漏或检修时产生的废水,也防止卫生间废水立管的废气倒流。
作为其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沉箱150的长L1为0.6米、宽L2为 0.4米、高L5为0.2米,也就是说沉箱150底部位于距离卫生间楼面-0.2米高位置。沉箱150内连通排水横管的卫生间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32和厨房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42的中心标高距楼面的高度L6为0.25米。
为防止污水废水隐形泄漏、便于检修,避免对结构的破坏,如图12、图13 和图14所示,除沉箱二次地漏151外,所有排水管线均明装设置,不埋设于楼面或墙体内。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的排水管线均采用明装设置的排水横管结构,该排水横管结构主要包括:卫生间污水排水横管及其接口,卫生间废水排水横管及其立体四通标准接口、P型存水弯,厨房废水排水横管及其立体四通标准接口、P型存水弯以及沉箱二次排水地漏。
具体地,如沿X向排水通道200铺设的第一横向排水管210远端的第二横向排水管220及其接口,沿Y向排水通道300铺设的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 和第二横向排水管220及其接口,以及相应的排水横管构成的排水管线均采用明装、美观敷设,安装、检修都不会破坏厨卫的墙、地面防水层,如有漏水可及时发现,不破坏防水层、面层即可快速检修。
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主要包括沿所述卫生间外墙002布置的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远端的第二横向排水管220;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近端连通所述排水立管中的卫生间废水立管130,且通过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第二横向排水管220上的接口连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
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第二横向排水管220呈串联布置,均布置于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的底部,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为远端洗手盆430、浴缸420、淋浴盒410、干区地漏等,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第二横向排水管220隐藏设置在远端洗手盆430、浴缸420、淋浴盒410下方,形成X向排水通道200,用于将远端洗手盆430、浴缸420、淋浴盒410、干区地漏等的排水口到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并以卫生间P型存水弯131防止废水立管废气倒流。
为确保远端洗手盆430、浴缸420、淋浴盒410、干区地漏等的排水效率,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第二横向排水管220自起点的排水口呈2.5-50%的坡度倾斜向下布置。也就是说,各洁具排水横管起点的排水口中心标高为0.025+Lx (2.5~50%坡度)(L为各洁具排水口中心到卫生间P型存水弯131的水平距离)。此外,在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第二横向排水管220的转弯处或者三通、四通处,均设置检修口,便于堵塞时清通。
具体地,所述Y向排水通道300主要包括沿所述卫生间背墙001布置的第一纵向排水管310和第二纵向排水管320;其中,所述第一纵向排水管310和所述第二纵向排水管320的近端分别连通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卫生间污水立管 110,远端连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
作为其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纵向排水管310和所述第二纵向排水管320沿其长度方向分别通过若干穿设所述卫生间背墙001横向布置的排水横管连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且各所述排水横管自起点的排水口呈 2.5-50%的坡度倾斜向下布置。
具体地,第一纵向排水管310上横向布置的所述排水横管包括连接淋浴盒 410的淋浴排水横管311、连接卫生间干区地面的干区地漏排水横管312以及连接近端洗手台的近端洗手盆排水横管313(如有),淋浴排水横管311、干区地漏排水横管312以及近端洗手盆排水横管313一端的排水口均倾斜向下布置并通过二通或三通接头连通所述第一纵向排水管310。所述第二纵向排水管320上的排水横管为连接背排式马桶440的背排马桶排污横管321,所述背排马桶排污横管 321一端的排污口倾斜向下布置并通过两通转接头连通所述第二纵向排水管320 的端部。
所述背排马桶排污横管321及其两端的接口连接背排式马桶440的背排水出口到第二纵向排水管320,然后经第二纵向排水管320连接到卫生间污水立管 110。通常背排式马桶440的背排水出口中心距楼面0.18米,背排式马桶440的背排水口中心以向卫生间污水立管110接口排水,排水坡度为2.5%~50%的,污水立管接口中心标高为0.18-Lx(2.5%~50%)(L为马桶背排水口中心至卫生间污水立管(110)接口中心的水平距离)。
此外,在第一纵向排水管310、第二纵向排水管320、淋浴排水横管311、干区地漏排水横管312、近端洗手盆排水横管313以及背排马桶排污横管321的转弯处或者三通、四通处,均设置检修口,便于堵塞时清通。
实施例二
如图1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I型卫生间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同样包括一体化厨卫管井100、X 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一体化厨卫管井100设置于卫生间背墙 001与卫生间外墙002的外转角位置,X向排水通道200沿所述卫生间外墙002 的内侧横向布置,以及Y向排水通道300沿所述卫生间背墙001的外侧/背侧纵向布置。
具体地,如图16所示,卫生间内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包括沿卫生间背墙001依次布置的浴缸420或淋浴盒410、背排式马桶440和近端洗手盆450,整体呈I字型排布,形成I型卫生间。浴缸420或淋浴盒410通过第一横向排水管210连接至卫生间废水立管130,背排式马桶440通过背排马桶排污横管321 和第二纵向排水管320连接至卫生间污水立管110,以及近端洗手盆450通过近端洗手盆排水横管313和第一纵向排水管310连接至卫生间废水立管130。
实施例三
如图17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L型卫生间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同样包括一体化厨卫管井100、X 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一体化厨卫管井100设置于卫生间背墙001与卫生间外墙002的外转角位置,X向排水通道200沿所述卫生间外墙002 的内侧横向布置,以及Y向排水通道300沿所述卫生间背墙001的外侧/背侧纵向布置。
具体地,如图17所示,卫生间内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包括沿卫生间背墙001和卫生间外墙002转角处依次布置的远端洗手盆430、浴缸420或淋浴盒410和背排式马桶440,整体呈L字型排布,形成L型卫生间。远端洗手盆 430和浴缸420或淋浴盒410通过第一横向排水管210连接至卫生间废水立管 130,背排式马桶440通过背排马桶排污横管321和第二纵向排水管320连接至卫生间污水立管110。
实施例四
如图1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化模式为纵向布置的一体化厨卫管井100,所述一体化厨卫管井100 内同样包括竖向间隔布置的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通气立管12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通气立管12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整体呈T型布置。所述的纵向布置是指相对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横向布置的一体化厨卫管井100而言,不同时的是其长度小于其宽度,而高度不变。
具体地,如图18所示,该的纵向布置的所述沉箱150的长L1为0.4米、宽L2为0.6米、高L5为0.2米,也就是说沉箱150底部位于距离卫生间楼面-0.2 米高位置。沉箱150内连通排水横管的卫生间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32和厨房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42的中心标高距楼面的高度L6为0.25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通过建立X、Y两个方向的排水通道,可适应多种厨卫布置组合,并以厨卫管井沉箱代替整个卫生间沉箱节省空间;明装排水管线便于监测检修更换,达成住宅厨卫功能完善可变、施工可靠、保持干爽洁净、不扰邻快捷检修目的,将极大提高住宅厨卫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卫生间背墙(001)与卫生间外墙(002)外转角位置的一体化厨卫管井(100)、沿所述卫生间外墙(002)横向布置的X向排水通道(200)以及沿所述卫生间背墙(001)纵向布置的Y向排水通道(300);
其中,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的排水口分别连通所述一体化厨卫管井(100)内的排水立管,且沿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长度方向分别布置并连通相应的卫生间用水器具(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厨卫管井(100)为一位于所述卫生间背墙(001)与卫生间外墙(002)外转角位置的长方形通高空间,其包括分别竖向布置于所述长方形通高空间内的排水立管和下凹形成于所述长方形通高空间底部楼面的沉箱(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立管包括整体呈L型或T型布置的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通气立管(12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
其中,所述卫生间污水立管(110)、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厨房废水立管(140)围绕所述卫生间通气立管(120)间隔排布,且距相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的排水路径最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间废水立管(130)的下端依次通过卫生间P型存水弯(131)和卫生间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32)经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和所述Y向排水通道(300)连接卫生间用水器具(400);以及所述厨房废水立管(140)的下端依次通过厨房P型存水弯(141)和厨房立体四通标准接口(142)经管道连接厨房用水器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150)位于距离卫生间楼面-0.2米至-0.5米高位置,且其底部设置有带自闭功能的沉箱二次排水地漏(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和Y向排水通道(300)的排水管线均采用明装设置,且于其转弯处、三通接口处和/或四通标准接口处均设置检修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排水通道(200)包括沿所述卫生间外墙(002)布置的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远端的第二横向排水管(220);
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近端连通所述排水立管中的卫生间废水立管(130),且通过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第二横向排水管(220)上的接口连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第二横向排水管(220)布置于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210)和第二横向排水管(220)自起点的排水口呈2.5-50%的坡度倾斜向下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排水通道(300)包括沿所述卫生间背墙(001)布置的第一纵向排水管(310)和第二纵向排水管(320);
其中,所述第一纵向排水管(310)和所述第二纵向排水管(320)的近端分别连通卫生间废水立管(130)和卫生间污水立管(110),远端连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排水管(310)和所述第二纵向排水管(320)沿其长度方向分别通过若干穿设所述卫生间背墙(001)横向布置的排水横管连接对应的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且各所述排水横管自起点的排水口呈2.5-50%的坡度倾斜向下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间用水器具(400)包括但不限于淋浴盒(410)、浴缸(420)、远端洗手盆(430)、背排式马桶(440)、干区地漏和近端洗手盆中的至少两种,且整体于所述卫生间内呈I型、L型或U型布置。
CN202220312602.0U 2022-02-16 2022-02-16 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Active CN217078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2602.0U CN217078979U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2602.0U CN217078979U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8979U true CN217078979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4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12602.0U Active CN217078979U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8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5770B (zh) 一种用于卫生间的侧立式中水储水及处理回用系统
KR100967788B1 (ko) 욕실 플로어 레벨 업 및 층상 배관의 설치가 가능한 욕실실시공법
CN217078979U (zh) 一体化厨卫管井沉箱关联排水系统
CN206418805U (zh) 建筑物卫生间及其排水系统
CN204298905U (zh) 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装置
CN213391362U (zh) 一种卫生高效的厨卫排水系统
KR20110047103A (ko) 이중배관을 포함한 욕실의 배관 시스템
KR20090091637A (ko) 배관 구조
CN101881039B (zh) 节水型室内排水系统
CN112431281A (zh) 一种卫生间旧房改造排水系统
CN215406339U (zh) 一种卫生间同层给排水结构
CN201598683U (zh) 一种建筑同层排水清污分流安装系统
KR101236143B1 (ko) 층상 배수장치 및 공법
CN111021485A (zh) 一种卫生间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113622486B (zh) 一种背检式卫生间给排水结构
CN113775002B (zh) 一种酒店卫生间给排水系统
CN215166175U (zh) 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道系统及同层排水卫生间
CN217517796U (zh) 一种用于公寓的小面宽厨卫集成组合
CN216075365U (zh) 一种酒店卫生间下排外检结构
CN210975984U (zh) 一种建筑同层排水系统
CN213114894U (zh) 一种住宅卫生间的同层排水结构
CN217027359U (zh) 一种卫生间旧房改造排水系统
CN216810197U (zh) 一种集成式组合地漏及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
CN217537284U (zh) 一种适用于租赁公寓的小面宽全明厨卫组合
CN218508571U (zh) 一种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