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8628U - 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8628U
CN217078628U CN202220989872.5U CN202220989872U CN217078628U CN 217078628 U CN217078628 U CN 217078628U CN 202220989872 U CN202220989872 U CN 202220989872U CN 217078628 U CN217078628 U CN 217078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blocking
trash
water storage
collec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898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留军
林聪�
陈祥杰
苏建华
李兆富
焦维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Veterans Shand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Veterans Shand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Veterans Shand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898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8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8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8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属于水利工程领域,用于河道清理,其包括储水槽,储水槽在两侧护坡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与两侧护坡之间的河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内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连接有浮球,浮球位于储水槽内;在相邻的收集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绳串联有若干拦污结构,所述拦污结构包括拦污箱、拦污块,拦污块位于相邻的拦污箱之间,且拦污块与相邻的拦污箱贴合;所述拦污箱在迎水面设置有排水孔,在背水面设置有开口;所述拦污块在迎水面设置有贯通孔,在拦污块的两侧设置有与拦污箱贴合的弧形凹槽。鉴于上述技术方案,其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部位以及坡面位置的垃圾进行同时收集,减少垃圾堆积,提高垃圾收集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
背景技术
在水利施工中,为了防止边坡受到水流的冲击,一般需要在坡面上通过铺砌等手段修建护坡。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而在河道内随着时间的增加,会存有垃圾并随水流进行移动,容易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理。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包括位于河道两侧的边坡,两个边坡之间设置有浮动于河道上的浮栏组件,浮栏组件包括栏杆、连接栏杆端部和边坡的限位件,限位件限制栏杆的活动距离,即通过设置浮栏组件,其中栏杆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能够对河道内漂浮的垃圾起到阻隔作用,减少垃圾进一步地扩散便于后期清洁人员对垃圾进行清理,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设置的栏杆为直线型结构,只能够对河道的中间部位进行收集,河道坡面位置易发生收集遗漏,并且河道中的垃圾会在浮栏组件处逐渐堆积,在水流的冲击下垃圾会流过浮栏组件,对河道造成污染。
因此,如何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部位和坡面位置的垃圾同时进行收集,减少垃圾堆积,提高垃圾收集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部位以及坡面位置的垃圾进行同时收集,减少垃圾堆积,提高垃圾收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包括位于河道两侧护坡上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在两侧护坡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与两侧护坡之间的河道连通,所述储水槽内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连接有浮球,浮球位于储水槽内;在相邻的收集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绳串联有若干拦污结构,所述拦污结构包括拦污箱、拦污块,拦污块位于相邻的拦污箱之间,且拦污块与相邻的拦污箱贴合;所述拦污箱在迎水面设置有排水孔,在背水面设置有开口;所述拦污块在迎水面设置有贯通孔,在拦污块的两侧设置有与拦污箱贴合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箱朝向护坡的一端位于储水槽中,收集箱在位于储水槽的一端通过侧面的滑动结构与储水槽的侧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动结构包括连接轴、滑轮、滑槽,其中所述连接轴在收集箱的两侧对称设置,且连接轴的一端与收集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具有滑轮,滑轮通过连接轴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滑槽对应设置,滑轮被限位于滑槽内滑动,所述滑槽位于储水槽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浮球通过顶部的连接杆与收集箱固定连接,收集箱的底面固定有浮块。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水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收集箱的宽度,所述储水槽的长度等于所述护坡的宽度。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水槽底部的高度小于河道底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浮球与储水槽之间留有不影响浮球运动的间隙。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拦污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两端穿过拦污箱、拦污块后分别与所述护坡上的收集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绳与第一连接绳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第二连接绳与所述第一连接绳处于同一安装平面。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水槽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储水槽的封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储水槽与河道相通,使河道内的水能够进入到储水槽内,进而使储水槽内的水位与河道内的水位同步上升或下降,储水槽内的水位在上升或下降时,会使其内的浮球上浮或下降,而浮球在上浮或下降时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收集箱在护坡上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从而实现收集箱能够随着河道内的水位在护坡上同步滑动,对河道的坡面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收集;同时在成对设置的收集箱之间还设置有拦污结构,而拦污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拦污箱和拦污块,拦污箱和拦污块在第一连接绳的穿设固定作用下,能够固定在成对设置的收集箱之间,在河道内的水流冲击下,拦污结构会朝向顺水流的方向弯曲,从而在逆水流的一侧形成拦污区域,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拦污箱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收集,拦污块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避免垃圾进入到下游河道中,而当拦污结构在水流的冲击下朝向顺水流的一侧弯曲时,由于拦污箱的一侧是卡入在拦污块的弧形凹槽内的,拦污箱能够更好地在拦污块内活动,实现拦污结构的整体弯曲,避免拦污箱与拦污块之间产生缝隙,防止河道中的垃圾通过缝隙进入到下游河道中,能够更好地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并且当水流冲击拦污块时,水流会通过拦污块内的贯通孔流过,能够降低水流对拦污块的整体冲击力,使拦污块能够更好地对垃圾进行阻挡,从而实现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和坡面位置的垃圾同时进行收集,减少垃圾堆积,提高垃圾收集效率,提高河道的清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及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箱、浮球、储水槽及护坡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拦污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拦污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拦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箱与第一连接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箱与第二连接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拦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箱与储水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绳、第二连接绳的连接结构及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拦污箱中第一连接绳、第二连接绳、第三连接绳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封盖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00、储水槽;200、收集箱;201、浮块;300、浮球;301、连接杆;400、拦污结构;401、第一连接绳;402、拦污箱;403、拦污块;404、开口;405、排水孔;406、贯通孔;407、弧形凹槽;408、圆形孔洞;409、进水口;410、第一卡扣结构;411、第一自锁钩;412、第一挂轴;413、直线形孔;414、弧线形孔;415、第二连接绳;416、第二卡扣结构;417、第二自锁钩;418、第二挂轴;419、第三连接绳;500、护坡;600、滑动结构;601、连接轴;602、滑轮;603、滑槽;700、封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在进行详细说明的段落中所涉及到的方位名词,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照附图所展示的视觉方位理解本申请所记载的技术方案。除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外,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包括在河道两侧护坡500上设置的储水槽100,储水槽100在护坡500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所述储水槽100内放置有收集箱200的一端,收集箱200位于储水槽100的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浮球300,所述浮球300位于储水槽100内部。所述收集箱200的两侧与储水槽100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收集箱200在护坡500的两侧对称设置,相邻收集箱200之间设置有拦污结构400。
所述拦污结构400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侧收集箱200的第一连接绳401,第一连接绳401上串联有若干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拦污块403在相邻的拦污箱402之间且与拦污箱402卡接贴合。所述拦污箱402在背水方向上设置有开口404,在迎水面上设置有若干连通开口404的排水孔405;所述拦污块403内设置有供水流通过的贯通孔406,贯通孔406的延伸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所述拦污块403在与拦污箱402的卡接贴合面处设置有弧形凹槽407,弧形凹槽407与拦污箱402卡接。
由于储水槽100与两侧护坡500之间的河道连通,因此使得河道内的水体能够进入到储水槽100中,进而使得储水槽100内的水位与河道内的水位同步上升或下降。当储水槽100内的水位上升或下降时,会使其内部的浮球300同步上升或下降,而浮球300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收集箱200在储水槽100内沿内壁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收集箱200随河道内的水位在水槽100内的同步滑动,能够对河道坡面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收集。同时,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之间还设置有拦污结构400,而拦污结构40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拦污箱402、拦污块403,拦污箱402、拦污块403在第一连接绳401的穿设固定下,能够固定在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之间,在河道水流的冲击作用下,上述组件构成的拦污结构400会向水流流动的方向弯曲,从而在逆向水流的一侧形成拦污区域,以对河道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拦污箱402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收集,拦污块403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避免垃圾进入到下游河道中,而当拦污结构400在水流的冲击下朝向顺水流的一侧弯曲时,由于拦污箱402的一侧是卡入在拦污块403的弧形凹槽407内的,拦污箱402能够更好地在拦污块403内活动,实现拦污结构400的整体弯曲,避免拦污箱402与拦污块403之间产生缝隙,防止河道中的垃圾通过缝隙进入到下游河道中,能够更好地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并且当水流冲击拦污块403时,水流会通过拦污块403内的贯通孔流过,能够降低水流对拦污块403的整体冲击力,使拦污块403能够更好地对垃圾进行阻挡,从而实现能够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和坡面位置的垃圾同时进行收集,减少垃圾堆积,提高垃圾收集效率,提高河道的清洁性。
可选地,收集箱200的侧面上设置有圆形孔洞408,且收集箱200朝向逆水流的一侧设有进水口409。这样,河道内的坡面位置的垃圾能够从逆水流的一侧通过进水口409进入到收集箱200内,进行垃圾收集,而收集箱200侧面上的圆形孔洞408能够使进入到收集箱200内的水流排出到顺水流的一侧,有利于提高水流的流动通畅性,从而避免垃圾进入到收集箱200内后在水流的冲击下回流到进水口409处,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
可选地,第一连接绳401的两端通过第一卡扣结构410分别与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固定连接。这样,便于将第一连接绳401的两端安装固定在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上,结构简单易操作和使用,方便快捷。
可选地,拦污箱402的两端设置为弧形结构。这样,能够使拦污箱402的两侧更好地卡入到拦污块403上的弧形凹槽407内,从而使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在水流的冲击下,能够更好地使拦污结构400的整体结构活动弯曲,对河道内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
可选地,第一卡扣结构410包括:第一自锁钩411和第一挂轴412。第一自锁钩411设置于第一连接绳401的两端上,第一挂轴412凸出设置于收集箱200朝向第一连接绳401的侧面上。这样,能够使第一卡扣结构410的整体结构更加地完整,从而通过第一自锁钩411挂在凸出收集箱200的侧面设置的第一挂轴412上,将第一连接绳401的两端与收集箱200进行连接固定,能够使拦污结构400更好地固定在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之间,拆卸和安装方便快捷,易于实现。
结合图9所示,可选地,贯通孔406设有多个,且包括直线形孔413和弧线形孔414,直线形孔413设置于拦污块403的中间位置,弧线形孔414设置于直线形孔413的两侧,直线形孔413和弧线形孔414在拦污块403上均自上而下呈直线形排布。这样,当河道内的水流冲击拦污块403时,水流会从逆水流的一侧分别进入到直线形孔413和弧线形孔414内,然后再排入到顺水流的一侧,从而能够提高水流的流动通畅性,使拦污块403能够更好地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阻挡,提高对垃圾的收集效率。
可以理解地,护坡500的长度方向是指护坡500沿水流流动的方向延伸的方向,而护坡500的宽度方向是指护坡500的斜坡上与护坡50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结合图10-12所示,可选地,收集箱200朝向护坡500的一侧部分位于储水槽100内,收集箱200位于储水槽100内的部分相对的两侧面通过滑动结构600与储水槽10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且收集箱200朝向储水槽100的一侧面与浮球300固定连接。这样,利用水的浮力使浮球300在储水槽100内进行上浮或下降,带动与浮球300固定连接的收集箱200在护坡500上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实现收集箱200会随着河道内的水位同步向上或向下移动,对护坡500的坡面位置的垃圾进行收集,同时收集箱200位于储水槽100内的部分的两侧面通过滑动结构600与储水槽10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能够使收集箱200在护坡500上更好地移动,进而对护坡500的坡面位置的垃圾进行收集,有利于提高对垃圾的收集效率。
可选地,滑动结构600包括:连接轴601、滑轮602和滑槽603。连接轴601关于收集箱200对称设置在其两侧,且连接轴601的一端与收集箱200的侧面固定连接;滑轮602设置于连接轴601的另一端上,且滑轮602通过连接轴承与连接轴601转动连接;滑槽603与滑轮602对应设置,且位于储水槽100的侧壁上,滑轮602可适配的限定在滑槽603内滑动。这样,浮球300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带动收集箱200滑动的过程中,滑轮602能够在滑槽603内转动并向上移动,滑槽603会对滑轮602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对收集箱200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收集箱200在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同时还能够降低收集箱200的滑动阻力,从而使收集箱200能够更好的在护坡500上滑动,对坡面位置的垃圾进行收集。
可选地,滑槽603倾斜设置,且滑槽603的倾斜角度与护坡500的斜坡的倾斜角度相同。这样,通过滑槽603和与其对应设置的滑轮602相互配合,既能够将收集箱200更好地固定在储水槽100内,又能够使收集箱200的底部与河道内的水面保持平行,从而有利于对河道内的坡面位置漂浮的垃圾进行收集。
可选地,浮球300的顶部通过连接杆301与收集箱200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收集箱200的底部设置有浮块201。这样,通过连接杆301能够将收集箱200与浮球300之间进行更好地连接固定,从而使浮球300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浮时,能够更好地带动收集箱200进行向上滑动,使收集箱200能够随着河道内的水位上涨同步向上滑动,进而对护坡500的坡面位置的垃圾进行收集,有利于提高对垃圾的收集效率,同时在浮球300上浮带动收集箱200向上滑动的过程中,会对收集箱200施加向上的推力,而收集箱200底部的浮块201也会在水浮力的作用下,对收集箱200施加向上的推力,从而能够使收集箱200在护坡500上滑动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避免收集箱200发生偏移。
可选地,连接杆301的两端分别与收集箱200和浮球300螺纹连接。这样,浮球300能够通过连接杆301与收集箱200进行硬性连接,从而能够在浮球300上浮时,通过连接杆301带动收集箱200在护坡500的斜坡上滑动,能够避免浮球300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浮时,在储水槽100内晃动,从而提高浮球300上浮的稳定性,使收集箱200能够平稳地滑动。
可选地,储水槽100的宽度大于收集箱200的宽度,且储水槽100的长度等于护坡500的宽度。这样,能够使储水槽100内具有足够的储水空间,便于浮球300在水浮力的作用下,更好地随着储水槽100内的水位同步上浮或下降,进而通过连接杆301带动收集箱200在护坡500上滑动。
可选地,储水槽100底部的高度小于河道底部的高度。这样,能够在储水槽100的底部形成蓄水凹槽,保证储水槽100的底部始终存有少量的水,从而使浮球300的底部漂浮在水面上,避免浮球300的底部落在储水槽100的底部上,对河道内的水进入储水槽100时造成阻碍,有利于提高河道内的水进入到储水槽100内的效率,从而使浮球300在水浮力的作用下更好地浮动。
可选地,浮球300的外侧面与储水槽100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能够避免储水槽100的内侧壁与浮球300的上浮或下降造成阻碍,从而使浮球300能够更好地在储水槽100内进行上浮或下降。
可选地,拦污结构400还包括:第二连接绳415。第二连接绳415穿过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且其两端分别与护坡500上的收集箱200固定连接。这样,通过第二连接绳415穿过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并将第二连接绳415的两端与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固定连接,能够将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固定在河道的中间位置,使拦污箱402能够对河道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使拦污块403能够对河道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防止垃圾进入到下游河道中,并且第二连接绳415能够和第一连接绳401相互配合,对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进行穿设固定,有利于提高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第二连接绳415的两端通过第二卡扣结构416分别与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固定连接。这样,便于将第二连接绳415的两端通过第二卡扣结构416安装固定在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上,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可选地,第二卡扣结构416包括:第二自锁钩417和第二挂轴418。第二自锁钩417设置于第二连接绳415的两端上,第二挂轴418凸出设置于收集箱200朝向第二连接绳415的侧面上。这样,能够第二卡扣结构416的整体结构更加地完整,从而能够通过第二卡扣结构416上的第二自锁钩417挂在凸出收集箱200的侧面设置的第二挂轴418上,将第二连接绳415的两端与收集箱200进行连接固定,使拦污结构400能够更好地固定在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之间,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
可选地,第二卡扣结构416与第一卡扣结构410位于同一安装平面上,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这样,第二卡扣结构416和第二卡扣结构416能够相互配合,使拦污结构400能够更好地固定在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之间,提高拦污结构400的整体稳定性,进而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
可选地,第二连接绳415与第一连接绳401之间具有间隔,且第二连接绳415与第一连接绳401位于同一安装平面上。这样,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绳415和第一连接绳401相互配合,进一步地提高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使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能够更好地位于河道内的水面上,进而对河道内中间位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提高对垃圾的阻挡和收集效率。
可以理解地,第一连接绳401和第二连接绳415可竖向排布,第一连接绳401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的上部,第二连接绳415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的下部,或第一连接绳401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的下部,第二连接绳415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的上部;第一连接绳401和第二连接绳415也可横向排布,第一连接绳401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朝向顺水流的一侧,第二连接绳415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朝向逆水流的一侧,或第一连接绳401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朝向逆水流的一侧,第二连接绳415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朝向顺水流的一侧。
可选地,第二连接绳415和第一连接绳401均为迪尼玛绳。这样,迪尼玛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够漂浮于水面,而且耐腐蚀,耐酸碱,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不仅有高模量,而且柔软,有较长的挠曲寿命。
结合图13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拦污结构400还包括:第三连接绳419。第三连接绳419与第一连接绳401、第二连接绳415呈三角形排布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上,且第三连接绳419的两端分别与护坡500上的收集箱200固定连接。这样,通过将第一连接绳401、第二连接绳415和第三连接绳419呈三角形排布并穿设在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上,能够使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成对设置的收集箱200之间,提高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的抗水冲击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拦污箱402和拦污块403能够更好地对河道内的中间位置漂浮的垃圾进行阻挡和收集。
结合图14所示,可选地,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还包括:封盖板700。封盖板700活动设置于储水槽100的顶部,用于打开或关闭储水槽100的顶部。这样,便于通过封盖板700打开储水槽100的顶部,然后对浮球300进行安装和维护,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浮球300的使用寿命,节省投入成本,同时还能够通过封盖板700对储水槽100的顶部进行封堵,避免在浮球300在上浮的过程中脱离储水槽100。
最后,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包括位于河道两侧护坡(500)上的储水槽(100),所述储水槽(100)在两侧护坡(50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与两侧护坡(500)之间的河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100)内放置有收集箱(200),收集箱(200)连接有浮球(300),浮球(300)位于储水槽(100)内;在相邻的收集箱(20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绳(401)串联有若干拦污结构(400),所述拦污结构(400)包括拦污箱(402)、拦污块(403),拦污块(403)位于相邻的拦污箱(402)之间,且拦污块(403)与相邻的拦污箱(402)贴合;所述拦污箱(402)在迎水面设置有排水孔(405),在背水面设置有开口(404);所述拦污块(403)在迎水面设置有贯通孔(406),在拦污块(403)的两侧设置有与拦污箱(402)贴合的弧形凹槽(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00)朝向护坡(500)的一端位于储水槽(100)中,收集箱(200)在位于储水槽(100)的一端通过侧面的滑动结构(600)与储水槽(100)的侧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600)包括连接轴(601)、滑轮(602)、滑槽(603),其中所述连接轴(601)在收集箱(200)的两侧对称设置,且连接轴(601)的一端与收集箱(20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601)的另一端具有滑轮(602),滑轮(602)通过连接轴承与连接轴(601)转动连接;所述滑轮(602)与滑槽(603)对应设置,滑轮(602)被限位于滑槽(603)内滑动,所述滑槽(603)位于储水槽(100)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300)通过顶部的连接杆(301)与收集箱(200)固定连接,收集箱(200)的底面固定有浮块(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100)的宽度大于所述收集箱(200)的宽度,所述储水槽(100)的长度等于所述护坡(500)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100)底部的高度小于河道底部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300)与储水槽(100)之间留有不影响浮球(300)运动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结构(400)还包括第二连接绳(415),所述第二连接绳(415)的两端穿过拦污箱(402)、拦污块(403)后分别与所述护坡(500)上的收集箱(20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绳(415)与第一连接绳(401)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第二连接绳(415)与所述第一连接绳(401)处于同一安装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100)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储水槽(100)的封盖板(700)。
CN202220989872.5U 2022-04-24 2022-04-24 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 Active CN217078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9872.5U CN217078628U (zh) 2022-04-24 2022-04-24 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9872.5U CN217078628U (zh) 2022-04-24 2022-04-24 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8628U true CN217078628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89872.5U Active CN217078628U (zh) 2022-04-24 2022-04-24 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8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59695U (zh) 河道水面垃圾拦污栅
CN111101486B (zh) 山区多沙河流中小型堰坝挡水闸门
CN217078628U (zh) 用于护坡的浮动式收集组件
CN112049082B (zh) 一种自动清理漂浮物的拦水坝
CN212077864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农业灌溉水渠
CN217378804U (zh) 一种具有排漂功能的溢流坝
CN210797432U (zh) 水利河道护坡
CN215052778U (zh) 一种水利工程进水口水力集清漂浮物网栅
CN21177296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涵洞结构
CN203188347U (zh) 不收固体污染物的污水收集井
CN21177332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河道的直立式挡墙
KR20110031515A (ko) 복합 조지식 파력발전 장치
CN220767893U (zh) 一种河道景观护岸结构
CN21655178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
CN210049197U (zh) 一种具有二次预防水土流失功能的护坡结构
CN212742436U (zh) 一种可收集漂浮垃圾的城市河道档水堰
CN217733945U (zh) 河道拦挡清污装置
CN214939823U (zh) 柔性生态控藻浮坝
CN111088810A (zh) 一种用于静水流域中的砂性土围堰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5577088U (zh) 一种污水流量可控及拦渣防倒灌截流井
CN219646781U (zh) 一种w型自动沉砂拦渣结构
CN21400572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
CN214245621U (zh) 一种水利泄洪道
CN220414165U (zh) 一种水利水电进水口布置结构
CN216948209U (zh) 一种具有自我清洁能力的排水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