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4593U -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4593U
CN217074593U CN202220807838.1U CN202220807838U CN217074593U CN 217074593 U CN217074593 U CN 217074593U CN 202220807838 U CN202220807838 U CN 202220807838U CN 217074593 U CN217074593 U CN 217074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supporting seat
scooter
buck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078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修江
胡立学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Zhuoyu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Zhuoyu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Zhuoyu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Zhuoyu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078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4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4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4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包括踏板、后轮、鞍座组件,后轮与踏板的后端相连接,踏板的后端还设置有支撑架,鞍座组件设置于支撑架上并位于后轮的上方,鞍座组件上设置有折叠升降机构。鞍座组件设置在踏板后端的支撑架上,能够平衡滑板车前后端的重量,使得未使用状态下的滑板车的重心能够向中心靠近,从而提升滑板车停靠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不会占用踏板的空间,提升使用体验;第三,提升了骑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系数。此外,鞍座组件上设置的折叠升降机构能够让人们根据自身的身高对鞍座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滑板车在安装鞍座时,大多为在车体踏板中心偏后的位置安装一个类似自行车的鞍座,这样会占据踏板位置,减少了人们的脚可供放置的空间,骑行者若长时间乘坐其上,骑行体验并不舒服。另外,在骑行过程中人们一般身体会稍向前倾,而电动滑板车本身的结构重心也在前侧,稍有不甚(如路面不平整等)容易发生危险,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电动滑板车使用时脚可供放置的空间小、骑行体验不舒适、电动滑板车骑行时重心靠前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包括踏板、后轮、鞍座组件,所述后轮与踏板的后端相连接,所述踏板的后端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鞍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后轮的上方,所述鞍座组件上设置有折叠升降机构。
踏板、后轮、鞍座组件相互配合,用于供使用者乘坐以及骑行。而鞍座组件设置在踏板后端的支撑架上,一方面在滑板车未使用时,能够平衡滑板车前后端的重量,使得未使用状态下的滑板车的重心能够向中心靠近,而不是如现有的滑板车一般重心前倾,从而提升滑板车停靠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这样设置的鞍座组件不会占用踏板的空间,从而让使用者的脚站在踏板上时具有更加宽广的使用面积,提升使用体验;第三,当使用者坐在鞍座组件上时,人的身体位于滑板车中心偏后的位置,而人们骑行过程中身体又会向前倾斜,从而使得骑行过程中使用者以及滑板车的整体重心依旧能够向中心靠近,提升了骑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系数。此外,鞍座组件上设置的折叠升降机构能够让人们根据自身的身高对鞍座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所述鞍座组件还包括坐垫、上支撑座、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坐垫的底部连接,所述下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折叠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支撑座、下支撑座连接。
坐垫用于供使用者乘坐,上支撑座起到连接坐垫与折叠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支撑座起到连接支撑架与折叠升降机构的作用,从而更加便于组装,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到坐垫、支撑架,结构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所述折叠升降机构包括调节手柄、升降连接片、上滑动连接杆、上转动连接轴,所述上支撑座上设置有上滑动限位孔,所述升降连接片的上端一侧通过上转动连接轴与所述上支撑座转动连接,升降连接片上端的另一侧通过所述上滑动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滑动限位孔上,所述调节手柄与所述上支撑座转动连接且调节手柄前端露于所述上支撑座外,调节手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档位槽,所述档位槽与所述上滑动连接杆配合限位。
调节手柄用于供使用者扳动,从而控制调节手柄上的档位槽与上滑动连接杆之间的配合关系,而随着上滑动连接杆在上滑动限位孔内滑动,又能够调节升降连接片的高度,从而通过调节手柄一个操作就能够调节坐垫的高度,使用时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所述折叠升降机构还包括下滑动连接杆、下转动连接轴,所述下支撑座上设置有下滑动限位孔,所述升降连接片的下端一侧通过下转动连接轴与所述下支撑座转动连接,升降连接片下端的另一侧通过所述下滑动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滑动限位孔上。
下滑动连接杆、下转动连接轴、下滑动限位孔相互配合,更加便于升降连接片在下支撑座处的调节。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所述下滑动限位孔与踏板所在平面之间呈α角,α为30°。
通过α角的设置,能够让下滑动限位孔呈现斜向上的姿态,从而使得升降连接片在带动坐垫上下调节过程中能够呈稍向前倾斜的方向进行移动,能够让坐垫更加契合使用者正常使用滑板车时的前倾姿态,骑乘时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所述鞍座组件的倾斜角度β为0°~7°。
鞍座组件的倾斜角度β限定在以上范围内,更加契合使用者正常使用滑板车时的前倾姿态,骑乘时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还包括卡扣,所述上支撑座上还设置有限位口,所述卡扣一端设置于所述坐垫上,卡扣另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口内与限位口配合限位,所述坐垫远离所述卡扣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档位槽上端至上支撑座上端的高度小于档位槽的高度。
坐垫与上支撑座转动连接,能够让使用者一只手就能够翻开坐垫,而卡扣与限位口能够在坐垫合上后对坐垫进行限位,提升了坐垫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档位槽上端至上支撑座上端的高度小于档位槽的高度,使得在坐垫合上的情况下,即使调节手柄向上扳动,档位槽也无法与上滑动连接杆完全脱离,也即此时无法调节升降连接片的高度,进一步提升了坐垫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所述卡扣上与限位口配合限位的一端呈V型,且所述卡扣位于所述调节手柄前端与上支撑座前端之间。
V型结构的设置使得卡扣在限位口处具有一定的弹性力,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卡住限位口,进一步提升卡扣与限位口处连接的稳定性。而卡扣位于调节手柄前端与上支撑座前端之间,能够避免外物或者骑行时腿部碰触卡扣而导致卡扣被意外打开,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所述调节手柄上的档位槽数量为3个。
3个档位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所述鞍座组件外还包覆有软套。
软套的设置能够遮挡住鞍座组件,一方面能够避免灰尘进入,提升鞍座组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调节过程中人们的手意外进入鞍座组件中,进一步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手柄、升降连接片、上支撑座、下支撑座的爆炸图;
图4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坐垫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包括踏板1、后轮2、鞍座组件6,所述后轮2与踏板1的后端相连接,所述踏板1的后端还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鞍座组件6设置于所述支撑架3上并位于所述后轮2的上方,所述鞍座组件6上设置有折叠升降机构4。
使用时,使用者将脚踩踏在踏板1上对滑板车进行骑行,骑行过程中,因鞍座组件6是位于后轮2的上方,因此即便使用者站着骑行滑板车,鞍座组件6也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影响。骑行时,使用者也可以选择坐在鞍座组件6上,此时使用者在脚依旧可以在整个踏板1区域进行活动,提升了使用体验。且不论是使用者站着骑行或坐着骑行,因鞍座组件6是设置在后轮2的支撑架3上,能够对整个滑板车的重心进行平衡,因此进一步提升了滑板车的稳定性,滑板车在骑行过程中不易翻倒,提升了使用时的安全性。且不同的使用者根据自身身高的不同,还可以通过折叠升降机构4对鞍座组件6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作为优选,所述鞍座组件6还包括坐垫61、上支撑座62、下支撑座63,所述上支撑座62与所述坐垫61的底部连接,所述下支撑座63与所述支撑架3连接,所述折叠升降机构4分别与所述上支撑座62、下支撑座63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升降机构4包括调节手柄41、升降连接片42、上滑动连接杆43、上转动连接轴44,所述上支撑座62上设置有上滑动限位孔64,所述升降连接片42的上端一侧通过上转动连接轴44与所述上支撑座62转动连接,升降连接片42上端的另一侧通过所述上滑动连接杆43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滑动限位孔64上,所述调节手柄41与所述上支撑座62转动连接且调节手柄41前端露于所述上支撑座62外,调节手柄4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档位槽45,所述档位槽45与所述上滑动连接杆43配合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升降机构4还包括下滑动连接杆46、下转动连接轴47,所述下支撑座63上设置有下滑动限位孔65,所述升降连接片42的下端一侧通过下转动连接轴47与所述下支撑座63转动连接,升降连接片42下端的另一侧通过所述下滑动连接杆46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滑动限位孔65上。
作为优选,所述下滑动限位孔65与踏板1所在平面之间呈α角,α为30°。
作为优选,所述鞍座组件6的倾斜角度β为0°~7°。
作为优选,还包括卡扣7,所述上支撑座62上还设置有限位口66,所述卡扣7一端设置于所述坐垫61上,卡扣7另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口66内与限位口66配合限位,所述坐垫61远离所述卡扣7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座62转动连接,所述档位槽45上端至上支撑座62上端的高度小于档位槽45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7上与限位口66配合限位的一端呈V型,且所述卡扣7位于所述调节手柄41前端与上支撑座62前端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手柄41上的档位槽45数量为3个。
作为优选,所述鞍座组件6外还包覆有软套5。
更为具体的,在使用时,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坐垫61的高度时,先用手挤压卡扣7上的V型部位,使得卡扣7与上支撑座62上的限位口66相互脱离,此时使用者向上翻转坐垫61,从而露出上支撑座62。接着使用者用手扳动调节手柄41,使得调节手柄41上的档位槽45与上滑动连接杆43脱离,此时向上或向下拉动升降连接片42,通过上滑动连接杆43在上滑动限位孔64内的滑动以及下滑动连接杆46在下滑动限位孔65内的滑动使得升降连接片42的高度发生变化,当高度调节到位后,放下调节手柄41,使调节手柄41上对应的档位槽45与上滑动连接杆43配合,从而固定住上滑动连接杆43。接着使用者将坐垫61翻转回来,使卡扣7上的V型结构自动卡入上支撑座62的限位口66内,从而完成对坐垫61高度的调节。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包括踏板(1)、后轮(2)、鞍座组件(6),所述后轮(2)与踏板(1)的后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的后端还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鞍座组件(6)设置于所述支撑架(3)上并位于所述后轮(2)的上方,所述鞍座组件(6)上设置有折叠升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组件(6)还包括坐垫(61)、上支撑座(62)、下支撑座(63),所述上支撑座(62)与所述坐垫(61)的底部连接,所述下支撑座(63)与所述支撑架(3)连接,所述折叠升降机构(4)分别与所述上支撑座(62)、下支撑座(6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升降机构(4)包括调节手柄(41)、升降连接片(42)、上滑动连接杆(43)、上转动连接轴(44),所述上支撑座(62)上设置有上滑动限位孔(64),所述升降连接片(42)的上端一侧通过上转动连接轴(44)与所述上支撑座(62)转动连接,升降连接片(42)上端的另一侧通过所述上滑动连接杆(43)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滑动限位孔(64)上,所述调节手柄(41)与所述上支撑座(62)转动连接且调节手柄(41)前端露于所述上支撑座(62)外,调节手柄(4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档位槽(45),所述档位槽(45)与所述上滑动连接杆(43)配合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升降机构(4)还包括下滑动连接杆(46)、下转动连接轴(47),所述下支撑座(63)上设置有下滑动限位孔(65),所述升降连接片(42)的下端一侧通过下转动连接轴(47)与所述下支撑座(63)转动连接,升降连接片(42)下端的另一侧通过所述下滑动连接杆(46)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滑动限位孔(6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动限位孔(65)与踏板(1)所在平面之间呈α角,α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组件(6)的倾斜角度β为0°~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7),所述上支撑座(62)上还设置有限位口(66),所述卡扣(7)一端设置于所述坐垫(61)上,卡扣(7)另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口(66)内与限位口(66)配合限位,所述坐垫(61)远离所述卡扣(7)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座(62)转动连接,所述档位槽(45)上端至上支撑座(62)上端的高度小于档位槽(45)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7)上与限位口(66)配合限位的一端呈V型,且所述卡扣(7)位于所述调节手柄(41)前端与上支撑座(62)前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41)上的档位槽(45)数量为3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组件(6)外还包覆有软套(5)。
CN202220807838.1U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074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7838.1U CN217074593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7838.1U CN217074593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4593U true CN217074593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5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07838.1U Active CN217074593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4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06C (zh) 座椅单元
JPH10508508A (ja) 調整可能な椅子用装置
CN206171674U (zh) 一种折叠式老年助力车
CN112043515B (zh) 一种重力自平衡轮椅
CN217074593U (zh)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KR20200007336A (ko) 하차 편의 장치가 구비된 승용차용 시트
CN114670959A (zh) 一种滑板车用可折叠升降鞍座连接结构
US20080246322A1 (en) Seat for Vehicles
KR102092539B1 (ko) 전동카트용 안전바 장치
CN208813377U (zh) 一种可调节座椅杆及具有该可调节座椅杆的自行车
CN209172730U (zh) 一种可折叠的轮椅
CN214356387U (zh) 一种残疾人用平衡车
CN2236422Y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座椅
CN22058788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把手
CN112369855B (zh) 一种坐站椅及坐站姿切换方法
CN206137635U (zh) 新型休闲折叠椅
JPH10263014A (ja) 車椅子
CN214648523U (zh) 一种具有短时自锁功能的儿童手推车
CN213788284U (zh) 一种带有快速调节结构的轮椅
CN220662345U (zh) 一种汽车座椅连接调节装置
CN204635801U (zh) 便携式头枕
CN209629133U (zh) 一种带有木质坐垫的学生用吊椅
CN214156756U (zh) 一种多功能座椅
CN215226130U (zh) 一种可调节式办公椅
CN211095381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