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1962U - 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1962U
CN217071962U CN202220371387.1U CN202220371387U CN217071962U CN 217071962 U CN217071962 U CN 217071962U CN 202220371387 U CN202220371387 U CN 202220371387U CN 217071962 U CN217071962 U CN 217071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machine
guide
web
assembly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13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耀松
张杨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shunsh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shunsh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shunsh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shunsh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13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1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1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1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磨床进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包括一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一第一导向组件和一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且多个外部加工零件被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以及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驱动部件和一转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背离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一侧,且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结构简单、不易卡死、实用性高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磨床进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为提高磨床的加工效率,特设计一款进料装置,以提高磨床的加工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卡死、实用性高的磨床的进料装置的需求是存在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能够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不易卡死、实用性高的优势。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导向组件、一第二导向组件和一驱动组件,多个外部加工零件被至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被用于防止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的多个加工零件出现卡死。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包括:
一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一第一导向组件和一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均被设于外部磨床的床身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且多个外部加工零件被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并往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方向移动;以及
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驱动部件和一转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背离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一侧,且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以防止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的多个外部零件出现卡死。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与外部磨床的床身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还包括一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平齐。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还包括一第一导向板和一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均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均位于同一侧。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一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底部与外部磨床的床身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还包括一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三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第四连接板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平齐。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还包括一第三导向板和一第四导向板,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均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三导向板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四导向板的形状一致。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还具有一带开口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一侧,且所述驱动部件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并正对所述安装槽,且所述驱动部件还具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三导向板之间,且所述转动件背离所述驱动部件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且所述转动件呈六边形。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图示了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示了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图示了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4图示了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
申请概述
为提高磨床的加工效率,特设计一款进料装置,以提高磨床的加工效率。
基于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卡死、实用性高的磨床的进料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申请所提供的磨床的进料装置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示意性磨床的进料装置
参考图1至图4,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磨床的加工效率,特设计一款进料装置,以提高磨床的加工效率。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具体地,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包括一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被固定连接于外部磨床的床身上,其中所述进料组件被用于放置加工零件。
具体地,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组件30,所述驱动组件30设于所述进料组件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组件30被设置能够防止被置于所述进料组件内的加工零件出现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一第一导向组件10和一第二导向组件20,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均被设于外部磨床的床身上,且所述驱动组件30被设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以便于用户放置加工零件,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的间距大于加工零件,进而使得用户能够将多个加工零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之间,并使得加工零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往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
下面对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包括一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底部与外部磨床的床身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还包括一第二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板12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还包括一第一导向板13和一第二导向板14,所述第一导向板13和所述第二导向板14均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2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板13和所述第二导向板14均位于同一侧。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选择地将加工零件的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13或所述第二导向板14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包括一第三连接板21,所述第三连接板21的底部与外部磨床的床身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板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还包括一第四连接板22,所述第四连接板22的侧壁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连接板22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板21,所述第三连接板21的底部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2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还包括一第三导向板23和一第四导向板24,所述第三导向板23和所述第四导向板24均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板22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12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导向板23与所述第一导向板13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导向板24与所述第二导向板14相对设置。其中当用户将加工零件的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13上时,加工零件的另一端被放置在所述第三导向板23上,反正当用户将加工零件的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板14上时,加工零件的另一端被放置在所述第四导向板24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板13与所述第三导向板23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导向板14与所述第四导向板24的形状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驱动组件30包括一驱动部件31和一转动件32,所述驱动部件31与所述转动件32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部件31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2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所述转动件32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13和所述第三导向板23之间,且所述转动件32背离所述驱动部件31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板14和所述第四导向板24之间,进而使得所述转动件32背离所述驱动部件31一侧的边缘能够拨动或挤压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0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0之间的多个加工零件,以防止多个加工零件出现卡死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12还具有一带开口的安装槽1201,且所述安装槽1201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12,所述安装槽120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2背离所述第一导向板13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12正对所述安装槽1201,且所述驱动部件31还具有一转动轴(图中未表示),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槽1201,并与所述转动件32固定连接,其中当所述驱动部件31运作时,所述驱动部件31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转动件32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12、所述第一导向板13和所述第二导向板14共同形成一第一开口101、一第一导向通道102和一第二开口103,所述第一开口101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102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开口101位于第二连接板12背离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开口103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102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开口10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2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其中加工零件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101进入,然后沿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通道102的壁面移动,并从所述第二开口103导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板22、所述第三导向板23和所述第四导向板24共同形成一第三开口201、一第二导向通道202和一第四开口203,所述第三开口201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02相连通,且所述第三开口201位于第四连接板22背离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且所述第四开口203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02相连通,且所述第四开口203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板22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其中当加工零件的一端进入到所述第一开口101时,同时所述加工零件的另一端进入到所述第二开口103,然后加工零件的两端沿着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通道102和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02的壁面移动,并从第二开口103和所述第四开口203导出。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转动件32背离所述转动轴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102和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02之间。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被阐明,其为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提供结构简单、不易卡死、实用性高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申请所提供的磨床的进料装置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床的进料装置包括:
一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一第一导向组件和一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均被设于外部磨床的床身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且多个外部加工零件被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并往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方向移动;以及
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驱动部件和一转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背离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一侧,且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以防止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的多个外部零件出现卡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与外部磨床的床身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还包括一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还包括一第一导向板和一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均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均位于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一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底部与外部磨床的床身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还包括一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三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第四连接板靠近外部磨床的床身的一端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还包括一第三导向板和一第四导向板,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均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三导向板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四导向板的形状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板还具有一带开口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一侧,且所述驱动部件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并正对所述安装槽,且所述驱动部件还具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床的进料装置,其中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三导向板之间,且所述转动件背离所述驱动部件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且所述转动件呈六边形。
CN202220371387.1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Active CN217071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1387.1U CN217071962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1387.1U CN217071962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1962U true CN217071962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1387.1U Active CN217071962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1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6023B (zh) 一种板材自动分料辊筒输送平台
CN217071962U (zh) 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US5005614A (en) Machine for crushing material
CN103447406A (zh) 浮动式板材输送装置
US7246508B1 (en) Automatic collar stay insertion device
CN109606805B (zh) 一种五金制品运输装置
CN213166216U (zh) 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瓷砖磨边装置
CN111908149B (zh) 一种硬质合金刀片智能装盒码垛系统
CN216097773U (zh) 一种微钻的进料装置
CN204997433U (zh) 多主轴设备进给微调机构及配置该机构的多主轴数控车床
CN215544606U (zh) 一种搓牙机报警装置
CN217071719U (zh) 一种磨床的进料装置
CN108161468A (zh) 一种u形配件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05033811B (zh) 一种钻石磨抛机的磨抛机构
CN211966609U (zh) 一种钉倒角钻孔一体机
CN114131316A (zh) 一种螺丝和垫片装配装置
CN112466785B (zh) 一种集成电路v形槽开槽机
CN216097774U (zh) 一种微钻的出料装置
CN112156987A (zh) 一种土豆分选装置及分选方法
KR200321531Y1 (ko) 스프링 포밍머신
CN216097558U (zh) 一种微钻夹具的调正组件
CN220258762U (zh) 一种轻薄五金件的自动分拣装置
CN211490814U (zh) 一种全自动钢刷机
CN208869774U (zh) 双离合叁齿形轮送纱器
CN215363581U (zh) 旋转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