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6027U - 电饭煲和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电饭煲和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6027U
CN217066027U CN202122965667.3U CN202122965667U CN217066027U CN 217066027 U CN217066027 U CN 217066027U CN 202122965667 U CN202122965667 U CN 202122965667U CN 217066027 U CN217066027 U CN 217066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er
inner container
cover
pot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56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土盛
程杰锋
李廉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56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6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6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60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和集成灶,所述电饭煲包括锅体、内胆和锅盖,所述锅体上连接有锁扣,且所述锁扣在锁止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内胆可取出地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相连并封闭所述内胆,其中,所述锁扣在所述锁止位置适于锁止所述锅盖于封闭所述内胆的位置,且所述锁扣在所述释放位置适于释放所述锅盖以使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可分离。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饭煲,锅盖与锅体可分离,且内胆可取出。

Description

电饭煲和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饭煲和集成有该电饭煲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房子的变得寸土寸金,为了节省厨房空间,各种家电趋向于集成化,而电饭煲是占有率极高的家电,把电饭煲集成到集成灶的抽屉上可以节省一部分厨房台面空间,但是不方便把整个电饭煲拿出,只能单独取出内胆,这种方式在冬天没有暖气的南方,因没有锅盖保温,米饭很快就变冷变硬,而且单独取出内胆容易烫伤,或者单独取出内胆额外加个锅盖保温,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电饭煲,锅盖与锅体可分离,且内胆可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集成灶,该集成灶上集成有前述的电饭煲。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饭煲,包括锅体、内胆和锅盖,所述锅体上连接有锁扣,且所述锁扣在锁止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内胆可取出地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相连并封闭所述内胆,其中,所述锁扣在所述锁止位置适于锁止所述锅盖于封闭所述内胆的位置,且所述锁扣在所述释放位置适于释放所述锅盖以使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可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饭煲,锅盖与锅体可分离,且内胆可取出。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饭煲,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锁扣包括翻板,所述翻板与所述锅体相连,且所述翻板的上端设有卡勾,其中,所述锅盖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适于与所述卡勾卡合以锁止所述锅盖于封闭所述内胆的位置,所述翻板的上端适于朝所述锅体内翻转以使所述卡勾和所述挂钩脱离卡合。
可选地,所述翻板的上端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卡勾,所述锅盖上设有与所述卡勾对应的至少两个挂钩。
可选地,所述内胆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适于伸入到相邻的两个所述卡勾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饭煲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分别与所述锅体和所述翻板相连,且所述复位件被构造成常驱动所述翻板转动至适于锁止所述锅盖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卡勾的上端外侧被构造成自上而下向所述锅体外侧倾斜的楔形面,且所述锅盖下压时所述挂钩适于驱动所述卡勾向内翻转。
可选地,所述锅体的周壁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顶部敞开并适于贯穿所述锅体的周壁,所述翻板嵌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翻板的下端与所述锅体铰接,所述内胆上设有把手,且所述把手适于伸入所述容置槽并位于所述翻板和所述挂钩之间。
可选地,所述锅体的相对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锁扣。
可选地,所述内胆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沿所述内胆的径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锅盖上设有提手,所述提手设于所述锅盖顶部并适于向上提起所述锅盖。
可选地,所述内胆上设有把手,所述电饭煲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于所述内胆的外侧,且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内胆连接成一体的结构,其中,所述把手朝远离所述内胆的方向伸出所述防护罩。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上端与所述把手相连。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内胆之间在所述内胆的径向上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被构造成围绕所述内胆设置的环形筒状。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下边沿向下伸出所述内胆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集成灶,包括:灶体和电饭煲,所述灶体上集成有燃气灶头;所述电饭煲集成于所述灶体内,所述电饭煲为根据前述的电饭煲。
可选地,所述灶体包括抽屉,所述电饭煲设于所述抽屉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饭煲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饭煲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饭煲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饭煲的剖视图,其中翻板处于锁止位置并锁止锅盖。
图5是图4中圈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饭煲的剖视图,其中翻板处于锁止位置并释放对锅盖的锁止。
图7是图6中圈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饭煲的示意图,其中锅盖处于打开的状态,锅盖与锅体分离。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饭煲中内胆和锅盖的示意图,其中内胆和锅盖分离。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集成灶1000,灶体100,燃气灶头11,抽屉12,电饭煲200,锅体21,内胆22,把手221,锅盖23,挂钩231,提手232,翻板24,卡勾241,复位件25,防护罩26。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智能电饭煲锅盖固定在整机上,无法取下,单独取出内胆后,由于没有锅盖的保温,食物容易冷却,小孩容易触碰烫伤,或者只能整个电饭煲一起放到餐桌上,操作麻烦不安全。尤其是将电饭煲集成在集成灶或其他设备中时,无法取下的锅盖会影响内胆的取放空间,导致内胆也难以取出,影响电饭煲的使用。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电饭煲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将电饭煲集成到集成灶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扣结构,可以把电饭煲的内胆和锅盖取出,因此,可以将锅盖盖在取出的内胆上,锅盖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在内胆上有防烫把手和保护罩,无需额外拿毛巾垫手取或者垫内胆,同时能防止小孩触碰到内胆导致烫伤,操作安全便捷。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饭煲200,包括锅体21、内胆22和锅盖23。锅体21用于容置内胆22,锅盖23可以盖在锅体21或内胆22上,通过锅盖23可以实现对内胆22的密封。
具体而言,锅体21上连接有锁扣,且锁扣在锁止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内胆22可取出地放置于锅体21内。锅盖23与锅体21相连并封闭内胆22,其中,锁扣在锁止位置适于锁止锅盖23于封闭内胆22的位置,且锁扣在释放位置适于释放锅盖23以使锅盖 23与锅体21可分离。
其中,当内胆22设于锅体21内时,可以通过锅盖23对其进行封盖,当锅盖23盖在锅体21上时封盖内胆22,同时锅体21上的锁扣可以锁住锅盖23,以实现对锅盖23的锁止,保证锅盖23对内胆22的稳定密封;在烹饪完成后,可以将锁扣切换至释放位置,锁扣释放对锅盖23的锁止,可以将锅盖23从锅体21上取下,由于锅盖23从锅体21上取下,内胆22可以方便地从锅体21内取出。其中,由于锅盖23和内胆22均可以从锅体21上取下,因此,在将内胆22放置到餐桌等位置时,可以利用取下的锅盖23盖在内胆22上,从而实现多内胆22内烹饪食物等的保温、减少水份流失以及防尘等,方便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饭煲200,锅盖23与锅体21可分离且内胆22可取出,这样可以将锅盖23与内胆22均从锅体21上取下,从而在预定的位置(例如餐桌等)上放置内胆22,并利用锅盖23实现内胆22的封盖,进而保证内胆22内烹饪食物的安全,降低内胆22内烹饪食物的水份流失,降低蒸汽流失对内胆22内食物口感的影响。另外,锅盖 23与锅体21可分离,为内胆22的取放提供更大的空间,以便于将电饭煲200放置到操作空间减小的设备上,方便将电饭煲200集成到其他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锁扣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将锁扣设为弹性卡扣、旋转卡扣等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些具体实施例的锁扣,可以实现本申请中利用锁扣锁止和定位锅盖23,但是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仅仅是为了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清楚描述。
如图4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扣包括翻板24,翻板24与锅体21相连,且翻板24的上端设有卡勾241,其中,锅盖23上设有挂钩231,挂钩231适于与卡勾241卡合以锁止锅盖23于封闭内胆22的位置,翻板24的上端适于朝锅体21内翻转以使卡勾241和挂钩231脱离卡合。在使用过程中,锅盖23未盖在锅体21上时,卡勾241 和挂钩231分离;在锅盖23盖在锅体21上,且锅盖23盖在锅体21上时,卡勾241与挂钩231卡合,实现对锅盖23的锁止;在需要锅盖23卸下时,翻转翻板24即可将卡勾241 与挂钩231脱离卡合,释放锅盖23,可以将锅盖23从锅体21上卸下。通过设置翻板24,并利用卡扣结构实现对锅盖23的锁止,可以有效地提高对锅盖23的锁止和释放的效率,且锁扣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勾241设于翻板24的上端,且翻板24适于朝向锅体21内翻转是卡勾241和挂钩231脱离卡合,也就是说,当需要使锅盖23脱离锁止状态时,可以翻转翻板24的上端,将会在翻板24上端的外侧构造出凹陷结构,可以方便手或其他结构伸入该凹槽内将锅盖23或内胆22拾起,进一步地方便锅盖23、内胆22取出。
如图5所示,翻板24可以为板状,翻板24的上端设有卡勾241,卡勾的沟槽朝背离内胆的方向,翻板24的下端与锅体铰接,例如,可以在翻板24的下端设有铰接轴,铰接轴与锅体可转动地连接。铰接轴处连接有扭簧(复位件),扭簧的一端抵接于翻板24的内侧面,扭簧的另一端连接锅体,其中,铰接轴可以设于翻板24的下端的内侧,这样在翻板向外翻转时,翻板的下表面将会抵靠在锅体上,从而实现对翻板的限位。翻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可以设置为朝向锅体内侧敞开或其他形式,扭簧的所述一端可以深入到该定位槽内,从而实现扭簧的稳定。锅盖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挂钩,挂钩的下端具有勾部,挂钩的勾部被构造成朝向锅体内部延伸的形式,在挂钩和卡勾相对时,挂钩的勾部可以由外到内(即从远离锅体内部空间到朝向锅体内部空间)嵌入到沟槽内,从而实现翻板24对锅盖的锁止。
如图7所示,由外到内推动翻板24的上端,翻板24的上端将会朝锅体内部空间翻转,此时挂钩的勾部将会脱离沟槽,实现释放锅盖,此时,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翻板和锅体,实现蓄能,当外力消失时,在扭簧的复位作用下,翻板24的上端朝锅体外翻转,实现翻板 24的复位。
如图8示出了锅盖取下是的示意图,从附图中可以看出,锅体的相对两侧设有凸部,凸部的前后两边向下延伸形成前述的挂钩,其中挂钩的侧边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连接挂钩的竖直部和水平部,从而有效地提高挂钩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翻板24的上端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卡勾241,锅盖23上设有与卡勾241对应的至少两个挂钩231。通过设置多组卡扣配合,可以通过翻板24对锅盖23的稳定锁止,有效地提高锁止的稳定性,并方便对其他结构提供让位。
可选地,内胆22上设有把手221,把手221适于伸入到相邻的两个卡勾241之间。也就是说,利用多个挂钩231和多个卡勾241的配合,实现对把手221的让位,避免元部件之间的干涉,便于锅盖23稳定地盖在锅体21上。
具体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将内胆22放置到锅体21内,此时,内胆22上的把手221的至少一部分将位于相邻的两个卡勾241之间,随后将锅盖23盖在锅体21上,锅盖23上的挂钩231与内胆22上的两个卡勾241配合,实现对锅盖23的锁止,同时,将内胆22的把手221夹持于锅盖23和锅体21之间;如前所述,在需要解除对锅盖23的锁止时,需要驱动翻板24的上端向锅体21内翻转,在翻板24的上端向内翻转的过程中,在翻板24的上端外侧构造出了一个凹陷结构,此时手或其他结构可以深入到该凹陷结构内,而该凹陷结构的顶部即为内胆22的把手221,从而可以利用该把手221提起内胆22,操作方便。
可选地,电饭煲200还包括复位件25,复位件25分别与锅体21和翻板24相连,且复位件25被构造成常驱动翻板24转动至适于锁止锅盖23的位置。通过设置复位件25,可以促使翻板24常处于锁止位置,也就是说,复位件25具有对翻转施力,以使翻板24在不受其它外力作用时,能够位于锁止位置,具体而言,在锅盖23盖在锅体21上时,当锅盖23向下到位后,翻板24将会在复位件25的驱动作用下移动到锁止位置,从而完成对锅盖23的锁止,操作方便快捷,并可以提高对锅盖23的稳定锁止,降低由于锅盖23没有锁好而影响影响烹饪效果等问题。
可选地,卡勾241的上端外侧被构造成自上而下向锅体21外侧倾斜的楔形面,且锅盖 23下压时挂钩231适于驱动卡勾241向内翻转。其中,由于复位件25的作用,翻板24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将会处于锁止位置,而当锅盖23盖在锅体21上并下压时,锅盖23上的挂钩231将会作用到楔形面上,挂钩231对楔形面的作用力,会产生促使翻板24的上端向内翻转的动作,从而将翻板24驱动至释放位置,当锅盖23移动到位后,在复位件25的作用下,翻板24将复位至锁止位置,此时,挂钩231处于与卡勾241相对应的位置,翻板 24的复位将会促使挂钩231和卡勾241卡持在一起,从而实现对锅盖23的锁止。操作和使用方便,简化了结构和烹饪工序。
如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锅体21的周壁上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顶部敞开并适于贯穿锅体21的周壁,翻板24嵌设于容置槽内,且翻板24的下端与锅体21铰接,内胆22上设有把手221,且把手221适于伸入容置槽并位于翻板24和挂钩231之间。其中,翻板24设置为锅体21外周面的一部分。
可选地,锅体21的相对两侧均连接有锁扣。利用相对设置的锁扣可以实现对锅盖23 的稳定锁止,提高电饭煲200的烹饪效率和效果,另外,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锁扣可以为适于向内翻转的翻板24,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手等推动翻板24向内翻转以实现解锁锅盖23,同样地内胆22上的把手221也可以在内胆22的相对两侧设置,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手分别从锅体21的两侧向内扣动翻板24,同时用两手分别提起内胆22的两侧,进而方便将内胆22从锅体21内提起或取出,方便用户操作,而且,由于两侧均设置锁扣,对于锅体21施加的力矩平衡,提高了锅体21的稳定性,在解锁锅盖23的过程中锅体21能够保持稳定。
如图1、图2以及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内胆22上设有把手221,把手221沿内胆22的径向延伸,从而可以方便的通过把手221将内胆22提起,方便内胆22取出锅体21或放入锅体21内,简化操作,另外,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221 也可以设置成沿内胆22的径向伸出的形式。
可选地,锅盖23上设有提手232,提手232设于锅盖23顶部并适于向上提起锅盖23。锅盖23上设置的提手232可以方便锅盖23的取出,并可以方便将锅盖23盖在取下的内胆 22上以实现对内胆22的封闭。
如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200还包括防护罩26,防护罩26设于内胆22的外侧,且防护罩26与内胆22连接成一体的结构,防护罩26可以为内胆提供防护,在移动内胆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手直接触碰到内胆22,避免烫伤。把手(221) 朝远离内胆的方向伸出防护罩26。这样,可以通过把手221提取内胆22,在利用把手221 提取内胆22时,基于防护罩26的防护作用,可以保证手与内胆隔开,避免烫伤。
如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罩26的上端可以与把手221间隔开预定的距离,也可以将防护罩26的上端设置成与把手221相连,以进一步地避免手越过防护罩26触碰到内胆,防止烫伤。
如图2至图4,防护罩26与内胆22之间在内胆22的径向上具有间隙。从而使得内胆22的温度可以低于防护罩26,这样进一步地避免烫伤,而且即使防护罩26的温度升高,内胆22与防护罩26之间的间隙,也可以使得防护罩26与热源隔开,并可以方便气流流通,从而实现防护罩26的降温。
如图2至图4,防护罩26被构造成围绕内胆设置的环形筒状。从而实现对内胆22的全方位防护,在使用过程中,当内胆22取出后,如果不设置防护罩26,内胆的周面将暴露于外,再加上本申请中可以利用锅盖实现对取出后内胆22的封盖,进一步地保证了内胆 22内的食物的保温,因此,通过将防护罩26设置成围绕内胆的环形筒状,可以进一步地避免烫伤,即使将内胆放置到桌面上后,由于防护罩26的防护作用,也能避免烫伤。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罩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例如,防护罩仅仅设于与把手相对应的位置,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取放内胆时烫伤。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罩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式,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述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2至图4,防护罩26的下边沿向下伸出内胆22的底面。这样防护罩26还可以对内胆22的底部进行防护,以实现内胆的隔热,当将内胆22置于到餐桌等上时,能够降低烫伤桌面等问题,另外,防护罩26的下边沿也可以高于内胆22的底面,或者在防护罩26 的下边沿设置缺口,以便于散热。
结合图图1至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集成灶1000,包括:灶体100和电饭煲200,灶体100上集成有燃气灶头11;电饭煲200集成于灶体100内,电饭煲200为根据前述的电饭煲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1000,集成有电饭煲200,可以优化厨房中烹饪器具的空间利用,另外,在将电饭煲200集成到集成灶1000中时,电饭煲200中锅体21的位置可以相对固定地设置在集成灶1000上,这样可以提高集成灶1000的集成度,简化集成灶1000中的元器件布置和走线,与此同时,锅体21集成后,锅盖23的打开空间受限,因此,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前述的电饭煲200,电饭煲200的锅盖23和内胆22都可以取出,将电饭煲200的锅盖23取下,可以优化内胆22的取放空间,而避免内胆22取放过程中受到空间的影响,方便使用,而且锅体21集成到集成灶1000之后,可以通过将内胆22取出的方式将烹饪完成的食物等取出,方便操作。
结合前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中的电饭煲200主要是为应用于集成灶1000而设置的,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本申请的电饭煲200只能集成到集成灶1000内。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锅体21可以集成在灶体100上,但是这并非意味着锅体21不可拆卸,本实用新型中的锅体21可以以不可拆卸的方式集成在灶体100上,也可以以可拆卸地方式集成到灶体100上。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所称的不可拆卸,是指难以拆卸(例如拆卸过程中需要破坏固定锅体21的结构等),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锅体21也可以与灶体100中的对应结构连接成为一体(例如将锅体21与抽屉12设为一体结构)。
如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灶体100包括抽屉12,电饭煲200设于抽屉12上。通过将电饭煲200集成到抽屉12上,可以方便电饭煲200的集成,提高集成灶1000 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电饭煲200无法把锅盖23和内胆22都取出的问题,如果锅盖23无法取下,内胆22取下后处于敞开的状态,食物容易冷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取出锅盖23和内胆22的便捷操作,无需额外拔电源线移动整机。还是实现防烫功能,取和放置内胆22时无需增加防烫垫,防止触碰内胆22导致烫伤。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饭煲200内胆22和锅盖23可以一起取出,实现保温效果和便捷性;内胆22具有防烫提手232和保护罩,防止烫伤,无需增加防烫垫才能放置。
电饭煲200主要有锅体21、锅盖23、内胆22,其中锅体21上设有保温胆、翻板24 和加热盘,保温胆内侧围绕中空腔以放置内胆22,翻板24设于锅体21的周壁上并可以翻转,加热盘设于锅体21内的底部以用于对内胆22加热,内胆22上设有把手221,内胆22 上的把手221可以用于防烫的零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200在使用过程中,锅盖23和内胆22可以分别或一起取出,锅盖23和翻板24采用卡扣连接,手顶开翻板24时,翻板24的卡扣往里旋转(翻板24和外壳通过转轴连接),翻板24和锅盖23脱扣,实现锅盖23和翻板24分离,然后手往上提内胆22提手232,实现锅盖23和内胆22一起取出,因内胆22提手232和防护罩26是同一个零件,手顶翻板24时不会触碰到内胆22,防护罩26的高度比内胆22高,所以防护罩 26可以把内胆22托起,整个取和放的过程不需要防烫垫。
本实用新型中锅盖23分离内胆22,锅盖23和内胆22上下方向是没有约束的,可以通过锅盖23上的把手221把锅盖23取走。
在合盖时通过提把手221把内胆22放到电饭煲200中,然后再把锅盖23往下按,翻板24卡扣受力往里旋转,按到位后翻板24通过弹簧自动复位,锅盖23和翻板24的卡扣扣合锁紧,实现合盖,同时使锅盖23和内胆22密封。取锅时,通过手顶开翻板24实现脱扣,锅盖23和内胆22一个动作即可实现取出,内胆22有防烫的提手232和防护罩26,避免烫伤。
结合图1至图9,电饭煲包括锅体、锅盖、内胆、翻板等,其中锅盖上设有提手,翻板可翻转地设于锅体上,内胆上连接有把手,内胆上的把手可以构造成先沿径向远离内胆后向下延伸的形式,内胆的外周连接有防护罩26,防护罩26与内胆之间可以具有间隙。内胆上的把手沿内胆的径向延伸并伸出防护罩26,防护罩26可以设于围绕内胆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且防护罩26与把手相连,防护罩26可以与把手设为一体,并通过固定件将把手与内胆连接在一起。锅体的顶部设有放置槽,锅盖可以嵌入到该容置槽内。
燃气罩包括有抽屉,抽屉可抽拉地设置,锅体可以固定连接或可取出地设于抽屉上,且抽屉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翻板24,通过翻板可以锁止和释放锅盖。其中,电饭煲的锅体可以设置成与抽屉的形状大致适配的方形,这样可以方便提高烹饪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在垂直于抽屉的抽拉方向的方向上,锅体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翻板。其中,翻板可以设置成上端可以向内翻转的形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手向内扣动翻板,使得翻板向内翻转,此时,内胆的把手露出,这样可以通过把手将内胆提起,此时,如果锅盖依然没有取下,可以连通内胆和锅盖一体提起。而在提取内胆的过程中,由于内胆的外周设置了防护罩,因此,可以避免手伸入过多而触碰到内胆,避免内胆的高温引发探伤,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上连接有锁扣,且所述锁扣在锁止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
内胆,所述内胆可取出地放置于所述锅体内;
锅盖,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相连并封闭所述内胆,
其中,所述锁扣在所述锁止位置适于锁止所述锅盖于封闭所述内胆的位置,且所述锁扣在所述释放位置适于释放所述锅盖以使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可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包括:
翻板,所述翻板与所述锅体相连,且所述翻板的上端设有卡勾,
其中,所述锅盖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适于与所述卡勾卡合以锁止所述锅盖于封闭所述内胆的位置,所述翻板的上端适于朝所述锅体内翻转以使所述卡勾和所述挂钩脱离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的上端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卡勾,所述锅盖上设有与所述卡勾对应的至少两个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适于伸入到相邻的两个所述卡勾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分别与所述锅体和所述翻板相连,且所述复位件被构造成常驱动所述翻板转动至适于锁止所述锅盖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的上端外侧被构造成自上而下向所述锅体外侧倾斜的楔形面,且所述锅盖下压时所述挂钩适于驱动所述卡勾向内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周壁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顶部敞开并适于贯穿所述锅体的周壁,所述翻板嵌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翻板的下端与所述锅体铰接,所述内胆上设有把手,且所述把手适于伸入所述容置槽并位于所述翻板和所述挂钩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的相对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锁扣;和/或
所述锅盖上设有提手,所述提手设于所述锅盖顶部并适于向上提起所述锅盖。
9.根据权利要求1-3、5、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设有把手,所述电饭煲还包括: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于所述内胆的外侧,且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内胆连接成一体的结构,
其中,所述把手朝远离所述内胆的方向伸出所述防护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罩的上端与所述把手相连;和/或
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内胆之间在所述内胆的径向上具有间隙;和/或
所述防护罩被构造成围绕所述内胆设置的环形筒状;和/或
所述防护罩的下边沿不高于所述内胆的底面。
11.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包括:
灶体,所述灶体上集成有燃气灶头;
电饭煲,所述电饭煲集成于所述灶体内,所述电饭煲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包括抽屉,所述电饭煲设于所述抽屉上。
CN202122965667.3U 2021-11-29 2021-11-29 电饭煲和集成灶 Active CN217066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5667.3U CN217066027U (zh) 2021-11-29 2021-11-29 电饭煲和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5667.3U CN217066027U (zh) 2021-11-29 2021-11-29 电饭煲和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6027U true CN217066027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5667.3U Active CN217066027U (zh) 2021-11-29 2021-11-29 电饭煲和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6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6753B (zh) 压力锅无压开盖解锁结构
US11197572B2 (en)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with lid
US6593552B1 (en) Food serving set for roasting oven
CN210300732U (zh) 一种分离式多功能锅
CN217066027U (zh) 电饭煲和集成灶
US20090158940A1 (en) Kitchen appliance for heating foodstuff
KR20130006887U (ko) 조리용기 손잡이
EP3058856B1 (en) Multifunction cooking device
WO2016189897A1 (ja) 蓋および調理器
CN201409793Y (zh) 电饭煲
CN116172387A (zh) 电饭煲和集成灶
CN211582635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218355779U (zh) 烹饪器具
JP6955247B2 (ja) 調理器具の耳状保持部材のための脱着可能な把持具
CN217852433U (zh) 一种可蒸煮茶叶自热锅
CN213282517U (zh) 一种户外的自热火锅装置
JP3352841B2 (ja) 断熱調理容器
CN213664770U (zh) 一种煲具
CN211632878U (zh) 多功能压力空气炸锅
CN219813850U (zh) 烹饪器具
CN210227856U (zh)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食物处理机
CN219331371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380756U (zh) 电饭煲
CN213551167U (zh) 烹饪器具
KR200493417Y1 (ko) 휴대용 조리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6

Address after: 056007 East of Shidai Street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dan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0 Beijiao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