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5612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5612U
CN217065612U CN202122814139.8U CN202122814139U CN217065612U CN 217065612 U CN217065612 U CN 217065612U CN 202122814139 U CN202122814139 U CN 202122814139U CN 217065612 U CN217065612 U CN 217065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ir care
hair
assembly
body structur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141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雄男
邱云峰
孟凡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141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5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5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5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包括主体结构以及护发模组,所述主体结构至少用于产生风流,所述主体结构形成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主体结构内,所述护发模组安装在所述安装位内,使所述护发模组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主体结构内,且在伸入到所述主体结构内的部分所述护发模组上具有挥发孔,使所述护发模组中的护发物能够挥发到所述主体结构内。本实用新型基于护发模组和主体结构的装配关系,这些泄漏物不会蔓延到吹风机的外表面,从而便于用户长时间正常使用吹风机。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一种能够将外界空气引入到其内部,并对空气进行升温以对头发进行干燥的手持电器,常用于美发和对头发的日常护理等。考虑到精油等护发物对头发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可以增强头发的柔顺性和使头发变得更加光泽等,带有精油挥发功能的吹风机应运而生,这种吹风机一方面可以执行其固有的干发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在风流中混入精油等护发物,使得在对头发进行干燥时还可以实现对头发的护理。
精油模组是上述吹风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存放可挥发的精油,以便在风流中混入精油。基于目前的吹风机造型,精油模组在装配时一般存在两种方式,其一为精油模组直接安装在吹风机的主机身上,其二为精油模组结合某些配件(例如风嘴等)使用,首先安装在这些配件上,然后再将配件安装在主机身上。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对精油模组进行装配后,精油模组整体处于吹风机外侧,且精油模组中精油的挥发方向一般和吹风机的吹风方向保持一致,精油泄漏时,精油极易附着在吹风机的外表面,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用以解决现有的精油模组在泄漏精油时,精油容易附着在吹风机上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吹风机包括:
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至少用于产生风流,所述主体结构形成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主体结构内;
以及护发模组,所述护发模组安装在所述安装位内,使所述护发模组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主体结构内,且在伸入到所述主体结构内的部分所述护发模组上具有挥发孔,使所述护发模组中的护发物能够挥发到所述主体结构内。
在所述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结构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形成有所述安装位。
在所述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内部,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出风网,所述出风网具有一连通口,所述护发模组从所述连通口处伸出所述主体结构。
在所述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支架和抵压件,所述限位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内且所述限位支架形成所述安装位,所述护发模组的外周凸起形成有凸缘,所述抵压件抵压在所述凸缘和所述出风网之间,以将所述护发模组抵紧在所述安装位内。
在所述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支架包括多个限位片,每个所述限位片的一端具有一凹口,多个所述限位片交错设置使多个凹口围成所述安装位。
在所述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限位片沿其长度方向的投影形成一投影线,多个所述投影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按照该平面内的同一圆的不同直径排列,所述凹口的轮廓构成一呈柱体的所述安装位,所述护发模组的外形呈柱体。
在所述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压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抵压件的周向排列的卡条,每个所述卡条上形成有卡槽,所述限位片的位于所述凹口处的侧边卡入到所述卡槽内。
在所述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发模组包括容置组件、引导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容置组件具有用于容置护发物的容置腔,所述引导组件自所述容置腔内伸出,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容置组件进行和/或所述引导组件加热以使所述护发物沿着所述引导组件挥发出所述容置腔。
在所述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引导棒和引导块,所述引导棒一端位于所述容置组件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容置组件以与所述引导块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环绕所述容置组件设置以用于加热所述容置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引导块接触以用于加热所述引导组件。
在所述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一端的进风网、设置在所述外壳另一端的所述出风网、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风扇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电机和风扇,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风扇转动,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护发模组在所述主体结构的轴向方向上被所述风扇单元所覆盖。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依据以上实施例中的吹风机,护发模组安装在安装位内,护发模组至少部分伸入到主体结构内,且挥发孔也位于主体结构内,挥发出的护发物能够混入到风流中再从吹风机中流出,以对头发进行护理,当护发模组中的护发物泄漏时,基于护发模组和主体结构的装配关系,这些泄漏物不会蔓延到吹风机的外表面,从而便于用户长时间正常使用吹风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示出了一实施例中吹风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实施例中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一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实施例中护发模组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一实施例中护发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实施例中护发模组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主体结构;101-安装位;110-出风筒;120-手柄;130-外壳;140-进风网;150-出风网;160-电机;170-风扇;180-限位组件;121-控制组件;151-连通口;181-限位支架;182-抵压件;1811-限位片;1812-凹口;1813-侧边;1821- 卡条;1822-卡槽;
200-护发模组;201-挥发孔;202-凸缘;210-容置组件;220-引导组件;230- 加热组件;211-容置腔;212-容置壳;213-第一通孔;214-凹槽;221-引导棒; 222-引导块;231-加热壳;232-第一加热层;233-导热层;234-第二加热层;235- 封盖;2121-容置壳本体;2122-上盖;2123-底盖;2124-环绕部;2311-安装通道; 2312-凹陷区域;2313-加热壳本体;2314-端部构件;2315-连接筋;
300-密封圈;
10-吹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10,更多的是一种带有护发模组200 的吹风机10,该吹风机10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例如吹热风的热风模式、吹冷风的冷风模式、在热风中混入护发物的热风护发模式、在冷风中混入护发物的冷风护发模式以及独立挥发出护发物的独立护发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吹风机10应作广义理解,也即是说,本申请的吹风机10不仅仅可以为用于干燥用户头发的吹风设备,还可以是利用风进行造型的造型设备,如直发器、卷发器等造型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吹风机10而言,其一般具有主体结构100,该主体结构100可以实现吹风机10的一般功能,同时该主体结构100还可以搭配一些吹风机配件等进行使用,这些配件可以是风嘴,也可以是护发模组200等。在本文中将着重介绍一种主体结构100和护发模组200具有全新搭配关系的吹风机 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及图2,主体结构100包括出风筒110 和连接到出风筒110上的手柄120,两者大致呈垂直关系,以使主体结构100大致呈现出“T”字型结构,出风筒110主要用于产生风流,手柄120则集成有供电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组件121等部件。
该出风筒110包括外壳130,该外壳130前后贯通,在该外壳130的前端设置有进风网140,在该外壳130的后端设置有出风网150,此外在外壳130中还设置有风扇单元,该风扇单元包括电机160和风扇170,该电机160能够驱动风扇170转动,以在外壳130中形成风流,该风流从进风网140处流入,从出风网150处流出。
此外,还可以在外壳130中设计加热单元(图中未示出)等,该加热单元可以设置在风流的路径上,通过启动该加热单元对风流加热即可形成热风模式,在关闭该加热单元后,吹风机10则可以工作在冷风模式下。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结构100的上述造型及其各功能部件的连接组装关系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形,本文对此不作限定。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并未展开介绍各功能部件的装配手段,例如并未介绍进风网140、出风网150和外壳130 的连接关系,也未介绍电机160和风扇170的连接组装关系等,应当理解,这些内容均不妨碍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实现以及具体方案的实施。
除以上所述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主体结构100还形成有安装位101,该安装位101至少部分延伸至主体结构100内。护发模组200安装在该安装位 101内,使护发模组200至少部分伸入到主体结构100内,且在伸入到主体结构 100内的部分护发模组200上具有挥发孔201,使护发模组200中的护发物能够挥发到主体结构100内。
护发模组200安装在安装位101内,护发模组200至少部分伸入到主体结构100内,且挥发孔201也位于主体结构100内,挥发出的护发物能够混入到风流中再从吹风机10中流出,以对头发进行护理,当护发模组200中的护发物泄漏时,基于护发模组200和主体结构100的装配关系,这些泄漏物不会蔓延到吹风机10的外表面,从而便于用户长时间正常使用吹风机10。
基于前述加热单元的存在,可使吹风机10工作在热风模式下或冷风模式下,此时再结合该护发模组200至少可使吹风机10能够工作在热风护发模式下。
具体而言,护发模组200一般被设计成能够在热风的作用下挥发出护发物,因此当护发模组200中存在护发物时,并且当吹风机10产生的热风风流经过护发模组200时,即可促使护发物挥发,使热风风流中混入护发物,从而形成热风护发模式。
此外,通过对护发模组200进行特别设计,使其能够自发挥发出护发物时,吹风机10就可以形成冷风护发模式和独立护发模式。有关这种特别设计可参考下文对护发模组200的具体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吹风机10仅需配置热风模式、冷风模式以及热风护发模式时,对护发模组200没有过多要求,其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组成,仅需使护发模组200能够在热风下挥发出护发物即可。当然,较好的方式是使护发模组200相对主体结构100能够反复装拆,由此可方便用户根据需求而选择护发模组200的工作时机,为实现这种反复装拆的目的,护发模组200可通过磁性吸附、螺纹装配、卡合结构等组装在主体结构100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及图3,主体结构100还包括限位组件180,该限位组件180形成前述安装位101。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该限位组件180可以是主体结构100的相关结构形成,例如由外壳130的内壁形成,但为简化结构和组装,该限位组件180宜被设计成独立的组件,该限位组件180可装配到外壳130内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及图3,限位组件180设置在主体结构 100内部,出风网150具有一连通口151,该连通口151例如可以设置在出风网 150的中部位置,护发模组200位于限位组件180中并从连通口151处伸出主体结构100。
此处通过合理设计限位组件180到进风网140的距离可有效控制护发模组 200伸入到主体结构100内的程度,使护发模组200外露的部分和其伸入到主体结构100内的部分控制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使护发模组200即使在泄漏护发物时,护发物不能够蔓延到吹风机10的外表面。与此同时,护发模组200外露的部分便于用户对其进行调节或更换。
当然,在不考虑调节或更换的情况下,护发模组200可以整体收容到主体结构100内部,此时,出风网150并不需要开设前述连通口151。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主体结构100为一尺寸均匀的结构,其出风筒110部分大致呈圆柱体结构,进风网140、出风网150相对设置,风扇 170、电机160和限位组件180在进风网140指向出风网150的方向上呈一字排开,同时限位组件180和护发模组200在主体结构100的轴向方向(进风网140 指向出风网150的方向)上被风扇单元所覆盖。
此处将限位组件180和护发模组200设置在风扇单元的后方,且被风扇单元所遮挡,使得限位组件180和护发模组200的设置尽可能较小地影响吹风机 10内部的风流,使得吹风机10在执行各项功能时不会相互干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及图3,限位组件180包括限位支架 181和抵压件182,该限位支架181固定设置在主体结构100内且限位支架181 形成前述安装位101,护发模组200的外周凸起形成有凸缘202,抵压件182抵压在凸缘202和出风网150之间,以将护发模组200抵紧在安装位101内。
装配时,先固定安装限位支架181,然后将护发模组200装入到安装位101 内,使护发模组200的底部抵接到安装位101的底部,接着再将抵压件182抵压在凸缘202上,最后再组装上出风网150,此时抵压件182抵接在出风网150 和凸缘202之间,使护发模组200被限制在安装位101内。
需要理解的是,限位支架181和抵压件182的具体造型可根据护发模组200 进行设计,例如当护发模组200大致呈圆柱体时,限位支架181也可以是圆柱体,或至少能够形成圆柱体腔,而抵压件182则可以是圆柱体且套设在护发模组200的外周,当然该抵压件182也可以为多根并排排列的杆件。为便于理解和简化描述,下文将以圆柱体状的护发模组200进行说明。
对于限位支架181,请参考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该限位支架181包括多个限位片1811,每个限位片1811的一端具有一凹口1812,多个限位片1811交错设置使多个凹口1812围成安装位101。
为契合前述圆柱体状的护发模组200,该凹口1812当为沿某一圆柱体的轴向且经过中轴线的截面,由此多个凹口1812方可围成一柱体腔。
更具体地说,请参考图3,限位片1811呈平板状,每个限位片1811沿其长度方向的投影形成一投影线,多个投影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按照该平面内的同一圆的不同直径排列,凹口1812的轮廓构成一呈柱体的安装位101。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抵压件182呈圆柱状,在该抵压件 18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沿抵压件182的周向排列的卡条1821,每个卡条1821上形成有卡槽1822,限位片1811的位于凹口1812处的侧边1813卡入到卡槽1822 内,由此可使护发模组200、抵压件182和限位支架181的连接更为紧密,能够防止护发模组200从吹风机10上脱离。
综合上述有关限位组件180的部分实施例,可以知道的是,该部分限位组件180是一种区别于前述磁性吸附、螺纹装配、卡合结构的全新结构,其通过抵紧的方式实现对护发模组200的装配,此时该护发模组200不可拆卸,或者需要先拆卸出风网150还可以对护发模组200进行拆卸,操作麻烦。
对此,接上文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护发模组200,该护发模组200采用一种特别设计,使该护发模组200能够独立挥发出护发物,同时该护发模组200即使联合上述限位组件180使用时,该护发模组200依然可拆卸。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至图6,护发模组200包括容置组件210、引导组件220以及加热组件230。
该容置组件210具有用于容纳护发物的容置腔211,为防止护发物泄漏,该容置腔211是一个除必要开口外的封闭的腔体。
该引导组件220设置在容置腔211内且从容置腔211中伸出,该加热组件 230用于对容置组件210和/或引导组件220进行加热以使护发物沿着引导组件 220挥发出容置腔211。
该护发模组200安装到主体结构100上后,其分别连接于控制组件121和供电单元。该护发模组200包括容置组件210、引导组件220以及加热组件230,且该容置组件210能够收容护发物,使护发物不易于泄漏,同时在引导组件220 和加热组件230的联合作用下,容置组件210中的护发物能够挥发出容置腔211,使得该护发模组200即使在吹风机10不工作,或者吹风机10吹冷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挥发出护发物,扩展了吹风机10的使用模式,使吹风机10可以工作在冷风护发模式或独立护发模式之下,吹风机10使用时更为便利。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及图4至图6,容置组件210包括容置壳212,该容置壳212限定出容置腔211,容置壳212的壳壁开设有与容置腔211连通的第一通孔213,引导组件220从该第一通孔213处伸出。
该容置壳212的具体造型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设计,一般而言,该容置壳212被设计成圆柱状。
为便于填充护发物,请参考图4至图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容置壳212包括容置壳本体2121和上盖2122,该容置壳本体2121的一端具有开口,上盖2122以可拆卸的方式盖合在开口处。
容置壳本体2121和上盖2122之间可通过卡合结构实现连接,例如在容置壳本体2121上设计一圈凸起,在上盖2122的对应位置处设计一圈凹槽,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实现容置壳本体2121和上盖2122的装配。
请继续参考图4至图6,容置壳本体2121在相对开口的一端形成底盖2123,前述第一通孔213可形成在该底盖2123上。
以容置壳212呈圆柱状为例,容置壳本体2121可以是两端相通的筒状结构,其中一端设置上盖2122,另一端则设置底盖2123,此时上盖2122、容置壳本体 2121和底盖2123为分体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置壳本体2121和底盖2123也可以一体成型。
在形成有第一通孔213的容置壳212的基础上,请参考图4至图6,引导组件220包括引导棒221和引导块222,该引导棒221从第一通孔213处伸出,引导块222连接在引导棒221的从第一通孔213处伸出的一端。
当容置腔211中存放有护发物时,通过加热组件230的加热作用,护发物会开始挥发并沿着引导棒221导入到引导块222处,继而该引导块222再继续将护发物挥发出去,这种挥发可以借助对引导块222的进一步加热,当然也可以是依靠热风风流。
在结合另一种容置壳212使用时,例如结合前述设置有上盖2122的容置壳 212,引导棒221的布置会变的更加简便,其效果将会变的更加凸显。
具体而言,引导棒221的一端可直接连接到上盖2122上,另一端则可从第一通孔213处伸出,此时引导棒221可在长度方向上占据整个容置腔211,使引导棒221导出护发物的效果更好。
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对引导棒221进行的固定,例如可以在容置腔 211中设置相关的固定结构,这些固定结构可以从容置腔211的内壁延伸到引导棒221处。
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中,请参考图4至图6,容置壳212环绕第一通孔213形成有环绕部2124,该环绕部2124围合形成一环绕腔,引导块222收容在该环绕腔中。
为提升护发物的挥发均匀性,该引导块222一般被设计成圆盘状,同时该环绕腔也为圆形腔体。
在前述容置壳212呈圆柱状的实例中,该环绕部2124可以是容置壳本体 2121形成,即容置壳本体2121伸出底盖2123的那一部分形成环绕部2124。
需要说明的是,容置组件210和引导组件220还可以作出更多种变形和组合,例如容置组件210可以是前述具有第一通孔213的容置壳212,而引导组件 220可以仅包括引导棒221,该引导棒221从第一通孔213处伸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至图6,为提升结构完整性,容置组件210收容在加热组件230中,且该加热组件230具有挥发孔201,使容置组件210中的护发物可经由该挥发孔201挥发而出,同时也为加热组件230不工作,仅依靠热风使护发物挥发提供了基础。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至图6,加热组件230包括加热壳231,加热壳231具有安装通道2311,容置组件210安装在安装通道2311内,加热壳 231的周壁在正对引导组件220的从容置腔211中伸出的一端处形成挥发孔201,在加热壳231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层232,该第一加热层232环绕在加热壳231的外壁面,加热壳231和第一加热层232形成环绕在容置组件210的外周且能够对容置组件210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组件。
启动第一加热层232工作后,该第一加热层232会将热量经由加热壳231 并传递到容置腔211中,使容置腔211中的护发物开始挥发。此时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使用安全,该加热壳231宜采用绝缘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陶瓷等。当然,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可以不启动第一加热层232,而是在吹风机10内部产生热风风流,该热风风流也可以促使护发物挥发。
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为提高第一加热层232的可靠性,在加热壳 231的外壁面上形成有一段凹陷区域2312,第一加热层232设置在凹陷区域2312 内,该凹陷区域2312能够对第一加热层232进行限制,防止第一加热层232从加热壳231上脱离。
该挥发孔201可以直接开设在加热壳231上,也可以由某些结构限定而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至图6,加热壳231包括加热壳本体2313、端部构件2314以及连接在加热壳本体2313和端部构件2314之间的连接筋2315,连接筋2315为多个且间隔布置(优选设置为均匀间隔布置),加热壳本体2313 前后贯通形成安装通道2311,两个相邻的连接筋2315之间形成一个挥发孔201。
由此,在装配容置组件210时,可将该容置组件210沿着安装通道2311装入到加热壳231内,装配到位后,引导组件220伸出容置组件210的一端伸入到挥发孔201处,继而经由该挥发孔201挥发出护发物。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端部构件2314可以为一实体件,其可以阻挡在引导组件220的一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请参考图4至图6,该端部构件2314也被设计呈前后贯通(轴向贯通),同时引导组件220采用引导棒221和引导块222 的组合,引导棒221从容置腔211中伸出,引导块222连接在引导棒221的从容置腔211中伸出的一端,挥发孔201正对引导块222,在端部构件2314中还设置有安装平台,在安装平台上设置有辅助加热组件,引导块222和辅助加热组件抵接。
该辅助加热组件可对引导块222进行加热,该引导块222相对于引导棒221 具有更大的热交换面积,基于此可提升护发物的挥发效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至图6,辅助加热组件包括导热层233、第二加热层234以及封盖235,第二加热层234位于导热层233和封盖235之间,导热层233和引导块222抵接,封盖235用于将第二加热层234和导热层233 盖合到安装平台上,该辅助加热组件形成能够对引导组件220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组件。
该导热层233类似于前述加热壳231,其处于引导块222和第二加热层234 之间,方便绝缘导热,以免对用户造成伤害。该导热层233优选采用陶瓷等材料制成,当然该导热层233也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当采用金属材质上,至少需要在导热层233的面向第二加热层234的一侧设置一绝缘层。该封盖235的作用在于将第二加热层234压紧到导热层233上,使两者连接更紧密,有助于提升导热效果。
综合前文可知,当容置组件210采用收容在加热组件230的方式时,容置组件210可装入到加热组件230中,当然该容置组件210也可以从加热组件230 中拆离,此时即使加热组件230联合前文中所介绍的通过抵紧的方式实现固定的限位组件180使用时,该容置组件210也可实现拆离,而不影响适时添加护发物等操作。
具体而言,请参考图4至图6,前文中所介绍的凸缘202可形成在加热壳 231的外部表面,同时该加热壳231可收容到前述安装位101内,此后依靠抵压件182的抵压作用即可将加热壳231、第一加热层232、辅助加热组件等固定在吹风机10内部。
为实现容置组件210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装拆,它们之间可采用磁性吸合、螺纹装配等方式。作为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可将由加热壳231所形成安装通道2311设计成变径结构,其内径由大变小,此时将容置组件210装入到该安装通道2311的过程中,容置组件210会被逐渐卡入到安装通道2311内。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至图6,护发模组200还包括密封圈 300,容置组件210的外壁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凹槽214,密封圈300设置在凹槽214中,且位于加热组件230与容置组件210之间,由此可提高容置组件210和加热组件230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当出现护发物泄露时,护发物进入到容置组件210和加热组件230之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实施例中所介绍的护发物一般指精油,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对头发具有护理效果的物质。本文实施例中所介绍的引导棒221、引导块222可采用海绵、纤维或气凝胶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至少用于产生风流,所述主体结构形成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主体结构内;
以及护发模组,所述护发模组安装在所述安装位内,使所述护发模组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主体结构内,且在伸入到所述主体结构内的部分所述护发模组上具有挥发孔,使所述护发模组中的护发物能够挥发到所述主体结构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形成有所述安装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内部,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出风网,所述出风网具有一连通口,所述护发模组从所述连通口处伸出所述主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支架和抵压件,所述限位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内且所述限位支架形成所述安装位,所述护发模组的外周凸起形成有凸缘,所述抵压件抵压在所述凸缘和所述出风网之间,以将所述护发模组抵紧在所述安装位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包括多个限位片,每个所述限位片的一端具有一凹口,多个所述限位片交错设置使多个凹口围成所述安装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片沿其长度方向的投影形成一投影线,多个所述投影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按照该平面内的同一圆的不同直径排列,所述凹口的轮廓构成一呈柱体的所述安装位,所述护发模组的外形呈柱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抵压件的周向排列的卡条,每个所述卡条上形成有卡槽,所述限位片的位于所述凹口处的侧边卡入到所述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发模组包括容置组件、引导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容置组件具有用于容置护发物的容置腔,所述引导组件自所述容置腔内伸出,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容置组件和/或所述引导组件进行加热以使所述护发物沿着所述引导组件挥发出所述容置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引导棒和引导块,所述引导棒一端位于所述容置组件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容置组件以与所述引导块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环绕所述容置组件设置以用于加热所述容置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引导块接触以用于加热所述引导组件。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一端的进风网、设置在所述外壳另一端的所述出风网、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风扇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电机和风扇,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风扇转动,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护发模组在所述主体结构的轴向方向上被所述风扇单元所覆盖。
CN202122814139.8U 2021-11-15 2021-11-15 吹风机 Active CN217065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4139.8U CN217065612U (zh) 2021-11-15 2021-11-15 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4139.8U CN217065612U (zh) 2021-11-15 2021-11-15 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5612U true CN217065612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9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14139.8U Active CN217065612U (zh) 2021-11-15 2021-11-15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5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47329B2 (ja) ヘアドライヤー
US11602208B2 (en) Hair dryer
KR20190072169A (ko) 무선 헤어 드라이기
CN217065612U (zh) 吹风机
CN216796806U (zh) 护发模组及头发护理设备
CN210726979U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0960773U (zh) 手持式吹风机
WO2021167652A1 (en) Hair dryer assembly having hair receiving channel
CN111802776A (zh) 一种头发成型器具
CN215456019U (zh) 便携式吹风机
CN214127401U (zh) 护理盒、出风组件以及吹风机
JP2017109050A (ja) 送風装置
CN212650551U (zh) 一种头发成型器具
KR20190072170A (ko) 헤어 드라이기의 송풍장치
CN113914083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6822138U (zh) 一种电吹风
CN219845437U (zh) 一种吹风机风嘴
CN219553492U (zh) 一种热风梳的开关结构
CN217065610U (zh) 护发结构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设备
CN219845436U (zh) 一种吹风机精油盒
CN219835301U (zh) 手持吹风机
CN215225301U (zh) 一种电吹风
WO2022179573A1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JP2749885B2 (ja) 送風装置
CN215714115U (zh) 衣物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