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3996U -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3996U
CN217063996U CN202220414815.4U CN202220414815U CN217063996U CN 217063996 U CN217063996 U CN 217063996U CN 202220414815 U CN202220414815 U CN 202220414815U CN 217063996 U CN217063996 U CN 217063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magnetic circuit
vibration
circuit system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48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耀廷
万领
郑佳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uness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uness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uness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uness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148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3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3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3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包括:支撑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磁路系统,所述振膜悬挂于所述支撑系统的上端面,所述磁路系统固定设置于所述振膜,所述磁路系统由磁铁和磁蕊组成,且所述磁路系统为实心的圆柱形或方形结构;固定系统,包括音圈,所述音圈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系统的底端面,所述音圈内部的空间形成收容所述磁路系统的磁间隙。本申请改变了现有的扬声器磁路系统固定设置于支撑系统的结构,将磁路系统也设置为悬挂状态。这样的结构,磁路系统与振膜组成的振动系统重量大大增加,谐振频率(F0)大大降低,带来了广泛的低频,使扬声器的发生效果更加饱满、低音更加低沉。

Description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领域,具体指有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扬声器包含磁路系统、振动系统、支撑系统,支撑系统用于悬挂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固定设置于支撑系统并将电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且驱动振动系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现有的扬声器如图1-2所示,在支撑系统03开设有气流孔,同时为了让扬声器内部的气流保持流场,磁路系统01需要同步开设有通孔,才能令气流从支撑系统03外部流经气流孔、通孔从而进入扬声器内部,磁路系统01由于设置开孔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磁性。同时,现有的扬声器的振动系统由音圈 04和振膜02组成,其重量较小,扬声器的谐振频率(F0)较高。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包括:
支撑系统;
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磁路系统,所述振膜悬挂于所述支撑系统的上端面,所述磁路系统固定设置于所述振膜,所述磁路系统由磁铁和磁蕊组成,且所述磁路系统为实心的圆柱形或方形结构;
固定系统,包括音圈,所述音圈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系统的底端面,所述音圈内部的空间形成收容所述磁路系统的磁间隙。
进一步地,支撑系统包含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卡接有相应的下壳体,所述音圈固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在其中心位置开设有主气流孔,所述主气流孔设置于所述音圈的内侧,所述主气流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音圈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以其中心位置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副气流孔,若干所述副气流孔设置于所述音圈的外侧,所述副气流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主气流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包含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连接所述支撑系统和所述振动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系统包括振动环和U杯,所述振动环的外圈连接至所述支撑系统,所述振动环的内圈套设于所述U杯,所述U杯的上端面连接至所述振膜,所述U杯容纳设置有所述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环由钢材或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U杯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音圈的横截面,所述磁路系统的横截面小于所述音圈的横截面,所述音圈插设于所述U杯和所述磁路系统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环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连接有若干振动臂,所述振动臂与相应的部分外圈和相应的部分内圈组成S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臂为与所述外圈或所述内圈同圆心的弧形结构,若干所述振动臂按等角度间距环绕于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
一种电子设备,包含所述的扬声器。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效果和/或优点:
本申请改变了现有的扬声器磁路系统固定设置于支撑系统的结构,将磁路系统也设置为悬挂状态。这样的结构,磁路系统与振膜组成的振动系统重量大大增加,谐振频率(F0)大大降低,带来了广泛的低频,使扬声器的发生效果更加饱满、低音更加低沉。
本申请的磁路系统悬挂设置,因此磁路系统无需开设通孔,保证了磁性。同时本申请的磁路系统不固定设置于下壳体,下壳体有更多的空间开设气流孔,使扬声器气流更加有规律、流场。进而,本申请提供的扬声器可以降低风噪,使声音更加清晰。
本申请的连接系统连接所述支撑系统和所述振动系统,所述连接系统用于对所述振动系统提供支撑力及弹性力。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扬声器的滚振点大大提高,平衡性更好。
应当明白,本实用新型的上文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说明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2为现有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振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散热仿真实验数据图。
图9为气流仿真实验数据图。
图10为滚振仿真实验数据图。
图11为谐振仿真实验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了解到,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步骤,除特别说明其顺序的,均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甚至可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
参考图3-7,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包括:
支撑系统1;本实施例中,支撑系统1用于提供壳体,壳体设置有一腔体用于放置下述的其他组件。支撑系统1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等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只要根据扬声器所需的形状进行定制即可。
振动系统2,包括振膜201和磁路系统202,所述振膜201悬挂于所述支撑系统1的上端面,所述磁路系统202固定设置于所述振膜201。本实施例改变了传统的扬声器振动系统由振膜和音圈组成的结构,将振动系统2改进为振膜201和磁路系统202组成。这样的结构,磁路系统202转变为与振膜 201一同振动的结构,同时,磁路系统202和振膜201组成的振动系统2是悬挂于支撑系统1的,因此本实施例还改变了现有的扬声器磁路系统固定设置于支撑系统的结构,将磁路系统202也设置为悬挂状态。这样的结构,磁路系统202与振膜201组成的振动系统2重量大大增加。,所述磁路系统202由磁铁和磁蕊组成,且所述磁路系统202为实心的圆柱形或方形结构。
固定系统,包括音圈3,所述音圈3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系统1的底端面,所述音圈3内部的空间形成收容所述磁路系统202的磁间隙。现有的扬声器为磁路系统固定设置于支撑系统的结构,同时为了给与音圈容纳的空间,现有的磁路系统需要在其中心开设通孔,如图1或2所示,因此现有的磁路系统的磁性相比不开设通孔的磁路系统大大降低,本申请的磁路系统202无需开设通孔,保证了磁性。并且,现有的扬声器的磁路系统为环形结构,音圈设置在磁路系统的环形结构的内环之内,本申请改进为磁路系统202不开设通孔,而音圈3设置在磁路系统的外围。
下面介绍一些本实施例可以优化的方向。
进一步地,支撑系统1包含支架101,所述支架101的下端卡接有相应的下壳体102,所述音圈3固接于所述下壳体102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102在其中心位置开设有主气流孔1021,所述主气流孔1021设置于所述音圈3的内侧。所述主气流孔102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音圈3的直径。所述下壳体102以其中心位置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副气流孔1022,若干所述副气流孔1022设置于所述音圈3的外侧。所述副气流孔1022的直径小于所述主气流孔1021的直径。
由于本实施例的下壳体102只固接有音圈3,音圈3是筒状结构,因此本申请的下壳体102有较大的空间设置气流孔。本实施例的下壳体102开设的主气流孔1021由于没有磁路系统的连接,因而本申请的主流气流孔1021可以设置的更大,只需要留有音圈3连接的空间即可。通过主气流孔1021和副气流孔1022的设置以及排列,可以提高扬声器在发声/振动的过程中的气流流畅度。同时,传统的磁路系统402围挡设置于气流孔,使得气流在扬声器内部需要先经过气流孔再警棍磁路系统402的开孔最后才进入扬声器内部,气路较长并且存在多个弯折。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气路为气流孔、音圈内部、音圈外部,能够尽可能的减短气路同时减少气路的弯折,使得扬声器内部的气流更加流畅。
进一步地,包含连接系统4,所述连接系统4连接所述支撑系统1和所述振动系统2,所述连接系统4用于对所述振动系统2提供支撑力及弹性力。由于磁路系统202的重量远大于传统扬声器的振动系统(振膜和音圈组成),因此本实施例设置了连接系统4用于对磁路系统202进行支撑,使磁路系统 202与振膜201组成的振动系统2可以悬挂于支撑系统1,而不至于振动系统 2坍塌或变形,也防止音圈3的驱动力不足造成在没有连接系统4的情况下音圈3无法驱动振动系统2。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系统4包括振动环401和U杯402,所述振动环401 的外圈连接至所述支撑系统1,所述振动环401的内圈套设于所述U杯402,所述U杯402的上端面连接至所述振膜201,所述U杯402容纳设置有所述磁路系统202。所述振动环401由钢材或塑料制成。所述U杯402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音圈3的横截面,所述磁路系统202的横截面小于所述音圈3的横截面,所述音圈3插设于所述U杯402和所述磁路系统202之间的间隙。本实施例中,振动环401可以是钢片或者塑料片等制成的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刚性,能够支撑磁路系统202,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音圈3 的驱动下,为磁路系统202产生的振动提供一定的弹性力。
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02设置有台阶槽,振动环401嵌设于台阶槽上,从而起到固定振动环401的作用。U杯402为帽状的结构,本申请的U杯402 的中间结构穿过振动环401的内圈并凸出与振动环401的上侧,接着U杯402 的中间结构连接至振膜201,U杯402的外沿结构连接至所述振动环401,磁路系统202设置于U杯202的内部,从而起到支撑U杯402、振膜201、磁路系统202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环401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连接有若干振动臂4011。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臂4011为与所述外圈或所述内圈同圆心的弧形结构,若干所述振动臂4011按等角度间距环绕于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所述振动臂 4011与相应的部分外圈和相应的部分内圈组成S型结构。
实验数据
参考图8,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以及现有的不开孔的扬声器进行散热仿真实验,由于实施例一的下壳体开设有气流孔,因此实施例一的散热更好。进而,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可以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保持较好的性能,提高寿命。
参考图9,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以及现有的不开孔的扬声器进行气流仿真实验,由于实施例一的下壳体开设有气流孔,因此实施例一的气流相比现有的扬声器的气流更加流畅,并且实施例一的气流更加有规律。进而,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可以降低风噪,使声音更加清晰。
参考图10,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以及未设置有振动环的扬声器进行滚振仿真实验,由于振动环提供了支撑力以及弹性力,因此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的滚振点大大提高,平衡性更好。
参考图11,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音圈振动的现有扬声器进行谐振仿真实验,由于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的磁路系统与振膜共同组成振动系统,使得振动系统的重量大大增加,因此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的谐振频率(F0)大大降低,带来了广泛的低频,使扬声器的发生效果更加饱满、低音更加低沉。
实施例二
一种电子设备,包含实施例一所述的扬声器。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Claims (10)

1.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系统;
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磁路系统,所述振膜悬挂于所述支撑系统的上端面,所述磁路系统固定设置于所述振膜,所述磁路系统由磁铁和磁蕊组成,且所述磁路系统为实心的圆柱形或方形结构;
固定系统,包括音圈,所述音圈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系统的底端面,所述音圈内部的空间形成收容所述磁路系统的磁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支撑系统包含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卡接有相应的下壳体,所述音圈固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在其中心位置开设有主气流孔,所述主气流孔设置于所述音圈的内侧,所述主气流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音圈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以其中心位置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副气流孔,若干所述副气流孔设置于所述音圈的外侧,所述副气流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主气流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含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连接所述支撑系统和所述振动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包括振动环和U杯,所述振动环的外圈连接至所述支撑系统,所述振动环的内圈套设于所述U杯,所述U杯的上端面连接至所述振膜,所述U杯容纳设置有所述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环由钢材或塑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杯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音圈的横截面,所述磁路系统的横截面小于所述音圈的横截面,所述音圈插设于所述U杯和所述磁路系统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环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连接有若干振动臂,所述振动臂与相应的部分外圈和相应的部分内圈组成S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臂为与所述外圈或所述内圈同圆心的弧形结构,若干所述振动臂按等角度间距环绕于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9任意一条所述的扬声器。
CN202220414815.4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063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4815.4U CN217063996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4815.4U CN217063996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3996U true CN217063996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6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14815.4U Active CN217063996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3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6292B1 (ko) 저-프로파일 스피커
JP3794986B2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
JP4513765B2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KR101218621B1 (ko) 음향 트랜스 듀서 시스템, 음향 트랜스듀서 시스템의 음향 특성 개선용 장치 및 방법, 음향 트랜스듀서 시스템의 압력 변화 보상용 장치 제조 방법 및 모바일 장치
US8041070B2 (en) Speaker
EP1322136A2 (en) Flat panel sound radiator with supported exciter and compliant surround
WO2022121740A1 (zh) 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US20110135111A1 (en) Speaker device and automobile
US20160227326A1 (en) Electromagnetic Speaker
US20230269538A1 (en) Coaxial Speaker
US8155372B2 (en) Wire suspension for speakers
CN217063996U (zh)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12383854B (zh) 发声装置
EP1478210A2 (en) Loudspeaker
JP4170149B2 (ja) スピーカ
KR101600790B1 (ko) 슬림형 스피커
US8170268B2 (en) Electro-dynamic transducer with a slim form factor
CN114501262A (zh) 一种音圈固定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US20230145438A1 (en) Multifunctional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JP4866239B2 (ja) ラウドスピーカドライバ組立体の改良
CN207652690U (zh) 全频振动扬声器系统及具备本系统的电子设备
CN217470276U (zh) 一种扁平化的扬声器及带有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
CN117354692B (zh) 一种声学器件
JP4513766B2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CN215818604U (zh) 一种用于动磁发声单元的芯壳定位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