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8022U -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8022U
CN217058022U CN202220363231.9U CN202220363231U CN217058022U CN 217058022 U CN217058022 U CN 217058022U CN 202220363231 U CN202220363231 U CN 202220363231U CN 217058022 U CN217058022 U CN 217058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liquid
plate
holes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32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昌海
杨亚华
陈春蕾
葛珺
石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ICA Climate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ICA Climate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ICA Climate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ICA Climate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32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8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8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8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其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管板;该管板的外侧的设有筒形管箱;该管箱的外侧设有与其固接的平盖;所述管箱内设有轴向设置的隔板,将该管箱内部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平盖上设有与其贯通的进液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所述管箱内的下腔和上腔;所述筒体内设有管束状换热管,其端部贯通的固定在所述管板上;所述下腔内设有依序平行设置的均液板I、均液板II和均液板III;所述均液板I临近所述平盖;所述均液板I、均液板II和均液板III分别设有多个通孔I、通孔II和通孔III,且所述通孔I的数量<通孔II的数量<通孔III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升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改善蒸发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构件,尤其是一种空调蒸发器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空调干式蒸发器具有成本低,运行稳定,回油可靠的特点,因而在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用时,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冷媒经节流装置后变为气液两相,然后,经过冷媒分配结构后进入干式蒸发器的换热管束中进行蒸发。由于重力的影响,进入每根换热管内的冷媒不一定均匀,影响了干式蒸发器换热效果,进而影响整个空调系统性能。尤其是在低质量流速的情况下,制冷剂更加难以分配均匀,常常出现因分配不均而导致制冷剂不能完全蒸发,导致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出现吸气带液现象。因此,分配装置的分配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干式蒸发器的冷媒分配结构,或是结构简单,但是分配效果一般,尤其在冷媒质量流速低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压缩机吸气带液现象;或是分配均匀性较好,但是冷媒压降过大,且制造复杂。
因此,急需加以改进,以便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可以提升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改善蒸发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其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管板;该管板的外侧的设有筒形管箱;该管箱的外侧设有与其固接的平盖;所述管箱内设有轴向设置的隔板,将该管箱内部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平盖上设有与其贯通的进液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下腔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上腔相贯通;所述筒体内设有管束状换热管,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分布,其端部贯通的固定在所述管板上;所述下腔内设有均液装置;该均液装置包括依序平行设置的均液板I、均液板II和均液板III;该均液板I、均液板II和均液板III均为薄板状,其边缘与所述下腔内壁相连;所述均液板I临近所述平盖;所述均液板I设有多个通孔I;所述该均液板II设有多个通孔II;所述均液板III设有多个通孔III;所述通孔I的数量<通孔II的数量<通孔III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流程换热管和第二流程换热管;该第一流程换热管与所述下腔相对应;该第二流程换热管与所述上腔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I围绕所述进液管在所述均液板I上的正投影均匀分布;所述通孔II围绕所述通孔I在所述均液板II上的正投影均匀分布;所述通孔III与第一流程所述换热管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I的直径>通孔II的直径>通孔III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II为翻边圆孔,其翻边朝向所述均液板I。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的截面、均液板I、均液板II、均液板III和第一流程换热管端面的形状均为倒梯形,其大小相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提升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改善蒸发换热效率。尤其是在制冷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或者制冷剂质量流速低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制冷剂均匀分配,避免出现因制冷剂分配不均而导致部分制冷剂不能完全蒸发,进而造成压缩机吸气带液的现象,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剖视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均液板I的示意图。
图5是均液板II的示意图。
图6是均液板III的示意图。
其中,1-均液板I;2-均液板II;3-均液板III;4-进液管;5-换热管;6-筒体;7-管板;8-管箱;9-平盖;10-出气管;1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5所示。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6。
所述筒体6为圆柱形,其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管板7。该管板7为圆形板状,其外径大于所述筒体6的外径,将所述筒体6的端部封闭。所述管板7的外侧依次设有管箱8和平盖9。所述管箱8为两端开敞的筒形,其宽度为10-50mm,其内腔为中心角大于180°的圆弧形,且其内径与所述筒体6相当,并与所述筒体6同心。所述平盖9为圆形板状,与所述管板7配合,分别封堵所述管箱8的两端。优选的,所述管箱8与平盖9为焊接,或者采用螺栓加密封垫,以便形成密封。
所述管箱8内设有轴向设置的隔板11。该隔板11为平板状,其长度与所述管箱8的长度相当,其宽度与所述管箱8的内径相当。该隔板11沿所述管箱8的直径处设置,并与所述管箱8内腔的底边平行,将该管箱8内部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的截面为半圆形,下腔的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平盖9上设有与其贯通的进液管4和出气管10,形成制冷剂的进出通道。所述进液管与所述下腔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上腔相贯通。
所述筒体6内设有管束状换热管5,沿所述筒体6的轴向分布,其端部贯通的固定在所述管板7上。所述换热管5包括第一流程换热管和第二流程换热管,分别位于所述筒体6的下部和上部,并与所述管箱内的下腔和上腔相对应,使制冷剂从进液管流入管箱,再依次经过所述管箱的下腔、换热管和上腔后,由出气管流出,完成换热过程。所述第一流程换热管管束的端面形状与所述下腔相适应,以便使液态制冷剂更加充分地流入该第一流程换热管中。优选的,所述下腔的高度较所述第一流程换热管管束的最低点至所述管板中心的距离大5-15mm。
所述下腔内设有均液装置,可对流入的制冷剂进行均液后再流入换热管,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该均液装置包括依序平行设置的均液板I1、均液板II2和均液板III3,并使所述均液板I1临近所述平盖9。该均液板I1、均液板II2和均液板III3均为厚度为1-3mm的薄板,其形状与所述下腔相适应,其边缘与所述下腔内壁相连,使其安装稳固。优选的,所述均液板I、均液板II和均液板III与所述下腔内壁之间的间距均为1-2mm,并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均液板I1设有多个通孔I12;所述该均液板II2设有多个通孔II13;所述该均液板III3设有多个通孔III14。所述通孔I12的数量<通孔II13的数量<通孔III14的数量。同时,所述通孔I12的直径>通孔II13的直径>通孔III14的直径。具体为,所述通孔I为4-8个,其直径是所述进液管内径的0.4-0.8倍。所述通孔II的数量是通孔I的3-6倍,其直径使通孔I的0.3-0.8倍。所述通孔III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流程换热管的数量一致,其直径为2-5mm。优选的,所述通孔II为翻边圆孔,翻边高度为1.5-3mm,且翻边朝向所述均液板I,有利于制冷剂的分散。
所述通孔I围绕所述进液管在所述均液板I上的正投影均匀分布,且该通孔I与进液管的轴向间距大于所述进液管内径和通孔I直径之和。所述通孔II围绕所述通孔I在所述均液板II上的正投影的四周均匀分布,且该通孔II与通孔I的轴向间距大于所述进液管内径和通孔I直径之和。所述通孔III与第一流程所述换热管一一对应。
所述均液板I1与均液板II2的间距为2-10mm。所述均液板II2与均液板III3的间距为2-10mm。所述所述均液板III3与管板7之间的间距为2-5mm,便于制冷剂平稳的流入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制冷系统中经节流装置后形成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由进气管进入管箱的下腔后,首先经过均液板I实现第一次分配,将1股制冷剂分配为4股或者更多股;再经过均液板II实现第二次分配,将4股制冷剂分配为16股或者更多股;再经过均液板III,实现第三次分配,得到更加均匀分布的制冷剂。然后,均液后的制冷剂进入换热管内蒸发,与管外的载冷剂完成换热。最后,蒸发后的制冷剂由经管箱的上腔后,通过出气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升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改善蒸发换热效率。尤其是在制冷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或者制冷剂流速低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制冷剂均匀分配,避免出现因制冷剂分配不均而导致部分制冷剂不能完全蒸发,造成压缩机吸气带液的现象,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6)

1.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其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管板;该管板的外侧的设有筒形管箱;该管箱的外侧设有与其固接的平盖;所述管箱内设有轴向设置的隔板,将该管箱内部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平盖上设有与其贯通的进液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下腔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上腔相贯通;所述筒体内设有管束状换热管,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分布,其端部贯通的固定在所述管板上;其特征是,所述下腔内设有均液装置;该均液装置包括依序平行设置的均液板I、均液板II和均液板III;该均液板I、均液板II和均液板III均为薄板状,其边缘与所述下腔内壁相连;所述均液板I临近所述平盖;所述均液板I设有多个通孔I;所述该均液板II设有多个通孔II;所述均液板III设有多个通孔III;所述通孔I的数量<通孔II的数量<通孔III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干式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流程换热管和第二流程换热管;该第一流程换热管与所述下腔相对应;该第二流程换热管与所述上腔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干式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通孔I围绕所述进液管在所述均液板I上的正投影均匀分布;所述通孔II围绕所述通孔I在所述均液板II上的正投影均匀分布;所述通孔III与第一流程换热管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干式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通孔I的直径>通孔II的直径>通孔III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干式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通孔II为翻边圆孔,其翻边朝向所述均液板I。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干式蒸发器,其特征是,所述下腔的截面、均液板I、均液板II、均液板III和第一流程换热管端面的形状均为倒梯形,其大小相当。
CN202220363231.9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Active CN217058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3231.9U CN217058022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3231.9U CN217058022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8022U true CN217058022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3231.9U Active CN217058022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8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0459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ving an allocation tube within heat exchanger manifold
US10168083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thereof
EP2977706A1 (en) Manifold and heat exchanger having same
EP3875878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EP3203170A2 (en) Micro-channel evaporator having compartmentalized distribution
WO2020024513A1 (zh) 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104949394A (zh) 一种换热器
WO2023082700A1 (zh)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217058022U (zh)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JP2015108463A (ja)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2068012A (ja) 空気調和機等の冷凍装置
CN114484943A (zh) 一种空调干式蒸发器
CN210892266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制冷系统
CN202511538U (zh)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US11614260B2 (en) Heat exchanger for heat pump applications
WO2022193675A1 (zh)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318605A (zh) 平行流换热器和具有该平行流换热器的空调器
CN202511535U (zh)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CN211084507U (zh) 汽车空调平行流蒸发器
JP2015124992A (ja) 熱交換器
JP2023538493A (ja) 組み立て式熱交換器
CN111174465A (zh) 蒸发器以及包含该蒸发器的换热系统
CN202511537U (zh)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CN110966808A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制冷系统
CN103363732A (zh)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