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7964U - 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7964U
CN217057964U CN202220123194.4U CN202220123194U CN217057964U CN 217057964 U CN217057964 U CN 217057964U CN 202220123194 U CN202220123194 U CN 202220123194U CN 217057964 U CN217057964 U CN 217057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storage
storage
container body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31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灵奎
钳宇鑫
郭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ng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ng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ng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ng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231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7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7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7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属于固体蓄热供热技术领域;包括:集装箱体、蓄热设备、加热设备、换热装置、循环导热装置、集成控制柜;蓄热设备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中,加热设备设置在蓄热设备的内部,换热装置设置在蓄热设备的一侧,循环导热装置与换热装置连接,蓄热设备包括:蓄热底座、蓄热外壳、保温材料层、若干内隔板、蓄热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蓄热砖和蓄热外壳内壁上的保温材料层,增大蓄热的密度和保温的面积、体积,逐层对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存储吸收,从而提升装置的蓄热能力和延长放热时间获得良好的蓄热、保温效果,在与换热装置和循环导热装置配合使用过程中,降低电加热管用电消耗的同时延长加热设备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属于固体蓄热供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热油广泛用于工业烘干领域,如印染、建材、筑路沥青加温等该文合成或加热的工业领域。
市场上现有的导热油加热设备主要有燃煤导热油炉和燃气导热油炉以及电导热油炉,燃煤导热油炉由于环保要求已逐步被淘汰;燃气导热油炉受制于当地燃气量,当燃气量供应不足时,容易造成停产现象;电导热油炉制热相应快,保温层覆盖面积少即热效果好但蓄热保温效果差,蓄热能力差和放热时间短造成用电消耗高,从而使得电导式运行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蓄热设备能够对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存储吸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导热、保温效果,并与换热装置和循环导热装置配合使用,降低电加热管用电消耗的同时延长设备寿命。
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包括:
集装箱体,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中的蓄热设备,设置在蓄热设备内部的加热设备,设置在蓄热设备一侧的换热装置,与换热装置连接的循环导热装置,以及与加热设备、蓄热设备、换热装置、循环导热装置电联的集成控制柜;
其中,所述蓄热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中的蓄热底座,固定安装在蓄热底座上的蓄热外壳,固定安装在蓄热外壳内壁上的保温材料层,固定连接在蓄热外壳中的若干内隔板,以及通过内隔板安装在蓄热外壳中的蓄热体;所述若干内隔板还在蓄热外壳中构成热风循环回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设备固定安装在蓄热外壳上,包括:固定安装在蓄热外壳上的安装法兰和插接在安装法兰、蓄热体中的电加热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与热风循环回路连接的换热器,安装在换热器进风口一端的风机,以及通过传动部件传动安装在风机动力输出端且位于管道内部的风扇;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风机转子轴上的主链轮,插接在风扇转轴上的从链轮,以及套接在主链轮和从链轮外径侧的链条;
风机采用耐高温风机,采用风机和扇叶分离式设计,风机转子与风扇叶用链条式链轮传动,避免因热风高温对风机造成损伤;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导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换热器中的导热油管,与导热油管进出口连通的循环油管,以及与循环油管连接的储油罐。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体上还包括:安装在集装箱体上且靠近循环油管处的排风扇,安装在集装箱体上且用于对循环油管固定的法兰口,开设在集装箱体上的电缆通口,相对安装在集装箱体上且靠近排风扇的通风窗,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顶部的吊装挂钩,以及开设在集装箱体上且位于蓄热设备处的检修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油管上还安装有膨胀罐、补油泵、若干电磁阀、循环泵;所述循环油管通过补油泵连通储油罐用于补充循环油管中的导热油液;所述循环油管通过与膨胀罐连通用于油压的调节;所述循环油管通过若干电磁阀、循环泵用于控制管路中导热油的流速和流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热供导热油装置中还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视频采集单元、电磁流量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成控制柜上设有开关控制模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蓄热体包括:固定安装在内隔板上的底部蓄热保温层,叠加在底部蓄热保温层上的若干蓄热砖,所述若干蓄热砖呈方型阵列状叠加,每个蓄热砖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收容电加热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管为U型设计,所述电加热管的两端口分别通过接线柱和电缆与加热电源电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若干蓄热砖采用高密度高比热材料制成。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材料层采用多个保温板拼装而成。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体为框架拼接式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若干蓄热砖和蓄热外壳内壁上的保温材料层,增加蓄热的安装密度和增大保温材料的面积和体积,逐层对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存储吸收,从而提升装置的蓄热能力和延长持续放热时间获得良好的耐高温、导热、保温效果,在与换热装置和循环导热装置配合使用过程中,降低电加热管用电消耗的同时延长加热设备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内外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集装箱体1、保温材料层2、接线柱3、蓄热外壳4、底部蓄热保温层5、蓄热砖6、电加热管7、蓄热底座8、固定螺栓9、热风循环回路10、风扇11、链条12、风机13、换热器14、膨胀罐15、储油罐16、补油泵17、循环泵18、集成控制柜19、开关控制模块20、循环油管21、电磁阀22、检修门23、吊装挂钩24、框架25、法兰口26、电缆通口27、排风扇28、通风窗29、内隔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包括:集装箱体1、保温材料层2、接线柱3、蓄热外壳4、底部蓄热保温层5、蓄热砖6、电加热管7、蓄热底座8、固定螺栓9、热风循环回路10、风扇11、链条12、风机13、换热器14、膨胀罐15、储油罐16、补油泵17、循环泵18、集成控制柜19、开关控制模块20、循环油管21、电磁阀22、检修门23、箱体吊装挂钩24、框架25、法兰口26、电缆通口27、排风扇28、通风窗29、内隔板30。
其中,集装箱体1为框架25拼接式结构,集装箱体1上还包括:吊装挂钩24、法兰口26、电缆通口27、检修门23。
法兰口26安装在集装箱体1上且用于对循环油管21固定,电缆通口27开设在集装箱体1上,通风窗29相对安装在集装箱体1上且靠近排风扇28处,采用一吹风一抽风的方式运行,本实施例中排风扇28外罩为百叶窗设计;吊装挂钩24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1的顶部,检修门23开设在集装箱体1上且位于蓄热设备处。
蓄热设备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1中,加热设备设置在蓄热设备的内部,换热装置设置在蓄热设备的一侧,循环导热装置与换热装置连接,集成控制柜19与加热设备、蓄热设备、换热装置、循环导热装置电联用于控制各个设备的调控。
其中,蓄热设备包括:蓄热底座8、蓄热外壳4、保温材料层2、若干内隔板30、蓄热体;
蓄热底座8通过固定螺栓9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1中,蓄热外壳4固定安装在蓄热底座8上,保温材料层2固定安装在蓄热外壳4内壁上,若干内隔板30固定连接在蓄热外壳4中,蓄热体通过内隔板30安装在蓄热外壳4中;若干内隔板30之间构成热风循环回路10;蓄热体包括:底部蓄热保温层5、若干蓄热砖6;
底部蓄热保温层5固定安装在内隔板30上,若干蓄热砖6叠加在底部蓄热保温层5上,所述若干蓄热砖6呈方型阵列状叠加,每个蓄热砖6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收容电加热管7;
所述加热设备固定安装在蓄热外壳4上,加热设备包括:安装法兰、电加热管7;
安装法兰固定安装在蓄热外壳4上;电加热管7插接在安装法兰、蓄热体中;电加热管7为U型设计,所述电加热管7的两端口分别通过接线柱3和电缆与加热电源电联。
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14、风机13、风扇11;
换热器14为翅片式换热器14;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热风循环回路10连接,风机13安装在换热器14进风口的一端,风扇11通过传动部件传动安装在风机13动力输出端且位于管道内部的;
传动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风机13转子轴上的主链轮,插接在风扇11转轴上的从链轮,以及套接在主链轮和从链轮外径侧的链条12;风机13驱动转子轴旋转时,带动主链轮转动,主链轮上的动力通过链条12传递至从链轮上带动从链轮旋转,从链轮最终带动风扇11转轴和风扇11在管道中旋转,从而加速管道中的热风流动,提高换热器14和热风循环回路10的热交换效率。
风机13采用耐高温风机13,采用风机13和扇叶分离式设计,风机13转子与风扇11叶用链条12式链轮传动,避免因热风高温对风机13造成损伤。
循环导热装置包括:导热油管、循环油管21、储油罐16;
导热油管安装在换热器14中,循环油管21与导热油管进出口连通,储油罐16与循环油管21连接。
集装箱体1上还包括:排风扇28、法兰口26、电缆通口27、通风窗29、吊装挂钩24、检修门23;
排风扇28安装在集装箱体1上且靠近循环油管21处,排风扇28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加快实现箱体内外气流交换,实现对箱体内部各控制元件的降温,延长控制元件的使用寿命;
法兰口26安装在集装箱体1上且用于对循环油管21固定,电缆通口27开设在集装箱体1上,通风窗29相对安装在集装箱体1上且靠近排风扇28,吊装挂钩24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1的顶部,可供拖车移动吊装;检修门23开设在集装箱体1上且位于蓄热设备处。
循环油管21上还安装有膨胀罐15、补油泵17、若干电磁阀22、循环泵18;所述循环油管21通过补油泵17连通储油罐16用于补充循环油管21中的导热油液;所述循环油管21通过与膨胀罐15连通用于油压的调节;所述循环油管21通过若干电磁阀22、循环泵18用于控制管路中导热油的流速和流量。
热供导热油装置中还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视频采集单元、电磁流量计;集成控制柜19上设有开关控制模块20,通过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视频采集单元、电磁流量计采集装置运行数据,以便操作人员调控集成控制柜19和开关控制模块20。
底部蓄热保温层5为保温板材;干蓄热砖6采用高密度高比热材料制成。
所述保温材料层2采用多个保温板拼装而成。
工作原理:
操作人员调控集成控制柜19和开关模块,使得加热设备、换热装置、循环导热装置开启,通过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视频采集单元、电磁流量计采集装置运行数据,电加热管7对蓄热体中的若干蓄热砖6进行加热,若干蓄热砖6放置在底部蓄热保温层5上,底部蓄热保温层5通过内隔板30安装在蓄热外壳4中;若干内隔板30之间构成热风循环回路10,进而使得若干蓄热砖6、底部蓄热保温层5和蓄热外壳4内壁上的保温材料层2,增加蓄热的安装密度和增大保温材料的面积和体积,逐层对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存储吸收,从而提升装置的蓄热能力和延长持续放热时间获得良好的耐高温、导热、保温效果,在与换热装置和循环导热装置配合使用过程中,风机13驱动转子轴旋转时,带动主链轮转动,主链轮上的动力通过链条12传递至从链轮上带动从链轮旋转,从链轮最终带动风扇11转轴和风扇11在管道中旋转,从而加速管道中的热风流动,提高换热器14和热风循环回路10的热交换效率;降低电加热管7用电消耗;其次通过通风窗29相对安装在集装箱体1上且靠近排风扇28处,采用一吹风一抽风的方式运行,加快实现箱体内外气流交换,实现对箱体内部各控制元件的降温,延长控制元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若干蓄热砖6和蓄热外壳4内壁上的保温材料层2,增加蓄热的安装密度和增大保温材料的面积和体积,逐层对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存储吸收,从而提升装置的蓄热能力和延长持续放热时间获得良好的耐高温、导热、保温效果,在与换热装置和循环导热装置配合使用过程中,降低电加热管7用电消耗的同时延长加热设备寿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装箱体,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中的蓄热设备,设置在蓄热设备内部的加热设备,设置在蓄热设备一侧的换热装置,与换热装置连接的循环导热装置,以及与加热设备、蓄热设备、换热装置、循环导热装置电联的集成控制柜;
其中,所述蓄热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中的蓄热底座,固定安装在蓄热底座上的蓄热外壳,固定安装在蓄热外壳内壁上的保温材料层,固定连接在蓄热外壳中的若干内隔板,以及通过内隔板安装在蓄热外壳中的蓄热体;所述若干内隔板还在蓄热外壳中构成热风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固定安装在蓄热外壳上,包括:固定安装在蓄热外壳上的安装法兰和插接在安装法兰、蓄热体中的电加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与热风循环回路连接的换热器,安装在换热器进风口一端的风机,以及通过传动部件传动安装在风机动力输出端且位于管道内部的风扇;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风机转子轴上的主链轮,插接在风扇转轴上的从链轮,以及套接在主链轮和从链轮外径侧的链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导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换热器中的导热油管,与导热油管进出口连通的循环油管,以及与循环油管连接的储油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体上还包括:安装在集装箱体且靠近循环油管处的排风扇,安装在集装箱体上且用于对循环油管固定的法兰口,开设在集装箱体上的电缆通口,相对安装在集装箱体上且靠近排风扇的通风窗,固定安装在集装箱体顶部的吊装挂钩,以及开设在集装箱体上且位于蓄热设备处的检修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油管上还安装有膨胀罐、补油泵、若干电磁阀、循环泵;所述循环油管通过补油泵连通储油罐;所述循环油管与膨胀罐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供导热油装置中还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视频采集单元、电磁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控制柜上设有开关控制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包括:固定安装在内隔板上的底部蓄热保温层,叠加在底部蓄热保温层上的若干蓄热砖,所述若干蓄热砖呈方型阵列状叠加,每个蓄热砖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收容电加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为U型设计,所述电加热管的两端口分别通过电缆与加热电源电联。
CN202220123194.4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 Active CN217057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3194.4U CN217057964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3194.4U CN217057964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7964U true CN217057964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0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3194.4U Active CN217057964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79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8634A (zh) * 2023-04-25 2023-07-14 新网电(山东)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体采用钢渣压制砖的固体蓄热热水供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8634A (zh) * 2023-04-25 2023-07-14 新网电(山东)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体采用钢渣压制砖的固体蓄热热水供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8729B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温控系统
CN105742752A (zh)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7057964U (zh) 一种电蓄热供导热油装置
CN205843051U (zh) 900伏电蓄热能装置
CN206875548U (zh) 组合式纳米复合材料储热供暖装置
CN217455584U (zh) 暖风芯体、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01748437A (zh) 铝电解槽强制抽风冷却系统
CN113119773A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充电桩的新型脉动热管翅片联合散热结构
CN108844388A (zh) 利用热超导技术回收矿井乏风余热加热进风系统
CN115882106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车电池箱
CN114838611A (zh) 一种高温换热蓄热单元及结构和装置
CN103017353A (zh) 一种玻璃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CN202254296U (zh) 移动式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供暖、制冷系统
CN2807124Y (zh) 蓄热堆电力调峰热交换装置
CN201367469Y (zh) 铝电解槽强制吹风冷却设备
CN210424976U (zh) 电蓄热蒸汽装置
CN206890910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与热泵耦合式装置
CN202993583U (zh) 一种玻璃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CN213455018U (zh) 一种多级换热型闭式冷却塔
EP2391852B1 (en) Heating apparatus using solar energy and method of heating using solar energy
CN209512596U (zh) 一种热电式气气板式换热器
CN210035671U (zh) 家用谷电蓄能采暖器
CN212431020U (zh) 一种固体蓄热机组
CN205315125U (zh)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装置
CN209326104U (zh) 一种固体电蓄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