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2287U -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2287U
CN217052287U CN202220821832.XU CN202220821832U CN217052287U CN 217052287 U CN217052287 U CN 217052287U CN 202220821832 U CN202220821832 U CN 202220821832U CN 217052287 U CN217052287 U CN 217052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vity
inner cavity
chamber
out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18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秀君
王凯
翟忠
霍吉祥
廖秀姻
黄俊杰
肖炜
武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xing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SHANTOU HUAX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Shantou Huaxing Raoping Copper Industry Co ltd
Raoping Yuexing Copper Proces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xing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SHANTOU HUAX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Shantou Huaxing Raoping Copper Industry Co ltd
Raoping Yuexing Copper Proces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xing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SHANTOU HUAX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Shantou Huaxing Raoping Copper Industry Co ltd, Raoping Yuexing Copper Proces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xing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18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2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2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2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ast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包括法兰、内套、内腔外套、内腔导流器、外腔外套和外腔导流器;内腔外套套设在内套外侧,内腔外套、内套和法兰前端围成内腔,内腔导流器设置于内腔中,内腔导流器将内腔分隔而形成内腔冷却通道;外腔外套套设在内腔外套外侧,外腔外套、内腔外套和法兰前端围成外腔,外腔导流器设置于外腔中,外腔导流器将外腔分隔而形成外腔冷却通道;法兰上设有内腔进水口、内腔出水口、外腔进水口和外腔出水口,法兰中设有内腔进水室、内腔出水室、外腔进水室和外腔出水室。本实用新型冷却效果好,使用寿命较长。当外腔失效时,内腔仍能正常通冷却水进行冷却,风口小套仍可继续工作,可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背景技术
风口小套是高炉炼铁送风所必须的重要设备,担负着将热风送进高炉内的任务。风口小套前端伸入炉内部分接触到炉内的高温,容易直接受到液态渣铁的热冲击和掉落的热态物料磨损,且送风时风口内壁又极易受到煤粉的冲刷侵蚀,故高炉风口小套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目前大多数风口小套内部只有一个冷却通道,该冷却通道漏水时风口小套即失效,使用寿命较短。风口小套失效后必须尽快休风更换,而频繁休风更换失效风口小套会造成生产的耽误及原材料的浪费,影响高炉的顺行和产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这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具有相互独立工作的两个冷却通道,冷却效果好,使用寿命较长。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内套、内腔外套、内腔导流器、外腔外套和外腔导流器;内腔外套套设在内套外侧,内腔外套、内套和法兰前端围成内腔,内腔导流器设置于内腔中,内腔导流器将内腔分隔而形成内腔冷却通道;外腔外套套设在内腔外套外侧,外腔外套、内腔外套和法兰前端围成外腔,外腔导流器设置于外腔中,外腔导流器将外腔分隔而形成外腔冷却通道;法兰上设有内腔进水口、内腔出水口、外腔进水口和外腔出水口,法兰中设有内腔进水室、内腔出水室、外腔进水室和外腔出水室,内腔进水口通过内腔进水室与内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内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内腔出水室与内腔出水口连通,外腔进水口通过外腔进水室与外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外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外腔出水室与外腔出水口连通。
上述外腔冷却通道和内腔冷却通道互不连通,相互独立通冷却水对风口小套进行冷却,形成双进双出的冷却结构,其中:一路冷却水从法兰上的内腔进水口进入风口小套,经内腔进水室进入内腔冷却通道,流经内腔冷却通道后通过内腔出水室、内腔出水口排出风口小套;另一路冷却水从法兰上的外腔进水口进入风口小套,经外腔进水室进入外腔冷却通道,流经外腔冷却通道后通过外腔出水室、外腔出水口排出风口小套。正常工作时,通入外腔中的冷却水可与外腔外套、内腔外套进行热交换,通入内腔中的冷却水可与内套、内腔外套进行热交换,确保整个风口小套优良的冷却效果。当外腔失效时(例如,外腔外套破损漏水,或外腔外套与内腔外套之间的连接部位开裂漏水),只需停止自外腔进水口通入冷却水,使外腔断水,由于外腔与内腔互不连通,此时内腔仍能正常通冷却水进行冷却,风口小套仍可继续工作,从而延长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
优选方案中,上述外腔外套的前端部处于内腔外套的前端部的前侧,外腔外套将内腔外套的外侧面及前端面围住,内腔外套的外侧面及前端面、外腔外套的内壁与法兰前端共同围成外腔。
通常,上述内腔进水口、内腔出水口、外腔进水口和外腔出水口均设于法兰的后端面上。
优选方案中,上述法兰前端设有内腔进水通孔、内腔出水通孔、外腔进水通孔和外腔出水通孔,内腔进水室通过内腔进水通孔与内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内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内腔出水通孔与内腔出水室连通,外腔进水室通过外腔进水通孔与外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外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外腔出水通孔与外腔出水室连通。
优选方案中,上述外腔冷却通道包括外腔内水室、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和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处于外腔内水室的外侧,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处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外侧,外腔进水室与外腔内水室后端连通,外腔内水室前端与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连通,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连通,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与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的前端连通,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的后端与外腔出水室连通。通常,上述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中冷却水的流向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相反。外腔内水室后端构成外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的后端构成外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这种外腔冷却水循环结构能够避免外腔内部产生死水区,确保优良的冷却效果,特别是,通过在外腔前端部设置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和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能够增强对外腔外套前端的冷却强度。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外腔导流器包括筒状中间隔板、环形前隔板、C形隔水壁、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和第一螺旋形隔水板,第一螺旋形隔水板设于筒状中间隔板的外侧面上,环形前隔板设于筒状中间隔板前端,C形隔水壁、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均设于环形前隔板的前侧面上;外腔内水室处于筒状中间隔板的内侧,第一螺旋形隔水板将筒状中间隔板外侧的空间分隔成所述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和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均处于环形前隔板的前侧,环形前隔板将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与外腔内水室、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隔开,并且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分别处于C形隔水壁的外侧、内侧;第一挡水板将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与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的前端隔开,第二挡水板将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的前端与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及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隔开,环形前隔板上设有将外腔内水室前端与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进水端连通的第一通水口,C形隔水壁靠近第二挡水板的位置设有将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出水端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进水端连通的第二通水口,环形前隔板上设有将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出水端与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前端连通的第三通水口。
优选方案中,上述内腔冷却通道包括内腔前端水室、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和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与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并排设置;内腔前端水室为C形流道;内腔进水室与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后端连通,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前端与内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连通,内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与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前端连通,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后端与内腔出水室连通。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后端构成内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后端构成内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这种内腔冷却水循环结构能够避免内腔内部产生死水区,确保优良的冷却效果。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内腔导流器包括前端隔水板、第三挡水板和两个第二螺旋形隔水板,两个第二螺旋形隔水板并排设置;前端隔水板设于第二螺旋形隔水板的前端,第三挡水板设于前端隔水板的前端面上;两个第二螺旋形隔水板将内腔处于前端隔水板后侧的部分分隔成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和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前端隔水板将内腔前端水室与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隔开,前端隔水板上设有将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前端与内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连通的第四通水口,前端隔水板上设有将内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与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前端连通的第五通水口;第三挡水板将内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与内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隔开(同时也将第四通水口与第五通水口隔开)。
上述内腔导流器、外腔导流器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导流器,将内腔、外腔分隔成相应结构的内腔冷却通道、外腔冷却通道。
优选方案中,上述内套后端通过第一环形焊缝与法兰前端连接,内腔外套后端通过第二环形焊缝与法兰前端连接,外腔外套后端通过第三环形焊缝与法兰前端连接,内套前端通过第四环形焊缝与内腔外套前端连接,内腔外套前端通过第五环形焊缝与外腔外套前端连接。上述内腔导流器可焊接在内套上。通常,上述第四环形焊缝、第五环形焊缝处在风口小套的热风通道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风口小套具有相互独立工作的两个冷却通道,冷却效果好,使用寿命较长。当外腔失效时,内腔仍能正常通冷却水进行冷却,风口小套仍可继续工作,可进一步延长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无需在风口小套的腔内设置水管,可以简化制造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C-C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D-D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内腔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未装上内腔外套、外腔导流器和外腔外套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外腔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未装上外腔外套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这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包括法兰1、内套2、内腔外套3、内腔导流器4、外腔外套5和外腔导流器6;内腔外套3套设在内套2外侧,内腔外套3、内套2和法兰1前端围成内腔7,内腔导流器4设置于内腔7中,内腔导流器4将内腔7分隔而形成内腔冷却通道;外腔外套5套设在内腔外套3外侧,外腔外套5、内腔外套3和法兰1前端围成外腔8,外腔导流器6设置于外腔8中,外腔导流器6将外腔8分隔而形成外腔冷却通道;法兰1上设有内腔进水口11、内腔出水口12、外腔进水口13和外腔出水口14,法兰1中设有内腔进水室15、内腔出水室16、外腔进水室17和外腔出水室18,内腔进水口11通过内腔进水室15与内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内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内腔出水室16与内腔出水口12连通,外腔进水口13通过外腔进水室17与外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外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外腔出水室18与外腔出水口14连通。本实施例中,外腔外套5的前端部处于内腔外套3的前端部的前侧,外腔外套5将内腔外套3的外侧面及前端面围住,内腔外套3的外侧面及前端面、外腔外套5的内壁与法兰1前端共同围成外腔8。内腔进水口11、内腔出水口12、外腔进水口13和外腔出水口14均设于法兰1的后端面上。
法兰1前端设有内腔进水通孔19、内腔出水通孔110、外腔进水通孔111和外腔出水通孔112,内腔进水室15通过内腔进水通孔19与内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内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内腔出水通孔110与内腔出水室16连通,外腔进水室17通过外腔进水通孔111与外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外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外腔出水通孔112与外腔出水室18连通。
参考图2、图3、图4和图6,外腔冷却通道包括外腔内水室81、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和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处于外腔内水室81的外侧,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3处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4的外侧,外腔进水室17与外腔内水室81后端连通,外腔内水室81前端与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的进水端连通,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的出水端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的进水端连通,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的出水端与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的前端连通,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的后端与外腔出水室18连通。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中冷却水的流向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相反。外腔内水室81后端构成外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的后端构成外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
外腔导流器6包括筒状中间隔板61、环形前隔板62、C形隔水壁63、第一挡水板64、第二挡水板65和第一螺旋形隔水板66,第一螺旋形隔水板66设于筒状中间隔板61的外侧面上,环形前隔板62设于筒状中间隔板61前端,C形隔水壁63、第一挡水板64、第二挡水板65均设于环形前隔板62的前侧面上;外腔内水室81处于筒状中间隔板61的内侧,第一螺旋形隔水板66将筒状中间隔板61外侧的空间分隔成所述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和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均处于环形前隔板62的前侧,环形前隔板62将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与外腔内水室81、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隔开,并且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分别处于C形隔水壁63的外侧、内侧;第一挡水板64将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的进水端与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的前端隔开,第二挡水板65将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的前端与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的出水端及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的进水端隔开,环形前隔板62上设有将外腔内水室81前端与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进水端连通的第一通水口85,C形隔水壁63靠近第二挡水板65的位置设有将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出水端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进水端83连通的第二通水口86,环形前隔板62上设有将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出水端与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前端连通的第三通水口87(第一挡水板64将第三通水口87与第一通水口85及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的进水端隔开;第二挡水板65将第三通水口87与第二通水口86隔开)。
参考图1、图2和图5,内腔冷却通道包括内腔前端水室71、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72和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73,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72与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73并排设置;内腔前端水室71为C形流道;内腔进水室15与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72后端连通,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72前端与内腔前端水室71的进水端连通,内腔前端水室71的出水端与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73前端连通,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73后端与内腔出水室16连通。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72后端构成内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73后端构成内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
内腔导流器4包括前端隔水板41、第三挡水板42和两个第二螺旋形隔水板43,两个第二螺旋形隔水板43并排设置;前端隔水板41设于第二螺旋形隔水板43的前端,第三挡水板42设于前端隔水板41的前端面上;两个第二螺旋形隔水板43将内腔7处于前端隔水板41后侧的部分分隔成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72和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73;前端隔水板41将内腔前端水室71与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72隔开,前端隔水板41上设有将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72前端与内腔前端水室71的进水端连通的第四通水口74,前端隔水板41上设有将内腔前端水室71的出水端与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73前端连通的第五通水口75;第三挡水板42将内腔前端水室71的进水端与内腔前端水室71的出水端隔开(第三挡水板42同时也将第四通水口74与第五通水口75隔开)。
参考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内套2后端通过第一环形焊缝91与法兰1前端连接,内腔外套3后端通过第二环形焊缝92与法兰1前端连接,外腔外套5后端通过第三环形焊缝93与法兰1前端连接,内套2前端通过第四环形焊缝94与内腔外套3前端连接,内腔外套3前端通过第五环形焊缝95与外腔外套5前端连接。内腔导流器4焊接在内套2的外侧壁上。第四环形焊缝94、第五环形焊缝95处在风口小套的热风通道的内壁上。
下面简述以下本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的工作原理:
外腔冷却通道和内腔冷却通道互不连通,相互独立通冷却水对风口小套进行冷却,形成双进双出的冷却结构,工作时,一路冷却水从法兰1上的内腔进水口11进入风口小套,经内腔进水室15进入内腔冷却通道(冷却水在内腔冷却通道中依次流经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72、内腔前端水室71、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73),流经内腔冷却通道后通过内腔出水室16、内腔出水口12排出风口小套;另一路冷却水从法兰1上的外腔进水口13进入风口小套,经外腔进水室17进入外腔冷却通道(冷却水在外腔冷却通道中依次流经外腔内水室81、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82、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83、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84),流经外腔冷却通道后通过外腔出水室18、外腔出水口14排出风口小套。正常工作时,通入外腔8中的冷却水可与外腔外套5、内腔外套3进行热交换,通入内腔7中的冷却水可与内套2、内腔外套3进行热交换,确保整个风口小套优良的冷却效果。当外腔8失效时(例如,外腔外套破损漏水,或外腔外套与内腔外套之间的连接部位开裂漏水),只需停止自外腔进水口13通入冷却水,使外腔8断水,由于外腔8与内腔7互不连通,此时内腔7仍能正常通冷却水进行冷却,风口小套仍可继续工作。
其他实施方案中,内腔导流器、外腔导流器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导流器,将内腔、外腔分隔成相应结构的内腔冷却通道、外腔冷却通道,例如:内腔导流器的结构参照以上优选实施例中的外腔导流器,外腔导流器的结构参照以上优选实施例中的内腔导流器。

Claims (10)

1.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内套、内腔外套、内腔导流器、外腔外套和外腔导流器;内腔外套套设在内套外侧,内腔外套、内套和法兰前端围成内腔,内腔导流器设置于内腔中,内腔导流器将内腔分隔而形成内腔冷却通道;外腔外套套设在内腔外套外侧,外腔外套、内腔外套和法兰前端围成外腔,外腔导流器设置于外腔中,外腔导流器将外腔分隔而形成外腔冷却通道;法兰上设有内腔进水口、内腔出水口、外腔进水口和外腔出水口,法兰中设有内腔进水室、内腔出水室、外腔进水室和外腔出水室,内腔进水口通过内腔进水室与内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内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内腔出水室与内腔出水口连通,外腔进水口通过外腔进水室与外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外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外腔出水室与外腔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是:所述外腔外套的前端部处于内腔外套的前端部的前侧,外腔外套将内腔外套的外侧面及前端面围住,内腔外套的外侧面及前端面、外腔外套的内壁与法兰前端共同围成外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是:所述内腔进水口、内腔出水口、外腔进水口和外腔出水口均设于法兰的后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是:所述法兰前端设有内腔进水通孔、内腔出水通孔、外腔进水通孔和外腔出水通孔,内腔进水室通过内腔进水通孔与内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内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内腔出水通孔与内腔出水室连通,外腔进水室通过外腔进水通孔与外腔冷却通道的进水端连通,外腔冷却通道的出水端通过外腔出水通孔与外腔出水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是:所述外腔冷却通道包括外腔内水室、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和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处于外腔内水室的外侧,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处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外侧,外腔进水室与外腔内水室后端连通,外腔内水室前端与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连通,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连通,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与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的前端连通,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的后端与外腔出水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中冷却水的流向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是:所述外腔导流器包括筒状中间隔板、环形前隔板、C形隔水壁、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和第一螺旋形隔水板,第一螺旋形隔水板设于筒状中间隔板的外侧面上,环形前隔板设于筒状中间隔板前端,C形隔水壁、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均设于环形前隔板的前侧面上;外腔内水室处于筒状中间隔板的内侧,第一螺旋形隔水板将筒状中间隔板外侧的空间分隔成所述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和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均处于环形前隔板的前侧,环形前隔板将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与外腔内水室、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隔开,并且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分别处于C形隔水壁的外侧、内侧;第一挡水板将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与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的前端隔开,第二挡水板将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的前端与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及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隔开,环形前隔板上设有将外腔内水室前端与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进水端连通的第一通水口,C形隔水壁靠近第二挡水板的位置设有将第一C形外腔前端水室出水端与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进水端连通的第二通水口,环形前隔板上设有将第二C形外腔前端水室出水端与螺旋形外腔出水通道前端连通的第三通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是:所述内腔冷却通道包括内腔前端水室、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和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与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并排设置;内腔前端水室为C形流道;内腔进水室与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后端连通,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前端与内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连通,内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与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前端连通,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后端与内腔出水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是:所述内腔导流器包括前端隔水板、第三挡水板和两个第二螺旋形隔水板,两个第二螺旋形隔水板并排设置;前端隔水板设于第二螺旋形隔水板的前端,第三挡水板设于前端隔水板的前端面上;两个第二螺旋形隔水板将内腔处于前端隔水板后侧的部分分隔成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和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前端隔水板将内腔前端水室与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隔开,前端隔水板上设有将螺旋形内腔进水通道前端与内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连通的第四通水口,前端隔水板上设有将内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与螺旋形内腔出水通道前端连通的第五通水口;第三挡水板将内腔前端水室的进水端与内腔前端水室的出水端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其特征是:所述内套后端通过第一环形焊缝与法兰前端连接,内腔外套后端通过第二环形焊缝与法兰前端连接,外腔外套后端通过第三环形焊缝与法兰前端连接,内套前端通过第四环形焊缝与内腔外套前端连接,内腔外套前端通过第五环形焊缝与外腔外套前端连接。
CN202220821832.XU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Active CN217052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1832.XU CN217052287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1832.XU CN217052287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2287U true CN217052287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1832.XU Active CN217052287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2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37034A (en) Cooling panel for electric arc furnace
US6059028A (en) Continuously operating liquid-cooled panel
CN214065795U (zh) 一种水冷螺旋
CN217052287U (zh) 一种腔内无水管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CN101611284B (zh) 多床炉
CN210140605U (zh) 一种旋流式双腔高炉风口小套
CN213803859U (zh) 一种双螺旋水道高炉风口小套
CN102996125B (zh) 掘进机及其水冷式截割臂
KR20030033088A (ko) 용광로용 냉각 요소
JPH0141917B2 (zh)
CN211142075U (zh) 一种风口小套
CN111879154A (zh) 一种双补偿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EA036881B1 (ru) Холодильная плита для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ой печи
CN218620898U (zh) 一种具有双进双出冷却结构的风口小套
CN107267707B (zh) 一种转炉水冷炉口及其制备工艺
CN212770818U (zh) 转炉下料口装置
CN220393786U (zh) 一种旋流式高炉风口小套
CN115109879B (zh) 新型风口的制造工艺
CN212770803U (zh) 带冷却功能的液压开口机
CN213362514U (zh) 一种双冷却通道的螺旋出渣机
CN212409461U (zh) 一种双补偿换热器
CN212362840U (zh) 矿热炉的新型炉盖
CN218089650U (zh) 一种风口小套
EP3967777A1 (en) Multiple-channel refrigerated panel for blast furnaces and other industrial furnaces
CN212869790U (zh) 一种带可换喷嘴的复合式风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