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0991U -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0991U
CN217040991U CN202221013809.4U CN202221013809U CN217040991U CN 217040991 U CN217040991 U CN 217040991U CN 202221013809 U CN202221013809 U CN 202221013809U CN 217040991 U CN217040991 U CN 217040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supply
oxygen
nasal
catheter
supply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38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束沄超
史华玲
蔡萍萍
陈三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and Skin Disease Hospital of CAM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and Skin Disease Hospital of CA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and Skin Disease Hospital of CAM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and Skin Disease Hospital of CAMS
Priority to CN2022210138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0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0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0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涉及临床治疗技术领域,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出氧部,固定部设置有三通区和位于三通区两侧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用于将供氧导管固定在鼻翼上;三通区的一端与连接部连通,连接部远离三通区的一端连接有输氧管,三通区的另两端与出氧部连通,出氧部延伸进鼻腔。本实用新型的供氧导管结构小巧,易于佩戴;且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强,不易脱落,避免对患者进行重复佩戴操作;另外,通过不同材质和结构的结合使用,提高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用材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投入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投入临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鼻氧导管,出氧口的结构仅为一个鼻垫加两个出氧孔,固定比较困难,且材质较硬容易造成局部皮肤受损,临床上在使用时时常会有鼻导管脱落、鼻垫处有压疮等情况发生,且经常需要胶带辅助固定,又增加了胶带粘附所导致的皮炎等风险。
CN201922352178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吸氧管”,包括鼻导管,所述鼻导管上固定连接有鼻插管,所述鼻导管的侧面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表面套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套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延伸管表面搭接,所述鼻导管的顶部和顶部均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接有耳夹。该方案通过设置耳夹,摒弃了传统绷带或胶带固定的方式,配合海绵垫采用挂在患者耳朵上实现鼻插管固定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绷带或胶带固定对患者局部皮肤的损伤。但上述方案中挂耳式多功能吸氧管,使用时不够便捷,且鼻插管固定的稳定性不足,尤其是对于危重或者意识不清的患者。
因此,现亟需一种佩戴便捷、稳固性强的供氧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双鼻式鼻导管佩戴不便、容易脱落的不足,提供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通过固定部的合理设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出氧部,所述固定部设置有三通区和位于三通区两侧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将供氧导管固定在鼻翼上;所述三通区的一端与连接部连通,所述连接部远离三通区的一端连接有输氧管,所述三通区的另两端与出氧部连通,所述出氧部延伸进鼻腔。
优选地,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夹臂Ⅰ和夹臂Ⅱ,所述夹臂Ⅰ和夹臂Ⅱ对称设置于三通区的两侧,用于与鼻翼贴合。
优选地,所述夹臂Ⅰ为可变形金属结构,和/或,所述夹臂Ⅱ为可变形金属结构。
优选地,所述夹臂Ⅰ和夹臂Ⅱ上套设有硅胶套。
优选地,所述出氧部包括第一内导管和第二内导管,所述第一内导管为可变形金属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内导管为可变形金属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导管和第二内导管外套设有鼻腔填充管,所述鼻腔填充管与第一内导管和第二内导管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鼻腔填充管为橡胶管或硅胶管。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三通区的一端与输氧管密封连通。
优选地,所述输氧管上设置有调节器,用于调节进入供氧导管的氧流量。
优选地,所述调节器为滚轮式调节器,或,所述调节器为卡扣型调节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位于鼻翼两侧的夹持结构,以固定供氧导管,摒弃了传统的挂耳式鼻导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供氧导管结构小巧,易于佩戴;且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强,不易脱落,避免对患者进行重复佩戴操作;另外,通过不同材质和结构的结合使用,提高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用材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鼻夹式的供氧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鼻夹式的供氧导管佩戴效果图;
图3为鼻腔填充管佩戴效果图;
图4为鼻腔填充管放大图;
图5为滚轮式调节器示意图;
图6为卡扣型调节器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连接部;101、连接头;200、固定部;210、三通区;220、夹臂Ⅰ;230、夹臂Ⅱ;240、硅胶套;300、出氧部;310、第一内导管;320、第二内导管;330、鼻腔填充管;400、输氧管;410、滚轮式调节器;420、卡扣型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包括连接部100、固定部200和出氧部300,固定部200设置有三通区210和位于三通区210两侧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用于将供氧导管固定在鼻翼上;三通区210的一端与连接部100连通,连接部100远离三通区210的一端连接有输氧管400,三通区210的另两端与出氧部300连通,出氧部300延伸进鼻腔。通过设置位于鼻翼两侧的夹持结构,以固定供氧导管,摒弃了传统的挂耳式鼻导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供氧导管结构小巧,易于佩戴;且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强,不易脱落,避免对患者进行重复佩戴操作。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呈“J”型,包括夹臂Ⅰ220和夹臂Ⅱ230,夹臂Ⅰ220和夹臂Ⅱ230对称设置于三通区210的两侧,用于与鼻翼贴合。夹臂Ⅰ220和夹臂Ⅱ230由可变形金属材料制得。另外,夹臂Ⅰ220和夹臂Ⅱ230上套设有硅胶套240。使用时,通过可变形金属的特点根据患者鼻翼的结构进行调节,固定在患者的鼻翼上后,再连接输氧管400进行输氧。本实施例摒弃了传统绷带、胶带或者挂耳式固定的方式,配合硅胶套240采用夹持在患者鼻翼上实现供氧导管固定的目的,且在患者坐立以及平躺状态下均不易脱落。同时利用硅胶套240保护患者的皮肤免于长时间佩戴而引起的压疮,相比传统的固定模型的鼻导管,本实施例在确保有效吸氧的同时增加了舒适性。
进一步地,出氧部300包括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可以设置为可变形金属结构,便于佩戴时根据患者鼻腔进行适当调节。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外套设有鼻腔填充管330,鼻腔填充管330可以由橡胶管或硅胶管制得。鼻腔填充管330与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过盈配合,使得鼻腔填充管330紧密贴合在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上。使用时,一方面,鼻腔填充管330能够对鼻腔进行支撑,使得氧气流通顺畅;另一方面,由于鼻腔填充管330与鼻腔紧密贴合,使得供氧过程中,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不易脱落,稳固性增强。
另外,连接部100包括连接头101,连接头101远离三通区210的一端与输氧管400密封连通,避免氧气泄漏。连接头101与输氧管400可拆卸,两者分离后便于供氧导管在不取出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的前提下与其他医疗设备连接。
为了便于医务人员在安装和去除供氧导管时精准调节氧流量,避免氧气流量过大,对患者鼻腔造成冲击,引起患者鼻腔损伤、呛咳等不良后果,本实施例在输氧管400上设置用于调节进入供氧导管氧流量的调节器。此外,调节器能够对输氧管400进行封闭,避免氧气浪费,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用性强。
其中,如图5所示,调节器可以设置为滚轮式调节器410,通过测试标明刻度,使用时将滑轮调节到相应刻度来调节氧流量。如图6所示,调节器也可以设置为卡扣型调节器420,通过测试标明刻度,使用时用卡扣卡住输氧管400,通过调节卡扣对输氧管400的挤压深度来调节氧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为,首先将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插入患者鼻腔,然后将夹臂Ⅰ220和夹臂Ⅱ230夹持在患者鼻翼上,根据患者鼻翼结构对夹臂Ⅰ220和夹臂Ⅱ230进行微调,使得供氧导管固定在鼻翼上;然后使连接头101与输氧管400连接,再利用滚轮式调节器410或者卡扣型调节器420将氧流量调节至对患者适宜的流速,开始供患者吸氧。
本实施例中的鼻夹式供氧导管,通过不同材质和结构的结合使用,提高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用材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投入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其具体结构和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100)、固定部(200)和出氧部(300),所述固定部(200)设置有三通区(210)和位于三通区(210)两侧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将供氧导管固定在鼻翼上;所述三通区(210)的一端与连接部(100)连通,所述连接部(100)远离三通区(210)的一端连接有输氧管(400),所述三通区(210)的另两端与出氧部(300)连通,所述出氧部(300)延伸进鼻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夹臂Ⅰ(220)和夹臂Ⅱ(230),所述夹臂Ⅰ(220)和夹臂Ⅱ(230)对称设置于三通区(210)的两侧,用于与鼻翼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Ⅰ(220)为可变形金属结构,和/或,所述夹臂Ⅱ(230)为可变形金属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Ⅰ(220)和夹臂Ⅱ(230)上套设有硅胶套(2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氧部(300)包括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所述第一内导管(310)为可变形金属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内导管(320)为可变形金属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外套设有鼻腔填充管(330),所述鼻腔填充管(330)与第一内导管(310)和第二内导管(320)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腔填充管(330)为橡胶管或硅胶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0)包括连接头(101),所述连接头(101)远离三通区(210)的一端与输氧管(400)密封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管(400)上设置有调节器,用于调节进入供氧导管的氧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为滚轮式调节器(410),或,所述调节器为卡扣型调节器(420)。
CN202221013809.4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Active CN217040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3809.4U CN217040991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3809.4U CN217040991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0991U true CN217040991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3809.4U Active CN217040991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0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2881A (en) Nasal CPAP/Cannula and securement apparatus
US9440039B2 (en) Gas delivery device
US10632274B2 (en) CPAP mask attachment system
EP3244956B1 (en) Gas delivery device
CN217040991U (zh) 一种鼻夹式的供氧导管
CN103191513A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03154546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07679828U (zh) 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06630906U (zh)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09422686U (zh) 一种用于鼻导管的固定装置
CN210750813U (zh) 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
CN211096793U (zh) 舒适型耳贴式吸氧装置
CN22012512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鼻饲管固定器
CN211024200U (zh) 一种鼻饲管固定装置
CN216091791U (zh) 一种鼻导管用固定器
CN210904572U (zh) Picc导管及一次性输注泵固定装置
CN213961932U (zh) 一种用于鼻饲管患者的口罩
CN209917002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及人工呼吸面罩
CN215386739U (zh) 一种改良后的腔鼻导管
CN21625864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鼻氧管连接器
CN216824396U (zh) 一种双侧鼻氧气导管和吸氧装置
CN217645565U (zh) 一种鼻饲管固定带
CN209951990U (zh) 一种舒适型双腔供氧管
CN213724185U (zh) 一种鼻吸管间距可调吸氧管
CN212699678U (zh)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